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缤纷气候
21237400000003

第3章 地球气候的变迁(2)

大约距今2500万年,出现了人科,称为“前人”,相当于腊玛古猿的阶段,从此开始了“人猿相揖别”的漫长过程。

说它漫长,是因为这个过程整整延续了2200多万年,直到距今300万年。“前人”的特点是只会使用天然工具,其社会组织称为“原始群”。

真正被称之为“人类”的历史,开始于300万年前的早期猿人。又经过200多万年,进化到晚期猿人,直到距今30万年,从猿到人才完成了它的全过程。

1.2.2人类起源的谜底

人类进化的谜底找到了,但究竟是从哪儿起源的呢?

达尔文最先提出在非洲。19世纪末,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发现了直立猿人化石;20世纪20年代中国又陆续发现了大量北京猿人化石和石器,于是20世纪前半叶人们又开始相信人类起源于亚洲。20世纪60年代以来,南非、东非又先后发现了比猿人更古老的南方古猿化石,于是非洲起源说再度变得十分流行。就这样转了一大圈,又回到了原来的坐标上。究竟孰是孰非,依然没有定论。

气候学家认为,解决这桩公案的好办法,就在于分析人类发展的气候条件。

几百万年以前的古生物资料表明,在那些遥远的时代里,大洋洲是没有高等哺乳动物的,即使是南极洲,最高等的动物也只是鸟类,美洲也只有低等的猴类。所以这些地方都不可能是人类的发源地。能入选的只有亚、非、欧三大洲广大地区,因为这些地方都发现过第三纪中新世及其以后的猿类化石。

从理论上说,人类在掌握用火和学会用衣物御寒之前,总是要生活或居留于气候较温和的地方。因此可以说,早期的人类,必定是在较热的地方发展起来的。欧洲纬度较高,温度较低,气候不适宜早期人类居住。只有亚洲和非洲拥有广阔的热带丛林和草原地带,具有人类发展的适宜的气候环境。所以,人们最后确信人类起源于亚洲和非洲纬度较低、气候较热的地带。

有人认为不可能,因为浩瀚的大洋大海,阻断了人类前进的步伐。考古学家说,现在是这样,但古代并非如此。大约1800万年前的时候,非洲与欧亚大陆之间有宽阔的接触地带。直到距今600万~500万年,地中海盆地和红海才开始泛滥成海,两个大陆才隔离开来。人类早期的祖先腊玛古猿见于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和非洲,正表明人类起源地十分广泛。

中国“人猿相揖别”的地方,现在已知的都在云南省。因为我们从大量的文物发掘中,已经可以看到云南发生的由猿进化成为人的全过程,这是别的地方所没有的。

中国云南的开远森林,在第三纪始新世和渐新世时,气候炎热,雨量充沛,森林茂密,地面被绿色覆盖着,一派生机盎然。古猿生活的森林里,有足够的食物供它们享用。随着渐新世的结束,良好的自然气候环境也走到了一个终点。气候变坏使一望无际的莽莽森林,间断成一片一片可以望到尽头的丛林,而在这一片一片可以望到尽头的丛林之间,便形成了一片一片的广袤的草原。舒适的环境没有了,成群成群的古猿不得不走出森林,活跃于开阔的林间地带,开始了向人的方向走去,进入亦猿亦人的漫长过程。

事实上,如果没有严酷的环境逼迫,如果气候不发生大的变化,古猿们大约是不会向人类转化的。由于生命的惰性,它们未必肯走出舒适的森林来。所以,把猿推往人类方向发展的第一个因素应该是气候变化。

但气候究竟是如何变化的,至今存在着不同的说法。

流行的说法是:气候突变,森林大片毁灭,从而迫使古猿来到地上。有专家分析,气候变化有一个渐进过程,如果真有气象条件突变造成大片森林毁灭,那么古猿也难以逃脱随森林一同毁灭的命运。大的气候突变只能造成林猿俱毁,而不是古猿独独走出森林。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是冰川作用使古猿走出森林。可是新生代的冰川是从第四纪才开始出现的,在“人猿揖别”的第三纪,还没有冰川出现呢。

比较合理的解释是:由于气候的变迁,森林面积逐渐缩小了,森林也变得稀疏了,而树与树之间的空隙也随之扩大,这就为古猿到地下活动创造了条件。由于森林逐渐缩小,林中食物来源也就越来越匮乏。于是,逼迫着古猿们经常需要从一片树林转移到另外一片树林去生活。而地上各种类型的食物,对他们也是个很大的诱惑,常常吸引他们从树上走下来。这样,他们便逐步地学会了走到地面营建生活。

根据现有材料分析,中生代白垩纪末期气候曾经变坏,但到第三纪初期已明显好转,这种良好的气候一直保持到猿类出现的渐新世,才开始出现全面的气候变坏的趋势。到上新世末期,气候坏到了极点,致使极冰向南扩展,这是第四纪一系列冰期和间冰期的先声。但这时人类早已诞生,接受过多次严酷气候变化的锻炼了。

宇宙是不平静的,地球内部也是不平静的。

地质学史的成果告诉我们,从第三纪中期开始,地球内部出现了骚动,全球规模的造山运动开始了。本来比较平坦的大地和海洋,开始有了较高的山地隆起。在古猿走出森林的中新世,正逢造山运动十分活跃地进行。地球上许多地方都发生了断层和上升运动,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的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安第斯山脉和落矶山脉等,在非洲则出现了壮观的东非大裂谷。大量的火山爆发和山脉隆起,不仅改变了地球的外观,而且造成了气候的巨大变化和震动。

古猿们虽然被迫放弃森林,走到了地面营建生活,但并没有使它们过分难堪。猿类的杂食性,使它们能够适应气候环境的巨大变化;猿类的群居性,反而导致他们向人类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古猿在树上生活时,两只手的用途是采摘果子和行动,手脚虽有分工,但脚仍能抓握树干和树枝,这种分工其实并不是太明确。改营地面生活后就不一样了,手除了用于获取食物外,还要拿起石头、木棍和兽骨之类作武器,来防御敌害。这样,手的用处便慢慢扩大了。由于站立行走,手和脚的分工进一步明确。

1.3农耕文明与二十四节气〖1〗1.3.1农耕文明的曙光距今300万~100万年,经历了大自然中的风霜雨雪,人类进入猿人类时代。人类学会了在大部分气候环境下生活,分布在可以居住的地面上,从原来居住的炎热地带,迁移到比较冷的、在一年中有春夏秋冬的地带后,就产生了新的需要,需要有衣服和房屋来抵御寒冷和潮湿,需要有新的劳动领域以及由此而来的新活动,后来又从物质的需求发展到物质和精神的多种需求,这就使人离普通动物愈来愈远了。

1965年,考古学家在云南省元谋县发现了元谋人遗址。经考证,元谋人生存于大约距今170万年,是目前发现的亚洲最早的原始人类。它属于晚期猿人,但早于“蓝田人”和“北京人”等猿人。元谋人能够制造骨器、粗糙的石斧和其他简单的工具,从事原始的农业生产活动,并且已经会使用火,是目前所知最早的用火人。在发现元谋人化石的地层中,人们发现了很多炭屑,而且含炭层厚达3米多。人工取火的发明,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使人类告别了茹毛饮血的时代。

距今100万~20万年,中华大地上繁衍生息的人类已经很多,生活于距今50万年的“北京人”则是这个时期人类的典型代表。从猿人进化成的“北京人”,已经完全能够驾驭自然火,虽然尚不能创造火,但已学会使用、控制和保存火。从此以后,人类高举火把前进,寒冷、黑暗、潮湿、毒虫、猛兽这些威胁人类身体和心灵,造成损害与恐惧的气候灾害和自然势力,便都在人类的熊熊火光面前退却了。人类有了抵御自然风雨、克服寒冷气候的武器,生存范围日渐扩大,逐步发展形成定居生活,从而使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这是生产力的第一次飞跃,人类开启了农耕文明。

据北京大学严文明教授考证,中国农业的历史几乎与中国历史同样悠久,勤劳的中国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农业文明,使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使中华文明薪尽火传。世界上三个主要的农业起源地,就有一个在中国。

这三个农业起源地一个在西亚,就是现在的伊拉克及其周围地区。这个地方是小麦与大麦的起源地,也是绵羊和山羊的起源地。这种农业叫作有畜农业。这种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便产生了两河流域的文明,就是古苏美尔、阿卡德和后面的巴比伦。这种农业传到尼罗河流域,产生了古埃及文明;传播到印度河流域,产生了古印度文明。

第二个就是中国,是小米和大米的起源地。小米是指粟、黍,主要在黄河流域起源和发展,后来成为中国北方的主要农作物。北方现在主要的谷物是小麦,而小麦又是从西亚传过来的,并非中国原生。1993年,考古学家袁家荣在湖南道县的玉蟾岩考古发掘时,发现了两粒1万年前的稻子,同时还有硅酸体,这为中国长江流域是稻作农业的起源地找到了证据。所以中国是两种农业的起源地——北方是以小米为主的农业,南方是以稻作农业为主的农业起源地。

第三个是在美洲,美洲是玉米的起源地。我们现在种植的玉米,是在明代才传过来的。美洲的农业是无畜农业,没有家畜。它以玉米为主体,还有南瓜和豆类。

蓝田人复原头像山顶洞人头部复原像北京人头部复原像农耕文明的标志是长期从事农业生产,以个体劳动为主,社会还未形成一种长期固定的专门机构。

中国在夏王朝建立之前,距今5000年前后,一些发展较快的区域已经出现早期国家,并形成初期文明社会。气候环境使得黄河流域成为最适宜人类生存繁衍的风水宝地,形成了古华夏的农耕文明。但农耕文明较之于游牧文明和工业文明,仍具有质的不同。农耕相对于游牧的好处是,能大幅度提高生产力,从而产生了剩余价值,这样才会有一部分人去想、去做吃饭穿衣之外的事情。

在长期的农业劳动中,人类最初感受到、接触到和急需要认识的,首先是自然界里的风云变幻。因为古代的农业,基本上就是靠天吃饭。这样,便逼迫着人类去认识自然,同自然保持和谐相处。正因为这样,天文学和对物候的观察便应运而生。

远古的天文学实际上包括天文与气象两门科学,古代天文、气象没有分家,自然科学也是从最原始的气象学和天文学开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原始人类早期对物候现象——鸟兽活动、草木发芽开花结果的观测,多数是无意识的活动。人们开始想办法确定季节、进行物候观测的时候,已经成为有意识地、自觉地、有目的地认识自然,从而开始科学活动。

人类被动地受大自然驱使的历史,比有意识地认识大自然的历史要漫长得多。

1.3.2研究古气候的钥匙

揭开古气候的面纱,一直是中外科学家的向往,但这又是一件非常复杂、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现在普遍使用的方法是碳-14年代测定法,这是根据碳-14衰变的程度来计算出样品的大概年代的一种测量方法。在活着的有机物体内,有一部分碳元素为稳定同位素碳-12,还有一小部分是放射性同位素碳-14。生物活着时通过呼吸来补充碳-14,而当某种植物或动物死亡后,其体内的碳-14就开始衰变,但稳定同位素碳-12的含量不会变。在已知碳-14衰变速度的前提下,可以通过测量样品中的碳-14衰变的程度来计算出样品的年代。碳-14的半衰期为5730年,因此可以用来测定距今6万年左右的化石。而对于年代更为久远的化石则无能为力。

在这个方法发明之前,想了解古气候的确是困难的。但人是有灵性的动物,探索、发现、发明、创造,只有人才能办得到,这是人和其他动物的区别。经过长期观察,人们发现了用物候的方法去研究古气候,终于找到了一把打开古气候密码的钥匙。

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句诗说得明白:“花如解语应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花卉和石头虽然没有语言,却在生理上有着和气候条件关系密切的特殊构造和技能,有它们自己的一套结构组织来表达它们变化与气候的关系。物候学的任务就在于了解这种关系的本质,使它们“说出”自然界的奥秘来。

物候学是研究自然界植物和动物的季节性现象同环境的周期性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它主要通过观测和记录一年中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迁徙繁殖和环境的变化等,比较其时空分布的差异,探索动植物发育和活动过程的周期性规律,及其对周围环境条件的依赖关系,进而了解气候的变化规律。例如,根据植物在各地的发芽、开花、展叶、黄叶、落叶等时期的调查,可以对该地方各种的气候进行比较。对于动物则调查鸟的迁徙,各种动物的休眠、孵化、变态等时期的变化。物候观测的记录越详细,时间越长,就越有价值。

把物候说成是大自然的语言,那么人类就需要弄懂这种语言,对这种语言不断地翻译和揭秘。物候随地理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如果掌握了物候期随经度、纬度、海拔高度、古今的变化规律,便可以估计出任何没有物候观测地方的物候期,这对于科研和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