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先锋
21196600000070

第70章 2011年部分校级先进基层党组织(38)

集体的力量共同的发展──记控制系本科生党总支第一党支部

■文/孙鹏

控制系本科生党总支第一党支部现有党员17名,其中正式党员11名,预备党员6名。支部对于他们而言不仅仅是一个组织,更像是一个家。在这里,他们共同学习党的指导方针,共同分享对时事要闻的看法,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在这里,他们记住每一名支部成员的生日,并及时送上生日的祝福;在这里,他们能毫无顾忌地表达对问题的看法,享受思想碰撞的快乐。

就是在这样一个充满集体荣誉感和战斗力的集体里,支部的成员们取得了一项又一项成绩。他们中有学生社团的核心成员,有学科竞赛的行家里手,有志愿者服务的先进楷模。总之,这是一支富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学生党支部。

在互动中交流思想

每逢佳节倍思亲,对于异地求学的人而言,这句话说得真贴切。支部书记周冠虹同志将支部里每一个成员的生日都记了下来,等他们的生日一到就群发短信提醒大家献上最诚挚的祝福。这样的习惯坚持了一年有余,雷打不动。在过年过节的特殊日子里,他还会组织大家出去活动,还会准备一些小礼品分发给大家,让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是支部里的重要成员,没有被遗忘。正是在这样气氛的感召下,大家每次去开党会都像是过节,很愿意也很开心地参加组织活动。

如何开好党组织生活会,让会议的内容不空泛乏味而是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如何能让大家发现我们身边的社会问题而又不落人云亦云的俗套,需要的不只是认真的态度,更是创造力。控制系本科生党总支第一党支部群策群力,让每一次民主生活会都成为思想的盛宴。

“我们党支部的讨论内容一点也不空,我们会讨论一些严肃的政治话题,但也不偏离生活,比如前阵子发生的温州动车事故,我们对惨剧产生原因互相交换了意见,在思想的交流中,每个人都有所收获。”支部成员周颖这样说道。

党支部会在第一时间讨论社会上的热点问题,用批判的思维分析大众的评价方式,真相在所有人的思想交锋中得到体现。支部成员李心悦认为,“我们支部气氛非常活跃,同学思想开放,互动频繁,常常分享最新的信息和想法。”

带领着这样一批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党支部书记周冠虹身上的担子说轻也不轻。谈到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周冠虹同学这样答道:“自己被赋予了这样的任务其实压力很大,但一定要以身作则,只有自己做到了,才能影响别人,才能做到更好。我们支部的一大特色是大家思想交锋激烈,党组织开会经常会超出预计时间,有的时候两人的观点会完全不同,但大家永远只是对事不对人。”

控制系本科生党总支书记丁立仲老师对党支部评价很高:“民主的会议氛围,和谐的同学关系是这个支部的一大特点,作为老师我随时可以感受到这个支部的凝聚力。除此之外,这同样是一个懂得奉献的集体,大家都有意愿去帮助同学。很多同学都参加了控制系的团****,另外有两名同学被选派到09的党支部当书记,去带动下一级的党支部,希望他们把这样和谐的组织氛围传递下去。”

在感悟中提升境界

从一名只知道读书的学生,到一名研究型人才,很多学生难以跨过这两者之间横亘的鸿沟。为了充分利用学校的先进条件,将所学的知识付诸实践,将新思想变成现实,党支部邀请控制系的宋春跃老师给支部的全体成员做了一场主题为“科研能力的培养”的报告,同时共同参加报告会的还有09硕的第一党支部。

这次报告中,宋老师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与同学们探讨我们将来以什么态度来进行科研训练,如何合理地分配课堂学习与科研训练的时间,如何能按照兴趣来做实验室工作。宋春跃老师强调了在大学期间“打基础”的重要性,要求每位学生党员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为未来的研究工作做准备。这次活动取得极好的效果,一位过来人的感悟为同学们解决了很多现在的困惑。为了在科学的海洋里“直挂云帆济沧海”,支部成员按照宋春跃老师的教诲,不断改进学习的方式方法,如饥似渴地储备专业知识,誓为将来打下厚实的基础。

除了科研训练,学生们不忘时刻增强自己的党性修养。在建党90周年之际,支部组织了一场红色之旅,到上海参观****一大会址,参观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在参观****一大会址时,全体党员面向党旗庄严宣誓:“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党员朱疆成说:“我们虽然是共产党员或者是入党积极分子,也一直抱有着共产主义信念,但真的亲临****一大会址现场,近距离感觉那份神圣,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尤其是我们在党旗前重读入党誓词,那种愿意全身心地报效祖国的感情油然而生。”

在参观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支部成员惊诧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绩。党员鲍思琪表示:“中国馆展示了国家近30年的发展历史,深厚的建筑文化以及令人惊叹的科技等。我觉得直面的感官比一些空洞的说教更有意义,实实在在的东西真正显示了国家的强大。我由衷地热爱我们的祖国。”党员盛丽娜说:“我由衷地敬佩我们的党和人民,在感到自豪的同时,我也感受到了一种责任。我一定要铭记历史,珍惜现在,努力为祖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参观旅行,对于所有到场的党支部成员来说,这就是一次洗礼。在他们面向党旗郑重宣誓的那一刻,我党的历史与现在,不顾生死为革命拼搏的党员前辈与坚守在重要一线岗位上的先进党员,一幕幕画面在他们眼前不断浮现,一颗颗励志报国的决心彻底在他们心底里扎根。

近代革命先辈的事迹依然清晰,新一代的英雄们已经在自己从事的行业中书写着新的传奇。为加强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党支部举办了“双百人物”学习交流会。“双百人物”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各行各业中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个人。支部每个人都选取一个对象认真学习,并在“双百人物”身上寻找闪光点。带着自己的学习心得,学习交流会上气氛热烈,每个党员都由衷地抒发了自己的感想。“在徐本禹身上,我看到了一名大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无私奉献的品格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在钱学森身上,我看到了一丝不苟的科研精神,高度的政治敏锐性,以及对国家大局把握的成熟性”……交流会上,这样的感悟不绝于耳。

在奉献中收获成长

支部成员还特别热爱服务,有着为学校、为社会贡献力量的使命感。邵诚俊便是支部在志愿服务方面涌现出的优秀典型。邵诚俊本身是控制系志愿者部门的负责人,这让他有更多志愿服务的机会。他曾多次参加慰问敬老院、福利院的活动,到西湖边做义务宣传人员,组织过多次支教活动。

到祖国贫困山区的支教,让这名在象牙塔内待了多年的大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国现状。最近一次去山西支教,成为他的大学生活难以忘怀的记忆。

支教地点是山西省静乐县白道底村。“那里特别贫穷,有好多留守儿童。我们到那里做了家庭调研,发现有很多妈妈都因为忍受不了这样的贫穷而离开这个家庭,现在基本上是爷爷奶奶抚养这些孩子。”邵诚俊说,“当地的教学条件尤为艰苦,小学只有两个班,一到三年级一起上课,四到六年级一起上课。基础设施条件极端欠缺,深山里的村落交通很不便捷,去一趟城里至少坐两个多小时的大巴。村民日常只吃一些野菜和小米,土地贫瘠,庄稼未见过丰收。”

他将这样的经历和触动心底的感受与支部的其他党员同志分享。在他的带动下,支部党员积极参加志愿者的活动,暑期也放弃休息,参加学校或社团组织的支教活动,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支部党员还与支教过的大山里的孩子写信联系,鼓励他们自立自强,成长成才。一封封带着关怀与爱心的信件在几千公里的路上来回奔波着。

浙江大学党委书记金德水在2011年党建工作会议上指出:“学校广大的党员和基层党组织,是学校创造力、凝聚力、竞争力的根基所在,是推进学校科学发展、维护安全稳定的重要力量。”控制系本科生党总支第一党支部就是一个这样的集体,他们有创造力,有凝聚力,有着为国家命运而继续奋斗的使命感。这群充满朝气、阳光的年轻党员定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快评

以集体的姿态前进

控制系本科生党总支第一党支部办事的简洁与高效,展示着这个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力与凝聚力。管中窥豹,从点滴细节中可以看到,让这支基层党支部脱颖而出的正是支部内部融洽的氛围,毫无障碍的沟通与协调以及支部里家庭成员般的关系。他们在以一个集体的姿态共同前进。

一个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口号,它们就植根于党支部与每一名党员之间最简单的关系中。当党员都乐于参加支部活动,当党员互相关心对方,当党员甘于奉献,当党员都把支部当成一个温馨的家,党支部真正成了党的一个坚实堡垒。

(本文编辑梁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