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狼性生存
21509100000010

第10章 锁定目标,不达目的不罢休(2)

如果儿马子不在马驹附近,狼就会猛扑上去,一口咬断马驹喉咙,然后敏捷地拖到隐蔽处吞食。如果让母马和儿马子发现了,狼就急忙逃跑,马群是带不走死马驹的,等马群走了之后,狼再回来吃。

有的狼特别狡猾,会哄骗马驹子。

一条狼发现了马群边上有一匹马驹,但旁边有母马,这时狼就会悄悄地爬过去,躲到附近的草丛里,然后仰面朝天,把上半身藏在草丛里面,让四条爪子伸出来,轻轻摇晃从远处看那晃动的狼腿狼爪,像野兔的长耳朵,又像探头探脑的大黄鼠或其他的小动物,反正不像狗和狼。小马驹由于出生不久,好奇心特强,一见到比自己小的活东西,就想跑过去看个究竟。母马还没来得及阻拦马驹,狼就已经一口咬断马驹的喉咙了。

在搜捕猎物的过程中,狼善于把所有与猎物相关的事物联系起来,进而认真地加以分析,充分掌握信息之后,才开始进行捕猎活动。狼善于发现猎物的弱点,并能根据猎物的弱点制定相应的捕猎策略。狼每次捕猎成功,都与它的这些特性密不可分。

解读狼性生存之道

其实,搜捕猎物的过程就是确定目标及实现目标的过程;搜捕猎物所用的诀窍也就是制定〔}标的方法与原则。

在制定目标之前,你一定要认真了解这些情况:

(1)社会环境和人才市场的行情;

(2)自己的家庭经济条件;

(3)自己的性格、气质、能力、兴趣以及自己的职业理想和价值观。

了解情况之后,下一步就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与外界环境相结合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

目标可以设定在很多方面,如事业、人际关系、财务、健康、休闲或是家庭方面。当你决定了一个目标时,在正式列入你的目标计划之前,你最好让这个目标经历以下几个步骤的测试,如此一来可节省你很多宝贵的时间,且避免失败。

(1)以积极的语言提出你的目标。把那些你希望出现的事情说出来。

(2)尽可能具体。目标过高的话,在追求的过程中,就显得茫然不知所措,无从下手。只有把目标定得具体一些,操作起来时才能有的放矢。

(3)要有明显的步骤。你应该知道,当达到目标时,你会如何看,如何感觉。你应该了解迈向总目标要经过哪些步骤、哪些过程,每一步怎么走,你的大脑中对你即将留下的每个脚印都要有清晰的图像。

(4)把握好自己的目标。你必须自己迈出走向目标的第一步,并且控制住自己,一直朝着你的目标前进。

(5)证实目标是有价值的,不会损害别人的利益。预测一下你的目标实现后可能产生的后果,确保它必须利己利人。

(6)目标要实际确定你真正想做的事以及做这件事的方法,并将这些内容写下来,借此理清目标,激励自己全心投入。

(7)预测追求目标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事前预防,胜于事后治疗”。为了避免遭遇挫折,你需要客观、仔细、冷静、理性地分析和预测可能会遇到哪些挫折,并制定出相应的应对策略。这样的话,当困难袭来时,你便可以迎刃而解了。

(8)请教专家或顾问。向专家、顾问询问他们成功的经验、方法。

并请他们给你一些建议或意见。

(9)认真了解个人资源。个人资源包括一个人的才华、嗜好、时间、财富、环境,最重要的是你所认识的,并可能愿意助你一臂之力的人。

(10)弄清追求目标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要想实现目标,你首先应该清楚需要哪些最基本的技能,之后努力将这些技能学到手。

设定目标之后,接下来就要仔细研究如何实现目标。对于一个大目标,可以把它分解成无数个具体可见的小目标,这样看似复杂了,实际上却是一个最为有效的以退为进的方法,可以早日取得成功。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竟出人意料地摘走了桂冠。记者问他凭什么获得了惊人的成绩时,他是这样回答的:凭智慧战胜对手。当时许多人都认为他在故弄玄虚。马拉松是体力和耐力的较量,说用智慧取胜,确实有点牵强。

两年后,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米兰举行,代表日本参加比赛的山田本一在这次赛事上又赢得了冠军。当记者问及成功的经验时,性情木讷、不善言谈的山田本一又用上次那句来作答:凭智慧战胜对手。这次同样令许多人迷惑不解。

10年之后,这个谜团终于被解开了。人们在山田本一的自传中找到了答案:“每次比赛之前,我都骑车把路线仔细观察一遍,并把途中比较醒口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像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就以百米的速度朝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开始的时候,我并不懂得这样做,把目标定在了40多公里处的终点线上,结果跑到十几公里时就已累得体力不支,当然无法夺得冠军。”

把目标分解开来,化整为零,变成一个个容易实现的小目标,然后将其各个击破,这是实现终极目标的最有效力一法。成绩是一点一滴的进步积累出来的;房屋是一砖一瓦堆砌出来的;足球比赛的最后胜利是由一次次的得分累积而成的;商店的繁荣也是靠一个又一个的顾客创造的……可以说,每一个重大成就的取得都是靠一连串的小成就累积成的。因此,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我们要特别重视积累的作用。

有一个著名的作家兼战地记者,他曾在1957年4月号的《读者文摘》上撰文表示,他所收到的最好忠告是“继续走完下一里路”,下面是这篇文章中的一段描述:

“二战”期间,我和几个战友被迫从一架破损的运输机上跳伞逃生,最终落在缅印交界处的树林里当时惟一能做的就是拖着沉重的脚步往印度走,全程长达140英里,必须在8月的酷热和季风所带来的暴雨浸袭下,翻山越岭长途跋涉。

大约走了一小时,一只长统靴的鞋钉扎伤了脚,傍晚时双脚又磨起了水泡,出了血,伤口像硬币一样大小。别人的情况和我差不多,甚至更糟。我们都以为完蛋了,但是又不能不走。为了在晚上找个地方休息,我们别无选择.只好硬着头皮走完下一英里路……

当我推掉所有工作,开始写一本十万字的书时,始终静不下心来,最后我强迫自己只去想下一个段落怎么写,而非下一页,当然更不是下一章。经过整整六个月时间,除了一段一段不停地写以外,什么事情也没做,结果终于大功告成。

两年前,我接了一件每大写一个广播剧本的差事,到目前为止一共写了2000个。如果当时签一份“写2000个剧本”的合同,一定会被庞大的数字吓倒,把这份工作推掉;好在只是写一个剧本,接着又写一个,就这样日积月累真的写出了那么多。

“继续走完下一里路”的精神不仅对作者很有用,相信对每一个人都很有用。

执著专注才能实现目标

人类如果也能发挥“执著专注”精神,就会捕到自己想要的“猎物”在人生的路上左顾右盼、游移不定,就不会实现目标,必须学会“心无旁骛,锁定目标,坚持不懈”的精神。

非洲的马拉河畔,一群羚羊正在绿草如茵的草地上悠闲地觅食。一只狼隐藏在不远处的草丛中,仔细地观察动静。看到羚羊吃得正起劲,便悄悄地向前爬去。

狼与羊群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羚羊有所察觉,开始四散逃跑。狼眼疾手快,随后跳出草丛,箭一般向羚羊群冲去。它的眼睛紧紧盯住一只未成年的羚羊,脚步像飞轮滚动一样向前移去。

狼超过了一只又一只站在旁边观望的羚羊,但它没有停下来或掉头改追这些离自己更近的猎物,而是锲而不舍地一直朝着那头未成年的羚羊猛追。渐渐地,羚羊跑累了最终,狼的前爪搭上了它的后背,将它绊倒在地。接着,狼锋利的牙齿狠狠地插进羚羊的脖颈,很快结果了它的性命。

在捕食之前,所有食肉动物都知道应该隐藏自己;在选择目标时,都懂得首先锁定那些老弱病残以及落单的猎物。但是,狼在追击猎物的过程中为什么不改追那些离自己更近的猎物呢?

以羚羊为例。羚羊和驯鹿一样,也是一种极其温顺的动物,但上苍赋予了它特殊的奔跑技能。羚羊一旦起跑,百米冲刺般的爆发力可在瞬间将猎豹甩在身后。

狼知道羚羊善于奔跑。如果丢下跑累了的那只而改追其他的,那么它将消耗太多的体力,最后一只也捉不到。

狼族生存的最重要技巧,就是能把所有精力集中于所要捕捉的猎物上。一旦瞄准猎物,不达目的绝不罢休。对于无法达到的目标,它们绝对不会做出无意义的行为,不管是恐吓性的咆哮,还是无谓的奔跑。

解读狼性生存之道

狼对猎物执著专注是它们最终捕获猎物的重要原因。人类如果也能发挥狼一样的“执著专注”精神,大概早已捕到自己想要的“猎物”了然而,走在人生的路上,许多人总是左顾右盼,游移不定。他们没有明确的目标,即使确定了目标也不能坚持到底因此,人应该向狼学习那种“心无旁骛,锁定目标,坚持不懈”的精神。

有这样一个传说,占时候东南亚某国王想选一位能干的大臣做宰相,就在一天上朝时,对心目中的备选大臣进行了一次考验。他让这位大臣端起一盆盛得满满的油,从宫殿出发,步行到城外的某个地方去。要求很严格:中途不得停留,不许洒下一滴油,否则就被杀头。

大臣不知道国王的真实意图,还以为在什么地方得罪了国王呢。于是在“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封建礼节支配下,硬着头皮去执行命令。大巨小心翼翼地端起那盆油,在侍卫的监视下,沿着固定的路线开始行进。

所有人都以为他无法通过这次艰难的考验,因为中途要经过布满台阶的宫殿、热闹拥挤的集市、狭窄弯曲的街巷和崎岖不平的小路。然而,他却出人意料地创造了奇迹。大臣自端起油盆就摒除了一切杂念,尽力使自己走得平稳,保证一滴油不洒。他如此地投入,以至于完全忘记了周围的事物:街道旁的房屋着了火,人们有的在呼救,有的忙着提水,乱成了一团;集市上一只大象受惊狂奔起来.撞伤了许多人,人们叫喊着纷纷逃离;后来家人报信,说他的小儿子得了重病,叫他赶快回去……可是,他只一心想着他的油可别跑出去。

由于精神高度集中,倾力专注于这件事上,大臣发挥了体内的所有潜能,最终奇迹般地完成了国王交给的任务,把那盆油完整地送到了目的地。通过了考验,大臣被国王提拔为宰相上任后,他专注于自己所从事的职务,竭尽全力辅佐国王治理国家,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成功的法则其实很简单,而成功者之所以稀有,是因大多数人认为这些法则太简单了,没有坚持,不屑于去做。这个法则就叫专注。

从前有个叫秋的棋手,由于棋艺甚高,别人都叫他弈秋。弈秋的名声越来越大,许多人慕名而来向他讨教,也有人打算拜他为师。

后来,他收了两个学生,同时给他们讲课他一心想把自已的棋艺传授给他们,于是每堂课都非常仔细地给他们讲解其中一个学生态度很端正,全神贯注地听弈秋的讲解和分析,对周围发生的事全然不去理会。另一个学生看上去也像认真听讲的样子,虽然端正地坐在那里,心思却已飞到了九霄云外。他一会儿看看窗外的田野和树林,一会儿又听听鸟儿的鸣叫。当发现天上有几只天鹅飞过时,他便想:“要是能有一张弓、几支箭,射下一只天鹅煮了吃,该有多好啊!”不一会儿,他又向窗外看了一眼,发现树上停着两只黄鹏,样子非常可爱,便琢磨着如何把它们捉下来玩。

结果,直到弈秋全讲完了,这个学生也没在意弈秋想看看他们学得怎么样,就叫两个学生对下一局。起先,那个开小差的学生凭着以前的基础还能勉强应付,可渐渐地就显出差距来。那个专心致志的学生攻守从容,而那个三心二意的学生只有招架之功,却无还手之力。弈秋一见,语重心长地对两个学生说:“下棋虽是一种小小的技艺,但不专注于它,也学不好啊!”

由此可见,要想获得一丁点儿的知识,也必须全身心投入。在这一点仁,占人告诉我们:要想读好“圣贤书”,必须“两耳不闻窗外事”这便是“专注”精神。

专注是取得成功的必要前提。只有对事物专注,一个人才能矢志不移的追求、拼搏与奋斗。

20世纪50年代,美国洛杉矶郊区有个没有见过世面的孩子,年龄虽然只有15岁,却拟出一个题为《一生的志愿》的表格,上面列着:“到尼罗河、亚马逊河和刚果河探险;登上珠穆朗玛峰、乞力马扎罗山和麦特荷恩山;驾驭大象、骆驼、鸵鸟和野马;探访马可·波罗和亚历山大一世走过的路;主演一部‘人猿泰山’那样的电影;驾驶飞行器起飞降落;读完莎士比亚、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谱一部乐谱;写一本书;游览全世界的每一个国家;结婚生孩子;参观月球……”

他把每一项都编了一号,一共有127个。

当他把梦想庄严地写在纸上之后,就开始循序渐进地实行厂16岁那年,他开始按计划和父亲到佐治亚州的奥克费诺基大沼泽和佛罗里达州的埃弗洛莱兹探险。

从那个时候起,他就按计划逐个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到49岁时,他已经完成了127个目标中的106个。现在,他正全力以赴着手准备参观月球的目标。

这个美国人就是闻名全球的探险家约翰·戈达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