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杨帆:对话《时代智商》
21514600000022

第22章 品牌之花(3)

令人心酸的真情往事

这一刹那我觉得我太对不起我的两个女儿了,我几乎想抱着两个女儿告诉她们,妈妈对不起你们!

——臧健和

杨帆:包好了第一锅饺子出去,别人吃的时候,是怎么样一番情形?

臧健和:那天刚好是一个休息天,我两个女儿都不用上学,所以一个4岁的小姑娘,一个8岁的小姑娘就跟着我团团转。我的第一批客人就很好奇地走过来问我卖什么,我告诉他们卖饺子,他们连听都听不懂,然后我的女儿讲给他们听。他们这些男孩子就说,哎呀,饺子?就像几个朋友说的,20多万的北方人在香港,卖饺子的、开酒馆的、开饭馆的都有,但谁也没有让我们北方的饺子为香港人或者广东人接受,就凭你臧姑娘推个车子,你能在香港把饺子卖出什么名堂来?那个时候我全部的希望和生路都是在这个饺子上了,所以听来这句话好像一瓢凉水泼到我的头上。

他们是我的第一批客人,而且是广东人,广东人吃不吃饺子,我就要看看。我非常感谢那帮年轻人,不知是老天爷安抚了他们,还是怎么的,他们竟然等了我很长时间。我平时真是心灵手巧的,刷刷两下就能擀出一个非常圆的皮儿,可是那天在那些孩子跟前,我面都不会拆了,皮儿擀成八角的了,最后真是使出了全身的力气才把这五碗饺子包出来。当我战战兢兢地端着第一碗给那个年轻人的时候,我忘记了什么叫礼貌,我心里充满了渴望和疑问,我把我的那份渴望投射到他们脸上去,好像是直接就想问他,你告诉我好不好,你们广东人爱不爱吃,香港人爱不爱吃。这时候我突然听见一个人说,哇,好好吃啊!他是用广东话说的,是赞美啊!哎呀,真好吃啊!他们几乎每个人都在哇哇叫,好像吃到特别美的东西。本来我的心已经跳到口里了,就要出来的那种感觉,这时候他们这么一说,我这心马上跳回去了,终于放下了。他们每人吃我两碗,我第一单生意做了10块钱。我原本想我的第一单生意顶多是一个饺子,尝尝鲜而已,我没想到一下子就卖了10块钱,我开心呀!但是更开心的是这些年轻人告诉我,在香港你要是能好好地去做饺子,香港人会接受你。他们给了我这个信心,也给了我一条路。这些年轻人做梦也没想到,他们不经意的表现,却救活了一家人,培育了一个香港品牌,支持了一家企业。所以说我和孩子这一辈子,或者她们的后代都不会忘记这5个恩人。可香港真是个移民社会,我直到现在也没找到他们。

杨帆:一句话,几碗水饺,几个年轻人的认可给了您莫大的信心,那么接下来的日子会不会不断地听到这种赞美呢?

臧健和:那时我只是安下心来了,但是后来的日子还是好难过。我没有钱,我没有领牌照,我也没有工厂,我只是个推着个车子满街跑的无牌小贩。所以警察也要抓,小贩管理队也要抓,我每天提心吊胆的,一边做饺子,一边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要逃走。小小的8岁孩子她竟然能想到,说妈妈我帮你放哨,小女儿很认真,我们还真的逃脱了几次。其他小贩也非常信任我这个可爱的孩子,她在上面一叫,妈妈,走鬼呀(警察来了)!我们就会“哇”一阵子就跑掉了。

杨帆:您看,4岁的孩子都有岗位了。

臧健和:可是有一次,我们那个卖报的小贩不知道在哪儿领了一条小狗,我的孩子都是爱动物的,一看小狗,就把自己的活儿全忘了。哎呀,就那么巧,警察来了,啪,一把就按住我的摊子。

杨帆:被警察扣住之后,大家都会乱了阵脚啊。

臧健和:我的小女儿在别人的叫声中可能回过神来了,抱着小狗一看,哇,妈妈的摊子被扣住了,吓得放下小狗就往这边跑。她跑过来看着警察,扯着警服边说,叔叔,叔叔,你放了我妈妈吧,不是我妈妈的错,是蓬蓬(小女儿的名字)的错,蓬蓬没有看好你。这一刹那,我的眼泪突然像决了堤一样……当年我的婆婆不肯留下孩子,丈夫没跟我争孩子,我毅然决然地走了,包括我在后来那么苦的日子里,都没掉过眼泪,可那一刹那我管不住自己了,那眼泪“哗”地流了下来。我自以为是个好妈妈,我自以为我在为我的女儿付出着一切,可是我自己没有想到,我把一个连大人,连我这么坚强的一个女人都不能承受的压力,在不知不觉中转移到我的两个女儿的身上。大的在那儿哭,小的在那儿求情,我觉得我太对不起我的两个女儿了,我几乎想抱着两个女儿告诉她们,妈妈对不起你们!那个警察看到这一家三口的苦,他也受不了了,而且周围看热闹的人甚至都要迁怒那个警察了,他最后轻轻地说了一声,“臧姑娘,你做生意吧!”(臧姑娘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外采

大女儿:我从8岁就开始帮妈妈在码头上卖水饺,那个时候很羡慕其他的小朋友,礼拜六、礼拜天可以跟爸爸妈妈一起去玩儿。我跟妹妹的生活就是上学,放学就背着书包到码头做功课,做完功课妹妹就洗碗,我就帮妈妈包饺子,或者做其他的事情。这种经历培养了我们不轻易放弃的性格。

高于零售价的批发价

往往是这样的,看似极好的机会中却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杨帆

杨帆:您谈谈在整个创业过程中,最重要的转折点是什么?

臧健和:那个转折点发生在1982年。我的朋友带着我的水饺去参加一家日本公司的Party。日本公司大老板的女儿,一个只有12岁的小姑娘,因为从小生长在富裕的家庭里,所以吃东西非常挑剔,但是那天她吃我的饺子竟然吃了20多只。她爸爸吓了一跳,他用生意人的眼光看到这是一个出色的商品,一个商机。然后他对我的朋友说你能不能带你的朋友来,我们谈一谈在我们日本公司卖她的水饺的事情。我这个朋友太想帮我了,她认为机会来了,她把我带到了日本公司谈,日本公司说那我们可不可以去参观一下你的工厂。我一听这句话愣住了,然后我就说,我哪来的工厂,我是街边的小贩,没有工厂的,当我说完这句话,所有的日本人都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