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为企业最需要的人
21516400000023

第23章 效率至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4)

政府官员自然明白,为了每一年的这么一天而如此破费是不值得的。于是他们又去请教交通运输部门的专家,结果得到的建议是,将现有的电车轨道像火车轨道那样延长,并可以通过增加电车站数量来运送观众到现有的电车站、火车站,但这一工程同样耗资巨大。道路容量加倍花费高昂,增加车站数量耗资巨大。这些办法都不可行。为了想出代价最少效果最好的方法,政府只好向市民征集建议。

经过半年的征集和论证,最佳的问题解决方案“出炉”:在足球比赛结束时,增加一些娱乐节目。比如用象征性的1000美元请一些乐队前来演出——毕竟对于乐队而言这也是一次面对数万观众宣传自己的机会。这样,有些人会陆续离开,有些人则愿意多留一会儿以观看演出。由此,道路拥挤的问题迎刃而解。结果证明,此方案实施后效果颇佳!

同样一个难题,有些人只能想到花费1000万美元才能解决的方案,有些人则用1000美元的极小代价就把极大的麻烦给摆平了。它启示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尽可能地把代价降至最小。为了解决问题而付出过高的人力物力财力是不值当的行为!我们必须要学会算账,学会花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

1.减少“成本”

做任何事情,都要进行适当的投入、付出必要的代价,但投入与产出、代价与收获之间应当保持合理、恰当的比例。因此,我们就很有必要确立“成本意识”。

成本,通俗地说,就是为实现某个目标所付出的代价。成本与收益密切相关,在既定条件下,成本越高收益越低,成本越低收益越高,要提高收益就必须千方百计降低成本。

缺乏成本意识,不计成本,不论代价,必然会造成得不偿失,欲速而不达的结果。

以经营饭店为例。经营饭店,房租是成本的一个关键部分。同样都是辛辛苦苦干一年,有人挣十万,有人挣两万,这就是差距。很多饭店在选址时,往往会过分强调地理位置,而忽视了成本、结果,一年下来,全成了给房东打工,挣的钱全交了房租。虽然地理位置是不可缺少的一个关键部分,但是应当把这种成本的代价计算进去,在房租与地理位置之间权衡利弊。如果饭店经营者成本意识淡薄,长期工作效率不高,只靠着粗放型的增长方式经营,很难长久运营下去。

那些做事效率较高、业绩出众的人,往往有较好的成本意识,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都会善于用成本意识来衡量一件事情,做到该花则花,该省则省,尽可能在不损害品质的前提下,获得最大的收益。换言之,他们总是能做到花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

美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准备发射前,有一位公司的老板给有关部门写了一封信,想在卫星外面给公司做宣传广告。然而,有关人员对他的异想天开根本不予理睬。

但这位老总却很认真地一次又一次地给有关部门写信,非要做成这个广告不可。后来,这件事情被传开了,所有人都觉得很新鲜,在卫星上做广告,谁看得见呢?一个谁也看不见的广告有什么意义?难道是做给外星人看的吗?

事实上,直到卫星成功发射,这位老板的要求也未被批准,但却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很快,这位老板和他的公司在美国便家喻户晓,公司产品的销量随之节节攀升。

后来,有记者在采访这位老板时问道:“您怎么会想到在卫星上做广告呢?”老板笑了笑:“当时我的公司刚刚起步,根本没有足够的资金去做广告。为了达到宣传的目的,我只能找一个根本不可行的办法。结果,一分钱没花,却比花了钱的广告效果还要好上千倍。”

这是一个创新就是生命、省钱就是赚钱的时代,如果你善于“花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何愁成不了大业,赚不到大钱呢?

在当今的职场,能够花小钱、办大事的人,必定会成为杰出的人;能够少花钱、多办事的人,必定能在领导心目中占据重要地位!

谁是老板心中的优秀员工?谁会成为企业发展的中流砥柱?只有那些关注企业绩效增长并为增加业绩而努力的员工。如何做到呢?花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

2.投入小,见效大

做事不但要看结果,也要看投入产出。同样的执行,运用的方式方法不同,投入的成本就会有很大的差异,效果也将有很大的不同。

真正到位的执行,是能够以合适投入获得最大成效的执行,这是执行到位的一大标准。

在云南昆明著名的圆通寺门口,有这样一副楹联:“会道的一缕藕丝牵大象,盲修者千斤铁棒打苍蝇”。在执行中,它正好说明了“以最合适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回报”这个观点。

“会道”可以做多种解释,如善于修炼、能切中要点、会思考、有方法、善于解决问题等,从而达到以小搏大、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会道的”和“盲修者”就好比两种完全不同的执行者:前者用最小的投入,获得了最大的效果;后者则用最大的投入,换来了最小甚至是得不偿失的效果。

所以,在做事过程中,要做“会道的”,而不要学“盲修者”。要学会运用方法、技巧和时机等,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最佳的效果。

3.要事半功倍

要想事半功倍,就必须用更有效、更简便、更节约的方法去做事。

有一家大型日用品公司接到了一位顾客的投诉,说他买的一盒肥皂里面是空的。这家大公司接到顾客的投诉后,立刻通知生产线暂时停止生产,并且从包装部门一直检查到销售部门,直到找出肥皂到底是在哪一环节遗失的。

然后,公司总经理要求工程师解决这个问题。很快,工程师设计了一个配备高分辨率监视器的X光设备,它需要两个人来监控通过生产线的肥皂盒,以保证其中没有空盒。

无独有偶。同城的另一家小型日用品公司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但是一名普通雇员用一种成本很低的方法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他没有使用X光监视器,也没有使用其他昂贵的设备,而是买了一个大功率的工业风扇,然后将风扇摆在生产线旁,当装肥皂的盒子逐一在风扇前通过时,空盒便会被吹离生产线。

尽管两家公司都将问题解决了,但毫无疑问,第一家公司花费的成本和代价比第二家高昂得多。第一家公司是事倍功半,而第二家却是事半功倍。

要达到事半功倍,不妨在做之前考虑清楚三个问题:是否有更多的方法?是否有更好的方法?是否有最好的方法?

其实,归根到底要做到事半功倍,原则只有一个,那就是:花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

培养自己的高效习惯

美国著名管理大师柯维博士通过自己在商界、大学与担任家庭婚姻顾问的25年工作经验中,总结出高效能人士的七种习惯。如果你在工作中不断培养这七种习惯,一定能够让你的能力得到快速提升,成为公司的风云人物。

1.积极主动

积极主动这个词如今经常出现在管理方面的著作中,它的涵义不仅仅是采取主动行动,还意味着人必须为自己负责。个人行为取决于自身,而非外部环境。理智可以战胜感情,人有能力也有责任创造有利的外在环境。

有一次柯维博士在萨克拉门托演讲,主题正是积极主动。讲到一半时,有一位女士突然站起来发表意见:你们绝对想像不到我的心路历程!我是一个护士,看护过一个可能是世界上最挑剔、最难伺候的病人。他从来没有一句感激的话,反而处处找茬,处处作对,使我每天都过得很痛苦,然后又身不由己地把痛苦发泄在家人身上。其他护士也有同感,我们简直就希望他早点死。

而你居然在台上大谈什么积极主动,说什么未经我同意,谁也不能把我怎么样。难道我的痛苦都是自找的?这观念委实令人难以接受。可是我仍然不断玩味这番话,一直探索到内心最深处。终于我发现自己的确有这个能耐,便硬生生吞下这苦涩的良药,并承认痛苦是自己所选择的。我体验到人可以选择不要痛苦。那一刻我站了起来,只觉得自己像个重生的犯人,不再受制于别人的眼光。愈是艰难痛苦的经验,愈能磨炼意志,增强面对未来的勇气,甚至感召他人。

弗兰克曾指出,人生有三种重要的价值,一是经验价值,来自遭遇;二是创造价值,出自个人独创;三是态度价值,也就是面临困境,比如患绝症时的反应。这三种价值中境界最高的是态度价值。逆境往往能激发思维的改变,使人以全新的观点去看人与事,并由此获得难能可贵的见解。

2.以终为始

“以终为始”的习惯适用于各个不同的生活层面,而最基本的目的还是人生的最终期许,它是以所有事物都经过两次创造的原则为基础的。所有的事物都有心智的第一次创造和实际的第二次创造。我们做任何事都是先在心中构想,然后付诸实践。

3.要事第一

有效管理是掌握重点式的管理,它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由领导决定什么是重点后,再靠自制力来掌握重点,时刻把他们放在第一位,以免被感觉、情绪或冲动所左右。要集中精力完成当前的要务,就得排除次要事物上的牵绊,此时要有说“不”的勇气。

4.双赢思维

利人利己者把生活看作是一个合作的舞台,而不是一个角斗场。一般人看事多用二分法:非强即弱,非胜即败。其实世界之大,人人都有足够的立足空间,他人之得不必视为自己之失。

5.知彼解己

若要用一句话归纳人际关系学中的重要原则,那就是:知彼解己——首先寻求去了解对方,然后争取让对方了解自己。这一原则是进行有效人际交流的关键。

假定有一位荒唐的眼科医生为病人配眼镜,居然摘下自己的眼镜让病人试戴,理由是:“我已经戴了10年,效果很好,就给你吧,反正我家里还有一副。”谁都知道这是行不通的,可医生却说:“我戴得很好,你再试试,别心慌。”病人说:“可是我看到的东西都扭曲了。”医生说:“只要有信心,你一定能看得到。”病人一再抗议,医生居然恼羞成怒:“算我倒霉,好心没好报。”

这位眼科医生尚未诊断就开处方,谁敢领教?但与人沟通时,我们常犯这种不分青红皂白妄下断语的毛病。因此柯维强调,了解别人与表达自我是人际沟通不可缺少的要素,但有时我们有喜欢匆匆忙忙解决问题的倾向。

6.统合综效

在互赖关系中,综合效益是对付阻挠成长与进步的最有力的途径。助力通常是积极、合理、自觉、符合经济效益的力量;相反的,阻力多半消极、负面、不合逻辑、情绪化、不自觉。不设法消除阻力,只一味增加推力,就仿佛施力于弹簧上,终有一天会引起反弹。如果配合双赢的动机、同情心的沟通技巧与统合综效的整合功夫,不仅可以排除阻力,甚至可以化阻力为动力。

一天早晨,柯维接到一个土地开发商的求救电话。由于他未按时偿还贷款,银行打算没收抵押的土地,为了保留土地,他又反控了银行。另外,由于开发进度落后,附近的居民纷纷抗议,市政府也备感尴尬。此时,银行与开发商均已投入了巨额的诉讼费,但距离开庭还有好几个月。

经过柯维在电话中的一番劝说,他勉强同意用七个习惯中的第四、五、六个习惯与银行方面谈判。早上八点,谈判一开始剑拔弩张。前一个半小时,由柯维讲述双赢思维、知己知彼与统合综效等观念,然后根据初步了解,把银行方面和土地开发商的顾虑都写在黑板上,双方加以讨论和澄清。

正午时分,原定到了结束会议的时间,会场上的讨论气氛异常热烈,开发商所提的建议都获得热烈的回应。虽然这项谈判后来又延续了一段时间,但官司总算被撤回,后来那片土地上也总算盖起了栋栋高楼。

7.不断更新

人生最值得投资的就是磨炼自己,因为生活与服务他人都得靠自己,自己是最值得珍惜的。工作本身并不能带来经济上的安全感,具备良好的思考、学习、创造与适应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拥有财富,并不代表经济独立,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才远比拥有财富可靠。

如果你在工作中不断培养这七个习惯,一定能够让你的能力得到很快提升,成为公司的风云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