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最好的健康给父母
21508400000004

第4章 心理健康,父母的幸福保证(1)

中年人是一家人的顶梁柱,上要赡养老人,下要抚育儿女,生活压力大,再加上身体的一系列改变,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老年人渐渐退出社会生活,日渐感觉到青春不再,又恐惧死亡的临近,再加上儿女们正是在外打拼的时期,不能有太多的时间陪他们舒解情绪,所以老年人也是心理问题多发的人群。心理问题的舒解,更多的还是要靠中老年人寻找办法为自己解压,放松心情,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休闲方式。有了人生的乐趣,生活才能充实、幸福,中老年人才能自内而外焕发出青春活力。

更年期父母脾气大

悉心把儿女养育大,父母的青春也随之逝去。很多为人父母者会发现,自己在40~60岁期间,身体会有一系列明显的变化,仿佛一夜之间就老了。

人到中年,就开始进入了人生的第二个阶段,即从充满活力的阶段进入到迟缓、衰退的阶段。这时,身体也伴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出现一系列的改变。

女性一般在40~55岁之间,会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而引起绝经,这就是女性更年期的明显标志。女性更年期是其生理机能从成熟到逐渐衰退的一个转折期,即从生育成熟期向老年期的过渡时期。这一特殊时期,特别需要进行自我心理护理和健康维护,由于绝经前期妇女卵巢功能开始下降,更年期来临后还可能出现不规则****出血,并持续到绝经后数年。而且很多更年期妇女可能产生忧郁、绝望无助等心理。

中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既是人生的鼎盛时期,同时也是各个方面开始走向衰退的时期。对于中年女性来说,要承担家庭与社会工作的双重任务,在家庭里,她们要照顾好子女、丈夫、双方的老人。人到中年,其子女正值青春期,其可塑性、危险性都是最大的,做母亲的此时要为子女的升学、就业、婚恋等问题操心。此时,她们的丈夫也正值事业的顶峰时期,他们希望妻子能做个贤内助,这就意味着女性要承担更多的家务。中年阶段,双方的老人都已经年迈,不能再像从前那样帮忙料理家务,而是更需要子女的赡养和照顾,这无疑又加重了家务负担。在事业上,中年女性也需要认真对待,保持自己在上司和同事面前的信任和尊重。在家庭与事业的双重重压下,许多中年女性出现心理疲劳症状,表现为易劳累、心情欠佳、神经过敏、失眠、头昏、人际关系紧张等。长期下去,很可能出现心理问题。

人们常常把中年女性的暴躁易怒等情绪问题归结为“更年期”,其实不仅做母亲的会有更年期,做父亲的也难逃更年期症状。

张先生是某杂志社的记者,50岁,一直都属于“精力旺盛”那一群的。他可以一连熬两个通宵,不眠不休的赶专题稿。可自从当上记者部主任后,精力就大不如以前。做事、写稿总集中不了精力,脾气暴躁,在单位还好,碍于同事的面子不好意思发火,可一回家就心烦意乱,经常为一丁点儿事就向家人发脾气,本来和和美美的家庭,常常弄得气氛紧张。妻子总埋怨:都说女人有更年期,我看你才是“更年期”!后来张先生自己也觉得有点不对劲了,赶紧上了一趟医院,经诊断,他真是患上了更年期综合征。

更年期并非女人的“专利”。男性更年期一般从50~60岁开始。男性进入更年期后,身体健康状况会大不如以前,记忆力变差,工作效率变低,饮食营养不平衡导致肥胖,过多的脂肪又堵塞了血管,使性功能出现障碍,高血压往往又推波助澜。

进入更年期的男性其实也是负担最大的男性,在工作单位压力大,常常为事业疲于奔命;在家里一家老小需要照料;孩子面临着求学、老婆期待再就业、自己也可能随时下岗等等。同样,这时的男人也会疑神疑鬼,怀疑妻子对自己不忠,怀疑周围的人在算计自己,出现不健康的心理状况。只是男人更容易隐藏这些心理问题,使其不能得到充分重视。

为什么人们到了中年以后,往往容易出现更年期症状呢?父母把儿女养育大,自己也慢慢步入了中年,青春已逝,身体机能也慢慢退化,看到自己不复当年的精力与面貌,儿女们的成长让父母看到年轻时的自己,过去与现实的对比容易让人有无可奈何之感。很多人到中年之后,发现自己的成就与当年的目标相去甚远时,心里就会有一种很强的失落感,这就容易引发更年期的各种症状。大多数人在发现这些问题时能够逐渐调节,使他们的心理得到平衡。但有些人则不能很好地调节,总是使自己处于抑郁状态下。

另外,当更年期时,父母一想到青春不再,开始面临死亡问题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担心,如担心钱不够花,担心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以及担心子女的工作和家庭情况等等。他们被这种焦虑的情绪控制,从而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烦躁不安、神经过敏、精神不振等症状。

有人比喻父母的更年期到来时就好像巨浪拍岸,来势汹汹,一不小心,就把一个家庭搞得一团糟。

更年期是个很重要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如果父母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绪,不能接受身体的正常变化,无法处理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更年期综合征就有可能成为洪水猛兽,对父母甚至整个家庭造成巨大的损害。

人的情志调畅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反复持久或过激的情志,都会直接影响肝的疏泄功能。中医认为“怒伤肝”。但怒又分为两种,一种为“怒火”,一言不和,拍案而起,中医称之为“肝火旺”。一种为“郁怒”,这类人多性格内向,不善表达,长期的委屈、郁怒等久积不泄,郁积于肝,中医称之为“肝气郁结”。这两种情志因素极易伤肝,引起肝病或在肝病过程中使病情加重。因此,要重视培养控制过激情绪和疏导不良情绪的能力,保持情绪畅达平和。

更年期综合征是女性在绝经前后因卵巢功能衰退至消失而出以的一组内分泌失调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综合症状。约85%的更年期妇女可发生更年期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阵发潮热汗出、心悸、眩晕、记忆力下降、激动易怒、抑郁多疑、皮肤感觉异常、尿频尿急等。发病年龄多在45~55岁,影响工作和生活,但症状多以功能失调为主,经积极治疗多能向愈,愈后良好。

本病属中医“经期前后诸症”或“经断前后诸症”,在古医籍中无单独记载,但其症状散见于“年老血崩”、‘’年老经水复行“、”脏躁“、”百合病“等病症中,至20世纪60年代中医教材才开始有专篇论述。

更年期综合征心理状况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敏感、多疑、烦躁、易怒、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等。有些患者在情绪激动时,可发生癔病样痉挛、气急、抽搐、昏睡等症状。在生理上会出现失眠、多汗、心悸、眩晕、阵发性面部潮红、感觉迟钝、肠胃功能紊乱和便秘等反应,多数女性患者还有月经紊乱和性功能减退等反应。这些症状会持续较长时间,逐渐消除。但也有部分患者进一步发展为更年期忧郁症或更年期偏执状态。

更年期忧郁症

患者的主要症状是焦虑忧郁、紧张不安的情绪障碍。早期多有更年期综合征的表现,起病缓慢,病情逐渐加重,并且病程延长。有的患者虽然智能良好,生活也能自理,但自制力差,会认为世界是空幻,甚至产生某些幻觉。这类患者中严重者可能出现自伤、自杀的企图或行为。还有的患者整天惶惶不安,听到别人有关疾病的言论,便与自己的症状自觉不自觉地对号挂钩,联系起来,怀疑自己生了病,变得更加焦虑,或悲观失望,自怨自责。

更年期偏执

更年期偏执又叫更年期妄想症。它的表现除了具备一般更年期综合征的症状外,突出的症状以嫉妒、被害、自罪、疑病等妄想心理为主,有的还伴有幻觉,且多为幻听。起病势头较慢、病程较长。妄想内容比较固定且与现实环境关系密切,妄想对象多为自己的亲友、邻居等,常主动向周围的人倾诉其内心体验以求得同情与支持。病人在上述妄想、幻觉的支配下,可能产生自伤、自杀、拒食和冲动等行为。

由于更年期父母的身体和精神状态都有极大改变,身体机能开始衰退,心理负担过重,极容易陷入更年期综合征。即使没有得更年期综合征,这个时期的父母也很容易发脾气,有一点什么小事就会让他们心头火起,怒从中来。

怒伤肝,随便发脾气不但会损害自身健康,对整个家庭的和睦也是有着不良影响。所以更年期父母一定要认识到,更年期是人生的必经阶段,要相互容忍对方突然变坏的脾气。自己也不能放任脾气任意爆发,在动怒之前要压一压,想一想这件事真的有这么值得生气吗?更年期还适宜多听一听节奏舒缓的音乐,这样能够平和心情,对缓解更年期症状有很大的作用。

做子女的也应当体谅父母。在这时尽量不要和父母顶嘴吵架。多帮父母做一些家事,他们会很开心的,更年期的坏脾气也就能收敛一点了。

一般认为,人到了更年期以后,肌体代谢与内分泌机能减退,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开始衰弱或紊乱,此时加上忧郁、紧张等心理负担,就可能诱发更年期精神病。但更年期精神病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认识清楚。

辩证治疗更年期综合征

中医认为,更年期综合征是因肾气渐衰,天癸将竭,阴阳失衡而致。其发生原因,既是体内代谢紊乱所致,又与外界各种不良刺激有关。治疗以调补肾中阴阳为主,并根据所涉及脏腑予以调治。用药宜甘润滋养、镇静,忌峻补猛攻;不可过用辛燥苦寒之品,以免耗阴伤津。同时要配合心理、精神疗法,解除患者的心理障碍及精神负担,可使早日康复。

辨症施治的判断方法为:女性可根据整体症状,男性把月经、白带的衡量标准去掉即可。

一、阴虚火旺

症见经断前后,月经提前,量多,或已绝经,潮热多汗,颜面烘热,手足心热,心烦心悸,失眠多梦,口干。舌红苔少,脉细数。治疗上多采用滋阴补肾,清心降火的办法。

基本方药如下:六味地黄汤加减。生熟地、山萸肉、丹皮、酸枣仁、女贞子、地骨皮、白薇各适量。水煎服,每日1剂。

二、肾阳不足

症见经断前后面黯神疲,头晕耳鸣,形寒肢冷,腰酸冷痛,小便清长或频数、失禁,月经紊乱,崩中或漏下,色淡质稀,带下量多清稀。舌淡苔白滑,脉沉细而迟。治疗上多采用温肾壮阳,调经止带法。

基本方药如下:右归丸加减。鹿角胶、杜仲、菟丝子、山药、熟地、枸杞子、山萸肉、当归、仙茅、仙灵脾、金樱子、芡实、黄芪、甘草各适量。水煎服,每日1剂。

三、阴阳两虚

症见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乏力,心烦失眠,手足心发热,潮热汗出,畏寒肢冷,绝经数年或月经紊乱。舌淡苔少,脉沉细。治疗上多采用补肾温阳,调益冲任法。

基本药方如下:二仙汤加减。仙茅、仙灵脾、当归、巴戟天、黄柏、知母各适量。水煎服,每日1剂。

心理压力压垮中年父母

42岁的刘女士是北京市某外资企业的设计部经理。作为一名职业女性,刘女士最近觉得身上的压力越来越大。她想干出一番事业,但是又要兼顾家庭。在职场上她必须具备出色的工作能力和办事效率,要管理部门的职员,更要学会在职场上游刃有余地应付各种各样的人。作为一个部门经理,她必须有优雅的谈吐和举止,当职员犯了低级错误,很多时候气得她很想发火,但都压下去了。回到家里,正值青春期的女儿还要以我长大了为由不受管教。她还得扮演一个称职的好妻子。在公司在家里,刘女士都要绷紧神经,防止自己说出不符合身份的话来。

刘女士万分感慨,作为一个中年女性,家庭与事业真是难两全!中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既是人生的鼎盛时期,同时也是各个方面开始走向衰退的时期。

对中年女性来说,要承担家庭与社会工作的双重任务,在家庭里,她们要照顾好子女、丈夫的衣食住行,对老人要尽孝道。人到中年,其子女正值青少年期,其可塑性、危险性都是最大的,做母亲的此时要为子女的升学、就业、婚恋等问题操心。

此时,她们的丈夫也正值事业的顶峰时期,他们比妻子更关心事业的成败,希望妻子能做个贤内助,这就意味着女性要承担更多的家务。中年阶段,双方的老人都已年迈,不再像从前那样帮助料理家务,而是需要子女的赡养与照顾,这无疑又加重了家务负担。在工作方面,许多中年女性有很强的事业心与责任感,想成就一番事业。在家庭与事业之间,她们总想”求全“。

要想处理好家庭与事业之间的矛盾,并非易事。因为照顾家庭影响工作,会使自己在上级和同事面前失去应有的信任和尊重。如果只顾事业,疏忽对家庭的照顾,可能引起家人的不满,出现家庭危机。在家庭与事业的双重压力下,许多中年女性出现心理疲劳症状,表现为易劳累、心情欠佳、神经过敏、失眠、头昏、人际关系紧张等。长期下去,很可能出现心理问题。

男性在中年时期也是压力最大的,眼看着自己慢慢老去,需要积攒更多的经济基础保障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又想在这一阶段做出一番事业,于是不得不拼命加班,以致身体不堪重负。

别让心理压力压垮中年父母,中年人需要调节好自己的心理和生活状态,精神百倍地面对摆在他们面前的各种中年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