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发散性思维
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条件,为学习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推动力。它可以充分发挥智力的作用,使其感知力敏锐、想像力丰富,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只有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兴趣,才能善于思维,主动学习。为了培养稳定、专一而持久的学习兴趣,同学们需要做到:
明确学习的重要性。
多问几个“为什么”,以增强求知欲和好寄心。
让学习内容富有趣味性和幽默感。比如和同学一起将课文编成小短剧、歌曲等。
二、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
发散思维具有变通性和灵活性,因此可使同学们产生许多联想,来全面考虑问题,并形成各自的观点和想法。如在听讲课为时能根据自己的体会提出不同的看法,在讨论时说出独特而新颖的见解,在阅读时能对材料进行对比和联想,在写作时能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思想等等。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的方法确很多,这里仅举几例进行说明:
(1)大脑激荡法
大脑激荡法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通过大脑的迅速联想,产生尽可能多的想法和建议。如就某一个问题“讲出你所想到的全部办法”或“列出你所想到的全部事实”等。
(2)讨论
讨论是同学们在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当和同学或老师在一起讨论问题时,每一方为了讲清自己的基本思路和观点,并批驳对方的基本思路和观点,需要调动各自的智慧和积极性,使自己的思维状态处于高度活跃状态。同时,由于每个同学的知识背景和思维习惯,观察问题的角度和方法都不相同,通过讨论也可以互相启迪,达到思维的互补性。
途径提示:
如果能运用发散思维来思考问题,那么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越多,也就越容易找到真正的诀窍。
只要能够大胆想像,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你的发散思维能力就会提高。
33.逆向思维的妙用
从最终目标出发倒回来进行逆向思维,一定能获得前进的路线图。
在工作与生活中,人们总在自觉不自觉地采用两种思维方式。
数学证明中的反证法也是应用逆向思维的典型例子。比如证明: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一个角大于或等于60度。如果用正向思维,对每一个三角形都去进行证明,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但是,采用逆向思维,我们可以把它的成立等同于其反问题的不成立。
因此,当我们面临新事物、新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学会从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来分析研究新事物、解决新问题。
关于逆向思维
一、什么是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科学研究中常见的思考方式,它是由已知的因而果,反向推导果而因的成立,从而提示新的科学认知,也就是从对立、相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形象地说就是“背道而驰”或反其道而行之。
从反面去看问题,易引起新的思考,往往会产生独特的构思和新颖的观念,一切事物都有两面性,从相反的角度去思考,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人们算数时都是从右向左算,而史丰收却从左向右算,从而创造了速算法,被称为史丰收速算法,他的速算能力和速算方法受到国际数学界的高度评价和公认。
逆向思维法看似荒唐,实际上是一种易产生奇异思路的方法,常常出奇制胜,创造出新的思想。它类似于数学中由必要条件程式的成立,考虑充分程式是否成立的过程。
法拉第就是运用逆向思维发明电磁发电机的。当时人们对电生磁的现象已经有了比较充分的认识,并且这种现象已经得到了一些应用。法拉第由此而逆向思考,既然电流能产生磁性,那磁性物质会不会产生电呢?在这一想法的指导下,法拉第进行了大量实验,终于发现导体切割磁力线的运动能够产生电流,进而发明了电磁发电机。
运用逆向思维,需要自我否定,更需要诚实和毅力、勇气。
二、逆向思维的两种方法
(1)证实法
在学习科学理论时,对前人的理论进行实验或实践以证明前人理论的确实性,称为证实法;
(2)证伪法
通过实验或实践证明前人理论的不确实性或不科学性,称为证伪法。
对已有的理论观点进行肯定性的证实或抱有怀疑态度的证伪都是学习的重要步骤。每位同学都应学会证实和证伪两种思考方法,学会从逆向考虑问题。
三、逆向思维的类型
逆向思维一般分为四种类型:因果逆向思维、结构逆向思维、功能逆向思维、状态逆向思维。
因果逆向思维。是指从已有的事物的因果关系中,变为因果去发现新的现象和规律,寻找解决问题新途径的思维方法。
功能逆向思维。即从原有事物相反功能方面去设想寻求解决问题的新途径的思维方法。
结构逆向思维。从已有事物的逆向结构形式中去设想,以寻求解决问题新途径的思维方法。
状态逆向思维。是指人们根据事物某一状态的逆向方面来认识事物,引发创造发明的思维方法。
逆向思维的训练
逆向思维是超越常规的思维方式之一。按照常规的思路,有时会缺乏创造性,或是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当你陷入思维的死角而无法自拔时,不妨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尝试一下逆向思维法,开辟新的思路。
从古今中外服装艺术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时装流行的走向常常受到逆向思维的影响。当某一风格广为流行时,与之相反的风格即要兴起了。如在某一时期或某种环境下,装饰华丽的衣服充斥大街小巷时,人们就又开始进行反思,从简单、朴实中体验一种清新的境界,进而形成新的流行风格。现代众多有创新意识的服装设计师在自己的创作理念上,往往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进行艺术刨作。
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中获一等奖的“双尖绣花针”,发明者是一个小学生,他仔细观察了湘绣绣花过程,看到绣花针刺到布下面,针尖冲下,需要掉转针头,才能再刺到布的上面来,又需要再次掉转针头刺下去,如此反复操作,觉得非常麻烦。他想,能不能不掉转针头进行刺绣呢?把针孔的位置设计到中间,两端加工成针尖,从而使绣花的速度提高近一倍。
这是一个结构逆向思维的典型实例,具有新颖性,出人预料地使问题得到解决,过去木匠用刨子来加工木头,都是木头不动工具动,是人操作工具。这样做,人的体力消耗较大。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人们便逆向思考,从工具不动、木头动的角度出发,设计发明了电刨,从而大大提高了效率和工艺水平,减轻了人的劳动量。
这个事例是从木头静与动加工状态的改变,而发明了电刨,从而减轻了人们的劳动量。
从上面的事例中,可以看到逆向思维给人类带来的益处,因此,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也要学会运用逆向思维,这样会让你的学习更容易、更轻松。
当然,什么事情都不是绝对的,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运用逆向思维来思考问题也是这样。
比如做饭时择米,人们不自觉地采用逆向思维,将沙子择出来,这时,如果还是坚持正向思维,从很少的沙子中择出一堆米,那就费事多了。可是,如果一把米混入了一盆沙子,就只能正向思维择米了!
由此可见,在运用逆向思维时,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途径提示:
对某些问题利用正向思维不易找到正确的答案,一旦运用逆向思维常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功效。
逆向思维的应用也要讲究灵活,运用得当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否则适得其反。
34.异中求同,同中求异
只有学会用心去想像、去思考,去寻找事物之间的异同,才会有所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这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国人的共识。异中求同与同中求异的能力对提高学习能力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很有帮助。
因此,花一些心思在看起来彼此没有什么联系的事物上,观察它们是否有相同的地方,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你往往会有些意想不到的收获。而关注彼此有联系的事物,用一种适当的方法,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这样更能使你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强。
异中求同
异中求同是指从多种不同的情况下,排除不相干的因素,找出共同的因素。例如:
以前许多地方流行甲状腺肿大,人们不知道是何原因,卫生保健人员进行了多方面调查比较发现,这些地区的人口、气候、风俗民情等各不相同,但是有一个共同的情况,那就是土壤和水流中缺碘,居民的饮食和饮水也缺碘。结果经过各种分析比较和验证发现,缺碘是引起甲状腺肿大的原因。
异中求同法是形式逻辑思维中寻求因果关系的一种方法。它有一定的局限性,不适用多种因果联系的分析。如果同学们把它与寻求原因的其他方法结合起来,就能提高其可靠性。
我们要想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求同辨异
创造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具有学习的独创性。这就要求同学们要有独立果敢的品质。因此,在学习中,同学们要敢于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不谋求唯一正确的答案,求同辨异。
比如,大多数老师在课堂上~总会给学生留出“时间空白”,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这就给同学们提供了讨论学习的机会,在讨论过程中,同学们所提出的意见对每一个学生都是一种信息刺激,如被理解就会被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里,于是新信息与旧信息融合,或与其他各种信息融合,便会产生一些新异的观点,或者在新信息的刺激下,通过联想作用激活另一个有价值的新观念的萌发,这种新观点便是同学们在求同辨异中创造性学习的结果。
在讨论学习过程中,同学们一定要打破“人云亦云”的思维定势,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提出新的观点。
二、立体思考
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要学会纵串横联,立体思考,从事物的方方面面的联系上去发现问题,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一个学习内容,要用发散思维从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进行分析判断,找出纵、横系列和他们相交叉而形成的立体系列,使自己的学习既有深度又有广度,以点燃创新的思想火花。
三、敢于推陈出新
同学们要以创新的态度来对待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要想得新、想得多、想得巧,在学习方法上要推陈出新而非墨守成规。同学们应摆脱思维定势,多用变向思维思考问题。变向思维是打破常规的思维,它有利于创造新思想的培养。同学们在学习中应该认识到尽管最终所学到的知识一样,由于学习方法的新颖多样,学习效果也不相同。
四、乐于想像创造
爱因斯坦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可见,创造性学习,对同学们尤为重要。因此,在学习中,同学们应插上想像的翅膀,大胆设想,让发散思维得到充分训练,才能使想像力逐步提高,为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同中求异
同中求异是从两个或多个场合的差异中来寻找原因的方法,如果某种现象在第一场合出现,在另一种场合不出现,而这两个场合只有一个条件不同,那么这个条件就是这一现象的原因。
如在某山区,有人发现了一个“怪洞”,狗、猫、老鼠等动物只要一走进去,就会一一死亡,而人与马、牛进入洞内却安然无恙。人们经过分析发现:凡是头部靠近地面的动物就会死亡。科研人员将狗、猫、老鼠抱进洞内,这些动物也不受影响。而当狗、猫自己走进洞时就会死亡,由人抱进去却不会死。进一步考察发觋,岩洞内的地下冒出许多二氧化碳气体,而二氧化碳比空气的比重大,再加上洞内通风不好,因此靠近地面之处没有氧气,动物头部靠近地面,就会因缺氧而死亡。怪洞之谜终于被揭开了。
从上面的事例中可以看出,同中求异也可以解决不少问题,因此,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也要善于运用这种方法。
随着新问题、新矛盾的不断出现,就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异,因此,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经过思考在异中看到同,在相异的外表下寻找相同的内涵,在矛盾中寻求统一,在冲突中寻求共性,找到了同就能发挥出合力,找到了同就找到了共同的目标,这样就能学习得更好,甚至会带来一个飞跃。
正确使用同中求异与异中求同
异中求同和同中求异,是研究问题的两种路径,各有其学术价值。对于传统学科而言,同中求异更便于学术创新和学科发展;而对于新学科而言,异中求同更便于统一认识和学科完善。
同中求异也好,异中求同也罢,往往是新旧知识的融合,是用新的信息去激活主体的经验积累,是对已有的知识进行重新整理组合,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同学们应该学会在比较中学习知识。
我们在学习中不能单用同中求异法,也不能单用异中求同法,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正确使用这两种方法,这样才会使你的学习效率提高。
途径提示:
打破常规,自由想像,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往往会取得惊人的成绩。
多角度地思考问题,然后找出它们的相同之处,一个新的观点就产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