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先锋
21196600000079

第79章 2011年部分校级先进基层党组织(47)

学生党建与专业成长紧密结合──专访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法学院200801、200802学生党支部

■文/叶舒

“现在的大学生党员搞活动大多会选择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但很多时候我们党员为群众服务,应该抛弃一些浮于表面的东西,试着关心一下身边的弱势群体未尝就不是一种党员先进性的表现。”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法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沈哲这样说。

在沈哲看来,学生党员在开展活动的时候最好根据自己的学习阶段特点,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来进行,这样无论是对社会做出的贡献,还是对党员本身的成长都是有所帮助的。例如法学院的党支部中,大一大二的党员开展的活动大多与社团活动和志愿者工作相关,大三的党员则是开展与专业实践相关的活动,而大四的同学更多地会开展一些与就业创业相关的活动。

党建与学长组工作相结合

城市学院法学院的学生党员中三四年级的同学占了大部分,而一二年级的低年级同学相对来说比较少,因此学院党支部也在不断地加强低年级学生党员的发展力度。从前些年开始,城市学院开始借鉴浙江大学的经验,在每年新生来到学校的时候都开展“新生转型期教育”,大二大三的学长学姐们则组成三人小组的学长组,在帮助新生适应大学新环境的同时,还帮助其在学长组的组织基础上建立起党支部。根据四个年级党员人数不同这一具体的实际情况,党总支创新地提出了一套适用于不同年级不同情况的党支部创建方法,即法学院一年级以年级为单位建立党支部,二年级以系为单位建立党支部,三年级以两班为单位建立党支部,四年级则是每班建立一个党支部。

大学生党建工作理论性更强,在把关方面也更需谨慎,因此法学院低年级的党支部书记基本上都是由学校的思想政治老师或者辅导员兼任的,而支部副书记会让学生担任。因为在对党员的指导、培养、考查和把关方面,教师的知识和经验相对学生而言都比较丰富,因此由他们牵头带同学们进行党的学习比较适合。而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党员的人数不断增加,党员们的觉悟和党性不断得到提高,知识和经验也越来越丰富,这个时候原先担任过支部副书记的学生党员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可以接任支部书记了。城市学院法学院200801、200802党支部的支部书记就是由学生担任的。

依照浙江大学的传统,城市学院的学生宿舍中都配有“党员之家”,这大大地便利了党支部活动的开展。另外,在学生党员转正期间,城市学院法学院都会邀请浙江大学的退休党员教师前来与预备党员谈话,以了解他们的思想认识。当然,学校的网站也是一个纪实并展示各个党支部活动成果的平台。

党建与专业实践相结合

城市学院法学院大三年级的200801、200802党支部获得了2011优秀基层党组织的称号,也是本次采访的对象。

党支部书记柯露莹同学告诉记者,该党支部目前已经拥有了包括预备党员在内的40余位党员成员,这些同学都是来自法学专业的。

党支部成立至今,秉承着“学生党建与专业成长紧密结合”的理念,去过杭州市总工会协助律师进行法律咨询,进过社区帮助老百姓解决生活中的法律问题,也在校园里进行过普法宣传,而他们持续最久,成效最好的活动莫过于和总务部合作的“走进后勤”系列活动。

学校里的后勤部门,包括食堂、保全、清洁、物业等工作人员为学生们的舒适生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外来务工者,除却工作问题,他们离乡背井来到杭州,生活上肯定会遇到不少的问题,其中自然有不少是涉及法律的权利问题。

“我们希望走进他们的生活,通过和他们的切实交流,来了解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包括像住房、子女就业等问题,然后再将这些问题反馈给相关部门,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所作所为,尽可能地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是柯露莹对活动成果的期许。

“活动的过程中,最困难的一点是要取得对方的信任,因为我们作为一个学生去向后勤工作人员了解情况,他们最初的反应大多是不信任,一方面他们并不认为我们几个学生能够解决那些大问题;另一方面,他们对此也有所顾虑,唯恐说出了一些不满反而会导致自己丢了工作,所以大部分后勤工作者一开始都是采取回避的态度。”

支部中的积极分子黄天行回忆起刚刚参与活动时的情景,仿佛一切还历历在目,“像我接触过一位安徽来的职工,可能最初就是因为他对我并不那么信任,因此刚开始我们之间的交流并不理想,后来我试着跟他拉家常,首先取得了他的信任,然后才能够真切地听到他的心声。”黄天行同学说,子女问题通常是外来务工者最关心的问题,因此他们通常以此来打开话匣子,随着交流的深入,这些后勤工作者也愿意聊一些生活上的问题,例如工资、住房保障等问题。

“和他们聊得时间久了,大家也能够成为很好的朋友,像学校食堂中有一位湖北来的厨师,起初他觉得我们这些大学生家境都很好,整天一副理所当然接受他们服务的态度,总让人感到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所以刚开始与他接触时,他也存在着抵触心理,但是经过长时间的交流之后,我了解了他的一些实际困难,也向相关部门进行了反应,现在我们已经算是很好的朋友了,而且每次我们去打饭的时候他还会给我们多打一点呢!”说到这段经历,黄同学忍不住笑出了声。

党建与发扬传统相结合

除此之外,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法学院200801、200802学生党支部还为后勤部门进行了制度审查,“很多后勤管理部门给出的制度在文本规范上其实都是有问题的,我们会通过运用自己所学的法律知识,找出其中不合理、不合法的部分,并将其修正。”支部的宣传委员黄敏捷从专业的角度介绍,这也让记者了解到了该支部本次活动的切实意义。

“比如说后勤制度中有一条,职工损坏东西要进行赔偿,我们觉得这个并不合理,于是翻阅一些公司法和劳动保障法,查询一些相关资料,然后对其进行修正,这让我们觉得自己的专业知识很有用,而且更加有趣。”黄天行举了个例子来说明。

党支部的同学们大多表示,曾经在课堂上学习法律条文的时候都或多或少地会感到枯燥,而且常常会觉得书本上的知识并没有多大的用处,而经历了这次“走进后勤”的活动之后,他们受到的触动很深。因为只有当真正地动手动脑,通过运用法律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时候,他们才能认识到当时习得的知识是十分重要的,而且这样的方式于他们个人而言也算是一种更加生动有趣的学习。

“更重要的是,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让我感受到了团结和团队的重要性,只有当我们四十几个人齐心协力的时候,才能够将困难解决。”支部书记柯露莹不无动容地感慨道。

面对城市学院法学院200801、200802学生党支部取得的成绩,沈哲说:“我觉得还是远远不够的,对同学们个人而言,我们还会对他们一如既往地严格要求。我们希望同学们在接下去的大四这一年更加认真地去思考如何把社会实践和自身的专业学习结合起来,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希望低年级的同学把‘走进后勤’系列活动传承下去,将这根服务校内师生的接力棒一直传下去!”

■快评

“为人民服务”着眼于身边

“80末90初大学生经常都被贴上“不关心身边的人和事”的标签,“为人民服务”似乎早已成了过时的标语,而不少所标榜的“服务性”活动其实也只是一个华丽的噱头而已,真正能够帮助到他人,并且坚持下去的其实不多。

或许有人觉得“走进后勤”活动并不能体现大学生党员有多高的政治觉悟,但是法学院这些学生们的所作所为真的为当代大学生们上了一堂很好的课。在和平年代,我们无需高呼一些虚大的口号,能够真真切切地去关心身边的人,能够尽己所能地帮助身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便是体现了党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宗旨。而将自己的专业特长用于“为人民服务”之中,不仅帮助了他人,还能够使学生党员自身专业素质得到提升。这不仅能调动党员们的服务积极性,也使服务他人的活动能进入一个良性循环,为长期开展服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编辑张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