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退后一步是家园
21241600000028

第28章 抗战中国在异国镜头中的影子——狙杀白川

影子行动——抗战特工暗杀传奇

在抗日战场,通过特工手段进行的抗战,是一个特殊领域。本专辑反映的,就是日军老照片中记录的狙杀白川行动全过程。这一行动,反映了一次中方一次对日军将领策划比较成功的暗杀行动。

白川义则,原日本陆军上海派遣军总司令,是九一八事变之后第一个毙命于中国的日军大将。对于这名和十九路军作战的日酋之死,已经有不少文献进行过描述。最近笔者于日本发现的《满洲国建国与上海事变》与《满洲事变大写真全集》这两部照片集中,保存的十余张老照片,较为完整地铨叙了这名日军高级将领毙命中国的前前后后。

特将其整理,并加入四张公开图片,共计二十一张,希望这批图片能够让我们更加直观地审视这段历史。

1932年1月28日,日军进攻闸北,威胁中国军队撤出上海。与日军预期的不同,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没有奉行不抵抗主义而是在中央军张治中将军所部第五军和宋子文税警总团的支援下奋起抵抗。这场局部战争持续了三十余日,虽然十九路军最终被迫撤退,却给与日军沉重打击,迫使其三易主帅,伤亡惨重。这一战为中国军民树立抗战信心打下了重要基础,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不可磨灭的一页。

由于前线战势始终不明朗,为了加强指挥,1932年2月下旬,日军正式成立上海派遣军,时任日本军事参议官的白川义则被任命为上海派遣军总司令,二十七日,从东京出发前往上海。二十九日到达上海,三月一日就任司令官职务。

但是,此时的十九路军经过一个多月的战斗,弹尽粮绝,已经开始被迫后撤。3月3日,十九路军宣布撤退到真如——嘉定线,上海的战斗实际已经终止。白川到上海并没有真的发挥什么作用。

这张照片一度被我误认为是白川的遗照,但是,仔细看着明日军将领,可以发现其相貌与白川并不相同。

经过寻找原图标注,最终确认,那名“上海前线战死的日本陆军将领”并非白川,而是步兵第7联队联队长林大八。这名日军大佐于白川到达上海的同一天被中国军队击毙于江湾镇韩家塘阵地。林大八死后被尊为军神追晋少将军衔。这张照片,也是有其历史价值的。

林大八阵亡的时候,白川还是活蹦乱跳的。但是,他到任后中日之间已经基本没有大的战事,日军也无力发动更深入的攻击。双方在列强的调停下开始谈判。白川的日常事务,就是为此战中被击毙的日军送葬。

4月29日,是日本天皇裕仁的生日,即所谓的天长节。白川决定,在上海日本租界虹口公园举行一次庆典,以炫耀武力和表达对中国谈判代表的压力。

这次仪式分为两部分,庆祝天皇生日和带有阅兵式的祝捷大会。各国在沪使节出席了天皇生日庆典,但由于当时国际舆论都在谴责日军在上海的暴行,所以仪式结束之后,各国使节纷纷退场,留下的只有日本和已经沦为日本殖民地的朝鲜侨民。

白川不知道的是,有一个叫做陈铭枢的中国人,正准备在这次阅兵中要他的性命。

30-10日文维基百科在描述这次虹口公园的袭击案件时,称テロ計画には中華民国行政院代理院長(日本の内閣総理大臣代理に相当)であった陳銘樞などが、朝鮮人側の要人であった安昌浩に資金を提供し協力していた。(这一恐怖袭击是中华民国行政院代理院长——相当于日本的代理内阁总理大大臣陈铭枢等向朝鲜人安昌浩提供资金与协助进行的)

实际上,陈铭枢仅仅是这一计划的资金提供者,真正策划这一刺杀的,时被称为中国暗杀之王的上海滩斧头帮帮主,淞沪抗日义勇军司令王亚樵。王亚樵与陈铭枢关系密切,曾积极支持十九路军抗战,被陈视为国士。得知日军要在虹口公园举办盛大阅兵式和祝捷大会,陈铭枢认为这是日军故意炫耀对十九路军的胜利,气得拍案大骂。这种奇耻大辱,让他容忍不下,于是请王亚樵设法破坏这次大会。

王亚樵充分调查了白川的行动模式,并根据其警卫方式策划了这次暗杀行动,计划在虹口天长节庆祝仪式上袭杀在上海的日军高级军政人员。在行动前,日方似有察觉,因此白川在前往虹口公园的路上,曾几次改换路线,并加强了警卫。但是,因为王亚樵的策划太出色,日军的一切准备,都没有奏效。实际上,王亚樵根本不准备在路上暗杀白川,那样即便成功也只能击杀白川一人。王亚樵要的是将在沪日军将领一网打尽,目标直指日军阅兵式的检阅台!

从使用的武器到行动时间,路线,王亚樵一切都策划好了,但他还缺一名敢于以身殉难的杀手。

其实,王亚樵手中并不乏敢死之士,中国的极贫积弱让一些血性男儿走上推崇暗杀护国的道路,无论是刺蒋的陈成,还是刺汪的孙凤鸣,都是勇于拼将一死的杀手。但是,日军阅兵的虹口公园,属于日租界,只有日本人和朝鲜人能够入内,王的部下没有符合这样条件的。于是,王亚樵找到了在上海的朝鲜流亡政府高层安昌浩,通过他联络勇士尹奉吉。尹奉吉慨然应允执行这一任务。

虹口公园的仪式进行到中间,白川大将等日本要人走上检阅台。把炸弹藏在水壶和饭盒中的尹奉吉也悄然地接近了他们。

就在这些日本军政两界的大员肃立高唱《君之代》时,尹奉吉将炸弹投上了检阅台,正落在河端的脚前。因为一个月前有一次被刺杀经历,野村吉三郎大将首先反应过来,但刚刚发出警报,炸弹就爆炸了,画面中的五人无一幸免,连拍摄照片的上海侨团书记长友野盛也被炸成重伤。

尹奉吉的攻击可谓极为成功,河端当场被炸死,重光葵被炸断一条腿,十三年后到达美国密苏里号军舰签署投降文件的日本外相重光葵,就是拖着这条残腿完成使命的。野村吉三郎被炸瞎一只眼睛,植村谦吉被炸断一条腿……

尹奉吉在爆炸发生后曾试图自杀未遂,被日军抓获后坚强不屈。日军对其恨之入骨,将其杀害后埋葬在金泽陆军墓地的路面下。直到日本战败,韩国政府才在他的埋葬地修建了纪念碑,并把他称为韩国的民族英雄。

这次袭击中,唯一当时不知生死的是白川。

尽管日本方面动用了最好的医疗力量,但白川除了胸腹部的重伤外,其全身还有若干细小弹片,有些嵌入内脏,成为不治之症。我方报道称白川在三天后死去,实际上白川手术后一度情况好转,竟然坚持了一个月之久,但到了5月23日,所有医生都认为已经无法挽救。

大概是因为尘世间的医生已经没法救药,只好由被视为神的天皇发诏书来进行最后的安慰疗法了。

无论如何,天皇的嘉勉令发布后三天,这位白川大将一命归西。

值得一提的事,这位田代参谋长后来升任中将,成为华北驻屯军总司令,也丧命在中国——七七事变后,眼看中国全面抗战爆发,自己无法收拾局面,已经生病的田代皖一郎病势加重,七月中死于天津,成为全面抗战后第一个死在中国的日本中将。

关于白川的死,在日本有两个带点儿灵异的说法,一说白川的死属于天道好还,因为正是白川在担任陆军大臣期间默认了关东军对张作霖的暗杀,另一说白川的死带有神秘色彩。在甲午战争中,日军死亡的最高军官是北白川宫能久亲王,1932年在上海炸死一个白川义则男爵,而1939年,陆军少佐北白川宫永久亲王又在张家口作战中阵亡(实际是一起事故,一架受伤的日本飞机迫降,这位少佐正在前面,当场就倒下了,后来发现少了一条腿,断了一条腿,脑袋也……)。

于是,日本流行一种说法——姓名中带有白川的日本贵族,在中国会受到诅咒。

其实,死伤在中国的百万日军,哪个不是受到中国人的诅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