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玄幻虚唐幻道
21276600000106

第106章 西域仙宗:题外话:穷为恶之因

记得小时候上作文课,老师命题,让大家阐释『穷凶极恶』这句成语。有一位同学洋洋洒洒写了数千字,文章条理分明,辞章巧构。将『为富不仁』和『穷凶极恶』两相对照,得出结论:人生在世,太富贵或太穷困都不好,富易败德,穷则生恶。没有钱就要努力工作,钱多了就要回报社会。对金钱保持平和的心态,便不会『不仁』或『极恶』,宠辱自若,才能修成『仁善』美德。

自然,这篇文章得到了不及格的分数,作为劣文范例,老师在班上朗读时极尽挖苦口气,又招来同学们的嘲笑。

过了很多年,经历很多事,再回想那篇文章,我忽然觉得有点道理,曲解并非错解,有时透过荒唐话,能窥见意料之外的真实。被人曲解的东西,往往别有意义。那么,透过被曲解的『穷凶极恶』,又能看见什么呢?

看到的是饥寒交迫的骗子,鼻青脸肿的扒手,面带菜色的妓女,皮包骨头的流浪儿,穷乡僻壤里的人贩子,甚而昨天还穷苦窘迫,今天就肥吃肥喝的罪犯,林林总总。我没有悲天悯人的胸怀,也就没有刻意寻觅悲惨的眼光;我不会流行歌手那种哭腔,因此也不会特意夸张煽情骗眼泪。我所见,非我所想见的,事实引人深思,那事实便是——贫穷,真能让人作恶。

我掏出一块硬币,扔进乞丐伸出的破碗里,朋友见了说:『你真傻气,那是职业叫花子,看上去邋遢可怜,装出来骗人的!说不定待会下馆子,比我们吃的还好。你把钱给他,冤大头啊!』既然托尔斯泰可以『施舍给人道』,那么我也可以申辩:『不管他是不是骗子,我只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够了。』然而有时,良心会谴责。

当被一个瘦骨嶙峋,衣衫褴褛的小叫花子拉住衣角(说不定还缺胳膊少腿),乱掏腰包须慎重。否则定遭这样的斥责:『那些小孩的背后,都是人贩子,叫化头,就是他们残害并唆使小孩子来骗取同情!你们这些糊涂人啊,你们的钱喂肥了坏蛋。然后那些坏蛋会去残害更多的儿童,骗取更多的钱财。从某种意义上说,你们的假慈悲,就是坏人行恶的动力!』这种责难是我亲身领受过:曾有位仁兄和我争论,嘴仗打完打笔仗,最后他写道『没有获利来源,就不会有市场。流氓,恶棍,人贩子,只因能从人们的同情中获得利益,有了这条生财之路,才可能猖獗横行。面黄肌瘦的小乞丐,跪地求助的假学生,四肢不全的爬行人,卖唱,卖艺,卖眼泪,卖惨相,只因为有像你这样的「善人」要买。是啊,你们掏两个大子儿,买了良心安然,却助长了懒惰,欺诈,残害等种种恶性,你们的伪善,滋养着社会上无数的臭痈烂疮!』此番高论,与时俱进,不愧为『市场经济』的产物。而且据此理由,某些大城市已规定,乞丐行乞不劳而获,又影响市容,属违法行为,将受到法律制裁,并告诫市民,不要向求讨的人施舍……消灭不了『穷』,转而消灭『穷人』,治病麻烦,干脆把病人撵走,这方法不高明。

可怜的是那些被遗弃者。社会需要他们的时候,有人喊两声『越穷越光荣,越穷越革命』,就有穷鬼站出来当炮灰。完事成了垃圾,被撵出现实,撵进武侠小说里,化身为『忠义爱国』的『丐帮』英雄。

上述文字定遭反驳,有人说:『社会不会主动抛弃人,到处都有收容站,救助站,可是那些人素质太低,太懒惰,吃饱喝足不干正事,又跑去坑蒙拐骗。』这话其实说到了关键——面包不及黑板有用,拯救一颗心灵,拯救一副肠胃,哪个更重要?『教育』是什么?是明灯,照亮一双双昏蒙的眼睛。『素质』是什么?是信仰,是道德,是羞耻心,是善恶观,并不限于几张文凭。

四九年前,中国很乱,满大街遍布烟鬼,赌徒,痞子,妓女。到了五十年代初,社会的面貌突然变的清明,那时候人人积极勤奋,当寄生虫是要脸红的,损人利己的行为遭到唾弃。当然,这种变化有强制的成分,但『治穷』先『治心』,让人心向善成为社会主流,效果昭然可见。我们在羡慕别国富足的同时,也应瞩目别人相对完善的基础教育体制,和教堂顶上雪白的十字架。

然而,值此唯利识途的鼎盛时代,『信仰』是香火簿;『教育』是学费收据;『理想』是彩票头奖;『艺术』是裸露的肉;『文学』是交配纪实;『潮流』是肚脐眼上的耳环;『品味』是酒吧里光怪陆离的鬼影;『文化』是身穿旗袍,面无人色的僵尸。与之相应,呼唤『道德』,会被看作卫道士;劝人『向善』,会被视为伪君子;疏财『济贫』,会被当成欺世盗名的野心家;在小说里牢骚几句,恐怕让人觉得做作,作者纯粹吃饱了没事撑的。

也对,小说娱性,供人消遣时间,何必喋喋不休的空发议论?可当我们沉长深思时,也许蓦地发现,那些阴暗角落里,正蛰伏着无数因贫穷而变得昏昧残忍的心灵,被社会遗弃,备受冷眼,一旦机会成熟,便以财富或智慧当武器,向周围的人群(可能就是我们)疯狂报复……那才是最黑暗的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