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中收同志主编的《心灵漫步——区域性中小学心理辅导探索》一书要出版了,承蒙厚爱,嘱写一篇序。盛情之下,难于推却。于是,有一些纯属个人的感悟或心得,也想借此机会略陈一二。
该书的副标题实际上已点名了此书的性质:其一,该书是为中小学心理辅导而作;其二,该书着眼于一个区域的心理辅导工作而作;其三,该书是一种新的教育尝试,故曰“探索”。应该看到,传统教育多少受到古代教育家韩愈的影响,关注的是传道、授业与解感,关注的是学业成绩及其考试,形成了所谓的“目中无人(学生)”的教育情形,其极致便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心理学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学生精神的正常发育是教育的核心价值所在,原来所谓的德育问题甚或智育问题,现在看来有许多实际上是心理问题,因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便受到普遍的重视。鉴于在我省甚至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一项全新的课题,无论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形式、途径,还是心理辅导的技术以及相应的组织制度、政策支撑,均亟待探索、建构与完善。在这个意义上,《心灵漫步》一书的出版是十分有价值的,也是十分有意义的。
据我所知,作者所在的永康市的学校心理健康工作在全省是领先的,教育行政部门十分重视这项工作,组织及措施落实得比较到位,区域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推进得比较扎实,成效也相对明显。我认识徐中收老师已久,当时他在永康一所农村高中任职,他在所任学校校长王钟宝的支持下,两人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做了一个有关农村学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并收到很好的成效,提高了学校的教育质量。后来,两人先后调到市教师进修学校,这本书便是他们到教师进修学校后的成果。本书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中小学心理健康辅导,尤其是阐述了心理辅导体系的建设以及永康市学校心理辅导的相关研究成果,相信会对广大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会有不同程度的启示。
《心灵漫步》一书有如下特点——
一、该书不仅是一本工作总结,更重要的是有理论的认识与分析。作者不仅有机地引用了心理辅导的相关理论,而且还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国外和中国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的情况,充分体现了作者的研究资料的广度和研究内容的深度。这对于长期工作在学校教育一线的同志来说,殊为不易。
二、该书用了相当的篇幅展示了永康心理辅导工作较有成效的学校的一些做法,总结了它们十分鲜活的制度与经验。由于这些做法与经验来自学校教育的实践,来自教师的原创,所以,对广大中小学校从事相应的学生心理辅导工作有很强的借鉴意义,相信开卷有益。
三、该书最后一部分介绍了永康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部分成果,这些成果在研究方法上十分规范,也相当“专业”,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永康市中小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水平。这些成果所涉及的主题以及研究所得出的一些观点与结论,很值得中小学教师认真研读和思考。
我们需要从新的视角来认识和理解学校教育,我们需要用更大的努力来探索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需要基于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转换应试教育的陈旧模式。愿《心灵漫步》一书的出版能推动这一方面的实践。
是为序。
方展画
2009年7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