派坦加利《瑜伽经》共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三摩地(Samadhi),这一部分有五十一段经文;第二部分是不断努力灵修(Sadhana),这一部分共有五十五段经文;第三部分是超能力(Vibhuti),这一部分共有五十六段经文;第四部分是凯瓦尔亚(Kaivalya;单独,捏磐,解脱),这一部分共有三十四段经文。四个部分加起来共有一百九十六段经文。
第一部分 三摩地(Samadhi)
经文:
1.瑜伽的修行就此开始。
2.瑜伽是头脑的停止。
3.那么,观照就在它本身建立起来。
4.在其他状态下,有跟头脑的形式认同。
5.头脑的形式有五种,它们可以是痛苦的根源,也可以是没有痛苦的根源。
6.它们是:正确的知识、错误的知识、想象、睡觉和记忆。
7.正确的知识有三个来源:直接的认知、推理和开悟者的话。
8.错误的知识是一个虚假的观念,它不等于事实本然的样子。
9.一个被文字所唤起,而在它背后没有任何实质的意向就是想象。
10.没有任何内容物的头脑形式就是睡觉。
11.记忆就是过去经验的唤起。
12.它们的静止是借着持续的内在努力和不执著而发生的。
13.在这两者里面,阿伯亚沙——内在的修行,就是牢固地定于自己本身的努力。
14.它变成牢固地根植于自己的本性,持续一段很长的时间,没有中断,而且带着虔诚的奉献。
15.拜拉格亚(Vairagya)——没有欲望的第一种状态:用有意识的努力去停止自我放纵在对感官欢乐的渴求。
16.拜拉格亚没有欲望的最终状态:借着知道“至高无上的自己”(Purusha;普鲁夏)的最内在本性而停止一切欲求。
17.三普拉吉那塔三摩地(Samprajnata Samadhi)是伴随着推理、反省、喜乐和一种纯粹存在的感觉的三摩地。
18.在阿沙姆普拉吉那塔三摩地(Samprajnata Samadhi)里,所有的心理活动都停止,头脑里只是保留未显现的印象。
19.维德哈(Videhas)和普拉克里提拉亚(prakriti-layas)达成阿沙姆普拉吉那塔三摩地,因为他们在前世已经停止跟他们的身体认同。他们再度出生,因为仍然有欲望的种子。
20.其他达到阿沙姆普拉吉那塔三摩地的人是透过信仰、努力、回忆、集中精神和区别而达到的。
21.成功最接近那些他的努力很强烈而且很真诚的人。
22.按照努力程度的不同,成功的机会也会有所不同。
23.那些臣服于神的人也能够达到成功。
24.神是至高无上的,祂是一个神性意识个别的单位。祂不会被生活、行动以及它的结果所产生出来的痛苦所碰触到。
25.在神里面,那个种子被发展到它最高的程度。
26.超出时间的界线,他是师父中的师父。
27.他以AUM为人所知。
28.重复颂念和静心冥想AUM。
29.重复颂念和静心冥想AUM会使所有的障碍都消失,并且有一种新的意识会醒悟过来。
30.疾病、无精打采、怀疑、不开心、懒惰、****、妄想、无能和不稳定等是会使头脑困扰的障碍。
31.痛苦、失望、颤抖和不规则的呼吸是受到困扰的头脑症状。
32.要除去这些,必须静心冥想一个法则。
33.借着培养对快乐的人报以友善的态度,对痛苦的人报以慈悲的态度,对美德的人报以喜悦的态度,对罪恶的人报以漠不关心的态度,头脑就会变平静。
34.排气和憋气交互进行,头脑也可以变平静。
35.当静心产生特别的感官知觉,头脑会得到自信,这对毅力有帮助。
36.也要静心冥想内在的光,它是安详的,而且超越所有的忧伤。
37.也要静心冥想一个已经达到无欲的人。
38.也要静心冥想睡觉的时候所浮现的知识。
39.也要静心冥想任何吸引你的事物。
40.就这样,瑜伽行者变成一切的主人,从无限小的到那个无限的。
41.当头脑的活动受到控制,头脑会变成好像纯粹的水晶,平等而且没有歪曲地反映出觉察者、觉察和那个被察觉的。
42.在沙唯塔卡(savitarka)三摩地的状态下,瑜伽行者仍然没有办法分辨真实的知识、基于文字的知识和基于推理或感官知觉的知识。
43.当记忆被纯化,头脑就能够看到东西真实的本性,没有障碍,尼尔唯塔卡(nirviratka)三摩地就达成了。
44.对于沙唯塔卡(savitarka)三摩地和尼尔唯塔卡(nirviratka)三摩地的解释也可以解释更高的三摩地状态,但是在这些更高的沙唯塔卡三摩地和尼尔唯塔卡三摩地的状态下,静心的客体更精微。
45.跟这些较细微的客体连结的三摩地的范围可以延伸到精微的能量无形的状态。
46.这些从静心冥想一个客体所产生的三摩地是带有种子的三摩地,它没有办法给你脱离生死轮回的自由。
47.当达到了尼尔唯查拉三摩地最终的纯粹状态时,心灵之光就会乍现。
48.在尼尔唯查拉三摩地,意识充满着真理。
49.在尼尔唯查拉三摩地的状态下,一个客体是全方位地被经验到,因为在这种状态下,知识是不必使用感官而直接被得到的。
50.在尼尔唯查拉三摩地里所得到的知觉超越所有正常的知觉,不管是在程度上或强度上都是如此。
51.当这个对其他所有控制的控制都被超越了,没有种子的三摩地就被达成了,当它被达成,就可以脱离生死轮回。
第二部分 不断努力灵修(Sadhana)
经文:
1.实践瑜伽(Kriya-Yoga)是一种实际的、初级的瑜伽,它包含严格的修行、自我学习和臣服于神。
2.练习实践瑜伽会减轻痛苦,并导致三摩地。
3.痛苦起因于缺乏觉知、自我主义、吸引、排斥、执著于生命和对死亡的恐惧。
4.不管那些痛苦是处于潜伏、减弱、改变或扩张的状态,其他痛苦的原因要透过缺乏觉知才能够运作。
5.缺乏知觉就是把短暂的看成永恒的,把不纯的看成纯的,把痛苦的看成快乐的,把“非自己”看成自己。
6.自我主义就是看者跟那个被看的认同。
7.吸引,以及通过它而产生的执著,是朝向能够带来欢乐的东西。
8.排斥是针对那些会引起痛苦的事情。
9.对死亡的恐惧和对生命的执著一直都在你的生命中流动,它在每一个人身上都很明显,甚至连有学问的人也是如此。
10.五种痛苦(①缺乏知觉;②自我主义;③执著;④排斥;⑤贪生怕死)的源头可以借着往回走到它们的起点,来解决它们而废掉它们。
11.五种痛苦的外在表现可以通过静心而消失。
12.“业”的经验(没有觉知的行为)不管是在现在或是在未来所履行的,它们的根源都是在于五种痛苦。
13.只要那个根还在,“业”在来世还是会通过很多很多种不同的方式被履行。
14.美德会带来快乐,邪恶会带来痛苦。
15.有分辨能力的人会了解,业力和五种头脑的变形之间所产生出来的冲突,会导致痛苦。
16.未来的痛苦必须被避免。
17.“看者”和那个“被看的”之间的连结会造成痛苦,那个连结必须被断掉。
18.那个“被看的”是由各种元素所组成的,感官的本质是稳定性、行动和惰性,它的目的是为了要提供经验,这样那个“看者”才能够解脱。
19.三种属性——稳定性、行动和惰性——有四个不同的阶段:被限定的(物质)、没有被限定的(头脑)、被指出的(自己)和没有显示出来的(没有自己)。
20.那个看者虽然是纯粹的意识,也是要通过头脑的歪曲来看。
21.那个被看的只为看者存在。
22.虽然对于那个已经达到解脱的人来讲,那个被看的是死的,但是对其他人来讲,它是活的,因为这是大家共同的看法。
23.看者和那个被看的会合在一起,这样他们个别的真实本性才能够被了解。
24.这个结合的原因是无知。
25.当无知消失,使得看者和那个被看之间的关系断掉,这是可以带来解脱的处方。
26.很坚定地分辨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不真实的,将能够使你的无知消失。
27.成道的最高阶段可以用七个阶层(地、水、火、风、空、见和识)来达到。
28.借着练习各种不同的瑜伽境界来破坏不纯物,就会有心灵的照明产生,它可以发展成觉知到真相。
29.瑜伽的八个步骤就是:自律(给你生命的能量一个方向)、固定的修持、姿势(体位法)、呼吸的调整、往回走(回归)、集中精神、沉思(静心)和恍惚(三摩地)。
30.瑜伽的第一步——自律,是由下列五个誓言所组成的:非暴力、真实、不偷盗、性的节制和不占有。
31.这五个伟大的誓言可以用在成道的七个阶段,不论在什么种类的人、地方、时间或情况都可以。
32.纯净、满足、研究自己、学习经典和臣服于神是必须被遵守的法则。
33.当头脑被错误的思想所打扰,那么你就去思索跟它相反的事物。
34.需要沉思相反的事物,因为错误的思想、感情和行动,比方说暴力,不论他们是被执行、被引起,或是通过贪婪、愤怒、中度的或强度的头脑的妄想而被允许,都会造成无知和严重的痛苦。
35.当瑜伽行者确立在非暴力之中,那些在他旁边的人就会受到他的影响而放弃敌意。
36.当瑜伽行者确立在真实之中,他不要行动就可以达到行动的结果。
37.当瑜伽行者确立在不偷盗之中,内在的财富就会呈现出来。
38.当瑜伽行者确立在性的节制之中,就会得到活力。
39.当瑜伽行者确立在不占有当中,存在的“如何”和“为何”就被了解了。
40.当纯洁被达成,在瑜伽行者里会产生对他自己身体的不执著,而且倾向不跟别人作身体的接触。
41.从身体的纯洁会产生出高兴、集中精神的力量、感官的控制和一个可以自我达成(达成自己)的良好状态。
42.满足会带来至高无上的快乐。
43.锻炼和修行会摧毁掉不纯的东西,随之而来的,身体和感官会变完美,身体和心理的力量会被唤醒。
44.跟神性的结合是通过研究自己而发生的。
45.借着臣服于神可以达到完全的醒悟。
46.那个姿势必须是稳定的,同时是舒服的。
47.借着松掉你的努力和静心冥想那个无限的,瑜伽的姿势就被精通了。
48.当瑜伽的姿势被精通了,由二分性所引起的打扰就停止了。
49.姿势完美之后的下一步就是呼吸的控制,它可以通过吸气和呼气时的憋气,或是突然停止呼吸而达成。
50.控制呼吸的持续和频率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可以变得越来越长,越来越精致。
51.有呼吸的第四个领域,那是内在的,它超越另外三个。
52.然后来到了揭开那个把光隐藏起来的覆盖。
53.然后头脑会变得适合集中精神。
54.瑜伽的第五个构成要素,pratyahara——回到源头,是借着抛弃被外在的客体所吸引,来达到恢复头脑控制感官的能力。
55.然后会变得可以驾驭所有的感官。
第三部分 超能力(Vibhuti)
经文:
1.集中精神是将头脑限制在被静心冥想的客体。
2.静心冥想意味着头脑对客体的流是不间断的。
3.三摩地是当头脑跟客体合而为一。
4.Dharana(集中精神;成为具有包含能力)、dhyana(静心)和samadhi(三摩地),这三个一起可以构成samyama。
5.精通它可以达到最高意识的光。
6.Samyama可以在各个阶段被应用。
7.这三个——dharana(集中精神;成为具有包含能力)、dhyana(静心)和samadhi(三摩地)——跟它们之前的那五个相比是内在的。
8.但是这三个跟没有种子的三摩地相比是外在的。
9.Niradh parinam(完全熟悉思想停止的空隙)是头脑的蜕变,在那个状态下,头脑弥漫着niradh parinam(完全熟悉思想停止的空隙),它短暂地介于一个消失的意念和一个正要发生的意念之间。
10.有着重复的印象,这个流变成祥和的。
11.内在的蜕变是从分心的状态,渐渐稳定下来变得不分心,同时意识变得更集中于一点。
12.集中于一点的蜕变是头脑的一个情况,在那个情况下,一个在头脑里渐渐消失的客体由下一个完全类似的客体所取代。
13.借着上述最后的四段经文里面所说的特性和状态,元素和感官的蜕变也可以被解释。
14.不论它们是潜伏的、活跃的或是没有显现的,所有的特性都与生俱来地存在于那个基础。
15.各种不同的蜕变是由各种不同的隐含过程所引起的。
16.借着三种蜕变——niradh(头脑短暂的停止;两个思想之间的空隙),三摩地(内在的蜕变)和ekagrata(头脑定在一个点)——来达到samyama(不分裂的镇定状态),就会通晓过去和未来。
17.那个声音和目的和它背后的概念都以一种混乱的状态一起存在于头脑里。借着融入声音,达到samyama的状态,那个分辨就会发生,然后你就可以了解任何活的生物所发出来的声音的意义。
18.借着观察过去的印象,就可以达到对前世的了解。
19.通过samyama,占据别人头脑的意象可以被知道。
20.但是通过samyama而来的知觉没有办法知道支持别人头脑里的意象的心理因素,因为那不是samyama的客体。
21.借着融入使接收能力暂停的身体形式,观察者的眼睛和来自身体的光之间的联系就会断掉,身体就会变得看不见。(瑜伽行者可以把自己的身体变得好像看不见。)
22.同样的原则也可以用来解释声音的消失。
23.接着在两种“业”——活动的和潜伏的——上面,或是在预兆和征兆上面达到samyama(不分裂的镇定状态;修行的极致),你就可以预测精确的死亡时间。
24.借着在友善或任何其他的属性上达到samyama(不分裂的镇定状态;修行的极致),在那个品质上你就会得到很大的力量。
25.借着融入大象的力量,达到samyama的状态,你就会达到大象的力量。
26.借着融入内在的光,你就会了解到那个精致的、隐藏的和远处的知识。
27.借着融入太阳,达到samyama的状态,你就会了解太阳系。
28.借着融入月亮,达到samyama的状态,你就会了解有关星星的安排。
29.借着融入北极星,达到samyama的状态,你就会了解星星的移动。
30.借着融入肚脐的中心,达到samyama的状态,你就会了解身体的组织及结构。
31.借着融入喉咙,达到samyama的状态,饥饿和口渴的感觉就会停止。
32.借着融入呼吸神经——kurma-nadhi,达到samyama的状态,瑜伽行者就能够变得完全不动。
33.借着融入头顶下方的光,达到samyama的状态,你就有能力可以跟所有完美的人联系。
34.通过pratibha,直觉,你就可以知道一切。
35.借着融入心,达到samyama的状态,可以使你觉知到头脑的本性。
36.经验是没有能力分辨普鲁夏(纯粹的意识)和沙特瓦(sattva;纯粹的智力)之间的差别,虽然它们是完全清楚而可以分辨的。借着融入自己的意识,达到samyama(不可分裂的镇定状态;修行的极致)的状态,就会产生普鲁夏的知识,它跟来自别人的知识是不同的。
37.直觉的听、碰触、看、尝和闻会随着这个而来。
38.这些超能力(是头脑转向外在时的力量),是到达三摩地之路的障碍。
39.松掉枷锁的因,同时知道那个管道,可以让头脑进入别人的身体。(译注:枷锁的因是指认同,管道是指透过觉知而知道从哪里离开身体以及再度进入身体的管道。)
40.借着精通udana,瑜伽行者可以将身体提起,通过水、泥沼或荆棘等而不必碰触到它们。(译注:udana是一种上行气,它使你跟地心引力连结,精通udana意味着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呼吸。)
41.借着精通samana,瑜伽行者可以使他胃部的火燃烧起来。(译注:samana是瑜伽的一种气,它跟消化和提供身体力量有关,精通samana意味着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呼吸。)
42.借着融入以太和耳朵之间的关系,达到samyama的状态,就可以有超身体的听觉。
43.经验融入身体和以太之间的关系,同时将你自己跟轻的东西——比方说像棉絮——认同,达到samyama的状态,瑜伽行者就能够通过空间。
44.接触意识状态的力量是在心理体(mental body或manomaya sharer)之外,所以是无法构思的,它被称为mahavideha(大无形)。通过这个力量,光的覆盖就被摧毁了。
45.借着融入那个粗糙的、永恒不变的、微妙的、遍在的和功能的状态,达到samyma的状态,就能够通晓所有的五个元素。
46.“能小”(anima,瑜伽的八种法力之一)等的达成、身体的完美和移开会阻碍身体的元素的力量可以随着这个而来。
47.美、优雅、力量和如磐石般的坚硬构成完美的身体。
48.借着融入它们认知的力量、真实的本性、自我主义、遍在和功能,达到samyama的状态,就能够通晓所有的感官。
49.立即的认知会随之而来。不需要使用身体,你就可以完全通晓物质世界。
50.只有在觉知到智力(sattva)和觉知(purusha)的区别之后,才能对各种存在的状态有最好的了解和主权。
51.当你甚至对这些力量都不执著,那个枷锁的种子就被摧毁了,然后就会有解脱(liberation;kaivalva)。
52.对于来自掌管着各种层面的“超身体的实体”(superphysical entities)的邀请应该避免任何执著或骄傲,因为这有可能会带来罪恶的复生。
53.融入当下这个片断,达到samyama的状态,那个片刻会消失,再来的片刻将会带来由觉知到最终的真相所产生出来的知识。
54.从这个可以产生出分辨的能力,分辨那个无法借着类别、特性或地方来认出的类似客体。
55.由觉知到真相所产生出来的最高知识是超越的,它可以同时认知所有的客体和所有过去、现在、未来的过程,它超越了所有世界的过程。
56.当普鲁夏(purusha;纯粹的意识)和沙特瓦(sattva;纯粹的智力)都同样地纯粹,解脱就达成了。
第四部分 凯瓦尔亚(Kaivalya;单独,涅槃,解脱)
经文:
1.那个力量在出生的时候都显露出来了,或者是通过药物、重复颂念神圣的话语、严格的修行或三摩地而得到。
2.从一个阶级或种类蜕变到另一种是借着自然的倾向或潜力的洋溢。
3.偶发的原因并不会搅动进入活动的自然倾向,它只是将障碍移开,就好像农夫在灌溉田地,他会将障碍移开,然后水就会自己自由地流动。
4.人造的头脑只从自我主义来进行。
5.虽然很多人造头脑的活动各有不同,有一个原始的头脑控制着它们全部。
6.只有那个由静心所诞生出来的原始头脑可以免于欲望。
7.瑜伽行者的“业”既不是纯的,也不是不纯的,但是其他所有的人都是三重的:纯的、不纯的和混合的。
8.当情况对这三重的“业”的达成有利,欲望就会从它们产生。
9.因为记忆和印象会维持同样的形式,所以因和果的关系会继续,即使被种类、地点和时间所隔开。
10.这个过程是没有起点的,因为求生的欲望是永恒的。
11.“因—果”是连结在一起的,当因消失,果就消失了。
12.过去和未来存在于现在,但是它们并不是在现在被经验,因为它们在不同的层面。
13.不论是显现的或是没有显现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属于稳定性、行动和惰性这三种属性。
14.任何客体的本质系于这三种属性独特的比例。
15.同样的客体以不同的方式被不同的头脑所看。
16.一个客体并不依靠一个头脑。
17.一个客体被知道或是不被知道依那个头脑有没有被它所影响而定。
18.主人一直都知道头脑的改变,因为普鲁夏——纯粹的意识——是常在的。
19.头脑并不是自己发光的,因为它本身是可以被察觉的。
20.头脑不可能同时知道它自己和任何其他的客体。
21.如果假定有第二个头脑来照亮第一个头脑,那么也必须假定可以认知另外一个认知,那么记忆就变得混乱了。
22.当意识呈现出一个形式,在那个形式之下,它不会从一个地方移到另外一个地方,在这种状态下,通过自我认知而来的它自己的本性就被了解了。
23.当头脑同时知道那个知者和那个被知的,它就全部都知道了。
24.虽然有无数的欲望使头脑变得很多样化,但它是为另外的东西在行动的,因为它依靠联想在行动。
25.当一个人看到了这个分别,想要停留在自己的欲望就会停止。
26.那么头脑就倾向于分辨,然后把你拉向解脱。
27.在分辨能力暂停的片刻,其他的观念会通过先前印象的力量而产生,这些必须跟其他的痛苦一样被除去。
28.一个能够经常保持无欲状态——甚至对最狂喜的成道状态也没有欲望,而且能够发挥出最高的分辨能力的人就能够进入“美德的云洒落”的状态。
29.那么你就能够免于痛苦和“业”。
30.跟成道所能得到的无限的知识相比,那些通过头脑所能得到的知识是非常少的。在成道的状态下,所有的罩纱、歪曲和不纯物都被移除了。
31.完成了他们的目标,三种属性的改变过程就来到了终点。
32.那个过程是一个片刻接着一个片刻所发生的连续改变,在三种属性被蜕变的终点,它就变得能够被了解。
33.当意识的客体变成空无,三种属性就消失了,随之而来的就是凯瓦尔亚(kaivalya)——成道的状态。
34.在这种状态下,普鲁夏(purusha;纯粹的觉知)就确立在它真实的本性里,它是纯粹的意识。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