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肿瘤揭秘
21244900000026

第26章 女性肿瘤(1)

本章所说的女性肿瘤是女性特有的几个肿瘤。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有乳腺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等。

乳腺癌是妇女生命健康的第一杀手。2009年的统计结果表明,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为21.22/10万,死亡率5.13/10万。乳腺癌发病率在20岁以后开始上升,多数集中在40~60岁,其中又以45~49岁和60~64岁为最多。

宫颈癌是全球妇女中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每年约有13万宫颈癌新发病例,有5万患者死于宫颈癌。宫颈原位癌的高发年龄为40~45岁,浸润癌的高发年龄为45~54岁。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第三巨头,占据了20%~30%的构成。子宫内膜癌多发于更年期和绝经后妇女,高发年龄为58~61岁。然而,随着发病率的有所上升,这些年来呈现年轻化趋势,40岁以下患者所占比例已由原来的5%上升到14%。

卵巢癌是一种不易察觉的癌症。卵巢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高发阶段在40~70岁,其中以45岁以上绝经前后的中年妇女最为多见。

8.1女性健康第一杀手——乳腺癌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排名第一的常见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广大妇女的健康。2011年美国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美国2011年有23万女性罹患乳腺癌,占女性新发恶性肿瘤的30%左右,排名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一位。在我国,乳腺癌同样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乳腺癌”这个名词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并不陌生。2007年5月13日,家喻户晓的电视剧《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因为乳腺癌遗憾辞世。

早在南宋时期,陈自明在其所著《妇人大全良方》中首次提出“乳岩”之名,自此,后世多沿用此说。间有称“乳癌”“奶岩”“石奶”“翻花石榴发”“乳石”等,意指痈疽之至牢有根而硬如石者。由于科学技术的落后以及人们的认识水平有限,古代人们对于乳腺癌的认识并不是很多。随着近代西方医学如解剖学、组织病理学等基础学科大规模传入中国,人们才逐渐对乳腺癌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现代细胞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使我们对乳腺癌的认识逐渐从组织水平、细胞水平过渡到分子及基因水平,同时也使乳腺癌的治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极大地延长了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

【患病原因】

在医院里,经常会有乳腺癌患者向医生提出这样的疑问:我为什么会患乳腺癌?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这个问题回答起来似乎有些难度。因为就目前的科技水平而言,癌症还是尚未被充分认识的一类疾病,发病原因仍不十分清楚,当然乳腺癌也不例外。

中医认为,乳腺癌因郁怒伤肝,思虑伤脾,以致气滞痰凝而成;或冲任二经失调,气滞血凝而生。这也是中医治疗乳腺癌的理论基础。

在临床中,我们谈论较多的往往是患乳腺癌的危险因素。那么,乳腺癌患病的危险因素都有哪些呢?

(1)家族史。绝大多数肿瘤均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在临床中我们发现乳腺癌也有此特性。通俗一点讲就是,如果一个人不幸患上了乳腺癌,那么与她有血缘关系的亲属患乳腺癌的风险要比平常人高。那么,这是由什么来决定的呢?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这与乳腺癌易感基因相关,例如BRCA1和BRCA2基因、PTEN基因、TP53基因、CDH1基因等。在美国,一级亲属(母亲、姐妹、女儿)中患乳腺癌的妇女发生乳腺癌的风险性较无家族史者高2~3倍。

(2)生殖因素。初潮年龄在12岁前者患乳腺癌的风险大,初潮年龄推迟一年,乳腺癌的风险减少20%。55岁以后停经患乳腺癌的风险大,停经年龄每推迟一年,乳腺癌的患病概率增加3%。月经周期短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反之则会降低风险。第一胎足月妊娠的年龄越小一生中患癌的风险越小。高产次的妇女患癌的概率小。正常哺乳的妇女患癌的风险小。

(3)体内激素状态。雌激素(内源性、外源性)、雄激素、催乳素等,都对乳腺癌的发生起促进作用。

(4)不良生活方式。高脂肪、高热量、低纤维素、低维生素、低微量元素饮食及过量饮酒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乳腺癌的发生。体育锻炼少的妇女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因此,健康均衡的饮食及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防癌。

(5)环境因素。电离辐射也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之一。在射线下暴露的时间越久风险越大,年龄越小风险越大。

(6)药物。化疗药、避孕药、增加催乳素的药等,可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

(7)职业。从事美容业、化工、药物制造业等行业的人易患乳腺癌。

(8)其他疾病。目前有研究表明,糖尿病、甲状腺疾病与乳腺癌的发生有关。

【患者的痛苦】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都是“谈癌色变”,认为癌症就是不治之症,一旦患上癌症,只有死路一条。这给患者造成了巨大的心理负担。许多时候,癌症本身并不致命,致命的往往是患者迅速恶化的情绪。

对于乳腺癌患者来说,肿瘤本身常常不会引起患者明显的身体痛苦,除非到了乳腺癌晚期。获知自己患上了乳腺癌后的心理负担才是乳腺癌患者痛苦的根源。

而对于晚期乳腺癌患者来讲,各脏器的远处转移可以引起相应的躯体症状。

(1)肿块。患者以乳房内发现肿块就诊者占绝大多数。对成年妇女的乳房肿块应高度重视。乳腺癌多为单个,极少见同一乳房内多个病灶。肿块形态差异较大,一般为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清晰,质地偏硬。癌性肿块在早期限于乳腺实质内,尚可推动,但又不似良性肿瘤那样有较大活动度,一旦侵犯筋膜或皮肤,肿块就不能推动,病期亦属较晚。

(2)疼痛。绝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疼痛感觉,少数患者以疼痛就诊,疼痛多为阵发性刺痛、隐痛。

(3)****溢液。****溢液可以是生理性或病理性的。溢液可以是无色、乳白色、淡黄色、棕色、血性等,也可呈水样、血样、浆液样脓性;溢液量可多可少,间隔时间亦不一样,患者常因溢液污染内衣而就诊。对****溢液应进行乳腺导管内镜检查以明确病因。一般来讲,棕色、血性溢液多为病理性的。乳腺癌多数伴有乳腺肿块,单纯以****溢液为症状者少见。

(4)乳房皮肤改变。乳腺癌皮肤改变与肿块部位深浅和侵犯程度有关。肿块小,部位深,皮肤多无变化。肿块大,部位浅,会较早与皮肤粘连,使皮肤呈现凹陷,即“酒窝征”。若癌细胞堵塞皮下淋巴管引起皮肤水肿,形成橘皮样变,属晚期表现。

(5)****改变。正常人双侧乳房对称,当****附近有癌肿存在时,****常被上牵,故双侧****高低不一。****内陷是乳房中心区癌肿的重要体征,****难以用手指牵出,处于固定回缩状态。湿疹样癌则见****呈糜烂状,常有痂皮;病变区与皮肤分界十分清楚,病变皮肤较厚。

(6)腋窝淋巴结肿大。隐匿性乳腺癌乳腺体检摸不到肿块,常以腋窝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

【诊断方法】

大多数乳腺癌患者常常是因为发现乳房内肿块来就诊的,那么,该如何诊断它是不是乳腺癌呢?我们应当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及组织病理学等综合判断。

临床体格检查对于乳腺癌的诊断是至关重要的。大多数乳腺癌触诊时可以触到肿块,此类乳腺癌容易诊断。部分早期乳腺癌触诊阴性,查体时尤其要注意有无乳腺局部腺体增厚变硬、****糜烂、****溢液,以及****轻度回缩、乳房皮肤轻度凹陷、****轻度水肿、绝经后出现乳房疼痛等,对此要提高警惕。

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影像诊断方法多种多样。对于乳腺癌患者来说,哪些影像诊断技术是必要而且可靠的呢?

(1)乳腺钼靶X线摄影。目前研究证实,乳腺钼靶X线摄影是敏感而特异的早期发现乳腺癌的有效方法。乳腺钼靶X线摄影常可检出无临床症状的乳腺癌病灶。据美国癌症协会和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共同研究的结果显示:乳腺X线检查能较具丰富临床诊断经验的医师早2年发现早期乳腺癌。在普查中约一半未扪及肿块的乳腺癌是通过乳腺钼靶X线摄影显示微小钙化灶而检出的;而70%的乳腺导管原位癌的检出亦归功于X线发现了微小钙化。

(2)乳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彩超是目前乳腺疾病常用的检查方法,敏感性较高。它能够鉴别肿块的囊实性、边界、形状,尤其对病灶部位一些钙化影和血流信号的显示,可为诊断提供更多依据。例如典型的乳腺癌在彩超上常常表现为实性占位,边界不清,形状不规则,呈“蟹足状”,内部血流信号丰富等。

(3)乳腺导管内镜检查。对于****溢液患者来说,乳腺导管内镜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它可直视下观察乳腺导管上皮及导管腔内的情况,并对病变导管准确定位,极大地提高了病因诊断及手术治疗的准确性。对于伴****溢液的导管原位癌患者,乳腺导管内视镜检查能够提高其早期诊断率。

(4)CT和磁共振。由于有辐射、费用昂贵、成像时间长、对比剂的应用等问题,CT和磁共振检查在人群普查及微小病变鉴别诊断方面的应用受到了限制。对早期乳腺癌的影像诊断,目前仍以钼靶X线摄影和彩超检查较为成熟和可靠。

在完成了各项相关的影像学检查之后,乳腺癌能不能确诊呢?答案依然是否定的。仔细的体格检查加上完善的影像学检查只能使我们的诊断更加接近事实。唯有组织病理学诊断才是乳腺癌确诊和治疗的依据。那么,怎么才能获得组织病理标本呢?常用的方法有麦默通穿刺活检、空心针穿刺活检及细针抽吸活检等。麦默通穿刺活检即在彩超引导下利用麦默通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旋切系统取得活检标本,这是目前最先进的微创活检系统,定位准确,组织量大,诊断准确性高,且切口微小,美容效果好。空心针穿刺活检也是较常用的方法,但定位的准确性不及麦默通穿刺活检。细针抽吸活检标本量少,诊断可靠性差,一般只能进行细胞病理学检查,不作为乳腺癌诊断依据。

【治疗措施】

不幸患上乳腺癌,该怎么治疗呢?古人讲“有的放矢”,说的不无道理。根据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患者的身体状况,采用针对性的综合治疗方法,兼顾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才能从根本上达到提高疗效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于娟,一位复旦大学的“海归”女博士,在2010年1月确诊为乳腺癌。她放弃了在医院的正规治疗。她来到安徽黄山脚下的富硒大山村,找到了一个“神医”进行所谓的“饥饿治疗”,本想通过节食达到“饿死肿瘤”的目的,却最终因病情恶化丢掉了性命。这为我们敲响了警钟。那么,究竟怎么治疗才是规范的治疗方法呢?

(1)手术治疗。1894年创立的乳腺癌根治术,长期以来一直作为治疗乳腺癌的“金标准”术式。随着大量临床试验的实施及手术方式的改进,陆续出现了扩大乳腺癌根治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单纯乳房切除术、保留乳房乳腺癌根治术等,乳腺癌治疗的手术范围逐渐由大到小,再由小到精。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保乳手术让一些乳腺癌患者避免乳房全切的想法变成了现实,使她们重塑了信心。保乳手术是早期乳腺癌手术的发展趋势。但是,保乳手术也是有一定指证的,保乳手术治疗要取得与根治术同样的疗效,首先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乳腺癌规范化保乳治疗是手术加放疗,多数病例还需要辅助化疗、内分泌治疗等。乳腺癌保乳治疗是多种疗法序贯应用的综合治疗,其远期治疗效果与根治术相当。

谈到手术治疗,我们不得不提一下“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1977年国外学者首先提出了前哨淋巴结的概念。什么是前哨淋巴结?通俗一点讲,就是乳腺淋巴引流至腋窝首先到达的第一个淋巴结。1993年国外学者率先将前哨淋巴结引入乳腺癌外科治疗中,开创了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检测的先河。

近年来,关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研究发展很快。如果乳腺癌向腋窝转移,则癌细胞会被前哨淋巴结这一防卫屏障暂时阻挡住,其后才会继续向下转移,如前哨淋巴结未见癌细胞侵犯,则说明尚无癌细胞达到腋窝区,其后面的淋巴结也不会有癌细胞侵入,因此可不做腋窝淋巴结清扫术。这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并不影响临床病理分期,且减少了不必要的损伤,更进一步提高了生活质量。

(2)化疗。辅助性化疗能够有效地减少乳腺癌患者的复发率和死亡率。

通过对患者基本情况、肿瘤特点、治疗手段进行综合分析,若认为接受化疗的患者受益可能大于风险,可进行术后辅助化疗。

(3)放疗。它是有效减少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和转移的措施之一。

(4)内分泌治疗。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其历史可追溯到1896年英国学者采用卵巢切除术治疗绝经前晚期乳腺癌。20世纪70年代三苯氧胺的问世成为乳腺癌内分泌药物治疗的里程碑,20世纪90年代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的问世则使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进入一个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