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药理学基础学习精要
21244500000025

第25章 临床疾病基础(1)

常见症状

患者主观感受到的不舒适感或异常改变称为症状,例如头痛、发热、腹胀、气喘等。客观检查到的异常改变称为体征,如心律异常、心脏杂音、肺部啰音等。有的异常改变,患者能感受到,他人也能检查到,因此既是症状又是体征,如呼吸困难、发热等。因此广义的症状也包括体征。主要症状是诊断疾病或鉴别诊断的主要依据或线索,也是反映病情的重要指标之一。学习药理学,了解药物的临床应用也必然涉及若干疾病症状知识。下面介绍临床常见而又比较重要的症状。

一、发热

人的正常体温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下,保持相对恒定。口腔(舌下)的温度一般在36.3~37.2℃之间,腋窝温度比口腔温度约低0.2~0.4℃,****内温度比口腔温度约高0.3~0.5℃。当体温调节功能发生障碍,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时,称为发热。以口腔温度为准,临床上37.4~38℃为低热,38.1~39℃为中度发热,39.1~41℃为高热,≥41.1℃为超高热。

发热的原因甚多,除某些生理性原因(如精神紧张、剧烈运动、妇女排卵与妊娠早期等)影响外,可分为以下两大类。

1.感染性发热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细菌、真菌、螺旋体、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和寄生虫等引起的发热症状,均属感染性发热。

2.非感染性发热非感染性发热主要有:①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如大手术后、内出血、大面积烧伤等;②变态反应,如风湿热、血清病等;③内分泌与代谢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重度脱水等;④皮肤散热减少,如广泛性皮炎、心力衰竭等;⑤惊厥、癫痫状态等;⑥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如中暑、重度安眠药中毒、脑出血、脑震荡等;⑦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皮肤及内脏的温度感受器将因感受而引起的冲动传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部位温敏神经元数目较多,当温度上升时它们冲动发放频率增加。脑干网状结构冷敏神经元较多,当温度下降时它们冲动发放频率增加。它们对血流温度的感受形成冲动传到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进行处理。下丘脑前部的温敏神经元与冷敏神经元既能感受它们所在部位的温度变化,又能对传入的温度信息进行处理。调定点学说认为,视前区-下丘脑前部的温敏与冷敏神经元除具有感温作用外,还起到调定点作用。正常人一般调定点温度为37℃时,温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引起散热过程加强,产热过程减弱;若不足37℃时,则相反,故可维持体温恒定。致热原可使温敏和冷敏神经元活动改变,调定点上移,使产热与散热过程在新的调定点水平上达到平衡,从而导致发热。

通常把能引起人体发热的物质称为致热原。致热原包括外源性和内源性两大类。生物病原体、抗原抗体复合物、炎性渗出物、无菌性坏死物质等多而复杂,统称为外源性致热原,多为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外源性致热原主要是激活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使之产生内源性致热原(EP)而引起发热。EP是一组内源性的不耐热的小分子蛋白质,主要是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TNF)、干扰素(IFN)、IL-6等。在EP经过下丘脑后刺激下丘脑部位的巨噬细胞释放前列腺素(PGE),PGE作用于神经元而起调温作用。

产热过多(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惊厥)、散热减少(如广泛性皮炎)及体温调节屏障(如中暑、脑出血)等属非致热原性发热。

二、头痛

头痛是指额、顶、颞、枕部的疼痛。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各异,大多无特异性,过程良好,但有时是严重疾病的信号,须引起警惕。

(一)病因

引起头痛的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种。

1.颅内病变颅内病变主要有:①颅内感染性疾病、脑炎、脑膜炎等;②颅内占位性病变;③血管疾病,如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④颅脑外伤;⑤其他,如偏头痛、丛集性头痛、头痛性癫痫等。

2.颅外病变颅外病变主要有:①颅骨和颈椎疾病;②神经痛,如三叉神经痛、枕部神经痛等;③肌收缩性头痛;④眼、耳、鼻和牙疾病所致的头痛。

3.全身性疾病全身性疾病主要有:①急性感染,如流行性感冒、肺炎、伤寒等发热性疾病;②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病、心力衰竭等;③铅、酒精、一氧化碳、有机磷等中毒;④中暑;⑤其他,如尿毒症、低血糖、贫血、肺性脑病等。

4.神经官能症神经官能症主要是神经衰弱和癔病性头痛。

(二)头痛发生的急缓

急性头痛伴发热者常见于急性感染。急剧头痛、伴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而无发热者,提示颅内血管性疾病。头痛进行性加剧并且有颅内压增高表现者,提示颅内占位性病变。慢性复发性头痛是偏头痛特征之一。不伴颅内高压症的慢性头痛,多为肌收缩性头痛。

(三)头痛性质

搏动性头痛多为血管性,如偏头痛、高血压病及发热者头痛等。头部紧箍样、压迫样疼痛多见于肌收缩性头痛。

三、咳嗽与咳痰

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通过咳嗽能有效清除进入呼吸道的异物和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对机体有益;但长期频繁的咳嗽则对机体产生不利的影响,如对肺泡产生压力性冲击,使胸内压增高,影响静脉回流等。咳痰是借咳嗽动作将呼吸道内的病理分泌物排出到口腔外的动作。正常呼吸道黏膜只分泌少量黏液,以保持湿润。病理情况下,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与吸入的尘埃、病原微生物和脱落的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等混合形成痰液。

(一)病因

1.呼吸道疾病呼吸道疾病,从咽至小支气管的黏膜受到刺激时,均可引起咳嗽,常见于吸入刺激性气体、呼吸道炎症、结核病、出血、过敏和肿瘤等刺激时。

2.胸膜疾病胸膜疾病出现的咳嗽,可见于胸膜炎或胸膜受刺激(如自发性气胸)时。

3.心血管疾病左心衰竭所致的肺淤血、肺水肿、肺泡及支气管内有浆液性或血性浆液性液体,引起咳嗽。肺栓塞时也可出现咳嗽咯血。

4.中枢性因素大脑皮层可影响咳嗽,表现为随意性咳嗽或抑制咳嗽反射。

(二)临床表现

1.咳嗽性质咳嗽无痰或痰量甚少,称为干性咳嗽,常见于急性咽喉炎、急性支气管炎初期、胸膜炎、轻症肺结核等;咳嗽有痰时,称为湿性咳嗽,见于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或空洞型肺结核等。

2.咳嗽时间突然发生的咳嗽见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气管或支气管内异物等;发作性咳嗽多见于百日咳、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淋巴结核或肿瘤压迫气管等;长期慢性咳嗽见于慢性呼吸道及肺部疾病;清晨起床及晚间卧床体位变动时咳嗽加剧、痰量较多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等。肺结核、左心衰竭患者夜间咳嗽加重。

四、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是指患者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表现为用力呼吸,重者张口抬肩、鼻翼扇动、发绀、端坐呼吸及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动作,并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改变。

(一)病因

1.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有:①肺脏疾病:如肺炎、肺脓肿、肺不张、肺气肿、肺水肿、肺淤血、肺梗死、肺癌、广泛性肺纤维化等;②各种原因造成的呼吸道梗阻;③胸部活动障碍如气胸、胸腔积液等;④神经肌肉疾病如重症肌无力等;⑤膈肌运动受限,如膈肌麻痹、大量腹水等。

2.其他主要有:①各种原因所致的心功能不全;②尿毒症、吗啡中毒等;③血液病,如重度贫血等;④重症颅脑疾病及癔病等。

(二)临床表现

1.肺源性呼吸困难肺源性呼吸困难是由于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通气、换气功能障碍,导致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所致。临床上分为三种类型:

(1)吸气性呼吸困难吸气性呼吸困难表现为吸气显著困难,严重者由于呼吸肌极度用力,胸腔负压增大,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明显凹陷,称为“三凹征”,常伴有干咳和哮鸣音。见于炎症、水肿、痉挛、肿瘤或异物引起的喉、气管、大支气管的狭窄与梗阻,如急性喉炎、喉痉挛、气管异物等。

(2)呼气性呼吸困难呼气性呼吸困难表现为呼气费力、缓慢,呼气时间延长,常伴有哮鸣音。这主要由于肺泡弹性减弱以及小支气管痉挛狭窄引起,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鸣、喘息性支气管炎等。

(3)混合性呼吸困难混合性呼吸困难表现为吸气与呼气均感费力,呼吸浅而快,由于肺部广泛病变、影响换气功能所致,常见于重症肺炎、大片肺不张、大量胸腔积液、气胸、胸膜炎等。

2.心源性呼吸困难

心源性呼吸困难是由左心、右心功能不全而引起。左心功能不全造成呼吸困难的主要因素是肺淤血、肺组织弹性减弱,气体交换功能障碍;右心功能不全产生呼吸困难的主要因素是体循环淤血。以左心功能不全引起的呼吸困难较为严重。

心源性呼吸困难的特点是呈混合性呼吸困难,劳动时发生或加重,休息时缓解或减轻;坐位时较轻,卧位时较重,患者因此常采取端坐呼吸体位。

急性左心功能不全常表现为阵发性呼吸困难,多在夜间睡眠中发生,称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其产生的原因是睡眠中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冠状动脉收缩,使心肌供血减少;平卧时膈肌运动受限,肺活量减少,以及下半身静脉回心血量增加,致肺瘀血加重,发作时患者常在睡眠中突感胸闷、呼吸困难而憋醒,被迫坐起,轻者数分钟、数十分钟症状消失,重者气喘、哮鸣音、出汗、发绀、咳粉红色泡沫痰、双肺底湿啰音、心率增快等。这种呼吸困难,又称“心源性哮喘”。常见于高血压心脏病、冠状动脉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等。

五、心悸

心悸是指患者自觉心跳或心慌,伴有心前区不适感。体格检查可发现心率加快或减慢,也可有心律不齐。

因心脏收缩力增强,心排血量增加可引起心悸,或因心律失常而引起。可见于心动过速,如窦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动过速等;心动过缓,如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等;心律不齐,如过早搏动、心房颤动等。也可因心脏神经官能症,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所引起,即心脏本身无器质性病变,多见于青壮年女性。临床表现除心悸外,常有心率加快、心前区刺痛或隐痛、呼吸不畅,此外尚有头痛、头晕、失眠、多梦、多汗等症状,心悸发作常与精神因素有关。

六、发绀

发绀亦称紫绀,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黏膜呈青紫色的现象而言。广义的发绀包含少数由于异常血红蛋白衍化物(高铁血红蛋白、硫化血红蛋白)所致皮肤黏膜青紫现象。发绀主要在皮肤较薄、色素较少和毛细血管丰富的部位出现,如口唇、鼻尖、额部与甲床等处较为明显,易于观察。

发绀是由于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绝对含量增多所致。每1g血红蛋白约与1.34ml氧结合。据分析,当毛细血管血液的还原血红蛋白量超过50g/L(5g/dl)时,皮肤黏膜即可出现发绀。

此外,局部血循环障碍也可引起发绀,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雷诺病、肢端发绀症、冷球蛋白血症等,由于肢体动脉阻塞或小动脉强烈收缩(如遇寒冷时),可引起局部发绀。

七、恶心与呕吐

恶心是腹上区一种特殊不适感,常伴有头晕、流涎、面色苍白、四肢发冷、出汗、脉缓、血压降低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恶心常为呕吐的前驱症状,与呕吐可同时出现,也可单独发生。恶心同时伴有呕吐动作,但未将胃内容吐出,称为干呕。

呕吐是指胃内容物或一部分小肠内容物经口腔吐出体外的一种复杂的反射动作。呕吐可将有害物质排出,有一定的保护意义;但剧烈而频繁的呕吐可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和营养障碍。

呕吐分为中枢性和反射性两大类,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化学感受器触发刺激引起的呕吐中枢兴奋而发生的呕吐称为中枢性呕吐;由末梢神经传入冲动引起呕吐中枢兴奋而发生的呕吐称为反射性呕吐。

1.中枢性呕吐

(1)颅内压增高直接刺激呕吐中枢所致。呕吐为喷射状,呈顽固性,吐后不感到轻松,无恶心先兆,常在剧烈头痛时发生。如见于脑出血、高血压脑病、脑膜炎、脑炎、脑肿瘤等。

(2)药物或化学毒物的作用如阿扑吗啡、洋地黄、抗菌药物、抗癌药物以及砷、有机磷等作用于化学感受器触发所致。

(3)前庭功能障碍如迷路炎、梅尼埃病、晕动病等。呕吐较重,且与头部位置改变有密切关系,常伴有恶心、眩晕、眼球震颤、皮肤苍白、出汗等表现。

(4)代谢障碍及内分泌疾病如尿毒症、酮中毒、低钠血症、甲状腺危象、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妊娠等。

(5)神经官能性呕吐如胃神经官能症、癔病等。呕吐与精神因素有关、为食后出现的少量多次呕吐,常不伴有恶心。

2.反射性呕吐

(1)咽部受刺激见于剧烈咳嗽、百日咳等。

(2)胃肠疾病如急性胃肠炎、慢性胃炎、幽门梗阻等,呕吐多与进食有关,一般先有恶心,吐后感到轻松。

(3)肝、胆、胰与腹膜疾病如急性肝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急性胰腺炎、急性腹膜炎,一般先有恶心,但吐后不感到舒适。

(4)其他如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肾绞痛、急性肾盂肾炎、青光眼、急性传染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