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大国诸城:21世纪中国城市与区域竞争
21513700000034

第34章 革命老区如何崛起(3)

在新中国的地名中,以红字为地名的,唯有红安一地,红安完全可以打出“天下第一县”的名号。红安相比麻城,一样是鄂豫皖苏区的中心、黄麻起义的策源地,但是,红安也是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的发源地,这是麻城没有的优势。虽然同是将军县,红安是举世闻名的第一将军县,有先发优势。麻城有大将,红安亦有两任国家主席,在红色资源的比拼上,红安应该更胜麻城。洪湖市借助《洪湖赤卫队》的影视歌曲形式,具有比红安更强大的传播力度。但是,红四方面军相对红二方面军,名望更大,而且洪湖没有将军县的称号。

红色牌,是红安手中最大的牌,红安必须在与麻城、洪湖的竞争中胜出,成为湖北省红色城市唯一的和最强势的代表,如此,才可以“红色之城”之名加冕为湖北特区。

红安以前申请撤县的失败,与策略失误亦有关联。无论是成为武汉的一个区,还是成为鄂东经济重镇,都非湖北所寄望。多数城市在谋求升级时,更多是为了着眼于更快发展经济,这也是前期省管县,或者部分县级市升级为副地级城市的初衷。顺德在成为省管市之后,在2002年之前的8年时间内,经济总量翻了两番,创造了顺德奇迹。但是,目前,红安在黄冈的几个区县中位居末流,更是国家级贫困县。如从发展经济的角度出发,红安行政区划升级并无优势。

在湖北,可以缺少一个经济红安,但是,“红色红安”,或者说是“革命红安”,是不可取代的。这才是红安如井冈山一样成为省管区最大的优势。

第六节“第一将军县”何时名扬天下

“将军城”静卧在倒水河东岸。

这座曾经的“鄂东第一大市场”如今已经满目荒芜,这正是全国第一将军县今日的处境隐喻。

目前,红安已经将旅游产业作为未来的支柱产业之一。不过,作为一个县级城市,红安的旅游产业并无优势。在中国的县级建制中,任何地方都可以找到自己的旅游资源。虽然谁都说自己家乡好,但是毕竟天大地大。就拿红安的几个邻居来说,麻城有龟山,有杜鹃节,罗田有天堂寨,溪水有三角山,蕲春有五祖寺,黄州更有东坡赤壁。

红安的旅游资源,如果失去了红色的底蕴,将泯然众人。红安未来的旅游产业,如果要在湖北乃至全国范围内崛起,必须以红色旅游为先导。

而目前,红安的红色品牌,却远未形成。井冈山、延安因为******等革命领袖名扬天下,无数知名著作,都与这些地方有关。如******的雄文《井冈山的红旗可以打多久》,对于井冈山的品牌传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而在延安,也诞生了《保卫延安》、《东方红》等形式各异的作品。洪湖则因为电影《洪湖赤卫队》及其插曲《洪湖水,浪打浪》而闻名全国。甚至后起的老区,山东的微山湖,也因为电视连续剧《铁道游击队》和主题曲《微山湖》,而广为人知。

相较而言,红安的红色品牌传播,则乏善可陈。虽有电影《挺进大别山》,但却并没有具体提到红安。在中国革命史上,红四方面军以及其后主力西路军,在经过张国焘与******的路线之争后,基本凋零。曾经在红四方面和鄂豫皖苏区广泛传唱的“小小红安,真不简单,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的歌谣,目前只能躺在红安的乡土教材中,令人扼腕叹息。

缺少在全国范围内有效的文化传播载体,使红安——中国第二大红区的地位,被遗忘在大别山的崇山峻岭之中。在未来,红安必须要加强在红色文化传播方面的力度,唤起其在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前几年红火的电视剧《亮剑》,虽然被传主角原型是红安人王近山,但是,却存在着争议。未来,红安可以在这个方面多做一些考据。同时,红安可以就其核心的红色资源,如天台山、七里坪镇等进行集中的品牌宣传,争取也创造一些可以在全国范围内传播的红色文化品牌。

红安的红色品牌,又绝对不可以走井冈山走过的路。井冈山作为中国第一革命圣地,有巨大的马太效应,其旅游产业,基本占到总产值的3/4。无论是从老区的地位,还是两地的自然禀赋来讲,红安都不能仅仅定位为“红色老区”,而应该寻找在未来时代的独特定位。

历史往往具有“后浪覆盖前浪”的特点,自改革开放以降,中国已经进入到一个商业时代,此乃大势。全球主要国家,在后革命时代,也都进入了一个相对平静的大众时代,经济上的重商主义、社会生活上的大众化,已经成为潮流。革命时代已被雨打风吹去,红安的“红色”被逐步淡化乃至被一些人遗忘,亦是正常。珠三角、长三角的众多城市,方是今日的明星。而在井冈山和延安的巨大阴影之下,红安仅以红色老区立县,恐难如愿。

权衡之下,“天下第一将军县”才是红安久远的归宿。

革命终将成为过去,但是,红安的“天下第一将军县”,却有可能是空前绝后的。目前,世界各疆域大国和人口大国,如美国、俄罗斯、印度等,均已完成民主革命,恐怕以后难以再发生大规模的内战,而若发动对外战争,则各国将军的分布就趋于分散。如此,红安以弹丸之地的一县而诞生223位共产党将军、数十名国民党将军以及两位国家主席的历史,在全球地域中,绝无仅有。正如在美国男篮职业联赛(NBA)的单场比赛中个人获得100分一样,红安高产军事人才的历史将成为永久的传奇。

未来,红安不仅要发展旅游业,更要在“天下第一将军县”的定位之下,发展更多元的产业。

而事实上,在一个远离冷兵器的时代,人们对于武力仍然存在普遍的崇拜,这就是内蒙古的那达慕大会传统千年如一日,西班牙的斗牛历数百年仍然盛行,乃至足球、篮球这些充满阳刚之气的运动风靡全球的原因。

未来,红安可以在发展旅游业的基础上,发展跟军事有关的产业。例如,可以建立模拟的野战基地,开展类似目前很多地方流行的拓展训练,红安靠近武汉,可以成为武汉大都市白领的体育旅游基地。

在这个方面,红安可以借鉴江浙地区的嵊州。嵊州的定位,即是成为上海和杭州之间的卫星城市。而所谓嵊州,从名字即可看出,山多为嵊,嵊州主要就是为两大城市提供近郊旅游,争取成为其旅游基地,以及户外体育运动基地。而红安,亦可成为武汉城市圈的旅游基地、户外体育运动基地。

同时,红安亦可以仿效井冈山,争取一些高校落户本地。井冈山目前就设有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该大学直属中央,与上海浦东干部学院、延安干部学院并驾齐驱。红安缺少像井冈山那样雄厚的政治资源,但是,红安人在军队系统,却具有巨大的声望与广阔的人脉,争取军事类院校落户红安,并非虚妄。

红安如果能够争取国防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信阳陆军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指挥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雷达学院、海军工程大学等高校在红安设立分校,不仅可以结束红安没有高校的历史,亦可增强红安作为“天下第一将军县”的品牌影响力。三大干部学院,更像是中央党校在各地开出的三朵花,而国防大学,未来亦有可能选择在几个著名的老区开设分院。

红安北部的七里坪镇,是设立军事学院的天然福地,既有市镇可以保证生活,亦有连绵大山可供演习。特别是对于二炮指挥学院来说,落户红安具有很强的现实操作性,二炮指挥学院近在武汉,离红安车程不足两小时。

同时,空军工程大学导弹工程学院在陕西三原县,装甲兵指挥学院在江西省元氏县,县级城市设立军队院校,并非没有先例。在合适的时机,红安亦可设立军事院校,特别是陆军军事院校。

第七节红安经济何时腾飞

在中国的几大老区中,井冈山走的是“旅游兴市”之路,其第三产业的比重超过50%;延安走的是“工业兴市”之路,其2008年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了80.7%。

而红安的发展,则经历了多次波折。20世纪90年代,红安曾一度走工业化之路,后来,又主要发展旅游产业,最近几年,则又回归工业兴市之路。目前,红安的三个产业,基本上比较均衡,2007年,三大产业构成为30.0∶38.0∶32.0,基本呈三足鼎立之势。

红安卷烟厂在2003年被兼并之后,红安支柱产业被“釜底抽薪”,红安由此对工业立市产生怀疑,一度欲以旅游兴市。但是,由于宣传不足,以及交通落后,红安离其设想的“全国旅游重镇”,尚有不少差距。

而在工业方面,红安既有交通不便之痛,亦有行政级别过低的制约。交通的不便,既削弱了红安与武汉之间的商业联系,也使红安与东南部发达地区的来往不便。而行政级别造成的局限,使其无法似延安那样,获得国家大项目。就目前而言,红安所坚持的农业、工业与旅游业齐头并进,既是明智之举,亦属情非得已。

不过,红安在明确发展方向之后,近年来发展比较迅速。自2007年起,红安的经济增长速度分别是13.8%、29.9%、15%,而工业增长更是迅猛,近两年增长率分别达到了33.0%和32.6%。在全国性制造业萎缩的情况下,更显速度惊人。

不过,数十年来,红安的经济一直依赖于红安卷烟厂等少数几大企业,自红安卷烟厂被兼并之后,红安经济元气大伤,经济结构亦失去平衡。最近几年,红安工业经济的发展,更多的是靠一种“租借经济”的模式,靠吸引外地企业投资设厂来拉动本地的经济增长。

最近几年,红安加快了“两园一区”建设,即城西工业园、城东工业园,以及红安经济开发区(省管)。在两园一区中,进驻的多数重点企业都是外地企业,投资达数亿元的娃哈哈是杭州的企业,投资2.8亿元的雨润是江苏南京企业,投资1亿元的上好佳属于外资企业,而红安获得的投资最大的项目钧宇纸业,则是河南郑州的企业。甚至本来起源于红安的红安卷烟厂,现在也属于“外地人”,隶属于武烟了。

在红安卷烟厂被兼并之后,似乎引起了连锁反应,红安化肥厂、红安酒厂等曾经的重头企业,纷纷面临困局。目前,红安全县财政收入中2/3来自工业。如果不能培育自己的工业体系,一旦外地企业撤资,红安经济将有空心化的危险。

红安的农业略占总产值的1/3,在很多年内,红安都没有发展出自己的特色产业。

红安的地形复杂,北部为山区,南部为丘陵岗地,作物非常多样。其实红安可以借鉴台湾的农业模式。台湾省南部的屏东县以热带果树为主,主要盛产木瓜、莲雾和淡水水产等特色农产品,中部云林、彰化等县市扩大蔬菜种植面积,每个县、乡都有具有独特优势的农产品,农业区域化特色十分明显,形成了“一县一品”的格局。

红安出产的花生、红薯、板栗、茶叶比较知名,特别是红安的红薯,“红安苕”声名在外,既有讽刺红安人过于淳朴固执之意,也含有对其美味的褒奖之义。在未来,红安亦可借鉴台湾模式,形成“一乡一业”的格局,打造特色农业乡镇,甚至是特色农业村。

同时,红安在农业产业化方面,需要进一步努力。目前,除了花生制品厂之外,红安的食品加工企业,多是外地企业。未来,红安需要发展自己的食品工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带动整个农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