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唐代园林别业考论
21243100000019

第19章 后记

终于艰难地圈上最后一个句号。瞅着书案上这一叠手稿,仿佛一个产妇在紧张而又痛苦的分娩后,虚弱而欣慰地看着身边这一团粉红色的肉体,小鼻子,小眼睛,稀疏的毳绒毛毛,也许并不英俊漂亮,但他毕竟是母亲生殖能力的一种实证,是一种生命创造力的直接体现。我只有默默祝祷:愿他能顽强地活下来,长成一个男子汉。

这部书稿从酝酿到完成经过了很多年。1984年,我在做硕士学位论文时,选了王维、孟浩然的诗作为研究课题,连类而及,将《全唐诗》中的山水田园诗和《全唐文》中的山水游记进行了阅读,发现唐代描写园林别业的作品很多,但前人研究较少,可资借鉴的文献不多,故萌生了将唐代园林史料编成索引,对一些重要的园林作一点考证的念头,这样既可深入了解诗文作家的生活环境,有助于唐代文史研究,又可辑录许多园林史料,为深化古代造园艺术研究,特别是了解唐代园林的全貌,做一点铺路垫石的基础工作。1994年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组论证通过,列为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因教学工作及其他琐务,一直拖到1995年才脱稿。原拟分三编:索引、考证和论述。但因索引部分的整理尚待时日,故先将论述和考证两编提请博雅君子匡正赐教。

上编中每章的正题均集自唐人诗句。私心以为园林与诗、画、乐的关系不可须臾分离,唐人李咸用所谓“满亭山色借吟诗”,明人董其昌所谓“诗以山川为境,山川亦以诗为境”,即说明园林与诗文如松风比籁,水月齐晖。集句为题虽可能因诗意朦胧,义不恰切。但毕竟是原汁原味的原装货。创新难工,集旧易好,唐人名句历千年仍脍炙人口,吟诵咀嚼,会让人唇吻间有生色真香逸出。它们与山水园林互相映发,更会让人荡气回肠,飘然欲仙。本书的介绍论述只不过是一个蹩脚的导游,解说的好坏其实并不影响名胜古迹本身的价值。读者完全可不受拙论的影响,在诗文名句和历史文献的导引下,自己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神游故国山川。

游园赏景是一件极潇洒风雅的快事,王羲之游兰亭,石崇携绿珠游金谷园,唐明皇并杨玉环游华清宫,王维与裴迪游辋川,古来盛谈,令人神往。但从事园林史料的辑录考证、分析研究、编制索引,在布满尘土的书山中讨生活,确实很沉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休止地忙碌,弃家务于拙妻,置娇儿于不顾,则让我心中隐隐感到发疼。面对商业文明的诱惑,畅销书作家的气宇轩昂,更让我感到无地自容。如果说没有丝毫的彷徨困惑,那是自欺欺人。然而我深知自己资质愚钝,发财无门,升腾无术,只好就在这块自留地上耕作,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自给自足,不必看人脸色,更不必随人俯仰,乐得逍遥自在。也许这是我等穷书生抵抗商业文明的最后一个堡垒了。

惟一让我感动的是,在今日大陆地区学术著作出版维艰的情况下,承蒙各方面资助,使这一孱弱的小生命得以面世。西北大学出版社社长刘文瑞、总编杨德生、总编助理张养年、陕西教育出版社编辑符均等诸位先生为提高书稿的质量多有助益,谨表深切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