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肿瘤揭秘
21244900000022

第22章 腹部肿瘤(1)

7.1曾经的第一杀手——胃癌

斗转星移,寒暑交替,多年已成往昔,但许多人仍对著名公益歌手丛飞记忆犹新,他曾被评为新中国成立以来100位感动中国人物之一。虽然只是一位歌手,他的事迹却令人动容:自己省吃俭用,却长达11年资助183名贫困儿童。他很年轻,才37岁,却在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2006年春天溘然长逝,夺去他生命的正是可恶的胃癌。痛定思痛之后,不少人发出了“让我们爱护自己的胃”的呼吁。

胃的外形与挂着的弯辣椒相似(弯向右侧),上端是胃的入口称为贲门,下右端为胃的出口称为幽门,上部称胃底、中部称胃体、下部称胃窦,胃壁从内到外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组成。

胃癌起源于黏膜上皮细胞,可发生于胃的各个部位,侵犯胃壁的不同层次。局限在黏膜内或黏膜下层的称为早期胃癌,侵犯达肌层以下或转移到胃以外区域的叫进展期胃癌。

我国是胃癌的“重灾区”,发病率和死亡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多,胃癌曾经高居恶性肿瘤死因的榜首,号称癌症中的“第一杀手”。随着人们膳食方式的改变和对幽门螺杆菌的治疗,胃癌发病率有所下降,不过仍处在“前三甲”,是我国第三大常见肿瘤。

胃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发病高峰年龄在50~80岁,但令人揪心的是,胃癌正在向年轻人逼近,19~35岁患者的比例已从40年前的1.7%升至3.3%。

胃癌治疗效果好坏与病期早晚及诊治手段关系密切,早发现是改善疗效、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早期胃癌治疗后90%以上能生存5年以上或治愈。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胃镜检查的普及,为发现早期胃癌提供了有效手段。胃癌的治疗新方法也不断涌现,如早期胃癌的内镜治疗、胃癌的热灌注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等。

【患病原因】

和大多数肿瘤一样,胃癌的病因也不十分明确,但普遍认为以下因素与胃癌发生有重要关系。

(1)饮食因素。人们总认为胃是一个“皮实的囊”,“苦辣酸甜都可进,软硬热凉皆能装”,殊不知,如果不加节制,胡吃海喝,胃也会“伤不起”。

饮食与胃癌关系密切。网络有一则消息称一24岁女大学生连吃一个月泡面后患了胃癌,引起了人们震惊。大餐后享受一道美味的甜品,这是许多人的习惯,但甜品暗藏许多致癌因素,长期食用会增加患胃癌风险。其他不良的饮食方式如经常摄入霉变食物、咸菜、烟熏及腌制鱼肉等真菌毒素含量较高的食品,以及香肠、腊肉等都会增加发生胃癌的风险。

长期不规律饮食、进食过快、吃过烫的食物、暴饮暴食亦是引起胃癌的因素。“早餐没空吃、午餐凑合吃、晚餐应酬吃、夜宵地摊吃”,是上班族的生活缩影,长此以往也会增加发生胃癌的风险。

(2)胃部疾患。胃炎(特别是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疾病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的话,其中有一部分会发生癌变。

(3)地理环境因素。胃癌的发病率有一定的地域差异,这种差异的原因到底是土壤、矿物质、种族和生活习惯的不同,还是其他因素造成的目前还不得而知。

(4)精神神经因素。“终日郁郁寡欢,喝酒又吸烟”的人胃癌发病率高于常人是不争的事实。长期精神忧郁、压抑,其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抵抗力下降,会促进癌的发生和发展。

(5)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HP)是生长在人胃中的一种螺旋形细菌,可通过手、不干净的餐具、不干净的食物进入胃内并互相传播。可以引起许多胃部疾病,如胃炎、胃溃疡、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等。幽门螺杆菌虽然不会直接导致癌的发生,但其引起的胃部疾病长期不愈则有可能癌变,由此看来幽门螺旋杆菌虽不是胃癌的“元凶”,却是“帮凶”,对胃癌发生脱不了干系。

(6)遗传因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胃癌的发病具有家族聚集倾向,胃癌患者亲属患胃癌的概率要高一些,尤其是患者子女,患病概率比常人高4倍。资料表明胃癌患者中A型血者较O型血者为多。这些都说明遗传可能是胃癌发病的原因之一。

【患者的痛苦】

如果不提高警惕性,要想早期发现胃癌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原因是:这一“癌妖”既善于“隐藏”又善于“伪装”。说它善于隐藏是许多胃癌患者在早期并无明显症状和痛苦,及至患者感到难受的时候已经到了疾病晚期;说它善于伪装是大多数的早期胃癌以其他疾病的“面目”出现,医学上称为症状缺乏特异性。

比较常见的是出现上腹不舒服,如轻度胃部疼痛、膨胀沉重感,心窝部隐隐作痛,常被当成胃炎或“老胃病”治疗,症状也可能暂时缓解。也有一些会发生和胃十二指肠溃疡非常相似的节律样疼痛。

另一些患者可能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胃胀、嗳气、反酸等消化不良症状,尤其是食欲不好又伴有胃部疼痛时必须高度重视。

息肉样和溃疡样早期胃癌,可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出现又黑又亮类似柏油一样的大便——柏油样便,为病灶表面糜烂或癌肿侵犯毛细血管,引起长期少量出血所致,也可见于病灶较平坦的早期胃癌。其特点是药物治疗不易控制。凡无胃部疾患的老年人,一旦出现黑便应警惕胃癌的可能。

另外,不明原因的消瘦、乏力、精神不振而且呈进行性加重也是胃癌的常见信号。进展期胃癌的后期消瘦乏力就更明显了。

慢性胃病患者近期内疼痛、上腹饱胀的性质改变、程度加重、节律变化、服药后不能缓解,并出现消瘦乏力等,都要警惕胃癌的发生。

【诊断方法】

胃癌的症状既不明显又不典型,多以假面具示人,即便是提高警惕仅靠病史和临床表现也难以确诊,要对胃癌做出明确的诊断必须借助一些检查手段。

纤维内镜检查是诊断胃癌最直接、准确有效的方法,可直视下发现胃黏膜的微小病灶,并可进行活组织检查来帮助确诊,诊断胃癌的准确性达90%以上,许多早期胃癌的小病灶也可以通过胃镜发现,所以,胃镜检查是诊断胃癌的首选方法。

X线钡餐检查是胃癌诊断的重要方法,可清楚显示胃轮廓、蠕动情况、黏膜形态、排空时间,有无充盈缺损、龛影等。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对胃癌诊断的准确性较常规钡餐检查有所提高。

B超检查可了解周围实质性脏器有无转移;胃镜下超声、螺旋CT及磁共振检查可了解胃肿瘤侵犯情况,与周围脏器关系,有无切除可能等。

胃癌肿瘤标记物CEA、CA199、CA724阳性率为40%~60%,可以作为诊断胃癌的参考,多个肿瘤标志物的连续监测也许可以像雷达一样监视着体内有无癌细胞,但是目前仅靠这些标志物还不能做出有无胃癌的诊断。

【治疗措施】

同大多数癌症一样,胃癌的治疗也有手术、化疗、放疗“三板斧”。

第一板斧是手术,是目前治疗胃癌的主要方法,也是有可能治愈的唯一途径。胃癌的手术治疗有“一大一小”两个趋势。“大”就是根治术,手术切净癌灶(R0切除)、转移的淋巴结和癌灶周围一定范围的正常胃壁;“小”就是使术后并发症最小、术后各种生理功能的损伤最小。当然这种“彻底根治”只能是在肉眼水平上达到的,是相对的,并不是百分百地清除了体内所有癌细胞,不代表胃癌“除根”了。对于不能做根治切除的病例,还可以争取姑息性切除,以缓解症状、减少并发症、延长生命。

第二板斧是化疗,化疗在胃癌综合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不适合手术及术后复发转移的晚期患者治疗中居主导地位。为提高手术治疗的疗效,弥补手术之不足,化疗也可以和手术结合应用。估计手术切除局部癌灶有困难者,可进行短程化疗(新辅助化疗),然后再手术;术后给予辅助化疗或化疗+放疗可提高手术效果。

第三板斧就是放疗了。以往认为胃癌不适合放疗,胃癌大多为腺癌,对放射线呈中等敏感,当达到杀灭肿瘤的放射量时,正常胃黏膜和邻近正常器官对放射线敏感性高,易引起放射损伤,所以放疗并不作为胃癌单独的治疗方式并且很少应用。近年来由于治疗方法的改进,很多胃癌已开始使用放疗。据研究给胃癌患者40Gy照射后,癌巢有变性、破坏甚至消失者占72%。开展术前、术中及术后放疗的胃癌患者越来越多。不能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放疗+化疗也明显提高了疗效。

除此之外,免疫治疗和腹腔热灌注治疗也已成为胃癌治疗中的新方法。

胃癌患者免疫调节能力下降,机体对癌细胞的杀伤能力减退,改善患者机体免疫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内在抗癌能力,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导致肿瘤消退。免疫治疗在胃癌的治疗中越来越显现出价值。

针对胃癌腹腔内游离肿瘤细胞和微小癌转移灶,近年来腹腔热灌注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此法就是将化疗药物与温热灌注液混合加热到一定的温度,灌注到恶性肿瘤患者的腹腔中,运用癌细胞和正常组织对温度耐受的特殊性差异来治疗肿瘤。

【预防要素】

穷凶极恶的胃癌危害着人类,发现稍晚就有可能夺去人的生命,早期发现、正确治疗虽有治愈可能,但患者要忍受手术、放疗、化疗的痛苦,承受经济和精神的压力。预防是减少胃癌伤害最好的办法,虽然胃癌的病因非常复杂,但医学专家已经总结了一些胃癌预防的措施。

第一,胃癌预防包括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所谓一级预防就是减少或消除各种致癌因素,降低发病率。首先要管住嘴,少吃或不吃盐腌、烟熏、油炸和烘烤食物,不吃霉变食物,戒烟限酒。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多饮牛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食,细嚼慢咽,不暴饮暴食,不吃过于刺激和过烫的食物。进食时情绪愉快,心情开朗。

第二,积极治疗胃部慢性疾病如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异常增生,久治不愈的胃溃疡、胃息肉等。清除幽门螺杆菌的重度感染。

第三,对胃癌的高危人群,如接受过胃部手术、有胃息肉、有家族肿瘤疾病、有家族胃癌史、有恶性贫血及长期工作在含有大量烟尘、石棉和镍环境的人,应该定期做胃癌的筛查。

但是,由于目前胃癌的原因并不真正清楚,一级预防的效果还不尽如人意,我们还必须重视二级预防,也就是胃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普查和早诊断是胃癌二级预防战车的两个轮子。对胃癌高发区人群来说,普查是最重要的措施。凡年龄在40岁以上、有较长时间胃病史者应列为普查对象。

建立胃病专科门诊,做好易感病例的随访也是有效预防措施之一。加强宣传教育,使人们重视自身身体变化,出现相应不适,要及时进行胃镜检查,一旦发现早期胃癌,尽早手术,可延长生存期、增加治愈率。

胃癌多发且险恶,但我们不能坐以待毙,通过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可以使其大大减少;胃癌难治,但我们不能无所作为,早诊早治才有希望痊愈,姑息支持,也能减轻痛苦,延长生命。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肿瘤的研究和诊治不断完善,胃癌的发病率将会不断降低,治愈率将会大幅度提高。虽然战胜胃癌尚未有穷期,但遥远的地平线上已露出胜利的曙光!

7.2癌中之王——肝癌

1925年3月12日,“中华民国”与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孙中山先生,因患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59岁。夺去孙中山先生生命的正是肝癌。

1964年5月14日,优秀的共产党员、党的好干部、****河南省兰考********焦裕禄同志因病不幸逝世,年仅42岁。夺去焦裕禄同志生命的疾病也是肝癌。

肝癌是起源于肝脏的恶性肿瘤。原发性肝癌常见的类型有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癌和肝细胞与胆管混合癌。肝癌的高发年龄为45~55岁,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3∶1。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排在肺癌、胃癌、大肠癌之后位居第四。然而,因为其恶性程度高,病情发展迅速,往往在较短时间内危及患者生命。在癌症死因中,肝癌仅次于肺癌跃居第二位。“癌中之王”的称谓也因此而得名。

【患病原因】

肝癌是一个多因素疾病,并且不同地区肝癌的致病因素也各有差异。在我国,肝癌的主要病因有病毒性肝炎、食物受黄曲霉菌污染以及饮用水污染,其他相关因素还有吸烟、饮酒、遗传等。

引起肝炎的病毒有多种,与肝细胞癌发生有关的病毒主要是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我国的调查资料表明,肝细胞癌患者血中有乙肝病毒感染证据者可达90%。总的来看,有乙肝病毒标志物者发生肝癌的机会比没有乙肝病毒标志物者约高10倍。另有资料显示,在一些没有乙肝病毒感染证据的肝癌患者中,却发现了较高的丙肝病毒感染率,因而认为,这部分肝癌的发生与丙肝病毒有关。

黄曲霉菌也是一个引发肝癌的重要原因。长期存放于潮湿环境中的食物,如花生和谷物,最容易滋生黄曲霉菌。人们吃了含有黄曲霉菌毒素的食物,经过肝脏代谢,可以产生一种化合物,这种化合物会破坏肝脏细胞的遗传物质,使肝脏细胞功能受损,久而久之,就会诱发肝癌。

引起肝癌的另一个独立因素是饮用污染的沟塘水。我国的科学家在肝癌高发区发现,饮用沟塘水的居民肝癌发病率比一般居民高2.6倍;而饮用井水居民比一般居民低1/3;改饮井水后居民的肝癌发病率有下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