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让孩子自由成长
21509300000032

第32章 培养健康自我意识(1)

品德,做人之本成事之道

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能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能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能得到命运的收获。

教育孩子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不仅要教授孩子知识,还需教会孩子如何为人处世。而为人处世,光说是不行的,还要以身作则。要想让孩子成为有德之人,那么,家长就应以德使孩子敬服。

斯特娜夫人认为,教育孩子不仅要发展他们的智力,更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品德。由于社会上没有专门培养孩子品德的机构,这个任务就落在了家长肩上。在培养孩子的品德时,家长起着重要作用。因为家长是陪伴孩子成长的第一个人,也是时间最长的人。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

在道德作风方面,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几乎做到了完美无缺的程度,在台湾有人称他为”当代圣人“,并不是没有根据的。

梅贻琦认为:“教育的出发点是爱。”傅任敢先生对其作了总结性概括。他说:“……做领袖的人有两种,一种使人慑服,一种使人悦服。毫无疑问,教育工作者应当使人悦服,而不在使人慑服,因为教育的出发点是爱,梅校长的品性中深深具有这一点。他爱学校,所以他把一生献给了学校;他爱国家,所以在抗日时把他的儿子打发到远征军去;他爱同事,所以待人一视同仁,从无疾言厉色,他尤其爱青年,所以在每次的学潮中,他都以自己的力量掩护着青年的安全。我们只要想想,有多少人曾以学校为幌子而达到了升官发财的目的,我们便知道真爱学校之不易;我们只要想想,有多少人曾经大声疾呼叫人爱国救国,自己却无贡献;我们只要想想,有多少办学的人视办学如做官,视学校如衙门,趾高气扬,颐指气使,便知一个大学校长之有礼地对待一切人们之可贵;我们只要想想有多少人曾经爱护青年其名,出卖青年其实,或者爱护其名,放纵其实,甚或利用其实,我们便不能不深深地感到我们要有根基深厚的爱,教育才有着落。”也正是如此德行,他使学生悦服了,使一切有良知的人悦服了。

不管是严正,还是仁慈,深藏在他们心中的,还是对下一代的关爱。能有一颗爱心来面对生活,面对社会,面对所有人,面对一切生命,可见,他们的心他们的情是如何的高尚,他们的德又是如何的完美。真是大德若斯啊!像梅贻琦这样的大儒为什么会受人崇敬呢?就因为他们以自己的德行感化了世人,乃成万世之师表。当然,他们也通过“德”完善了自我。

为了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父母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以身作则。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在一个和睦、舒适、热情、温暖的家庭里,父母关系好,彼此尊重,真诚相待,一视同仁,孩子也会有助人为乐的习惯。相反,无休止的家庭纠纷和口角,不仅对夫妇两人,而且更对孩子产生极其不良的影响。因此父母要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良好的言行举止影响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讲文明讲礼貌,保持精神愉快、善良、公正,在各方面都给孩子作出榜样。

二是教育引导。家长不仅要让孩子吃好、穿好、玩好,而且特别要重视对孩子的思想教育。“一个人追求的指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我确信这是一个真理。”这是高尔基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既然爱孩子,就要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崇高的目标。

三要分清是非。孩子年龄小,知识少,生理及心理都没有发展成熟,对于是非善恶美丑很难分辨清楚。加上自制力较弱,经常做出观念模糊、颠倒是非的事情。所以父母必须了解了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有的放矢地教育他们,一步步引导孩子树立高尚的道德品质。

四要表里如一。作为父母,不仅要为孩子穿上漂亮的衣服,吃上可口的饭菜,而且要帮他们穿文明语言的“衣裳”,吃道德品质的精神食粮。美不美不能只看外表,还要看他们的外表与心灵是否一致;孩子健康还是不健康,不仅要看他们的生理发育,还要看他们的心理素质。

虚荣,孩子成长道路上的陷阱

家长不能把自己的荣耀给孩子,而剥夺孩子内心的质朴。孩子穿的好一点、吃得好一点,都无可厚非,但不要刻意打扮孩子,只有让孩子把时间、精力用在学习、用在构建自己性格之上,才能让孩子全面发展。

虚荣心是指以虚假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自尊的心理状态。孩子正处于自尊心很强的时期,他们非常注重自己在同伴中以及周边群体中的位置,也最关心自我价值的存在。因而孩子最容易产生虚荣心。有虚荣心的孩子不易发现自己的缺点,即使发现也不会正视,反而掩饰自己的缺点;在思想上很容易渗入自私、虚伪、欺诈等因素;虚荣的孩子为了表扬才去做好事,甚至不惜弄虚作假。这些都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克服虚荣首先要分清自尊心和虚荣心的界限,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缺点;必须做一个诚实的人;必须培养自己的求实品质。减少虚荣心的负面作用的办法最根本的办法是更进一步的了解自己,问自己到底想要追求和获得什么,依据这个理性的答案去规制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虚荣和名誉或者说舆论总是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尽量不要用别人的评价全然左右自己。

曾有一位年轻人给惠特曼写信,并在附录自己创作的诗稿,希望得到惠特曼的指导。惠特曼认真读过他的诗,发现文采很好,就写信告诉他,让他继续创作。年轻人一收到回信十分高兴,他开始每周给惠特曼写信,每次都谈论他对诗歌创作的见解,你将要创作的诗歌,谈论诗歌发展史,但是他的回信从不附录自己的诗歌。惠特曼把那些他写的观点用他的名字发表在诗歌期刊上,并在一年后邀请他参加文学家的集会。这个年轻人按时到达并参加了集会。惠特曼在集会中把年轻人介绍给了大家,人们都觉得能得到惠特曼赏识的年轻人应该是一个有才华的人,于是开始和他交谈。这个年轻人便在集会中大放光芒,他说道自己正在创作诗歌,它们肯定像《奥德赛》、《伊利亚特》那样在世界中留名,他的演说都掩盖了其他诗人的光芒。这位年轻人回到家后,仍然给惠特曼写信,但是信中不再写他的观点,也没有他创作的诗歌,只剩下抱怨。后来他在信中写道他根本没有创作,只是虚荣让他没有把实情告诉惠特曼。

历来所见的“十岁神童、十五才干、过了二十变庸人”的厄运,再次出现在了一个有前途的文学青年。爱慕虚荣只会使我们固步自封、不断落后于他人。

家长无意中就会把成人的荣誉带给孩子,孩子很容易产生虚荣心。尤其是有社会地位的父母,更容易让孩子成为“人上人”,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超过其他同龄孩子,使孩子一直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产生“攀比”等不良习惯。在这种环境下成长,孩子得到了什么?

印度电影演员帕里维拉是一位善于教子的好父亲,他非常注重对儿子卡布尔的思想教育。但他总是严肃而诚恳地告诫卡布尔:“在我的房间里,你是我的儿子,你可以同我一起饭,一起说话。但是,一出这个房间,你就是一个普通人,你要同许许多多普通演员一样,自己去走生活的道路。”卡布尔就在父亲的这种教导下,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融入他周围的世界。他非常谦虚、朴素,不会为了显示身份高等而去坐父亲的小汽车,更不会为了让其他人羡慕而告诉自己是帕里维拉的儿子。到18岁时,他以一名场记的身份进入影视界。刚进入影视圈的卡布尔,演的全是些小角色,与刚进入影视圈的人一样。对卡布尔这个“普通人”,帕里维拉也像对待普通人那样对待卡布尔。卡布尔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登上了表演艺术的高峰。帕里维拉后来说:“如果让我提携儿子是不难的,让他演个主角也会有人来捧场。但如果这样,卡布尔即使有演艺天赋,也会慢慢被自己的虚荣心所磨灭。”

有的孩子由于虚荣心作祟,上课怕回答老师的提问,担心答错了同学嘲笑,老师不信任。有的孩子在选择自己是否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时,不是从锻炼自己和培养自己参与、竞争意识为目的,而是考虑自己的“面子”,考虑能否拿到名次。孩子这样一次次地失去缎炼机会、也就意味着缩小了孩子的活动范围,孩子不仅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心,还影响了创造力的发挥,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即使想成就一番事业,也很难?

有些孩子因为在意自己的“面子”问题,可能由于害怕出错而不主动回答老师的提问;因为面子,可能向父母要钱买名贵的时装;因为面子,可能故意提高父母的身份去与其他孩子相比……这些都是孩子爱慕虚荣的坏习惯,家长应该正确指导孩子,让虚荣心远离孩子幼小的心灵。

自律,孩子健康成长的保障

自律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有利于孩子磨砺心志,有助于孩子素质能力的形成,使孩子走向成功。

古人有“一日三省吾身”之说,其实说得就是自律。自律是相对于他律而言的,指道德判断具有主观性。作为主体的人依靠理性、信念和伦理,靠内心的自省、自觉和自为,通过自我教育,发挥自己的主体意识和创造力,来调节自己的言行。

自律是孩子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仅需要家长和老师的教导,更需要孩子自律。父母不能每时每刻都陪着孩子学习,孩子很多时候也需要自己去面对挑战。这时都需要孩子具有自律的品格,更好地自我约束。在一些发达国家,人们认为孩子应该懂得忍耐,缺乏忍耐和自我克制是最令人瞧不起、最没有修养的。家长往往在尊重孩子独立人格的前提下,让孩子明白做任何事一件事都不可以为所欲为。

张广厚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数学家,他和杨乐合作在函数研究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他们因为首先发现了高等数学领域函数值中“亏值”和“奇异方向”之间的具体联系,这个成果被国际上称为“杨张定理”。

张广厚小时候,非常贪玩,是一个不求上进的孩子,学习成绩并不好,数学尤其更差。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开小差,眼睛盯着窗外,思想早已飞到遥远的天际,或是呆坐着想“车二平五”,学习成绩变得越来越糟。。

中考前,同学们都在为升学考试埋头苦读时,他却我行我素,毫无变化,丝毫不在意升学考试。最后,中学也没有考上。

父亲看着垂头丧气的儿子,没有责骂他,只是对他说了句:“儿子,古人有言:‘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要学好知识就得用心,学会自律。”

小广厚自此铭记父亲的教诲,明白了“业精于勤而荒于嬉”的道理。他鼓足勇气进了学校的补习班。他彻底改变了学习态度,端正了学习风气,开始认真学习。他开始认真做课前预习,集中精神听课,认真完成家庭作业。老毛病“开小差”时不时地犯了几回,但每次他都想起父亲的教诲“业精于勤而荒于嬉”的道理,知道如果自己不能自律,就学不好知识。于是开始认真听讲,不让那些天马行空的思想拖着自己遨游天际。

有一天,张广厚碰上了一道数学难题,无论如何都未能解答出来。于是,他拿出课本,反复地复习相关的内容,有几次都不想做了,但一想到父亲的教诲,他都耐着性子认真思索起来,终于解出了这道难题。由于自律,他的成绩提升很快。

一想到自己在小学浪费光阴,或是不想学习的时候,他总是想到父亲的教诲,知道“业精于勤而荒于嬉”,他都很自律地去学习。正是这种自律精神,让他在数学领域里取得了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