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药理学基础学习精要
21244500000045

第45章 疾病分类与诊断基础(8)

(五)肠梗阻病因的鉴别诊断

判断病因可从年龄、病史、体检、X线检查等方面的分析着手。如以往有过腹部手术、创伤、感染的病史,应考虑肠粘连或粘连带所致的梗阻;如患者有肺结核,应想到肠结核或腹膜结核引起肠梗阻的可能。遇风湿性心瓣膜病伴心房纤颤、动脉粥样硬化或闭塞性动脉内膜炎的患者,应考虑肠系膜动脉栓塞;而门静脉高压和门静脉炎可致门静脉栓塞。这些动静脉血流受阻是血管性肠梗阻的常见原因。在儿童中,蛔虫引起肠堵塞偶可见到;3岁以下婴幼儿中原发性肠套叠多见;青、中年患者的常见病因是肠粘连、嵌顿性外疝和肠扭转;老年人的常见病因是结肠癌、乙状结肠扭转和粪块堵塞,而结肠梗阻病例的90%为癌性梗阻。成人中肠套叠少见,多继发于Meckel憩室炎、肠息肉和肿瘤。在腹部检查时,要特别注意腹部手术切口疤痕和隐蔽的外疝。

麻痹性肠梗阻在内、外科临床中都较常见,腹部外科大手术和腹腔感染是常见的原因,其他如全身性脓毒血症、严重肺炎、药物中毒、低钾血症、腹膜后出血、肠出血、输尿管绞痛等均可引起麻痹性肠梗阻,仔细的病史分析和全面检查对诊断十分重要。

十一、溃疡性结肠炎

【概述】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病变主要限于结肠的黏膜,表现为炎症或溃疡,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但可向近端扩展,以至遍及整个结肠。

【诊断】在排除菌痢、阿米巴痢、慢性血吸虫病、肠结核等感染性结肠炎及Crohn病、缺血性结肠炎、放射性结肠炎的基础上,可按下列标准诊断:①根据临床表现,结肠镜检查及/或黏膜活检可以诊断本病。②根据临床表现及钡剂灌剂****有①②或③之一项者可以诊断本病。③临床表现不明显而有典型结肠镜检查或钡剂****典型改变者,可以诊断本病。④临床表现有典型症状或既往史而目前结肠镜或钡剂****检查并无典型改变者,应列为“疑诊”随访。

临床有慢性黏液血便,疑诊本病时应作下列检查:①多次粪便培养痢疾杆菌,涂片找阿米巴以及根据流行区特点除外痢疾和血吸虫病等。②乙状结肠镜或结肠镜检查,兼作黏膜活检。暴发型或重症患者可以暂缓检查。③钡剂****了解病变的性质、程度及范围,同时除外其他疾病。

一个完整的诊断应包括其临床类型、严重程度、病变范围及病态分期。

1.类型慢性复发型、慢性持续型、急性暴发型、病变范围及病态分期。

(注:①初发型指无既往史的首次发作。暴发型症状严重伴全身中毒性症状,伴中毒性结肠扩张、肠穿孔、败血症等并发症,除暴发型外,各型均有不同程度分级并可相互转化。②轻度患者腹泻每日3次,便血轻或无,无发热、脉搏加快或贫血,血沉正常。中度介于轻度和重度间。重度腹泻每日6次以上,明显黏液血便,体温37.5℃以上,脉搏在90次/min以上,血红蛋白<100g/L,血沉30mm/第1h。)2.病情程度轻度、中度、重度。

3.病变范围直肠炎、直乙结肠炎、左半结肠炎、右半结肠炎、区域性结肠炎、全结肠炎。

4.病态分期活动期,缓解期。

【辅助检查】

1.结肠镜所见主要有:①黏膜有多发性浅溃疡,伴充血、水肿,病变大多从直肠开始,且呈弥漫性分布。②黏膜粗糙呈细颗状,黏膜血管模糊,脆易出血,或附有脓血性分泌物。③可见假息肉,结肠袋往往变钝或消失。

2.黏膜活检组织学检查呈炎症性反应,同时可见糜烂、溃疡、隐窝脓肿、腺体排列异常、杯状细胞减少及上皮变化。

3.钡剂****所见主要有:①黏膜粗乱或有细颗粒变化。②多发性浅龛影或小的充盈缺损。③肠管缩短,结肠袋消失可耻下场呈管状。

4.手术切除或病理解剖学所见可见肉眼或组织学的溃疡性结肠炎特点。

【鉴别诊断】

1.慢性细菌性痢疾常有急性细菌性痢疾史,抗菌药物治疗有效,粪便培养分离出痢疾杆菌,结肠镜检时取黏液脓性分泌物培养的出性率较高。

2.慢性阿米巴痢疾病变主要侵犯右侧结肠,也可累及左侧结肠,结肠溃疡较深,边缘深切,溃疡间黏膜正常。粪便或结肠镜取出的分泌物中可找到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抗阿米巴治疗有效。

3.血吸虫病在流行病区有疫水接触史,粪便检查可见血吸虫卵,孵化毛蚴阳性。直肠镜检在急性期可见直肠黏膜有黄褐色颗粒,活检压片或组织病理检查,可见血吸虫卵。患者常伴肝脾肿大。

4.肠易激综合征粪便有黏液但无脓血,可有便秘和腹泻交替,常伴腹痛、腹胀、肠鸣及全身神经官能症,各种检查无明显品质病变发现,症状与情绪、精神状况密切相关。

5.结肠癌多见于中年以后,****指诊常能触到肿块,粪潜血常阳性,X线钡剂灌纤维结肠镜检,有鉴别诊断价值。

值得注意本病易与慢性菌痢混淆诊断。二者均为慢性脓血便,肠镜为慢性炎症,尤其对未发现肠黏膜质脆易于出血、腺体排列异常和隐窝脓肿,钡****未发现结肠袋改变等较为特异病变,仅见慢性炎症或“毛刺或锯齿状”阴影时更易误诊。作者曾对16例慢性脓血便,肠镜报告为“慢性结肠炎”,钡****示“毛刺或锯齿状”阴影,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者进行研究,发现6例为慢性菌莉,均为多次(3~6次)加强的松激发(大便培养前口服强的松3日,每日40mg)后大便培养出弗氏痢疾杆菌者,应引以为戒。其他尚需鉴别者有:肠结核、缺血性结肠炎、伪膜性肠炎、放射性肠炎、结肠息肉病、结肠憩室炎等。

十二、结、直肠癌

【概述】本病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占胃肠道肿瘤的第二位。好发部位为直肠及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占60%。发病多在40岁以后,男女之比为2∶1。

【诊断】

1.病史及症状排便习惯或粪便性状的改变,多数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不成形或稀便,大便带血及黏液。有时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大便变细。中下腹部疼痛,程度轻重不一,多为隐痛或胀痛。右半结肠癌患者常发现腹部肿块。注意有无贪血、消瘦、乏力、水肿、低蛋白血症等全身症状、肿瘤坏死或继发感染时,患者常有发热。

2.体检发现可扪及腹部包块或指肠指诊时发现包块,包块多质硬伴有压痛,形态不规则。患者可有贫血、消瘦、恶病质。伴淋巴转移者压迫静脉回流可引起腹水、下肢水肿、黄疸等。

3.辅助检查血常规示小细胞性贫血,血沉增快。大便潜血试验持续阳性。X线表现为钡剂充盈缺损,病变肠壁僵硬,蠕动减弱或消失,结肠袋不规则,肠管狭窄或扩张。结肠镜检查能明确病变性质、大小,部分甚至发现早期病变。另外血清癌胚抗原(CEA)、B超、腹部CT检查亦有助于诊断。

应与炎症性肠病、肠结核,结肠息肉病等相鉴别。

十三、脂肪肝

【概述】引起脂肪肝的病因很多,常见的有酒精中毒、营养过度或缺乏、内分泌紊乱、药物或肝性毒物,急性脂肪肝脑病可由妊娠所致。

【诊断】

1.病史及症状部分患者有肝区不适,乏力。食饮下降症状,大多无临床症状。因此应详细了解有无长期饮酒、营养失衡,有无接接触化学试剂或服用肝毒性药物史,有无糖尿病。对第一胎妊娠34~40周的孕妇,出现剧烈而持久的恶心、呕吐、继之出现腹痛和黄疸,精神委糜、嗜睡、很快进入昏速者应考虑妊娠急性脂肪肝。

2.体检发现大多数患者有轻至中度肝肿大,约4%有脾大,少数严重者可出现黄疸,蜘蛛痣及门脉高压症状,但治疗后蜘蛛痣可消失,门脉高压恢复正常。

3.辅助检查血脂尤以三酰甘油增高及ALT、GGT增高为主,糖耐量曲线可有异常,曲线高峰上升和下降延迟。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可达40%,应用维生素K可以纠正。

4.影像学检查主要是B型超声波和CT,超声波显示肝脏增大,肝脏前部密集增强细小回声,后部衰减速。CT检查肝密度减低,相比门静脉内回声增强。

十四、原发性肝癌

【概述】原发性肝癌(primarycarcinomaoftheliver)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高,在恶性肿瘤死亡顺位中仅次于胃、食管癌而居第三位,在部分地区的农村中则占第二位,仅次于胃癌。我国每年死于肝癌约11万人,占全世界肝癌死亡人数的45%。由于依靠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结合超声显像对高危人群的监测,使肝癌在亚临床阶段即可作出诊断,早期切除的远期效果尤为显著。加之积极综合治疗,已便肝癌的五年生存率有了显著提高。

【病因学】迄今尚不清楚,根据高发区流行病学调查,以下因素可能与肝癌流行有关。

(一)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

乙型肝炎病毒和肝癌关系的研究发现:①肝癌患者血清中肝炎标志物高达90%以上(对照组仅约15%);②肝癌高发区HBsAg阳性者发生肝癌机会比阴性者高6~50倍;③分子生物学研究显示,我国肝癌患者中单纯整合型HBV-DNA占51.5%;④HBV的X基因可改变HBV感染的肝细胞的基因表达与癌变可能有关。以上说明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癌关系密切,是肝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近年来丙型肝炎与肝癌关系引起注意,我国资料显示肝细胞癌中5~8%患者抗HCV阳性,对照组为0~2%,肝癌病例中抗HCV与HBV合并感染者多,HCV与肝癌的关系在日本极为重要,在中国还有待证实。肝硬化与肝癌关系亦令人注目,在500例肝癌尸检材料中,肝癌和肝硬化合并率为83.6%,肝硬化与肝癌伴发率为49.9%,其中大结性肝硬化占73.3%,显示肝癌与肝硬化关系密切。在合并肝硬化者中56.5%有不同程度的慢性活动性肝炎病变,说明肝硬化尚在进行中。厂结果提示惭肝病毒持续感染与肝细胞癌有密切关系。推测其过程可能是乙型肝炎病毒引起肝细胞损害继而发生增生或不典型增生,从而对致癌物质敏感,在多病因参与和阶段的发病过程中可能有多种基因发生改变,即一群原癌基因被激活为癌基因,以及一个或多个抗癌基因失活,其结果引起细胞生长的失控,肝细胞出现持续增殖,最后导致癌变。

(二)黄曲霉毒素

在肝癌高发区尤以南方以玉米为主粮地方,调查提示肝癌流行可能与黄曲霉毒素对粮食的污染有关,人群尿液黄曲霉毒素B1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M1含量很高。黄曲霉毒素B1是动物肝癌最强的致癌剂,但与人肝癌的关系迄今尚无直接证据。

(三)饮水污染

江苏****饮用沟溏水者肝癌发病率为60~101/10万,饮用井水者仅0~19/10万。饮用沟水者相对危险度为3.00。调查发现沟溏水中有一种兰绿藻产生藻类毒素,可能是饮水污染与肝癌发生的有关线索。

(四)遗传因素

在高发区肝癌有时出现家族聚集现象,尤以共同生活并有血缘关系者的肝癌罹患率高。可能与肝炎病毒垂直传播有关,但尚待证实。

(五)其他

引起肝癌的其他致癌物质或致癌因素被疑及的尚有:①酒精中毒;②亚硝胺;③农药,如有机氯类等;④微量元素,肝癌流行区水、土壤、粮食、人头发及血液中含铜、锌较高,钼较低;⑤中华分枝睾吸虫,刺激胆管上皮增生而产生胆管细胸癌;⑥微量元素、性激素、放射性物质、寄生虫、酗酒、吸烟、遗传因素等。

本病病情发展迅速,病死率高,严重的危害生命健康。由于目前尚难以一种因素满意解释我国和世界各地肝癌的发病原因和分布情况,故肝癌的发生可能由多种因素经多种途径引起;不同地区致癌和促癌因素可能不完全相同,什么是主要因素、各因素之间相互关系如何尚有待研究。

【诊断】

(一)病理诊断

1)肝组织学检查证实为原发性肝癌者。

2)肝外组织的组织学检查证实为肝细胞癌。

(二)临床诊断

1.如无其他肝癌证据,AFP对流法阳性或放免法AFP>400ng/mL,持续4周以上,并能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源性肿瘤及转移性肝癌者。

2.影像学检查有明确肝内实质性占位病变,能排除肝血管瘤和转移性肝癌,并具有下列条件之一者:①AFP>20ng/mL。②典型的原发性肝癌影像学表现。③无黄疸而AKP或r-GT明显增高。④远处有明确的转移性病灶或有血性腹水,或在腹水中找到癌细胞。⑤明确的乙型肝炎标志物阳性的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