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先锋
21196600000017

第17章 2009年部分校级先进基层党组织(16)

立足本职岗位,强化为老服务──离休党工委玉泉校区教工党支部纪实

■文/林潇潇

在百年求是园里,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他们诲人不倦,桃李满门。求是百年基业曾由他们铸就,浙大莘莘学子曾由他们栽培。几代春秋过,当求是学子们成为社会各领域的中坚力量之时,他们却渐渐上了年纪。他们,就是浙大一批以离退休老教师为代表的老年群体。在老龄化社会到来之际,怎样使浙大离退休教职工拥有一个幸福的晚年?为老服务的重任,正由离休党工委和离退休工作处所担起,而玉泉校区教工党支部就是这个集体的代表之一。

坐落于玉古路154号的浙江大学老年活动中心,主要是玉泉校区离退休教职工的日常活动场所,也是离休党工委、玉泉校区教工党支部所在地。谈起该支部的发展与现状,玉泉校区教工党支部书记韩东晖如数家珍。他介绍说,目前党支部里共有党员15名,是四个校区中在职党员人数最多的支部。“为老服务”便是他们的着眼点和关注点。在实际工作中,他们更是凝聚支部力量,全心全意为离退休教职工办实事、办好事,用行动诠释了支部在党组织与老党员、老同志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

解生活之难,老有所依免忧虑

离休党工委玉泉校区教工党支部大力倡导爱岗敬业的理念。跟其他校区一样,主要工作分为离休和退休两大块。玉泉校区有离休干部136人,退休教职工3439人,离休干部平均年龄已经高达82岁。耄耋之年,这批老同志正面临着高龄期、高发病期的“双高期”;而其中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的比例也不在少数。在晚年生活中,老人们难免会被一些生理上、心理上、生活上的问题所困扰。针对这种情况,玉泉校区教工党支部总是以热情周到、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为他们排解生活上的难题。

接待工作是支部每位党员日常工作面临的一项重头戏。平日里,常常会有老人们来电、来访,提出自己生活上的问题与疑惑。无论这些问题是小到子女纠纷问题,还是大到历史遗留问题,接待人员总是尽心尽责地仔细倾听、耐心沟通;无论接待时间是半个小时还是长达半天,他们总是倾尽全力地解答疑惑,开导老人家。有时,往往连子女都无暇顾及的琐事,都会涉及。党员始终站在接待来访的第一线,力所能及地为老人们排忧解难,大大减轻了家属们的后顾之忧。党员积极响应离休党工委开展“比学习、比感情、比主动、比付出、比效率、争先进”活动(简称“五比一争”活动),自觉将服务态度与作风建设结合在一起,深受老同志的称赞。

“浙大学府办实事,人去情暖留关爱”,这是2010年10月,一名老干部家属赠予他们的锦旗,字里行间流露出家属们深深的谢意。在支部工作中,为了更好地将“为老服务”的理念落到实处,老同志的养老送终、临终关怀和后事处理等事宜都被纳入了本职工作范围。党员把每一位老人都视为自己的亲生父母,坚持为他们站好最后一班岗。每逢节假日,党员及时组织看望慰问生病住院或在家行动不便的老同志,嘘寒问暖之余还常常送去最新的理论学习资料,时刻关心老同志的思想动态。

“立足本职岗位,做好为老服务工作”──秉承着这个一以贯之的宗旨,支部还与求是社区积极开展了老年活动中心共建工作,并多次组织举办快乐单身老人和特殊病种老同志参加的联谊活动,送去组织的关爱和温暖。目前,支部的一系列工作都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老人家身体健康就是我们最大的愿望。”朴实的话语中,含着别样的真挚与诚恳。

促支部创新,老有所为献余热

将党建工作与为老服务相结合,是支部的一大特色。在日常工作中,支部十分注重自身创新建设。支部的创先争优系列活动,则成为了加强老党员与支部联系的重要纽带。

谈到支部历年以来创新建设时,韩书记捧出了一叠厚厚的支部日常工作档案,其中囊括了支部成员签到记录本、历次组织会议内容提要、创先争优主题发言记录等宝贵的支部建设资料,这些资料还被分门别类,整理得井然有序。

“共建结对”是支部档案里的一个关键词,这也正是支部秉承着“为老服务”的宗旨,积极探索新时期进一步加强离休党支部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针对老干部们面临“双高期”的现状,支部按照党工委和党总支要求,建立了在职党员与离休党支部一对一的党务“联络员”制度,共同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这种结对共建的新形式,切实加强了在职党员与老干部的联系,使彼此在沟通中相互了解思想动态,建立起理解和信任,从而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此外,支部还经常召开党组织主题生活会,以传承老党员的党性修养,永葆支部党员先进性。在一次与玉泉校区离休第一支部“我为党旗添光辉”的主题生活会中,老党员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谆谆教导年轻党员们要用历史的眼光看党的发展历程,要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纪念建党90周年,支部曾于今年7月用返还的党费购置了党史第二卷,以便支部成员共同学习和研读。更为难得的是,玉泉校区全体离休干部也毫不懈怠,他们密切关注政治时事,主动了解党中央的最新方针政策,也购买党史进行深入学习,希望利用所学所知在离休党支部里继续发挥余热。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许多离休干部、老党员尽管年寿已高,但他们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的本色,希望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继续发挥余热。党支部开展的活动,一方面满足了老干部的精神需求,另一方面实现了与老干部人生价值的共鸣。

创走廊文化,老有所乐享晚年

走出办公室,便是一条敞亮的走廊。走廊两侧的墙上,分别整齐地悬挂着一排相片。这些照片中,有的记录了老年合唱团在舞台上的飒爽英姿,有的捕捉了老人们在摄影比赛中的精彩一幕,也有的展现了老人们在打太极拳时气定神闲的姿态……浙大离退休教职工的生活点滴被一一定格、汇集,镶嵌于两排精致的相框中,形成了玉泉校区离休党总支教工党支部所在地特有的“走廊文化”。

极富特色的“走廊文化”不仅仅呈现在照片墙上,更体现在走廊两侧的各类活动室里。从阅览室到棋牌室,从健身房到排练房,还有医疗室、文体活动室等等,可谓应有尽有、一应俱全,充分考虑并满足了老人们的生活、学习、娱乐多方面的需求。行至走廊尽头的排练室,里面传来了一阵悠扬婉转的戏曲声,仔细一打听,原来是老同志在排演越剧的著名选段《狸猫换太子》。排练室内,只见老人们一个个都精神矍铄、气韵饱满,正专注地拉着二胡,唱着越剧,踏着舞步,全身心投入到表演之中。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营造‘积极养老,健康养老’的氛围”,韩书记强调说,“近年来,老年文体平台建设及老年文体团队也是我们离退休工作处的工作重点之一,也是支部工作的关注的一方面,我们所做的一切是为了能让老人们更好地安度晚年。”

在中国传统的敬老爱老节日“重阳节”之际,支部还积极组织参与两年一度的老年人趣味运动会。该运动会由篮球定点投篮、自行车慢骑、钓鱼等10个特别为老年人设计的趣味运动项目所组成,将强身健体融入趣味娱乐的形式之中,突出体现了“健康养老”的特色。趣味运动会自2009年9月首次举办以来,得到了老同志的一致好评。老同志乐在其中,在享受运动的快乐同时达到了强化身体的目的。

积极参加信息平台建设是支部为老服务的又一大亮点。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为老服务的行动中,通过电子邮箱、手机短信等形式及时向部分退休教职工发送活动通知等信息,以实现学校关心退休教职工、退休教职工关心学校建设与发展的良好局面。

■快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尊老、爱老、敬老,这是中华民族延续了千年的传统美德。而今,中国逐渐迈入了老龄化社会阶段,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的数目也逐渐增多。离休党工委玉泉校区党总支教工党支部、支部党员始终以老人的利益为出发点,将“为老服务”工作切切实实地落实到了行动层面。在日常工作中,支部扮演着倾听者、协调者的角色,为离退休教职工解生活之难、排精神之忧,将老人们视为自己的亲人,承担着许多子女们都无法承担的责任。这是怎样一种无私的情怀!

老龄事业是人类永恒的事业,做好为老服务工作是社会文明的标志,社会和谐的前提。在老龄问题已成为关乎民生大计重点问题的今天,如何恪守尊老爱老的良知与美德,如何承担起为老服务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我们任重而道远。

(本文编辑陆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