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扶起倾斜的天平:单亲父母的教育心经
21507100000032

第32章 再婚家庭:重建幸福生活守则(3)

可一个星期没去李家,小林的心还是放不下,总感到张大姐在看着她,使她心烦意乱,她不由自主的走到李家门口,里面传出小鹏飞的哭声和李大伟无可奈何的叹息声。小林一个箭步冲进家中,抱起哭成泪人似的小鹏飞,换尿布,冲奶粉,给他洗澡换衣服。等小鹏飞吃饱甜甜的睡着了,又把乱糟糟屋子收拾干净。当林风娇捶着酸痛的腰走出李家时,遇到的是四处躲藏的身影和王丙楠一张愤怒的脸。半年后林风娇和李大伟结婚了。

光阴似箭,温馨的日子一天天滑过,小鹏飞会坐着了,会跑了,入托儿所,上小学了。为了工作,更为了小鹏飞,林风娇没再要自己的孩子,姐妹们劝说,该要个自己的孩子啊,自己生的孩子打不跑骂不烦,贴心贴肺。但林风娇早已把鹏飞当成了自己的孩子,百般呵护也有规有矩。常言道七岁八岁狗也嫌。一天鹏飞在外和小朋友打架回来,弄的满身是土,林要教训他,鹏飞瞪着一双倔强的大眼睛说,你是后妈凭什么管我,他们都说你是后妈。林风娇又气又急,但这仅仅是母子对抗的开始。

鹏飞上初中了。初中正是孩子的叛逆期,别说是后妈,即使是亲妈,在这个特殊阶段也很难与他们沟通,父母让他向东他向西,让他打狗他偏吓鸡,我行我素。一天放学后,鹏飞不作作业又坐在电脑前玩儿游戏,喊他理也不理。林风娇一下关上电脑,这下可捅了马蜂窝。鹏飞气急败坏,一下把林推倒在地,也是无巧不成书,林风娇一头撞在书桌上,血流不止,送到医院缝了三针。这下纸里包不住火了。李大伟自从和风娇结婚后,解除了后顾之忧,一心扑在工作上。他提升为了分管技术副厂长。每天早出晚归,家里的事从不过问。这次儿子把老婆的头撞破,才知道儿子不听老婆的话,要打儿子,老婆不让。这是一个难得的星期天,林风娇做了一桌好菜,儿子刚吃了一口,“呸,难吃死了,你这是喂猪吗”?丈夫赶紧拿筷子吃了一口,“儿子,这菜很好吃啊”!“呸,狐狸精能做出什么好吃的,她不知安的什么心,想害死我们父子俩”!“啪”,儿子脸上落下了一个红红的手印,“她不是狐狸精是你妈”!“她不是我妈,我妈早死了,是她害死的”。“你这个混蛋你听谁胡说”?丈夫又要打儿子,却被长到一米七的儿子推倒在地,儿子一个箭步冲出家门,头也不回的跑了,林风娇追出去,哪里还有儿子的影子。又是一个星期天,林风娇做好了饭,给儿子盛上饭去给丈夫打电话,丈夫说有事不回家吃。“你爸又不回来我们吃吧”。林端起饭碗一口喝下小半碗,“妈,别。”林疑惑的看着儿子,正高兴的想说什么,多长时间没叫妈了,不对这汤是什么味,你在汤里放了什么……

林风娇醒来时见自己躺在洁白的床上,一边是满面怒容的丈夫,一边是满面泪痕的儿子。这是医院。原来林风娇去打电话的时候,鹏飞在母亲碗里下了毒,当林喝下一大口时儿子害怕了,打掉母亲的碗,把母亲送进医院,幸亏喝的少,又抢救及时才拣回一条命。从那次事件后,儿子似乎懂事了许多。再后来儿子渐渐学习成绩不断上升,待妈妈也逐渐亲热起来,高考时以654分的成绩进人某大学。四年后又考上了研究生。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只要付出就有回报,儿子的“专利证书”,就是给她最好的回报。林风娇笑了,笑的是那样开心,那样甜。

我们都知道继母难当,在如今,那些为人亲母的想当个被孩子理解的好妈,都不是很容易的事,更别说当个好后妈了。后妈为子女做得再多也是应该的,偶尔的不当,如果是亲妈子女一般不会记仇,但是后妈就有故意使坏之嫌了。所以当后妈更难,更需要他人的支持和理解,当然那些不爱护继子女的不合格后妈除外。下面的一些建议对当个好后妈或许有些帮助:

1.最初阶段只需要微笑。

正如任贤齐在歌中唱道:相爱总是简单,相处太难。新家庭的组建容易,而要把它建设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则需要漫长的过程。每个新家庭的成员都有自己过去的生活和习惯,都有为人处事的个性风格,彼此融入必然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这个过程或长或短,因人而异,无须操之过急,宜顺其自然。

作为继母,需要时间了解孩子的性情、心理,建立和孩子的感情以及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而在此之前,你只需要更多的观察和微笑。

2.不要过分主动和热情。

很多继母非常迫切地想让对方的孩子接纳自己,从而不遗余力、时时处处表现出自己的热情和好意。这是不符合交际心理的。继母对继子女不能冷漠,但是也不能过分主动和热情。因为接受一个人的热情和主动,往往意味着接受方同样也要这么做。在孩子真正接受我们之前,他们显然不准备这么做。

和继子(女)关系的建立,要尽量自然相处,心急吃不到热豆腐。

3.不要过分敏感于孩子的情绪。

不要孩子一不高兴,就认为是你自己做错了什么,或者将其看作你们关系不好的表征。很可能他的悲伤和低落是因为他在思念自己的母亲,或者是在生活中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通常孩子情绪比较激烈的时候,暂且回避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4.尊重孩子爱的空间和自由。

大多数混合家庭中,孩子们都面临一个困惑,他们想念或者依恋不在一起共同生活的亲生父母,常常会导致现在家庭中父母的不快。但是这种思念是真实的,甚至是强烈的。这就导致孩子内心的冲突,经常有一种背叛某一方的感觉。事实上,尊重孩子选择爱谁的自由,为那份爱留有空间,是作为合格继母最基本的做法。

5.不可任意迁就孩子。

任何关系都是有原则的。如果孩子的言行并无大碍,我们可以保持沉默;假如孩子的言行特别的过分,我们一定提醒或制止他。这一方面体现出你的原则性,另一方面也显示了你对孩子的负责。要知道“放任自流”的另一个注解就是“与我无关”。

6.别替丈夫“邀功”。

或许你的丈夫会出于补偿心理从物质上或者其他方面尽可能满足孩子,这个时候你千万不要替丈夫邀功,说些“你爸爸可是为这花了不少钱(或费了不少力)”。除非你和孩子的关系已经好到超越了孩子和他父亲的关系,否则你的做法必然吃力不讨好。这样做不是让孩子认为你在妒嫉甚至憎恨他和父亲的亲密关系,就是让孩子觉得你和父亲的关系比他近,总之这两种感觉都会让孩子感到极大的不悦。

7.不必刻意讨好孩子。

不要天天对孩子说“我去买”、“我来帮你”、“不用想着我”等试图得到孩子好感的。其实,如果你代替孩子做了本来该他做的事情,你就是在娇惯他;如果你每天强调“不用想着我”,或者“我无所谓”,你想通过自我牺牲来换取孩子的感激,但是却很容易让孩子误解为你并不重要。再者,刻意讨好,还容易被孩子看作你有居心或者没自尊。这两者既不利于你们感情的建立,也不利于你为自己树立作为母亲应有的威信。

8.何必非要改口。

我们经常在影视剧或现实生活中见到这样的场景:当继子女终于对继母喊出“妈妈”时,一瞬间,继母热泪盈眶,和孩子紧紧相拥。

我们想说的是,如果能够这样,当然很好。但是,也未必非此不可。再婚家庭,第一位的关系是你和丈夫的关系,你们能够相爱这是最重要也是最必要的。至于和孩子,只要你们能够和谐相处,就已经及格了,不是一定要“母子情深”、“亲密无间”。这并非是说我们不应该去争取,而是说我们无须一开始就背着这么沉重的包袱,轻装上阵、顺其自然不是更容易建立亲子关系吗?

9.克制与亲生子女过分亲密。

尤其是在刚刚成立新家庭的时候,继母一定要注意不宜和亲生子女显得过分亲密。这无疑是在强调继子女不是你亲生的这个事实,会引起孩子对其亲生母亲的思念,对你的亲生子女的妒嫉,以及对你的疏远。最好是让你亲生的孩子也能体会到这点,这是对继子女的理解,也是对他(她)的尊重。

10.不表功,不图报。

恩情是在不计较的前提下建立起来的,如果总怀有“我为你做了这么多,你究竟知不知道呀?”“你怎么连句谢谢也不说”的计较心,是不可能产生恩情的。恩情如果图报,就显得有居心;再大的功劳,一旦表功,功劳就大大缩水了。人际关系的互动中,不对等的付出和感知是常见的。只有不图回报,善意地不断积累,才能赢得对方的感动和感恩。

11.切忌在丈夫面前争宠。

有一个著名的提问,即妻子问丈夫:假如我和你妈同时掉到水里,你先救谁?其实这样的争宠也存在于再婚家庭继母与继子女之间。或许这出于女性对“重要感”的强烈需要,但是这并不是一个合理的做法,而且会同时伤害别人和自己。

这样做不仅会让丈夫感到为难,而且会增强继子女的妒嫉和敌意。很多孩子都有这样的心理,“在她(继母)来之前,爸爸的爱都是我一个人的,而现在我只有一半了”。

一个合格的继母,不会只让自己感觉到重要,而是要让每个家庭成员都感到自己重要;而且会让孩子明白,爱不是蛋糕越分越少,而是种子,越是给予就越有收获。

再婚家庭如何给孩子完整的爱

随着再婚家庭的数量急剧上升,再婚家庭中孩子的教育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继父(母)们应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尽可能在精神上重视和满足他们,让孩子减轻心理负担。如果不能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初始家庭,那么至少应该给他们完整的父爱和母爱。

再婚故事一:

我曾是位单亲妈妈,离婚时,2岁多的小女儿随着我搬回了娘家。

父母的家在一层。每天下班,我都习惯从老远就向自家的窗口望去。我知道,孩子准在窗口边翘首以待呢。

走得近了,总能看见一个被玻璃窗挤得平平的小鼻子,于是我敲着窗笑道:“妈妈回来了。”而孩子,也准是在我进门的第一时间扑过来。真的,被需要、被等待是一种幸福。

有一次,我已进了门,孩子却仍然趴在窗前不动。

这一天,孩子等待的不是我。

“今天江力的爸爸到幼儿园看她来了,我爸爸怎么总不来看我?”孩子问。

我无言以对。

“爸爸到哪儿去了?”女儿摇着我的腿固执地问个不停,“爸爸呢?”

那一刻,我决定:放弃“再也不嫁”的念头,为孩子找个父亲。

一年后,当天幸出现在我的孩子面前时,一声“大大”的称呼,就使这个天性爱孩子的男人弯下了腰。他一把抱起孩子,那份自然,犹如每天就这样抱惯了一般,令我在头一天苦思半宿的难题,竟全无一丝尴尬地解决了。

又过了一年,旅行结婚回来时,孩子像小鸟似的飞向他的怀抱:“大大。”

“不——对,叫爸爸。”他一如往常地亲着孩子的小脑门说。

“爸爸,嘻……”孩子的声音十分亲昵自然。

由于我们事先并未就此商议过,听到这一声,正从包里往外拿东西的我不由得抬起头来。——孩子脸上一派喜悦,这口,改得真顺溜,一点儿磕绊都没有。

他付出真诚的父爱,也得到了孩子真诚的回报。

再婚3年之后,学校要举办美术展览,已是少先队中队长的女儿急匆匆地翻着自己的旧作。突然,她的目光停在一张有几个唱戏小人的图画上,“送给大大”几个字让她纳闷起来。“妈妈,我怎么好像……以前管爸爸叫大大?”孩子若有所思。

应该让她明明白白地生活。一直无法对孩子启口,也不愿启口的事,并不等于能永远绕着它走。况且,每一个人,哪怕是孩子,都有权利了解自己的家庭,了解自己的父母。

于是,我干脆抓住这个机会,坦然地翻开封存许久的一页生活画面……

力求简洁客观,我边讲边关注孩子的表情。

没有痛苦,没有激动不安,孩子只是好奇:“他是坏人吗?”

“不,不是,他只是不适合与我们生活在一起。”我平静地回答。

“那他在哪儿?”

“在城市的另一边,他又有了一个家,又有了一个小妹妹。他家和我们家生活差不多。你想见他吗?”我问。

女儿迅速地摇了摇头:“以后,我想见见小妹妹。”满足了好奇心之后,她抄起自己得意的几张图画跑向学校了——正常的家庭生活,已在无形中帮助孩子产生了正常的生活心态和心理承受能力。对她而言父母的过去一点儿也不重要,今天的美术展览才更吸引人。虽然往日的甜酸苦辣蜇得我当晚无法入睡,可我知道,对孩子的“交代”终于在昨晚画上了完整的句号。

再婚故事二:

再婚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小雯一直叫景兰“阿姨”,有时候她们三个人在外面玩,孩子从来不主动跟她说什么话,一开口只知道喊“爸爸”。

小雯的学校离家比较远。景兰每天6时起床,给她做早餐,然后送她上学。可是小雯既不吃景兰做的早餐,也不要景兰送。由于担心路上车多人多不安全,景兰只好跟在她后面。有一次,突然下大雨,景兰给小雯送雨具。到了学校,老师把小雯叫了出来。在长长的走廊里,只有她们两个人。当景兰把伞递到小雯的手里时,小雯摸着她的衣服说:“阿姨,您的衣服都湿了!”然后主动牵起了她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