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为企业最需要的人
21516400000033

第33章 超越自我——做企业最杰出的员工(1)

人必须有所追求,而这追求的标准,不一定是获得事业的丰收,而是超越自我的成就感。优秀的员工就是与公司一起乘风破浪,与公司共命运,多替公司想想,多想想我能多做些什么。超越自己,突破个人的极限,从而收获丰满的人生。

攀登最高标准的山峰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体会:没有高标准就没有高动力。那些优秀员工为什么能够创造奇迹般的业绩,虽然答案各种各样,但是其中有一点非常的相似:他们对自己都有着极高的要求。他们会努力把工作做更好,让使顾客百分之百地满意,为公司创造真高的利益与价值。

泰国的东方饭店堪称亚洲饭店之最,天天宾朋满座。如不提前一个月预订是很难有机会入住的,而且客人大都来自西方发达国家。东方饭店的经营如此成功,是有特别的秘诀吗?不是。是他们有独到的促销手段吗?也不是。那么,他们究竟靠什么获得骄人的业绩呢?要找到答案,不妨先来看看一位国内的李先生入住东方饭店的经历。

因为公司泰国业务往来,第一次下榻东方饭店李先生就感觉很不错,第二次再入住时,楼层服务生恭敬地问道:“李先生是要用早餐吗?”李先生很奇怪。反问:“你怎么知道我姓李?”服务生说:“我们饭店规定,晚上要背熟所有客人的姓名。”这令李先生大吃一惊,虽然他住过世界各地无数高级酒店,但这种情况还是第一次碰到。

李先生走进餐厅,服务小姐微笑着问:“李先生还要老位子吗?”李先生的惊讶再次升级,心想尽管不是第一次在这里吃饭,但最近的一次也有一年多了,难道这里的服务小姐记忆力那么好?看到他惊讶的样子,服务小姐主动解释说:“我刚刚查过电脑记录,您在去年的6月8日在靠近第二个窗口的位子上用过早餐。”李先生听后兴奋地说:“老位子!老位子!”小姐接着问:“老菜单,一个三明治,一杯咖啡,一个鸡蛋?”李先生已不再惊讶了,“老菜单,就要老菜单!”上餐时餐厅赠送了李先生一碟小菜,由于这种小菜他是第一次看到,就问:“这是什么?”服务生后退两步说:“这是我们特有的某某小菜。”服务生为什么要先后退两步呢,他是怕自己说话时口水不小心落在客人的食品上。可以说这种高标准的服务不要说在一般的饭店,就是在美国顶尖的饭店里李先生都没有见过。

后来,李先生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再到泰国去。但在他生日的时候却突然收到了一封东方饭店发来的生日贺卡,并附了一封信。信上说东方饭店的全体员工十分想念他,希望能再次见到他。李先生当时激动得热泪盈眶,发誓再到泰国去,一定要住在“东方”,并且推荐自己的朋友像他一样选择“东方”。

其实,东方饭店在经营上并没什么新招、高招、怪招,他们采取的都是惯用的传统办法,向顾客提供人性化的优质服务。只不过,在别人仅局限于达到规定的服务水准就停滞不前时,他们却进一步挖掘,按最高标准要求自己,抓住许多别人未在意的不起眼的细节,坚持不懈地把最优质的服务延伸到方方面面,落实到点点滴滴,不遗余力地推向极致。由此,便轻而易举地赢得了顾客的心,天天爆满也就不奇怪了。

韩国现代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经理在谈到对员工的要求时是这样认为的:“我们认为对员工的最高要求是,他们能够自己在内心中为自己树立一个标准,而这个标准应该符合他们所能够做到的最佳的状态,并引领他们达到完美的状态。”

在现时代的各种公司中,公司对员工的要求已经由原来的规定怎么做,员工只要老老实实照做,变成了员工自我加压、自我完善。而这样的转变则要求员工必须要按工作的最高标准来要求自己,因为这样才能达到自我管理、自我发挥的状态。

罗文在送信给加西亚的时候,为自己设定了一个工作的最高标准:不推脱、不敷衍、尽全力。这样的人是一种异常优秀的人,他们不仅仅会按别人的要求把自己的工作做到位,而且会出人意料地做得非常完美。

对于员工来说,以最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在工作的时候,就意味着做到让客户百分百地满意,让客户感受到超值的服务,这也是优秀员工工作的唯一标准。这样的标准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将造就优秀的员工,另一方面将造就成功的企业。

可以说,在各种行业中,零售业是最考验服务水平的行业。很多专家在研究沃尔玛成功的原因时,他们分析得出了三个结论:一是沃尔玛拥有全球性的信息网络,能够及时有效地反应全球的零售业变化;二是沃尔玛拥有整体高效的成本分摊系统;三是沃尔玛员工提供了优质而无可挑剔的服务。在沃尔玛的店面里,员工都以最高的工作标准警醒自己。员工的微笑服务、耐心、诚实早已经是最基本的准则。这便是员工用最高的标准要求自己给企业和自己带来的巨大收益。

成为不可替代的专家

我们知道,市场表现最好的产品都是在行业里面第一名的产品。同样的道理,我们要成为一个企业里面薪水最高的员工,就必须成为公司里面表现最佳的员工。

著名的成功学家博恩·崔西在他的书中这样写到:就像一张招聘的海报上所写的,“在各个方面成就自己”应该是你的目标之一。只有那些表现出色的人才能得到丰厚的回报,表现平平的人得到的回馈也很一般,而表现不好的人,则要经受失败和挫折,所获甚微。

最成功的那些人所具备的素质之一,是他们在其职业生涯的某个时刻决心要表现卓越,决心要成为行业里的顶尖人物,而且不在乎要付出多少时间,付出何种代价和牺牲。下定这样的决心,促使他们从那些从未这样下定决心的人群里冲出来,努力让自己的收入攀升到常人的三倍、四倍、五倍甚至是十倍的水平。

博恩·崔西自己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他的童年比较苦,也没有受过多少教育,一开始他很缺乏自信,他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只是一个底层的销售员。但是,他认识到,每一个行业里面最顶尖的10%的人,都是从最底层开始做起的。今天我们看来非常风光的董事长、总经理,不也和我们一样有过做普通员工的时候吗?每一个杰出的人物都有过表现平平的过去。

因此,不要认为别人比你强,别人比你聪明,所有的技巧都是可以学会的,只要努力,你也可以成为行业里的专家。

成为专家不仅是你个人对自己的要求,现在的企业也越来越需要这样的人才。无论从事什么职业,你都应该精通它,下决心掌握自己职业领域的所有问题,比别人更精通。如果你是工作方面的行家里手,精通自己的全部业务,就能赢得良好的声誉,也就拥有了潜在成功的秘密武器。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为了和人类一样聪明,森林里的动物开办了一所学校。开学第一天,小鸡、小鸭、小鸟、小兔、小山羊、小松鼠等许多动物都赶来了!学校特为它们开设了五门课程:唱歌、跳舞、跑步、爬山和游泳。第一天是跑步课,小兔子一下从体育场地跑了一个来回,显出很“自豪”的样子。但其他的小动物,有噘着嘴的,有耷着脸的。小兔子真的是太喜欢这个学校了!第二天是游泳课,小鸭子兴奋地一下跳进了水里,而从来不会游泳的小兔子傻了眼,其他小动物更没了招。接下来,第三天是唱歌课,第四天是爬山课……

总之,学校里每一天的课程,小动物们都有喜欢的和不喜欢的。

这则故事寓意深远,它阐释了一个哲理——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成功,主要是看他是否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长处。既然如此,就“不能让猪去唱歌,让兔子去学游泳。”要成功,小兔子就应跑步,小鸭子就该游泳。一个人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发挥出最大的优势,这是工作和人生的原则。如果有事情必须去做,就应全身心投入!

如果我们能在某一特定领域里进行持续不懈的努力,我们肯定能获得一定的成就!

许多人都曾为一个问题而困惑不解:明明自己比他人更有能力,但是为什么成就却远远落后于他人?不要疑惑,不要抱怨,而应该先问自己一些问题:自己是否真的走在前进的道路上?自己是否像画家仔细研究画布一样,仔细研究职业领域的各个细节问题?为了增加自己的知识面,或者为了给你的老板创造更多的价值,你认真阅读过专业方面的书籍吗?在自己的工作领域你是否做到了尽职尽责?

如果你对这些问题无法作出肯定的回答,那么这就是你无法取胜的原因。如果一件事情是正确的,那么就大胆而尽职地去做吧!如果它是错误的,就干脆别动手。

一个人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应该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发挥出所有的优势,以求得不断的进步。这不仅是工作的原则,也是人生的原则。如果你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毫无特长可言,没有了理想,失去了方向,生命就会变得毫无意义。一位先哲说过:“如果有事情必须去做,便全身心投入去做吧!”另一位先哲则道:“不论你手边有何工作,都要尽心尽力地去做!”无论你身居何处,如果能以全部精力投入热爱的工作中,最后必定会获得经济自由。那些在人生中取得成就的人,一定是在某一特定领域里进行过坚持不懈的努力。

创新思维,激活生命

在工作中,许多员工由于害怕承担责任,一味地墨守成规,惧怕改变,不愿意尝试用新的方法做事。他们的做事准则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自己只要做好分内的工作,对得起那份薪水就可以了。如果你这样想,那么你充其量只能作为“垫底”的,让老板放心,但绝不会令老板欣赏。

一家规模不大的建筑公司在为一栋新楼安装电线。有一处地方,他们要把电线穿过一根几十米长但直径只有3厘米的管道,管道砌在砖石里,并且弯了4个弯。开始时他们束手无策,显然,用常规方法无法完成这个任务。

后来,一位爱动脑筋的装修工想出了一个非常新颖的主意:他到市场上买来两只白老鼠,一公一母。然后,他把一根线绑在公鼠身上,并把它放在管子的一端。另一名工作人员则把那只母鼠放到管子的另一端,并轻轻地捏它,让它发出吱吱的叫声。公鼠听到母老鼠的叫声,便沿着管子跑去找它。它沿着管子跑,身后的那根线也被拖着跑。

因此,工人们就很容易把那根线的一端和电线连在一起。就这样,穿电线的难题得到顺利解决。这位爱动脑筋的装修工,也因为创新而完成了任务,最后得到了老板的嘉奖。

在工作中,会出现许多我们无法通过正常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即使能够解决,也会因为耽误大量的时间而降低效率。因此,如何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就成为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而创新无疑就是最佳的选择。

在一般情况下,人们总是惯用常规得思维方式,因为它可以使我们在思考同类或相似问题时,省去许多摸索和试探的步骤,能不走或少走弯路,从而可以缩短思考的时间,减少精力的耗费,又可以提高思考的质量和成功率。但这样的思维定势往往会起一种妨碍和束缚的负面作用,它会使人陷入在旧的思维模式的框框里,难以进行新的探索和尝试。

因此,我们应当敢于打破常规的想法,摆脱束缚思维的固有模式。而且应该长期坚持这样做,养成一种创新的习惯。学会换一个角度,换一个立场来思考问题,也许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答案,从而减少工作时间,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很多人认为创新是企业领导者的事,与自己无关,这种认识是完全错误的。正如杰克·韦尔奇所说的:“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创新的人,关键是看我们有没有创新的勇气和能力,能否掌握创新的思维方法和运用创新的基本技巧。”如果你能在刚工作时就展现这方面的能力,那你就能很快从一大堆新人中脱颖而出,领先一步。

麦克是一家洗衣店的员工。他是一个有着创新精神的年轻人,他一直在思考怎样才能增加人们洗衣的次数。他知道很多洗衣店都要在每一件烫好的衬衣领子上加上一张硬纸板,以防止其变形。于是,麦克便想:“我能不能对这张三角纸板进行改进,以使其更具价值呢?”

他突然有了一个灵感,即在纸卡的正面印上彩色或黑色的广告,背面则加入一些别的东西:如孩子们的拼图游戏、家庭主妇的美味食谱或全家可在一起玩的游戏等等。麦克把他的想法告诉了老板,老板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建议,并立即着手采取了行动。有些家庭主妇为了搜集麦克的食谱,把原本可以再穿的衬衣也送来烫洗。此举不仅使洗衣店赚到了一笔不小的广告费,而且也为洗衣店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麦克的创新之举,不仅使他的业务量大升,他本人也因此而被老板提拔为助理。一个小小的创意,不仅成就了公司,更成就了自己。

在公司里,老板给你规定的任务,你是否每天重复别人或者自己老一套的方式去完成呢?如果是,为什么不鼓起勇气,大胆创新,想出一个奇妙的好点子,更快、更迅速、更好地完成任务呢?你要想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别人不能获得的成功,你就必须要有创新的意识和追求卓越的精神。

有创新才能有发展。一个职场中的优秀员工必定是做事高效的员工,因为只有高效才能让员工业绩突出,得到老板的赏识。要想高效率做事,员工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而一次、两次的灵光一现,并不能让你真正具备过人一等的资本,只有坚持长期的创新,不断地创新,才能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超越别人,也超越自己。把创新新当成一种习惯,你就是老板需要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