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让孩子自由成长
21509300000011

第11章 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1)

“莽撞”的孩子也成才

一般而言,淘气的孩子大多聪明、精力充沛、表达能力较强,所以只要好好地加以引导,他们往往会更有出息!

孩子的性格一般可分为乖巧听话和淘气好动两种。淘气、好动(莽撞)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有些孩子精力特别旺盛,总是在不停地干这干那,令家长心烦意乱,认为孩子患上了“多动症”,并为此担心不已。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大多数老师、家长受传统意识影响,在潜意识中认定,只有那些乖巧听话、百依百顺的孩子才会最终学有所成、出人头地。殊不知,很多知名人士的成功,正源于他们年少时的那份“莽撞”。

诺贝尔奖得主、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宇曾这样说到——“我认为,作为父母,若是能有一个淘气好玩的孩子,应该是一种幸福而不是一个问题……我认识很多成功人士,可以说,他们的成就足以令大多数人望尘莫及,但他们都不是乖孩子,而恰恰因为他们不是‘好孩子’,才有了后来的大成就。他们较普通人胆大的多,他们敢于突破、勇于创新,而这份‘莽撞’也确实造就了一些非常成功的人,如比尔·盖茨。要知道,他们所创造的财富,对于整个世界的影响都是非常巨大的。”

事实上,西方国家早就对淘气儿童的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淘气、好动的孩子往往都具有很强的创造力及坚强的意志,所以若不是“太过分”,他们很少会去约束孩子的行为,而是耐心地去挖掘孩子在淘气时所表现出来的潜质,并逐步引导他们将自身潜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还有这样一个事例:一个小女孩,偶尔发现蚯蚓在断成两半以后,两部分都在蠕动,她感到非常奇怪。于是,她将断了的蚯蚓分别装进两个有土的花盆中,想观察一下断了的蚯蚓还能不能活。妈妈在知道这件事以后非常生气,责备她说:“一个女孩子,摆弄什么泥巴,真没出息!”随即便将装有蚯蚓的两块泥巴扔出了门外。著名教育家柳斌同志在提及此事时曾说到:“你看,就这么一骂、一扔,我们就失去了一位未来的女科学家!”

事实上,这种情况在我国,尤其是农村及偏远地区并不少见。作为父母,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孩子能够有所建树,说俗气一点就是光耀门楣。但为人师、为人父母的我们也许并没有注意到,过于听话的孩子往往缺少思考能力,这样的孩子性格畏缩,极易成长成为一个缺乏主见和创造力的人。

另外,有些孩子不但淘气、好动,而且偶尔还会对父母做出反抗。这时,我们就该认真的反省一下,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方法存在不足之处?是不是我们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违背了孩子自身的兴趣及愿望?是不是我们对孩子宠溺过度,使他养成了骄横任性的性格?而不是恼羞成怒、对孩子喝斥打骂。要知道,孩子在反抗成人时,是需要足够的勇气、信心及意志的,他们在反抗大人的同时,也间接地锻炼了自己的独立能力。所以,父母应当允许孩子对自己做出反抗,对合理的反抗做出积极的回应,对不合理的反抗加以拒绝并做出合理的解释。如此一来,孩子才能够在淘气、反抗中学会明辨是非,才敢于挑战权威,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

可以说,没有一个孩子是不淘气的,只是淘气的程度有所不同而已。面对淘气的孩子时,我们不能将孩子调教成自己想象的“乖孩子”。对于淘气的孩子,我们要用赏识的眼光看待。要知道,再淘气的孩子也有闪光点,我们应通过正确的教育手段,使孩子的淘气变得有水平。

再者说,将淘气的孩子调教成“乖孩子”,也未必就是教育的成功之处。现在,很多大人都在以自己标准来要求孩子,用他们对“乖”的解释来衡量孩子。其结果是:不该成熟的孩子早熟了,不该老练的孩子世故了,张嘴就是“大人腔”。其实,这种“乖”是以牺牲孩子的天性为代价的,他们在成为大人眼中所谓的“乖孩子”的同时,其童趣也就被彻底“剥夺”了。

此外,孩子们虽然年幼,但他们同样拥有很强的自尊心,这一点在淘气孩子身上表现的尤为明显。作为家长,我们应坚持以一份为二的观点看待他们,最大限度地找出他们的发光点,引导他们走向积极进步的方向。

不要过分限制孩子的顽皮

顽皮是孩子的天性,我们每个人在孩童时期或多或少都是顽皮的。对于孩子的顽皮,也许父母只是一味地限制,其实这种做法并不可取。

令父母最烦恼的时期应该是孩子长到四、五岁之后,尤其是男孩子特别突出,破坏性比较大,昨天刚刚按坏了家里的电脑,今天有把新买来的小汽车拆了。面对种种顽皮行为,有些家长轻则痛斥,重则动以拳脚。实际上家长这样做是不对的,东西被损坏了固然可惜,我们更应该看到事物的另一面,孩子的破坏性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孩子对事物有创造性和探索精神。对于顽皮的孩子,不要过分约束,而应多鼓励,多表扬,加以正确的引导。

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就非常顽皮,他每次看到一些不理解的现象时都要动手试一试。有一天,他看到母鸡在孵蛋,就好奇地问妈妈:“妈妈,鸡坐在窝子上怎么一动也不动呢?”妈妈高兴地说:“母鸡在孵蛋。”爱迪生听了妈妈这句话很高兴,也拿了一些鸡蛋,坐到窝上去孵蛋。

爱迪生6岁那年,为了试验一下“火的威力”,竟点着了家里的牲口棚。霎时间,浓烟滚滚,火焰乱窜。爱迪生躲在一旁,兴高采烈地观看着。等到父亲和邻居们赶来救火时,牲口棚已化为灰烬。

这些事情一般人看来是多么的不可思议,试想,如果当初爱迪生的父母加以痛斥阻止,哪里会有我们今天光明而五彩斑斓的世界。

福特是美国汽车工程师、企业家,福特汽车公司的建立者。他也是世界上第一位使用流水线大批量生产汽车的人。这种新的生产方式使汽车成为一种大众产品,汽车开始走进普通民众,它掀起了世界汽车工业革命。福特先生被尊为“为世界装上轮子”的人。

亨利·福特出生于美国密歇根州迪尔伯恩的一座农场。他虽从小生活在农场,但是不喜欢干农活,而却非常喜欢“鼓捣”机械。

一天,福特随父亲搭火车到8英里外的底特律去。第一次搭乘火车的福特觉得这个庞然怪物非常奇怪,不用马拉竟然飞奔如跑,而且也比马车更快。这使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位好心的列车长看他如此着迷,破例允许他进入火车头,并为他开动了车头时,使他幸福得手舞足蹈。在这里他认识到是蒸汽驱动火车跑显得非常好奇。坐上火车头已不能满足的福特的好奇心,他更想自己开火车,坐在驾驶台上,把汽笛按得“哇哇”作响,就像是自己在开火车那般激动。回到家里后,他兴奋得整夜没有睡着。第二天一大早,满怀着开火车梦的福特瞒着家人,从厨房里偷来两个水壶,一个壶里放满烧得火红的煤炭,一个壶里装上烧开的水,然后从贮藏室里取来雪橇,把两个水壶放到雪橇上。他一边在地上滑动着雪橇,一边喊着:“喂,火车头来了,火车头来了!”他沉浸在欢乐之中,为自己的创作而自豪。

对一切机械都充满着好奇心的福特不但研究火车头,还研究手表,他想把全天下所有的手表都打开看看,一窥是什么驱使着钟表不停地、毫无疲倦地走动。福特在自己的房间里珍藏着7种“秘密武器”,它们分别是钻孔机、锉刀、铁锤、铆钉、锯、螺栓和螺丝帽。只要一回到家里,他便拿起秘密武器成为“疯狂的破坏者”,把那些装饰华丽且昂贵的怀表一一拆开一探究竟。虽然父亲看到儿子一直在“搞破坏”,但同时也看到了儿子有强烈的求知欲,有孜孜不倦的探求精神,更有对机械的天然喜好和悟性。他为了支持儿子,还特意把一块珍贵的“凯撒表”送给儿子。

美国的一位教育学家曾经说过,一个玩具的价值是有限的,但是鼓励培养孩子的创造意识和探索精神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这样的认识的确值得我们中国的家长学习。用小小的代价换取无价的精神,一个玩具又何足珍惜?

当然,父母在鼓励孩子大胆探索和创新的同时,也要加以正确引导。有些孩子拆毁用物,纯属破坏行为,如砸椅子摔碗等。对此,家长切不可姑息,须对其严厉批评并加以制止。

对孩子的顽皮行为,一定要客观地分析其动机,在肯定、发扬其积极性的前提下正确引导。孩子感到你理解他、尊重他,就会听你的话,从而用正确的手段去探索事物。

物理学家威尔逊诞生于英国爱丁堡附近格伦斯科的一个农民家庭。因发明用蒸气凝聚使带电粒子的行迹显现的方法而获得192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威尔逊小时候特别顽皮,经常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异想天开地弄些小乱子是他最擅长、最喜欢干的事情。这种极其顽皮、淘气的性格令父母很是无奈而厌烦。为此,父母认为他将来也许就是一个游手好闲、没有出息的坏家伙。对他的未来自然也不抱任何希望,进而放弃了对他的培养,任其捣乱惹事。

当地有一位学识渊博的牧师对小威尔逊很感兴趣,他认为威尔逊是个极其聪明的孩子,于是对威尔逊的父母说:“威尔逊的淘气顽皮并不是故意捣乱,他的这种顽皮是出于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又得不到适当的引导所致。如果能帮助他定好发展志向,投入到自己的兴趣和追求中去,将来一定是个出色的人才,现在的小威尔逊只是缺乏正确的引导罢了。”

牧师的话让威尔逊的父母很受启发,他们开始转变对威尔逊的看法。通过细心观察,找到了威尔逊的兴趣所在,于是对他感兴趣的问题加以引导。小威尔逊的学习态度也随着父母教育方法的转变而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他对学习产生了极大的热情,把成为物理学家定为自己的理想,通过努力,最终得以实现。

中国有句古话:“眼经不如手经,手经不如常舞弄。”说的就是实践的重要性。而孩子的顽皮行为,往往是动手实践的过程。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也指出,孩子的淘气往往是创造力的前奏,父母不要认为孩子聪明就是表现为学习成绩好、听话、不捣乱。孩子不是机器人,随着父母的电脑设计程序去活动。他具有独立的大脑自主支配意识,有独立的语言和行为等的逻辑思维。如果父母对其进行干扰,就会抑制孩子思维的发展。

总之,顽皮的孩子往往比较聪明,因为他们胆大、有主见、意志比较坚定。如果父母抓住适当的机会,注意孩子创造力及其潜能的开发与培养,给予适当的引导,那么,顽皮、淘气的孩子就会产生一种创造潜能,进而进发出惊人的创造力。

“出格”的孩子更优秀

只要孩子的“出格”没有超出合理限度,家长都应该宽容对待,对孩子加以正确引导,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才有利于将“出格”的孩子培养成才。

社会进步与发展越来越快,孩子接触社会、接触新事物更早、更广泛,这样一来,就会出现许多有着怪异想的孩子,甚至还会偶尔做出一些“出格”的事。父母为此十分担忧,对孩子既是打又是骂。事实上,这种做法并不可取,对于“出格”的孩子,父母应该正确看待,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高效率的引导和教育方法。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同时也有利于父母与孩子更好地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