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古今农事
21245000000017

第17章 土地农耕(2)

3.2.3作物种类的构成与“五谷”的定型

原始社会粮食作物的种类可能相当多,直到****西周时期仍用百谷来形容,但这是被记录下来的农作物种类则不到10种,说明广泛种植的农作物种类在人为的淘选下逐渐趋于集中。商周时代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当时主要的大田作物,包括黍(黄米)、稷(谷子)、稻、来(小麦)、牟(大麦)、菽(大豆)、麻等7种。但这7种农作物在作物结构中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这时的黍、稷仍占主要地位。把黍和稷相比较,稷的地位更重要。因为黍既能用以酿酒,又能耐旱抗逆,是新垦农田的先锋作物,受到统治者的高度重视。稷产量比黍高,是平民常食的作物,种植更为普遍,而且自新石器时代中期以来就是黄河中下游最主要的粮食作物。稷成为农神的尊号,“社稷”成为国家的代称,就是稷的特殊地位的反应。

水稻原是热带和亚热带的作物,新石器时代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的广大地区,夏商周进一步被引向北方。商代水稻在黄河南北均有种植,西周以后北方水稻进一步发展。但是水稻在商周时代的黄河流域,并不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可能仅是“十月获稻,为此春酒”的一种酿酒原料。

来、牟是小麦、大麦的古称,当时有关麦的记载不多,说明当时麦类播种面积不大,在粮食作物中所占的地位还不是那么重要。

菽是大豆的古称,亦称“荏菽”,在新石器时代可能已经栽培。

麻在新石器时代已被利用或栽培,到夏商周时期成为一种重要的作物。古代的麻是今日桑科的大麻。其子实古代称为苴,是当时的粮食;茎部的韧皮是古代重要的纺织原料。所以麻在古代既是粮食作物又是纤维作物。《诗经》中提到“沤麻”和“绩麻”,说的就是沤制大麻纤维和利用其纤维绩成纱或线以备织布。属于豆科的葛是当时被广泛利用的植物纤维。用葛织成的布,当时有三种:絺(chi)、绤(xi)、绉,其中絺是细葛布,绤是粗葛布,绉是精葛布。

由此可见,商周时期黍、稷在粮食生产中仍占主要地位;麻虽也作为粮食但主要还是利用它的纤维;水稻已传到黄河流域,但被视为粮食中的珍品,栽培并未普遍;麦和豆是这时初见的作物,栽培也不多。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粮食作物的种类没有变化,但其构成发生了较大变化:菽(大豆)地位迅速上升,并与粟并列为主要粮食作物。大豆上升为主粮,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从大豆本身看,它比较耐旱,具有一定的救荒作用,而且它营养丰富,而且既能当粮食又能当蔬菜;从耕作制度来看,春秋战国时期正是从休闲制向连种制转变时期,面临着新的土地方式下如何保养地力的问题。大豆根瘤有肥地作用,它参加与禾谷类轮作,有利于在连种条件下用地与养地相结合,这是大豆迅速发展的又一原因。

麦也是这一时期发展较快的一种作物。春秋战国时期,麦田的面积相当可观。推广冬麦,既能利用晚秋和早春的生长季节,避免与别的作物争地,又能解决青黄不接缺粮的困难。在菽、麦发展的同时,黍的地位相对下降。但在粮食作物的构成中,占据主要地位的仍然是黍。

西周以前,中国粮食作物是以黍、禾为主,其他粮食作物的种类相当多,商周时代粮食作物的种类经过长期的人工选择和“天择”,逐渐趋于集中,但仍然沿用“百谷”之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五谷”的概念,表明主要粮食作物的种类初步定型。

历史上的五谷基本分为三类:一类认为五谷是指黍、稷、麻、麦、菽;另一类认为五谷是指黍、稷、麦、豆、稻;第三类认为五谷是指稻、秫(稷)、麦、菽、麻。以上三类取其重复得6种作物,即稷、菽、麦、黍、稻、麻。而稷就是禾,麦兼指大小麦,因此,春秋战国时主要粮食作物实际上包括禾、黍、稻、小麦、大麦、菽和大麻7种。

3.2.4耕作制度的演变:从休闲耕-撂荒-连种原始社会实行撂荒耕作制,****西周后逐步由撂荒耕作制过渡到休闲耕作制,发展到西周时,出现了菑(zi)、新、畲的土地利用方式。菑、新、畲(shē)是一块田地在3年中所经历的三个不同利用阶段,“田,一岁曰菑,二岁曰新田,三岁曰畲”。第一年将丛生于田中的草木灭杀之,故称菑,也称为“反草”。“反草”不是对生荒地的垦治;而菑亩表示经过整治的耕地,而非生荒;菑是反草而不播种。因此,菑是一种休闲田。第二年,休闲田重新耕种,称为“新田”。第三年,耕地经过1年耕种后,土力舒缓柔和,故称畲。因此菑、新、畲是以3年为一周期的1年休闲2年耕播的休闲耕作制度。

这一耕作制度仍是较粗放的土地利用方式。当时仍大量使用石、木、骨、蚌等粗制农具,难以深耕细作,耕地要想连续种植而又长期保持肥力是不可能的,所以耕地连续种植2年后,土地肥力渐竭或已枯竭时,就需要休闲。这一休闲耕作制比原始社会的撂荒耕作有以下明显进步:一是耕地闲置的限期大大缩短,实行耕播和休闲有计划的轮换,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二是休闲地不像撂荒地那样抛弃不管,不仅有计划地利用自然恢复地力,而且采取诸如反草等措施,用人工干预促进地力的恢复。休闲耕作制的核心是处理用地和养地的关系,休闲耕作制的出现,是人们处理用地和养地关系方面的重大进步。

到了战国时代,连种制获得迅速发展,连种制的实行是以进步的农业生产技术为必要条件的。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普及和牛耕的初步推广,提高了土壤耕作的效率;施肥受到普遍重视,地力的损耗可以获得人工的补偿;大豆的广泛种植又有利于耕地的用养结合。这些条件综合起来为连种的实行提供了物质前提。

耕地连年种植,并不等于每年都种同一种作物。事实上,为了调节地力,防止病虫害,往往还要换茬,轮作也就出现并发展起来。

3.2.5计算单位——亩的发展和畎亩的形成

垄作是****西周时期农业生产的突出特点,它的出现与沟洫制度密切相关。作为农田形式的垄,古称为“亩”,表达两种概念:一是作为耕地面积;二是表示农田结构形式,但用于表示农田结构的形式似乎更多一些。“垄上曰亩,垄中曰畎(qǔan)”,表明亩是一种高出地面的畦畴,也就是后世所说的垄,它是在修筑农田沟洫时发生的。初期的“亩”是自然形成的,没有固定的形状和明确的规格,带有原始的性质。

到了西周时代,修“亩”有了一定的规格和技术要求,形成了具有比较完整意义的垄作。当时做亩已有一定的行向要求,如“南亩”、“南东其亩”等。所谓“南亩”,就是将垄修成南北方向;所谓“南东其亩”,就是将垄修成南北向和东西向。这种行向是根据“土宜”来决定的,也就是根据地势的高低、水流的方向和是否向阳等来决定的。西周以后,垄作日渐普及,亩逐渐趋向于规格化,出现了以宽六尺、长六百尺为一标准亩的趋向,“六尺为步,百步为亩”反映的就是这一情况。由于亩的大小逐渐固定,亩就由原来的耕作方式逐渐演变成一种土地面积的单位。中国土地面积上所使用的基本计算单位——亩就是这样发展而来的。

畎亩是先秦农田结构的一种形式。畎是沟,亩是垄,畎亩法就是一种垄作法。西周以来,随着大规模整理土地,逐步形成“六尺为步,百步为亩”的规格。畎亩法对土地的利用包括“上亩弃田,下亩弃畎”两种方式,其特点是:在高田里,将作物种在沟内,而不种在垄上,这叫上亩弃田;在低田里,将作物种在垄上,而不种在沟内,这就叫下亩弃畎。高田种沟不种垄,有利于抗旱保墒;低田种垄不种沟,有利于排水防涝,且有利于通风透光。针对农田结构,要求“亩欲广以平,甽欲小以深”,就是说,合乎规格的垄应当是垄台宽而平,垄沟窄而深。大体上是垄台五尺宽,垄沟一尺宽,这样才能使农作物生长发育良好。

3.2.6耕作方式的发展

与垄作相联系,条播也出现了。

(1)耦耕

夏商周时期,大田耕作广泛采用协作劳动的方式,其中西周时期非常流行耦(ou)耕。两物相配对,谓之耦,在农业生产中耦耕是以两人为一组的协作劳动方式。耦耕是如何进行的?又是如何形成的呢?相传在当时修建农田沟洫时,采用了两人一组、各执一耜,并排挖土的方式,这是耦耕的原始方式。采用这种方式是与耒耜的使用有关。耒是一种尖锥式农具,耜虽改成扁平刃,但刃部较窄,由于人推足蹠(zhi),入土比较容易,要挖出较大土块则有困难。解决的办法是实行多人并耕。在修建沟洫的劳动中,最合适的是实行二人二耜的并耕,人多了反而相互妨碍。因此,耦耕是以农田沟洫制度的存在为前提的。因此,在西周农田沟洫系统大发展的时期广泛流行。耦耕不限于挖掘农田沟洫,也推行于垦耕、除草、播种等农事中。

(2)耘耔

夏商周时期,作物的田间管理受到普遍重视。中耕除草和治理虫害是其中重要的内容。田间除草在原始社会已经开始;刀耕农业阶段主要是在播种前造田和整地阶段进行,进入锄耕农业阶段后,开始注意清除播种后的田间杂草,耘耔技术开始萌芽。播种前清除田内杂草比较容易一般采用放火烧荒,或是用耜翻压便可;而播种后,田内禾、草杂生,既不能放火烧,又不能用耜翻,而且有些伴生杂草在苗期形态长得几乎与作物一模一样,要将它和作物区别开来并非易事。

耘耔技术在商周时代有了很大发展,并出现了专门的金属中耕工具——钱和镈。西周时代有关中耕活动的记载很多,人们认识到了耘耔对作物生长所起的作用,一般是在春播后农夫就要抓紧中耕。周天子不但在春耕时要举行籍礼,在中耕时也要举行籍礼,说明中耕是西周的重要农事活动。当时田间的杂草主要有荼、蓼、莠、稂等,其中以莠、稂为害最烈。莠即谷莠子,也叫狗尾草;稂,别称童梁,即狼尾草,前者很像谷苗,后者很像黍苗。它们是谷田或黍田最重要的伴生杂草。

(3)深耕、易耨(nou)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已应用于农业生产,为深耕准备了条件。而人们在农业生产实践中也认识到了深耕的作用,因此,在农业生产中要求耕地耕到有湿土的地方,这样既能防止杂草的滋生,又能避免虫害,同时为当年和下一年庄稼的生长有良好的作用。

耰是我国北方旱地以防旱保墒为中心的耕作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春秋时代的耰在很多情况下是与播种相联系的覆种和平土,但已经提出“疾耰”和“熟耰”的要求。所谓疾耰,是要求在耕播后迅速及时的碎土覆种;所谓熟耰,就是细致地碎土、均匀地覆种。黄河流域是一个春旱多风的地区,春季不但雨量稀少,且因风多,土壤水分蒸发量大,耕地播种后如不立即覆种,将地整好,就会造成跑墒,因此,耕播之后要“疾耰”和“熟耰”,即把土块打碎,切断土壤的毛细管,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同时细致均匀地覆种,以利于出苗。

古代称中耕除草为耨或耘。广义的耘耨包括间苗、培土、除草等内容。熟耘就是要求这些农活做得细致;而易耨是指要赶在杂草蔓延之前迅速的把它扑灭或除掉,同时及时中耕有防旱保墒的作用。

3.2.7畜力耕作的出现

中国畜力耕作始于何时,说法不一,有的说是原始社会末期,有的说是商代、春秋或者西汉,但牛耕起源于春秋以前是肯定的。随着家牛役用的发展出现了牛鼻环,春秋时期的家牛通常都带上了牛鼻环进行耕作或驾车。战国时代,牛耕比春秋时期又有所发展并对饲养耕牛制订了奖惩办法,饲养得好的给与奖励,不好的受惩罚,牛的腰围“瘦一寸苔打十板”等。耕作上从单纯的依靠人力进步到利用畜力,是农耕动力的革命,但春秋战国只是中国牛耕的初步发展时期。

3.2.8粮食的贮藏

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目前发现的粮食贮藏最原始的方式是窖藏。在河北武安磁山遗址和山西西安半坡遗址中都发现大量贮粮窖穴,说明这种方法在原始社会已经使用了。到了夏商周时期,窖藏仍然是主要的贮藏方法。这时期的窖穴形式多种多样,就其口部而言,有做成圆形的或椭圆形的,有做成方形的或长方形的。窖穴的修建方法比原始社会有了明显进步。不少窖穴底部是用火烤过的,有的底部还铺有一层鹅卵石,有的铺有火烧土或碎木炭,有的则用草拌泥涂抹,修造相当讲究。这些措施都是为了防潮,说明对窖藏防潮的重视。窖藏具有不占地面和空间,又有防火、防盗、防雀的作用。窖藏的局限性是,在地势低下、地下水位高的地方,就不能利用,而且比较容易受潮。为解决这个问题,在贮藏的方法上便产生了新的技术——仓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