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一生著书八十多种,其中以《千金药方》、《千金翼方》影响最大,两部巨著共60卷,记载药方论6500首。《千金药方》和《千金翼方》合称为《千金方》,孙思邈认为生命的价值贵于千金,而一个处方能救人于危殆,价值更当胜于此,因而用《千金要方》作为书名。《千金方》是唐代以前医药学成就的系统总结,其中较完整地收集了《伤寒论》的内容,被誉为我国最早的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对后世医学的发展影响很深远。书中提出的妇女孕期前后的注意事项与当前围产医学的内容有很多相符合的地方;书中提出霍乱是因饮食不当而引起的观点,记载了消渴(糖尿病)与痈疽的关系,这些均显示了很高的认识水平。还有关于“阿是穴”的选用、“同身寸”的提倡,对针灸取穴的准确性颇有帮助。倡行了葱管导尿术、食道异物剔除术以及自家血、脓接种以防治疖病的免疫法等。在养生延年方面,提倡按摩、导引、散步、轻微劳动及食治、讲求卫生等结合,为老年病防治留下了宝贵经验。
7.2.3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李时珍(1518—1593)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李家世代行医,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是当地名医,在他父亲的启示下,李时珍认识到,不仅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于是,他穿上草鞋,背起药筐,远涉深山旷野,跋山涉水求真相,他的足迹遍及湖北、江西、江苏、安徽等地,他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遍访名医宿儒,搜求民间验方,每到一地,就虚心地向当地人请教,当地人也热情地帮助他了解各种各样的地方药物。比如,芸苔是治病常用的药,但究竟是什么样的?《神农本草经》没有说明白,各家注释也搞不清楚。李时珍问一个种菜的老人,在他指点下,又观察了实物,才知道芸苔实际上就是油菜。这种植物,第一年下种,第二年开花,种子可以榨油。于是,这个药物便在《本草纲目》中被一清二楚地解释出来了。不论是在四处采访中,还是在自己的药圃里,李时珍都非常注意观察药物的形态和生长情况。在了解药物时,他并不满足于走马看花式的调查,而是一一采视,对着实物进行比较核对。这样弄清了不少似是而非、含混不清的药物。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一一采视,颇得其真”“罗列诸品,反复谛视”。
李时珍在38岁时,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3年后,又被推荐上京任太医院判。这期间,李时珍非常积极地从事药物研究工作,经常出入于太医院的药房及御药库,认真仔细地比较、鉴别全国各地的药材,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同时他还有机会饱览了王府和皇家珍藏的丰富典籍,并看到了许多平时难以见到的药物标本,使他大大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领域。
李时珍一生著述《本草纲目》《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五脏图论》等10种著作。《本草纲目》于1578年编写完成。《本草纲目》参阅各种书籍800多种,编写历时27年。凡16部、52卷,约190万字。全书收纳诸家本草所收药物1518种,增收药物374种,合1892种,其中植物1195种;共辑录古代药学家和民间单方11096则;书前附药物形态图1100余幅。药物分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共16部,包括60类。每药标正名为纲,纲之下列目,纲目清晰。书中还系统地记述了各种药物知识,包括校正、释名、集解、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录、附方等项,从药物的历史、形态到功能、方剂等,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内容详备,实乃“博而不繁,详面有要”。
《本草纲目》还记载了许多与临床关系密切的内容。收载各类附方11096个,涉及临床各科,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其中2900多个为旧方,其余皆为新方。治疗范围以常见病、多发病为主,所用剂型亦是丸散膏丹俱全,且许多方剂既科学,又有简便廉验之特点,极具实用性。因此,《本草纲目》在临床治疗方面亦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本草纲目》纠正前人错误甚多,在动植物分类学等许多方面都有突出成就,不仅为中国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对世界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书出版后,很快就传到日本,以后又流传到欧美各国,先后被译成日、法、德、英、拉丁、俄、朝鲜等10余种文字在国外出版,早被公认为“东方医学的巨典”。1951年,在维也纳举行的世界和平理事会上,李时珍被列为古代世界名人。《本草纲目》是16世纪前中国最系统、最完整、最科学的一部医药学著作,达尔文称赞它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7.2.4中药发展史上的壮举——《中华本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继承和发扬,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政策和措施,随着现代自然科学技术和国家经济的发展,本草学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中华本草》就是此时应运而生的。
《中华本草》的编纂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重大科研项目,该书以文献整理为基础,在本草发展史、本草文献,以及中药资源与品种、栽培与养殖、加工与炮制、鉴定、主要成分、药理作用、药性理论、临床应用、制剂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分析研究工作,因而是一部集科学性、先进性、权威性、实用性于一体的大型学术著作。全书2808.7万字,共30卷,分总论、药物、附篇、索引四大部分。总论分14个专题对中药各分支学科的学术源流与主要内容进行了全面论述;药物部分共载药8980种,插图8534幅;附编有备考药物、本草序例、本草要籍要题、本草书目、8个索引。该书广泛收集了古今中医药及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因此,该书不仅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而且有广泛的学术价值。
20世纪50年代以来,政府先后数次组织各方面人员对中药资源进行了大规模调查。在此基础上,编写了全国性的中药志及一大批药用植物志、药用动物志及地区性的中药志,使目前中药的总数达到8000种左右。普查中发现的国产沉香、马钱子、安息香、阿魏、萝芙木等,已经开发利用,并能在相当程度上满足国内需求,而不再完全依赖进口。
当前涌现的中药新著,不仅数量多,而且门类齐全,从各个角度将本草学提高到崭新的水平。其中最能反映当代本草学术成就的有各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志》《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原色中国本草图鉴》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法典的形式确定了中药在当代医药卫生事业中的地位,也为中药材及中药制剂质量的提高、标准的制定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随着现代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及中药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中药的现代研究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并促进了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等学科的发展。当代中药教育事业的振兴,为中药事业的发展,造就了一大批高质量的专业人才。1956年起,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和南京等地相继建立了中医学院,使中医教育纳入了现代正规高等教育行列。1978年以来相继招收了中药学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至此,我国的中药教育形成了从中专、大专、本科到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不同层次培养的完整体系。为了适应中药教育的需要,各大院校也多次编写修订各种中药教材。中医药事业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扶持下,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
7.3炼丹术与制药化学
炼丹术是以炉鼎烧炼矿物类药物、制取“长生不死”“仙丹”的一种实验方术。现代意义上的“丹剂”与古代通过炼丹术制成的“仙丹”不同,丹剂是中药的一种剂型,主要指依成方制成的颗粒状或粉末状的中药,如小金丹、大活络丹、红升丹等,许多药方都以“丹”来命名,如天王补心丹、至宝丹、山海丹等,但这些方药主要是由动植物药配制而成,与炼丹术所指的“丹”毫不相干,只是借用“丹”名,以显示其效果灵验而已。由此可见,古代炼丹术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中国的炼丹术有着悠久的历史,炼丹家们在炼丹的活动中,汲取了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丰富经验,并孜孜不倦地从事采药、制药的活动。在炼丹的实践中积累了大量关于物质变化的经验知识,如关于水银易挥发又易与硫黄化合、胡粉遇碳(C)可还原为铅等。尽管他们追求“长生之药”的目的不可能达到,但在炼丹实践中对物质变化的规律所做的探讨是有益的,积累了不少化学知识和操作经验。例如,用化学方法来提纯和鉴别硫、汞、铅等元素,对铁矿、氯化镁、硼砂、草木灰等数百种化合物及其性质有了一定的认识;在实验技术上,发明了加热器、蒸馏瓶、坩埚等仪器,掌握了蒸发、过滤、蒸馏等许多实验操作技术。炼丹过程所掌握的升华、蒸馏、熔融等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制药化学的发展。8世纪时,我国炼丹术经阿拉伯传入欧洲,成为近代化学的前驱。炼丹的实践使炼丹家们接触到种种自然现象,从而提高了对自然界的认识,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很多探索自然的思路和方法,至今依然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
7.4中药的疗效
7.4.1中药性能与疗效的关系
中医理论认为,正常的人体处于阴阳平衡的状态,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引起机体阴阳失衡的结果,而中药的基本作用就是以中药的偏性纠正阴阳气血的偏盛或偏衰,最终使机体恢复阴阳平衡的状态。那么,中药为什么有效呢?这就要从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有毒无毒的药性理论来认识。
“药性”是对中药作用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又称“中药性能”。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药性”是中药的内在性质,决定了中药的功用;中药之所以有效就是因为它的“药性”,下面我们将对“药性”的具体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1)四气与疗效
四气又称四性,指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药物的寒凉与温热是与临床所治疗疾病的性质相对而言的,主要是从药物作用于人体所发生的反应来概括的。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石膏、板蓝根,对发热口渴、咽喉肿痛等热证有清热泻火、利咽、解毒的作用,这种作用反映出其具有寒凉之性;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热性或温性,如附子、干姜对脘腹冷痛、四肢厥逆等寒证有温中散寒、回阳救逆作用,即表明其具温热之性。
在患者表现为高热烦渴、面红目赤等阳热症状时,临床上多选用凉性或寒性的药物来治疗,即“热者寒之”。这里的“热”指的是临床表现的热证,“寒”指的是具有寒凉性质的药物,也就是说,温热的症状需要寒凉的药物来治疗。如患者表现为四肢厥冷、脘腹冷痛等阴寒症状,便多选用温性或热性药物来治疗,即“寒者热之”。可见药性的寒热温凉与所治疗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反。所以可以理解为,寒凉性的药物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等作用;温热性的药物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作用。但是,临床上的病证比较复杂,有时寒热症状错杂出现,有时表现出的症状并不是真实的病情,这个时候如何用药就要根据病情而定了。
(2)五味与疗效
五味是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药味,包括淡味和涩味。五味的本义是指药物和食物的真实滋味,是通过口尝而得知的,如生姜味辛、甘草味甘、黄连味苦、乌梅味酸、昆布味咸等,都是入口之后才知道它的味道。药物的味道虽然来源于口尝,但是古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现,不同滋味的药物具有不同的功能效用,并将药物滋味与功能联系起来。辛味有发散解表、行气行血的作用,辛味药多用于治疗外感表证和气滞血瘀等,如治疗表证的麻黄、薄荷和治疗气血阻滞的木香、红花都有辛味。甘味有滋补和中、调和药性及缓急止痛的作用,多用于治疗正气虚弱、身体诸痛等,也用于调和药性,一般用于虚证的党参、熟地黄,用于缓解疼痛、调和药性的饴糖、甘草等,都有甘味。酸味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多用于治疗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久痢、遗精滑精、遗尿尿频、月经过多、白带不止等,如用于涩精敛汗的山茱萸、五味子和用于涩肠止泻的五倍子都有酸味。苦味有清泻火热、通泻大便等作用,多用于治疗热证、火证、气逆喘咳、呕吐呃逆、大便秘结等,如用于热结便秘的大黄、用于肺气上逆所致喘咳的杏仁都有苦味。咸味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多用于治疗大便燥结、瘰疬瘿瘤、症瘕痞块等,如用于软坚散结的瓦楞子、用于泻下通便的芒硝都有咸味。五味所具有的功效在现代研究中也得到了一定的证实,如辛味的解表药麻黄和桂枝,具有抗流感病毒的作用,且能刺激汗腺分泌而发汗,这是其治疗风寒感冒的作用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