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最好的健康给孩子:5~13岁儿童健康手册
21508500000031

第31章 关注心态——孩子也有心理隐患(4)

杨力谈养生

孩子心理偏离的危害在于不能健康成长,所以要及早对孩子进行关爱。防止孩子心理偏移的方法:培养孩子与同伴的友好合作和社交能力,让孩子学习谦让、懂礼貌、为他人着想等优良品质;游戏在孩子的心理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要让孩子进行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游戏可以调节孩子情绪失调的行为问题,克服胆怯、粗暴、不合群、自私等不良心理,并能促进孩子想象力、创造性、耐心和持久性、灵活性以及人与人交往能力的发展;要经常关心孩子的健康情况,人的身体和精神有着密切的关系,当一方不能正常发挥作用时,另一方必然会受到影响。

孩子焦虑症的危害及干预治疗

医学心理专家曾对近10万名中小学生进行了心理状况调查,发现有32%的学生存在抑郁、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其中以“焦虑症”最多。许多人都以为焦虑是成人的“专利”,其实,孩子也有焦虑的时候。他们虽然具有单纯的独立思维能力,但因为年龄小,遇到突然发生的挫折和打击,往往会承受不了,使幼小的心灵失去平衡,由此极易产生焦虑情绪,即心理学上所谓的孩子焦虑症。

孩子焦虑症是在孩子时期无明显原因下发生的发作性紧张、莫名恐惧与不安,常伴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异常,是一种较常见的孩子情绪障碍,以女孩为多见。患焦虑症的孩子在生活中往往老实温顺,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但他们通常自尊心强,很在意别人的看法,相对其他的孩子来说他们更为敏感、多虑、缺乏自信心,这使他们常有莫名的烦恼,经常表现出焦虑,甚至恐慌。特别是在陌生的环境中或处理陌生的事情时,他们常常处在焦虑和紧张的状态,担心不能把问题处理好。

孩子焦虑症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境遇性焦虑

对突发事件,孩子的心理难以承受,因此整天担心灾祸会再次降临到头上,惶惶不可终日。不过,这一类孩子的症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淡化。

2.分离性焦虑

当孩子与亲属特别是父母分离时,会深感不安而产生明显的焦虑情绪,甚至会无根据地担心亲人会离开自己,或者发生危险,会有大祸临头使自己与亲人失散,或自己被拐骗等,因此不愿意离开亲人。其主要表现为心烦意乱,无心学习,甚至出现逃学、出走等现象。

3.期待性焦虑

有的父母对孩子期望太高,把孩子的考分看得太重,只知“望子成龙”,而不考虑这些要求是否超过了孩子智力发育水平,导致孩子担心达不到父母的要求,怕受到父母的责备而焦虑不安。还有学校,为了片面地追求“高分数”、“高升学率”,课程安排、作业布置超过了孩子的承受能力,也会使孩子表现出紧张、焦虑等不稳定的情绪。

4.环境性焦虑

有的父母经常吵架,结果使孩子生活在矛盾重重的环境中,觉得家庭无幸福感可言,心灵受到创伤,从而失去了他们应有的欢乐,由此便产生胆小、孤僻、不合群、易紧张等焦虑现象。其次,有的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对其百依百顺,满足孩子的一切愿望,结果使孩子不能正确地估计自己。一旦当他们独自面对新的环境,遇到挫折时,就容易发生过度焦虑。

长期过度焦虑会影响孩子正常的人格、智力和身体发展。因此,当父母发现孩子的不良情绪后,应予以科学引导,以尽早让孩子摆脱困扰。

对于只患有轻度焦虑症的孩子,主要是进行教育,先弄清孩子发生焦虑反应的原因,如果是客观上的原因,能够解决的问题应尽量给予解决;如果是主观上的原因,要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这些原因与发病的关系,逐渐引导其从主观上克服焦虑,当症状消失后,要引导孩子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以消除过去那种紧张的心理,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培养其开朗的性格。

对于患有严重焦虑症的孩子,要进行心理治疗,如支持性心理治疗、行为治疗等。有的孩子还要配合药物治疗,如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焦虑药物、佳静安定等。

杨力谈养生

孩子焦虑症的危害在于学校及家庭的高压不但不能鼓励孩子学习反而严重地影响孩子的学习,所以,防治孩子焦虑症,尤其要注意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家庭氛围,家庭成员要和睦、民主、互敬、互助,这是孩子远离焦虑症、实现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保证。其次,父母和老师对于孩子的学习要求,应注意到孩子的年龄、智能水平,按实际情况而定,给予孩子的学习负担不要太重,不能马虎,也不能苛求,要保证孩子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和充分的娱乐时间,还要指导其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多与孩子沟通,提高其学习兴趣。此外,要经常给孩子鼓励,绝不能施压过大与过度惩罚。不溺爱,也不放纵。

学校恐怖症的危害及干预治疗

李新是小学一年级的新生,今年入学后没多久,总是不愿意到学校念书而在家学习,如果被父母强拉着去上学,他会在学校出现肚子疼及呕吐的症状,但一回到家却很正常。开始时,老师和父母都认为他是假装,可这种情况每次到学校就要发生一次,这使父母的心里感到紧张不安,便带着他来到医院看孩子消化科,结果治疗2个月后并不见好转。于是父母便带他求助于心理医生。经心理医生检查后发现,李新得的是一种心理疾病,即学校恐怖症。

学校恐怖症是孩子发育过程中一种特殊的心理性疾病,是指孩子对学校有强烈的恐惧感,回避老师和同学,上学前诉说自己有头痛、腹痛等不适,并伴有焦虑或抑郁情绪,经过主观努力或客观施加各种压力,仍无法改善其情绪。一般来说,6岁、11岁和14~15岁是发病的高峰年龄段,据调查,孩子中此病的发病率为12.97%。患儿中老实、顺从、情绪不稳定性格的孩子居多,多发生于家庭中最小的孩子或独生子女、过分依赖父母的孩子和夫妻感情破裂家庭的子女。

学校恐怖症有三个特征:害怕上学,对上学产生强烈的厌烦、抵制情绪,甚至公开表示拒绝上学;发病期间,如果勉强患病孩子去上学,会使其焦虑加重,倘若父母同意暂时不去上学,则其焦虑马上缓解;焦虑的症状表现为心神不定、惶惶不安、面色苍白、全身出冷汗、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甚至有头昏、头痛、胸痛、腹痛、失眠、多梦、恶心、呕吐、尿频、便急等。

学校恐怖症不只是孩子自身的问题,而且也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问题,其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与孩子的性格有关

这类孩子均有胆小、仔细、敏感、依赖、被动、多疑、害羞、特别爱面子、经不起批评等性格特点,小一点的孩子弃学多半是这种性格从中作梗。

2.与家庭教育有关

家庭是孩子患上学校恐怖症最重要的原因,有的父母本身过于敏感懦弱、人际关系差,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使其产生了防御性的病态心理;有的父母则过于溺爱孩子,对孩子娇生惯养,顺从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当孩子第一次提出害怕去学校,一去学校会难受时,过分紧张,一味放纵,“宝宝哪不舒服呀,不愿意去今天就不去了!”孩子不去上学原本是一时的,可父母这样做会却给孩子造出病来,固化孩子的弃学行为,从而助长孩子的学校恐怖症。

3.与学校教育有关

学校的教育方式也是诱发本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很多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布置作业太多、考试过严;老师过分严厉,缺乏同情心,对学生态度简单粗暴,甚至实施体罚或变相体罚,这些不当的教育方式会深刻影响到孩子对学习、对学校的态度。

4.与巨大的压力有关

父母对孩子期望值过高,苛求孩子总考高分,忽视劳逸结合,用不科学的方法迫使孩子没有任何兴趣地学习,使孩子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逐渐对学习产生恐惧和厌恶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