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多姿气象
21237500000027

第27章 专业气象与气象灾害防御(1)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气象与各行各业的关系日益密切,人们对气象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为满足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不同生产过程对气象条件的特殊要求,减少消耗和损失,提高效益,气象在其他行业的应用研究及专业气象服务应运而生,并在服务中发展。目前,应用气象研究及专业气象服务已涉及农业、林业、牧业、航天航空、工矿、城建、能源、交通、水利、环保、保险、旅游、储运、文化、体育、军事等多种行业。

气象灾害是指由气象原因造成的灾害,是自然灾害中最常见的一种灾害现象。气象灾害从大的方面可以分为天气灾害和气候灾害两类。天气灾害是指大范围或局地性、持续性或突发性、短时间强烈的异常天气而带来的灾害,如大范围的寒潮、大风等天气灾害或局地区域所发生的暴雨、冰雹、龙卷风等灾害。这些灾害常伴随有强风、暴雨和降温等。气候灾害是指大范围、长时间的、持续性的气候异常所造成的灾害,如长时间气温偏高、偏低,降水量偏多、偏少而形成的洪灾、干旱、低温冷害等灾害。许多气象灾害,特别是等级高、强度大的气象灾害发生以后,常常诱发出一连串的其他灾害,这种现象叫灾害链。灾害链中最早发生的起作用的灾害称为原生灾害,由原生灾害所诱导出来的灾害则称为次生灾害。气象次生、衍生灾害是指因气象因素引起的山体滑坡、泥石流、风暴潮、森林火灾、酸雨、空气污染等灾害。

9.1农、林、牧业气象

9.1.1农业气象

农业气象学是研究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之间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科学,是农业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也是气象学科中应用气象学的重要分支。研究的目的在于围绕农业的发展与现代化,不断认识和解决农业生产中的气象问题,提出促进农业生产的最优气象条件和措施。农业主要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生产活动,光、热,水、气的某种组合对某项生产有利,形成有效的农业自然资源;另一种不同的组合可能就会对农业生产有害,构成农业自然灾害。农业气象学的基本任务就在于研究这些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为农业的区划和规划、作物的合理布局、人工调节小气候和农作物的栽培管理等服务,开展农业气象预报和情报服务,为农业生产提供咨询和建议,以合理利用气候资源。

(1)中国农业气象发展史

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中心之一,也是世界农业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有近万年的历史。中国农业气象发展史是中国先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认识环境,利用气象环境和改造环境的历史。中国农业气象科技的发展和成熟在世界农业气象学发展史上占有光辉的一页,且独具特色。

中国原产的作物有黍、粟、稻、大豆、大麻、白菜、柑橘、枇杷、杏、李、梅、桃、枣、荔枝、龙眼等,最早驯化的家畜有猪、牛、马、鸡等,也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的国家。中国土地辽阔、气候温暖、雨热同季,又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可供农业利用,发展农业得天独厚。受季风气候影响,四季分明,这就决定了中国农业生产很强的季节性。

气象条件是农业生产不可脱离的自然环境,即使是最简单的种植、养殖活动也要掌握冷暖、干湿季节变化,因时而做,因地制宜,因而促使人们去观测、认识环境与农业的关系,于是产生了农业气象知识的萌芽,中国农业气象科技与特定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中国的农业气候又有鲜明的地带性,从热带、亚热带、温带到寒温带,从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到湿润区都有。加以地形复杂,有平原、高原、丘陵和山地,气候垂直地带性也很强,因而决定了中国农业的区域性、地带性也很强。中国还是农业气象灾害频繁的国家,旱、涝、霜冻、冻害等连年发生,也是造成农业产量低而不稳的重要因素。可以说中国悠久的农业历史,多种多样的农事活动是推动中国农业气象科技发展的社会背景。在这样复杂多样的自然条件下发展农业生产,就要求人们更加细致地去认识气象环境、适应气象环境,探索防御灾害的技术,这是中国古代农业气象科技发展的自然背景。先民在长期农业生产活动中逐渐产生了农业气象的萌芽,并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逐渐形成独立的学科。这也就是为什么世界几大农业起源中心,唯有中国古代农业气象科技的发展历史悠久、丰富多样而又别具一格的原因所在。

中国古代把天气的冷、暖、干、湿、晴、阴、风、雨等统称为气。把动植物和其他自然物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的现象称为候或物候。并概括为“凉、燠、寒、暑谓之气,草、木、鱼、虫谓之候,天变于上,物应于下”,其后又把这些概念系统化,定为“五日一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所以中国古代所说的时或天时具有季节、气象气候条件的概念。农时即农业气象条件。这就构成了中国古代传统的农业气象概念。

农候占验是中国古代对未来天气、气候及其对农业影响的判断或预测。早在3000年前的商代,农候占验就已盛行。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不少农候占验的卜辞。

公元前2世纪以前春秋时代成书的《尚书·洪范》中谈到气象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时指出:雨、旸(晴)、燠(暖)、寒、风,“五者来备,各以其叙,庶草蕃庑”也就是说风调雨顺才得以丰收。公元前3世纪以前战国时代荀况说过:“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孟轲有“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的论述。《周礼》中写到“天有时,地有气”,“天有时以生,有时以死,水有时以凝,有时以泽,此天时也”。《吕氏春秋》中有“得时之和,适地之宜,田虽薄,收亩可十石”。东汉时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农字“農从辰,辰时也”,都是说的农与时的关系,表明中国传统的气、候、节、时的农业气象概念是早已形成,并广为应用了。

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指出:“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宋代陈旉《农书》中有“万物因时受气,因气发生”,“农事必知天地时宜”才能丰收。元代王祯《农书》有“先时而种则失之太早而不生,后时而艺则失之太晚而不成”,“智者不能冬种而春收”。明代徐光启编的《农政全书》中授时、占候各为一卷。清代乾隆皇帝钦定大型农书更名为《授时通考》。该书在序言里写道:“盖民之大事在农,农之所重惟时。”“敬授人时农事之本。”把农时问题摆到了突出地位。反映出中国古代一脉相承的传统农业气象概念。

中国古代比较全面讨论作物与农时关系的著作,最早当推《吕氏春秋·审时篇》,这部书成书于公元前239年的战国时代末期。主要讨论了谷子、黍、稻、大麻、大豆、小麦等六种作物适宜播种、早播、晚播对这些作物的植株生长、穗、粒、品质、营养等的影响。例如,得时的谷子,穗子总梗长,穗子也大,根部发达,秆却不高,穗上的码子疏,而谷粒较大,粒圆,糠皮薄,油性大,吃着有劲,这样的谷子不容易因风落粒。先时的谷子,茎和叶上的细毛明显,穗子总梗短,穗子也短,子房脱落,米有异味,吃着不香。后时的谷子,茎叶上细毛明显,穗子总茎短,穗子尖而青,秕子很多,子粒不饱满。在两千多年前对农时与作物关系的观测得如此细致,反映了当时的科技水平已是很高。

西汉时代《氾胜之书》中关于作物与农时的关系的论述也很多。如:“种麦得时无不善,夏至后七十日可种宿麦(冬小麦),早种则虫而有节,晚种则穗小而少实。”这里的“虫而有节”可理解为容易遭虫害和冬前拔节。

明清时代,人们对作物与气象的关系认识已很深刻。徐光启《农政全书》中提到:“麦属阳,故宜干原,稻属阴,故宜水泽。”在分析到上海棉花死苗原因时指出:山东的纬度比上海高六度,更寒,但是棉花清明下种却不死,“深求其故(上海棉花)所以不禁寒冻者,大抵在于根浅”。明确了土温根系发育与棉花受冻的关系。他还分析了棉花蕾铃脱落与气象的关系,指出“郁蒸”(不通风、空气湿度大)和“燥”(高温)是引起棉花蕾铃脱落的原因。

清代杨屾进一步提出了农田通风透光的见解:“燥湿从乎天性,疏密顺其元性,纵横成行,自便耘籽之功,高下相均,各通风日之气。”明清时代多熟制得到广泛的发展,对农业气候资源的利用更加充分。《农政全书》中提到上海地区已广泛实行麦棉套种。清代包世臣《齐民四术》中提到种植间作稻。《福州通志》记载,福建当时已有麦-稻-稻一年三熟的种植制度。

近代农业气象是由近代气象学渗透、应用于农业为特征。17世纪在国际上气象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873年9月,在维也纳成立了国际组织(IMO)。1880年IMO召开了农业气象和森林气象会,推动各国开展农业气象工作,近代农业气象科技受到国际的关注。

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日本人川源三郎的《农业气象学》刊载于《农学报》。1907年,上海新学会出版了《农学全书·气象学》,中国传统的农业气象观念逐渐被近代农业气象知识所代替。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农业气象科技谈不上在农业上的应用,但从学科发展角度看,自1840年以后,中国的农业气象科技确实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国人才开始自己兴办气象事业。1912年直隶农事试验总场设的农业测候所开始观测,这是中国在农业部门设立的第一个气象站。1914年,北洋政府农商总通令各省农业机构设立气象测候所。1915年,蒋丙然著《实用气象学》。1921年,竺可桢在《东方杂志》上发表《论中国应多设气象台》一文,提倡发展气象事业,文中讨论了气象台与农业:“气象台之责任在于测量各省温度之高下,雨量之多寡,依其结果不难分全国为若干区,或应植棉,或应为米,或利畜牧,或利森林,进而调查各地地岁中气候之变态,而定种植之时期,万事俱备时最宜播种,何时最宜收获。即同一地也,而各年温凉旱潦不一致,故农夫播种而后,各区气象台宜注意本期之气候是否宜于所植农产之发育及生长。”初步勾画出了农业气象的方向、任务及前景。1922年,竺可桢又在《科学》第7卷第9期上发表《气象与农业关系》一文,倡导农业气象学,成为中国近代农业气象学的奠基人。

从1840年到辛亥革命的70年间,中国处于列强对中国的入侵、割据时代。从辛亥革命到新中国成立的近40年间,中国又经历了军阀混战、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尽管一些有志于发展中国农业气象事业的先驱者曾多方努力,但近代中国农业气象事业的发展却很缓慢,对农业的贡献更谈不上。

中国现代农业气象学的建立,并取得突飞猛进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事。新中国成立了专门的农业气象研究、教学、业务管理机构,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农业气象研究、教学和业务活动,为中国农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培养出大批的专业人材,中国农业气象科技水平得到迅速提高,成为当今世界上农业气象事业较为发达的国家之一。

1953~1958年,新中国农业气象处于初创探索时期。第一个五年经济建设计划,农业生产对气象工作提出了许多要求,因此开始筹建中国农业气象科研和业务机构,建立起一批试验研究机构和观测网,并在高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创办农业气象专业。由于缺乏经验,照搬了苏联的经验,工作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这个时期是探索发展中国农业气象工作的道路与方法的时期。

1959~1966年,新中国农业气象处于发展-调整-稳步发展时期。第一次南京全国农业气象会议总结了前一时期的经验教训,提出大力开展农业气象服务、大抓农业气象指标研究,总结出结合天气预报、历史气候资料、群众经验和实况观测的农业气象预报方法,大大地推动了当时各级气象台站的农业气象业务与服务。1964年在苏州召开的中国气象学会农业气象学术会议和全国农业气候区划会议,交流了各地服务工作经验与试验研究成果,制定了农业气候区划工作的规划。不到两年的时间,已有十几个省级和少数县级初步完成其农业气候区划。这一时期,中国农业气象在科研、服务、业务和人员培养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发展。

1967~1976年,农业气象工作受到严重干扰,处于停滞时期。十几年建立起来的农业气象基础几乎被破坏殆尽。尽管如此,不少基层单位仍然排除干扰,根据当地农业生产的需要,积极开展服务,科研教学单位也都各自根据条件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