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这样对孩子说“不”最有效
21506900000013

第13章 对孩子的不礼貌举止说“不”(6)

大家闻声纷纷跑过去观看,呵,变形金刚中的擎天柱,英姿威武地站在了小苗课桌之上,小苗一边生着气,一边那抹布擦着。可是怎么也擦不掉,气得小苗把抹布甩到一边,哭了起来。而同桌笑天却始终没有做出任何反应,在一旁默不作声。

放学后,马老师正好借此机会找到了笑天,温和地询问了他为什么要在课桌上“作画”。笑天生性内向,并不解释也不多说,只是告诉老师他喜欢画画。老师并没有批评笑天,而是拿出了一张参加绘画培训的通知书,并告诉笑天老师已经给他报了名,希望他努力学好。

笑天感动地哭了,并向老师保证再也不在课桌上画画了。此后,笑天的课桌不知怎地突然干净了,上面的图画消失的无影无踪。而笑天的那些画作都摆在了学生绘画展览的展厅里。

这三个故事中的小主人公在最后都明白了自己乱写乱画的错误,主动改正了这一不良行为。而故事里老师和家长的表现也让我们了解应该如何教育孩子爱护公物,培养孩子的公德心和道德品质。在培养孩子优良品质的同时也不抹杀孩子的天赋,就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

鼓励孩子天赋,提供替代物品

透过孩子乱写乱画这一行为,家长和老师都不难看出,这样的孩子肯定喜欢写字和画画,只是由于孩子的无知让他们选错了方向,在墙上或者其他物品上随意乱画,从而破坏了环境和公物,引起大家的不满。

作为家长和老师,一旦发现孩子的这一行为,在制止的同时,应该考虑到孩子的这一爱好和天赋,给这些喜欢画画的孩子提供纸张、美术用品等替代物品,让他们充分发挥这一才干。

家长和老师可以给孩子准备纸张、笔记本、铅笔等,并告诉孩子要在本子和纸张上写画,并鼓励孩子写字,即使他认识的字较少,但如果孩子对这些纸和笔感兴趣,依然会在上面认真的写画。对于会写字的孩子来说,为了满足他们的书写愿望,可以平时让孩子帮着家长记录一些东西,加强对书写的练习。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书写能力,还很可能帮助孩子从练字中领悟中国文化。

提供美术用品,提供书写地方

对于那些爱画画的孩子,如果家里有条件,家长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个绘画箱,在里面放上必要的美术用品和纸张,并给孩子安排一个类似书房的地方,让他们在那里自由的享受他们的绘画成果。但家长一定要提醒孩子,千万不要把颜料和画笔随处乱扔,或者随意弄脏其他物品,在画画的同时要保持室内的整洁,让孩子从小养成保持整洁、卫生的好习惯。

为了更加开阔孩子的视野和增加孩子的空间概念,家长还可以提供黑板、旧的大挂历等物品,让孩子在上面作画或者书写;如果孩子喜欢在宽阔的地方舒展才艺,家长可以选择让孩子在地面等能够擦掉痕迹的物体表面写字画画。但是写、画完毕后一定要让孩子主动帮助家长把地面等擦干净,以养成孩子爱劳动的好习惯。

为了鼓励孩子的这一爱好,家长还可以发挥自己的才智,把孩子的画做成简易的展板挂在墙上,给孩子提供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这样既改变了孩子乱写乱画的习惯又鼓励和支持了孩子的爱好。

把握关键时期,发挥孩子特长

其实,好习惯的培养需要循序渐进,培养孩子爱护公物和讲卫生、爱清洁的好习惯应该有计划分阶段一步一步实施,它要靠老师家长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任何教育都有关键期,对于孩子来说幼儿园阶段就需要特别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为了孩子的健康发展,为了培养孩子的优良品质,一定要从小抓起。

其实,小孩子从拿起笔的那一天起,就已经开始乱涂乱画了。随着孩子年龄的长大和活动能力的加强,他们不满足与小小的纸片,开始在墙壁、沙发、桌子等等地方留下他们的“即兴之作”。

对于胡乱涂鸦,大家看法各有不同,有些人认为,这样可以发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练习手腕部诸多关节与小肌肉群的协调动作等;有些人则认为这是孩子不讲卫生、没有规矩的不良表现。其实孩子的乱涂乱画,是他们宣泄内心的一种表达方式,画画可以表达孩子的喜怒哀乐,表达他们心中的愿望。

虽说孩子的这种创造性活动有益孩子的发展,但如果没有节制,不分场合、不分地点的胡乱涂鸦,只会给家长或者社会造成很大的麻烦,而且还会毁坏一些文物古迹和公共场所的整洁,造成大家的不满和极其不好的影响,因此作为家长和老师面对孩子的这一行为,一定要适时合理的给予教育和约束,把孩子的天赋和表现能力引向正轨。

10.任性赌气肆意妄为

谁家的孩子不任性?在独生子女流行的年代,大多家长对孩子都过度溺爱。而由于现在的孩子缺少大环境,缺少与同龄人交往、沟通的机会,容易形成孤僻、执拗的性格。一旦在外面与小朋友或者同学相处困难或发生矛盾,一不顺心,就回家耍脾气,任性赌气,让家长为此着急上火。

欢欢别看平时总爱笑,可是发起脾气来,那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啊!

下午,欢欢和邻居小朋友们玩过家家的游戏,大家都争着要当公主,最后猜拳决定由默默当公主,而欢欢当侍女,欢欢这下不高兴了,说什么都不干,但大家都已经决定了,谁都不肯让谁。结果,欢欢败兴而归,赌气跑回了家。

一进家门,就一屁股坐在沙发上,嘴厥得老高。奶奶看见宝贝孙女一脸不高兴,就过来哄,“欢欢,宝贝,怎么又不高兴了?出了什么事啊,跟奶奶说说。”

“没什么吗!”欢欢赌气地说着,“凭什么让默默当公主,她哪点像公主啊?”

“呵呵,敢情是为了玩游戏啊!”奶奶觉得小孩子实在是好笑,“哎啊,不当就不当,奶奶当我们欢欢是公主不就行了?”

“不行!就是不行!”欢欢边嚷着边大声哭起来。奶奶怎么劝也不行,弄得奶奶满头是汗。

这时,正好妈妈下班回家,看见女儿伤心的样子,赶紧询问情况。在了解了具体情况后,妈妈安慰欢欢,“欢欢,这么点小事就哭啊?不当公主又不能掉一块肉,下次咱们当国王!”

“不嘛,我就要当公主,就要当公主嘛!”欢欢一边说一边哭的更厉害了。

妈妈从包里拿出了一盒小蛋糕,“欢欢,你看妈妈给你买什么好吃的了?这可是你最喜欢的蛋糕啊!”说着把蛋糕在欢欢的面前晃了晃。

没想到,欢欢看都不看,挥手把蛋糕打落在地,“我才不要什么破蛋糕,我就要当公主!”

妈妈看见好好的蛋糕摊了一地,气就不打一处来,“你这孩子,太过分了!怎么说都不行!”

奶奶赶紧过来劝阻,“欢欢,你怎么能这样啊?妈妈好心好意给你买的蛋糕都让你给打烂了,赶紧向妈妈道歉!”

“我就不,你们就知道欺负我!”欢欢一个劲地哭着,弄得满头是汗。

妈妈生气的直跺脚,奶奶在一旁不知所措。

“你这孩子,太任性了!越来越不像样,每次一有点不顺心,就又哭又闹,折腾得全家人都不得安宁,今天我看不教训你一下,你还没完没了!”妈妈说着拉起滚躺在沙发上的欢欢,抬手就要打她。

奶奶见此情景,急忙上前拉,“欢欢妈妈,干吗打孩子啊?孩子在外面已经受了委屈,难道回家还要挨揍啊?”

奶奶一把把欢欢拉在怀里,眼泪掉了下来。“妈,你看这孩子惯的,太任性了!什么事不顺心就闹!再不管,以后可怎么得了!”妈妈气的脸色都变了。

“我的孙女,不用你们管!”奶奶和欢欢抱在一起哭着,“你们成天忙呀忙的,谁真正管过孩子啊?就知道打孩子,也不问问孩子是不是受了委屈!”

妈妈赶紧拿了毛巾给奶奶擦泪,“妈,咱们就是太宠着她了。在外面哪有事事顺心的?”

“我不管,反正我的孙女就不能受委屈!”奶奶的倔强让欢欢的妈妈无奈地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走开了。

任性不是天生的,孩子任性主要是由于家长过分宠爱造成的。任性是孩子一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更是要挟家长满足自己欲望和需求的一种手段,常常给家长带来无比的烦恼。因此作为家长要理智的看待孩子任性这一特点,适时教育疏导,增强孩子的挫折意识,让孩子摆脱任性的恶性循环。

切莫助长贪欲,锻炼挫折意识

孩子的任性很可能是家长铸就的。由于有些家长过分地溺爱孩子,唯恐孩子受一丁点委屈,孩子要什么给什么,从不拒绝孩子的任何要求,无论是否合理,一概接受。造成孩子的私欲不断膨胀,时刻感到无限享受的乐趣,不停地向家长索要。一旦家长拒绝,就生气发脾气,要挟家长,而家长心疼孩子,也就顺从了他们的意愿,结果家长的这种做法,让孩子的贪欲在无形中无限地增长,这种恶性循环导致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不断下降,一旦遇到挫折,自我不能很好的排解,便容易产生心理障碍,从而为孩子将来的生活埋下了隐患。

因此,家长一旦遇到孩子任性耍闹的时候,在了解孩子的需求和真实想法后,就要积极引导,为孩子创造条件,让孩子多和同龄人交往。锻炼孩子的挫折意识,让孩子在和小伙伴交往的过程中懂得,没道理要求别人事事顺着自己;而且一旦孩子因为自己的私欲没有满足而大发脾气的时候,家长也可以冷处理,让孩子明白,如果对别人耍脾气、任性,结果很可能就是“没人理了”,让孩子慢慢体会,从内心意识到任性的坏处,从而帮助孩子改变任性的坏毛病。

改变教育方式,关键在于家长

任性的形成很大程度来自于后天的教育和影响。如果家长溺爱、娇惯、放任、迁就孩子,降低孩子的挫折意识;对孩子的教育方法简单粗俗,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无视孩子的意愿、想法,只要求孩子绝对听从;甚至当着别人的面讽刺、挖苦孩子,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等等这些做法都可能导致孩子的任性。任性的孩子即使对家长的正确劝告和意见都故意不听,稍不如意就肆意妄为,用“不吃不喝”、“大哭大闹”等手段来威胁家长,如果一旦孩子什么都由着自己的性子,没有任何约束,就会失去控制能力,性格越发消沉、爱发脾气。

由此可见,对于任性的孩子家长有不可逃脱的责任,这就需要家长自省,认识到由于自己的失误给孩子造成性格上的弊端。所以家长对待孩子要爱之有度,讲究原则,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要坚决拒绝;家长要时刻观察孩子,了解和掌握孩子的需求,对合理要求及时满足;对孩子的任性表现要有耐心和毅力,坚持打“持久战”,千万不可暴力解决;由于家长的态度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和行为,所以家长一定要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教育孩子讲究方式方法,这样才能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促进孩子心理健康发展。

教会孩子社交,学会谦让美德

孩子正处在独立性和自主性形成的阶段,很希望能够在探索的过程中发展自己,建立自己的自我意识。在这一阶段要让孩子学会如何遵守生活的规则和社会的规范。这样对孩子今后性格的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而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孩子学会如何跟别人打交道,如何社交,这对孩子将来为人处事都会起到很大的帮助。家长要让孩子多接触周围的小朋友、小伙伴,更多地与别的孩子交往,让孩子在交往的过程中培养更多的兴趣爱好,增强语言和互动,拉近同他人的距离,形成一个友善的交际圈子。教育孩子要与人和平相处,不能自己处处占上风,不能对别人斤斤计较,要学会欣赏他人、尊重他人、善待他人、宽容他人等优良品质。

家长还要教育孩子珍惜友谊,正视他人的优点与缺点;培养孩子宽阔的胸怀,与他人在相处时,小磨擦和不愉快再所难免,不能暗生嫉妒心理,鄙视别人或者疏远别人,从而让孩子感受和体会谦让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