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先锋
21196600000022

第22章 2009年部分校级先进基层党组织(21)

多管齐下,提升战斗力──外语学院本科生党总支巡礼

■文/余列平

如何调动学生党员参与支部活动的积极性?如何激发学生党员的主观能动性?如何引导更多的学生团员向党组织靠拢?

此类困惑恐怕是每个基层学生党组织一直思考的难题。然而,在2009年浙江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之一的外语学院本科生党总支,这些问题正在得到有效的解决。正如外语学院党委副书记王玲玲所言,“提升感召力、凝聚力、向心力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三力’的问题解决了,战斗力自然也会水涨船高。”于是,在“一党员一党课”、“毕业生建言册”、“学生党员服务岗”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支部活动的浸润之下,学生党员们的能力和素质产生了较大的提升,总支的战斗力和影响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感召力:在学习中感受进步

2011年,浙江大学“红色寻访”活动如星星之火,呈燎原之势,在校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多位省部级领导对活动的积极意义予以了极大的肯定,其中活动之后所做的大量宣传工作功不可没。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后期成果推广工作中的重头戏──“寻访学子上党课”,正是受到外语学院本科生党总支推出的精品活动──“一党员一党课”的启发。

2010年9月,外语学院2010级本科生党支部结合新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发扬“以党建带团建”的优良作风,由支部中的6名新生党员、2名研究生支部委员分别负责联系一个团支部,在团支部内部主讲一次党课。内容包括党的历史、理论、入党流程等,主讲者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入党经历和心得,增进广大同学对党、对学生党员的了解和认识,并与同学们进行充分的互动交流,做到想同学之所想、急同学之所急,切实帮助同学们解决向党组织靠拢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一党员一党课”活动由此形成了以点带面的良好效应,让有限的学生党员资源发挥尽可能大地作用。这不仅提高了同学们的党性修养,还搭建起了一座党员与广大团员之间的沟通桥梁,使党支部焕发了新的生机。一名2010级的学生党员在主讲党课后这样说道:“其实,党就在我们身边,每一位党员都可以自豪地说‘我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这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而用党课的形式将知识和经验无私分享,这本身便是责任感的一种体现。这一活动的成功,也促使外语学院将其由2010级党支部推广至整个本科生党总支,并进而成为浙江大学创先争优活动的支持项目。不少支部还实行了党员轮流主持的模式,并邀请入党积极分子共同参与学习。“这种从自身实际出发、现身说法的方式,拉近了同学们与党组织的距离,在增进党组织亲和力的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党员的自身建设,是一种颇具实效的活动模式。”王玲玲评价道。

凝聚力:在奉献中收获快乐

外语学院本科生党总支共有学生党员149人,其中2007级69人、2008级41人、2009级31人、2010级8人。总支下设8个学生党支部,2007级四个学生党支部,2008级两个学生支部,2009、2010级各一个学生支部,除大一大二支部书记由辅导员担任外,高年级学生支部均由优秀的学生党员干部担任支委,年级辅导员担任党建指导员。

就是这样一个百余人的团队,不仅保证了支部活动的数量,更在活动的质量上做到了独树一帜、精益求精。各个支部之间形成了良性循环,大家在共同活动的基础上,竭力打造属于本支部的特色品牌,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起到了良好的带头作用。“缩影感叹,求是情怀”──这本26页、A4纸大小、彩色打印、图文并茂、设计精致的“毕业建言册”,正是外语学院本科2007级第一、第二党支部献给学弟学妹们的“宝典”。内容包括校园生活之学习篇、社团活动篇、生活琐事篇;未来规划之保研/外推篇、飞越重洋篇、求职感悟篇;以及特别篇──大学里的心理调节。册子里面记录了这些学生党员们大学四年的酸甜苦辣、成功失败、焦虑迷茫,所有这些所思所想,他们都毫无保留地拿出来与大家一同分享。而这本册子的最大亮点,无疑在最后一页──27位毕业生党员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姓名、专业、毕业去向、邮件地址,为学弟学妹们敞开了今后与其交流的大门。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关心与期待,更是学生党员们一颗颗为人民服务的赤子之心。

一学期中,让学生党员根据自己的课余时间情况,选择合适时间为学院广大师生服务4小时。这便是外语学院本科生党总支设立的学生党员服务岗、创先争优示范岗。王玲玲介绍道:“总支目前首先在新发展的学生党员和申请转正的学生党员群体中展开该活动,今后再依据实际情况,推广至全体学生党员。”参与该活动的党员学生也感触良多,“很多看似细琐的小事,要想真的把它做好做实,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此外,2008级第一党支部还每周坚持为浙江省博物馆做引导解说等志愿服务;2009级党支部则以“低碳”为主线,提出一个全方位育人的长期工程──爱心助跑工程。今年5月27日,支部还将募集旧书等义卖所得的1000元捐赠给蓝田学园正在与淋巴癌做斗争的王月龙同学。

每月一次的学生党支部书记论坛、两周一次的专题沙龙,杭州市历史博物馆、嘉兴南湖一大纪念馆、杭州市南郊监狱等地的参观学习──这种长效机制与短期活动结合并进的模式,让学生党员们在充实的支部生活中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与提高。

向心力:在交融中分享成长

任何一个组织,其核心要素都是其中的人,基层党组织自然也不例外。

你能否想象,一个长学期只拿了10学分,差点被勒令退学的学生,在一年之后,成了学院学生会的副主席,并郑重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外语学院2009级就出了这样一个在老师同学的共同帮助下改过自新的例子。

“刚进大学时,因为一下子没人管了,我就经常跑出去玩,换句话说就是不务正业,结果成绩一塌糊涂。”回想起当时的情形,这位同学在反省的同时也露出了一丝苦笑,“后来我们的辅导员(同时也是2009级党支部书记)找我谈心,并让一名党员同学跟我结对子,督促帮助我学习。我们也因此成了好朋友,我的学习生活也渐渐走上了正轨。”谈及为何入党,他坦言,是这个组织中的人吸引了他。因为身边不少优秀的朋友都是党员,在耳濡目染之下,自己也对这个“精英组织”产生了向往。

“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我们逐渐建立了一种朋友的关系,在这种更为紧密的情感基础上,党建工作的成效就比单纯说教要好很多。”2009级党支部书记何小娇说,“向心力一方面是对党员内部的凝聚力,更多的应该是对周围同学的感染和号召,即我们平时所说的‘一个党员,一面旗帜’。”

同样是在这一理念的引导之下,一位2008级学生党员,不但自身完成了从共青团员到正式党员的蜕变,更是积极主动地向其他三位室友介绍党的相关知识。当得知室友们提交了入党申请书之后,她便耐心向其讲解入党流程,不厌其烦地解答她们的各种疑惑。在她的热心帮助下,如今寝室四人都成了预备或正式党员,在学生群体中也成了一段佳话。

谈及加入党组织的收获,一名2009级学生党员的感想很有代表性:“通过两年的理论学习,我明显感觉到了自己在政治、历史方面的知识有了很大的扩展。跟其他党员的交流也时常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而且在这里,我结识了很多知心的好朋友。”

毫无疑问,情感的交融,给这个组织平添了一份别样的魅力。

胡****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而外语学院的本科生党员,正是这份希望的践行者。青春、活力、创意无限;分享、奉献、心系他人。

相信这首为他们而奏的赞歌,不仅是对外语学院本科生党总支近年来扎实工作的一种肯定,更能激励其他兄弟党组织在创先争优的过程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快评

靠近你温暖我

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无论是提供素材还是接受采访,外语学院本科生党总支都让我感受到了这个组织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而这些力量正是来源于一位位学生党员。这些党员充满热情,办事高效,工作扎实,党组织因他们的存在而朝气蓬勃,而他们也因组织的培养而愈发茁壮成长。

在大学校园内,何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对党组织发出号召的积极响应,对政策的贯彻执行,对广大学生的言传身教,这,就是战斗力。然而,若组织没有向心力,又何来良好的群众基础;没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又何来战斗力生根发芽的沃土。所以,切实加强党组织的向心力,扩大组织活动的影响力,提升学生党员的引导力,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开展活动,以平易近人的姿态来凝聚人心,这样的党组织,何愁没有战斗力!

(本文编辑彭凤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