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让孩子自由成长
21509300000023

第23章 谨防“早恋”结恶果

提前预防,不让恋爱来得太早

有人说,早恋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不仅如此,早恋还对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父母要及早让孩子认清早恋的危害,时刻敲响警钟。

早恋,指的是未成年或者生理、心智未成熟的男女建立恋爱关系、对异性感兴趣、痴情或暗恋,一般指18岁以下的青少年之间发生的爱情,特别是以在校中小学生为多。早恋行为是青少年在性生理发育和心理转化行为的实践。早恋常常以失败告终,很少出现早恋能够终身厮守的。实践证明,早恋具有以下两方面的危害。

一是影响学习,磨灭理想。正处在青春期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这个时期孩子们精力旺盛,思维活跃,记忆力强,是学习科学知识,提高各种能力的最佳时期。而任何理想、抱负的实现都需要勤奋、努力和知识。如果在这个时期被恋爱问题纠缠,必定会分散学习精力,浪费大好时光,这无异于置一生的远大前途而不顾。这种所谓的“爱情”,极可能葬送青少年的事业和前途,等到那后悔晚矣。

二是改变性格,加重心理负担。早恋现象往往会受到家长及他人的责备和议论,因此孩子常会把自己关进屋子,远离人群。常此以往,不仅影响与同学、家人的关系,而且也会在孩子们的思想上产生很多负担,影响心理的正常发展,甚至改变性格。青少年一般涉世不深,阅历较浅,生活经验不足,对社会缺乏了解,感情胜过理智。因此,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往往会草率行事,与异性确立关系也自作主张。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上的发展变化趋于成熟,又觉得当初的选择是错误的,这样难免会引起失望和消沉,影响身心健康。

既然早恋会给孩子带来危害,家长如何知道孩子在早恋呢?青少年早恋总有些迹象,家长发现得早,及时正确干预,孩子的感情投入少,伤害相应也小。家长可从孩子的以下变化观察是否有早恋行为。

情绪突然变化。例如,性格活泼好动变得沉默;性格内向沉稳变得爱说爱笑;性情温和变得脾气暴躁。

孩子变得特别爱打扮。例如,女孩爱打扮,很在意自己的发型、服饰;男孩突然爱整洁,注意修饰自己。

生活规律发生变化。例如,成绩突然下降;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常有异性打来电话;喜欢呆在一边想心事,时常走神发呆。

爱好发生变化。例如,突然对描写爱情的文艺作品、电影、电视感兴趣;突然喜欢谈论男女之间的事。

此外,早恋具有“朦胧性”。中学生的这种对异性的好感和向往,似乎是爱,似乎又不是爱的状态,是一种模糊不清的感觉。早恋具有感染性.一些青少年自制力差,看到别人有异性朋友,自己也非常渴望尝试,其实他们的早恋动机是单纯的。在不和谐的家庭里,由于家庭和心理成长的双重原因,孩子会更加需要得到心灵的抚慰,因为家庭中的纷争常会给孩子造成更大的心理创伤,这种创伤可能是持久的,甚至一生都会相伴。

刘阳在一所重点初中上初二,他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际,尤其是与别人沟通有困难。父亲是电厂的一名职工,母亲是一位家庭妇女,因为是独身子女,所以杨明父母对他宠爱有加,几乎是他想要什么父母就会买什么给他。刘阳小时候常因一些小错误受父亲殴打,因为父亲脾气暴躁。刘阳在班上是一个听话的学生,学习成绩也比较优秀。我是刘阳的班主任。几天前,我正在查寝,在路上看到他与一位同班的女生在小卖铺有说有笑的吃冷饮。在以后的几天里,我又看到了两次类似的情形。一天我恰巧碰见刘阳,想起此事,就侧面问了他。刘阳说:“我看到周围有些同学下晚自习后,便成双成对的到操场里边吃边聊天,心里很是羡慕,所以想起我们班的王丽和我关系不错,就约了她一起出去。我们聊的很开心,这种感觉让我觉得她很理解我,我们两个很投缘,我喜欢……”

世界著名教育家卢梭非常注重青少年的性教育,他主张对青少年进行适当的性道德和性知识教育,使其对“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卢梭认为,人类要去寻找控制天性的适当工具,应从天性本身出发,利用欲念的威力去抵抗欲念的暴虐。对于男女间的爱情,不应使之成为理性教育的障碍,而应成为一种手段。

当孩子发生早恋时,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是在问题还没有发生时就提早预防。身为父母,首先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和感情,尊重他们在生活中的合理要求,这是取得孩子尊敬和信任的前提。在尊重的同时,要倍加关心孩子,对他们在学习中出现的失误,应及时地帮助孩子找出原因,总结教训,耐心地做好疏导工作。鼓励孩子勇敢地去面对现实,给孩子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自己去思考解决问题。

人的一生并不能单用爱情来诠释,更重要的是人生的抱负和理想。而个人的人生观也是将来选择心仪对象的重要标准。对于孩子来说,有了正确人生观的指导,就大大消减由性需要带来的可能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然而,人生观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积累强化的过程,并不是临渴掘井就能奏效的。

我们要提前预防,对早恋问题的教育应当发生在早恋发生之前。青春期是孩子接受事物、认真学习的黄金时期,教师和家长们更应该让孩子安全的度过。孩子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家长的引导对孩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孩子的明天更加美好,请提前预防早恋。

理性解决孩子的早恋问题

每个人都有七情六欲,孩子也不例外。在家长眼里,这种少男少女的异性相吸大都被认作早恋。有些家长认为早恋简直就是洪水猛兽,殊不知,早恋是孩子正常心理活动的表现。

纯洁、朦胧、善变是早恋的主要特点。两个异性的孩子在一起对爱几乎似懂非懂,有的甚至只是和同学攀比,认为别人有异性朋友,自己也该有。

大部分家长认为,虽然现在的孩子学了关于爱情方面的知识,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早恋。即使社会越来越开放,可学生的主要任务仍然是学习。如果有这种感情,也必须强迫把它忘得一干二净,认为把全部精力放在学习上,把追求集中在升学目标上才是孩子的当务之急。而当孩子一旦早恋,家长在担惊受怕的时候,往往采用暴力或冲动的方法解决,通常以失败告终。

在南方,有一位十七岁的男孩,因为早恋多次遭父亲打骂。父亲说,如果你还和那个女孩来往,这个家就是你弟弟的,你不会得到任何东西。因此,他把十三岁的弟弟杀死,以此来报复,自己也被判入狱。

当家长发现孩子对异性喜欢和依恋时,切忌大惊小怪,更不能因此斥责和打骂孩子。调查证明,大多数早恋是暗恋,即通常说的单相思。孩子们自己也知道,早恋不会得到家庭和学校的认同,会有很大压力,常常感到紧张和烦恼,非常在乎父母的评价。这时候如果家长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干涉,不但会给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而且对他们的性格发展也很不利。

正确的做法是,家长应当侧重对孩子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责任感的教育,当孩子懂了这些时,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只有接受过这些爱情教育的孩子,才会从理性的角度思考感情的神圣和责任,以谨慎的心态对待自己的欲望,而这也正是家长最希望看到的。

有个中国女孩在美国小学读书。当她第一次在班上出现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因为她是这个学校的第一个中国学生。很快就有一个美国男孩宣称爱上了她,并想尽一切办法对她示爱。一天,女孩生病了,没有来上学。这个美国小男孩当时在班里就大哭起来,说是没有这个中国女孩,他就不能上课并且说要回家。等他到了家里就对母亲说要和这个女孩结婚,而母亲却非常平静地说:“当然可以啊,但是结婚需要很多东西,包括礼服、婚纱、戒指、房子等等,这些都要花很多钱的。可是你现在什么也没有,连玩具都是妈妈给你买的。你要想和她结婚,从现在起,就得努力学习,将来有一份好的工作,才有希望做到这一切。”美国男孩听完之后立刻就不再吵闹,认真地读起书来。

明智的父母能够理解和尊重孩子的感情,可以理性的告诉他们责任与奉献才是爱的真谛。只要家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孩子还是愿意听从父母的教育的。

另外,早恋往往是与孩子生活单调,没有目标有着一定的关系。现在的孩子大多习惯呆在家里,懒得运动,更不用说什么业余爱好了。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上的变化越来越明显,精力越来越旺盛,如果不能及时排遣,这些都会成为滋生早恋的温床。对此父母应多与孩子沟通,组织一些家庭活动,充实他们的生活,帮助孩子寻找生活中更多的乐趣。

总之,父母应理性地解决孩子早恋的问题。一旦发现孩子在谈恋爱时,也不要认为这就是堕落,应正确认识到这是他们青春期成熟的一种表现。只要及时的给予理智的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认识早恋的危害,告诉孩子什么是真正的爱情,相信可以让孩子摆脱“爱”的烦恼,走上正确的人生发展方向。

告诉孩子什么是的真正的爱情

为了避免孩子陷入早恋的漩涡,在平日的生活中,对有关恋爱的问题家长应做好渗透性的教育,防微杜渐,把一切可能存在的问题控制在我们所能掌控的范围之内,让孩子度过一个充满美好回忆的青春期。家长需要做的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让孩子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由于生理、心理因素和一些社会因素的影响,有些青少年悄然地走进了早恋的迷宫,失去了本应属于青春时代的美好时光。甚至留下无尽的遗憾和悔恨。

费尔巴哈说:“爱就是成为一个人。”在这里,他把“爱”提高到了“成为一个人”的高度来认识,认为:人的爱情是基于人的道德、伦理、审美等诸多意识因素对生理冲动的一种感受。它有别于其他生物类的简单生理冲动,能够从真正意义上成为衡量一个文明人的标尺。

家长对孩子进行爱情教育,不仅是为了他们在生理成熟后懂得男女之情,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懂得在爱情过程中成为一个道德高尚、情感丰富、思想成熟的人。

爱情需要在受教育中学习,而在我们的中小学课程中,目前还没有这方面内容,这就需要家长给孩子补上这一课。

孩子进入中学阶段后,随着年龄的渐渐增长,男女同学之间交往会慢慢产生爱慕之心,这是十分正常的事。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自古以来就受称颂。可是应当向孩子指出,真正的爱情的主要标志之一,就是能激发双方学习进步而不是退步。是否能做到这一点,可以让孩子自己去衡量。这样,有思想的孩子就会把握好自己,从家长不许早恋转变为自己克制早恋。

被孩子称颂及信服的父母应该理解孩子的心理,尊重孩子的感情。父母要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告诉他们:青春期是一个人学习的最佳时期,错过了这个学习的最佳时段,对今后的成功之路将会有很大的影响。真正的爱情意味着责任,一种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如果自己不独立,不成才,怎能承担起这种责任?真正的爱情意味着奉献,为对方着想,为将来幸福的生活努力,这样早早的步入恋爱的轨道,不仅影响荒废了自己的学业,也耽误了别人的前程,难道这就是爱对方的表现吗?

所有父母都曾经历过这个青春时段,可以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会告诉孩子怎样正确对待爱情?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只要父母以平等的地位耐心的对孩子教育讲解,不说空话,相信孩子会听从父母的教育的。

如果父母发现自己孩子与某一异性同学交往过密,就应巧妙地加以引导,告诉孩子异性交往不要太集中于一个人或小的范围,因为这样会失去与多数同学、朋友沟通交流的机会,应该广泛的结交性格、志趣各异的朋友,取长补短,与同学们共同进步。这样能更深切的体会人与人之间纯洁的情谊。

所有对孩子早恋束手无策的家长和老师,都是因为在爱情教育方面做得不够,或者根本就是一片空白。只有接受过爱情教育的孩子,才会从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责任感的角度仔细掂量感情的神圣和责任,以审慎态度对待自己的心理,以理性去护卫心中的那份美好情感。而这一切,正是家长最希望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