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喝茶聊天经济学
21518500000027

第27章 经济模式之思考(2)

要面临的问题是很多,金融的改革也是一个重点。同时,中国金融业的市场化程度并不高,门槛还是很高。政府干预下的金融市场,并没有把问题解决了,反而产生了更多问题。这也是中国经济需要改革的重要领域,这点需要进行改革。人民币汇率问题,也是一个问题。最根本方法,就早日实现人民币自由兑现。

其实,中国经济始终要围绕“产权”两个字展开。能否转型成功,这有很多因素。实际上,人口政策也是经济范畴的内容,所以人口政策的调整要及时。总之,中国的改革还需要走很长的路。

为何市场经济让一代“首富”走向没落

南方一个小镇,有一位姓王的老人。他出生在1899年,新中国成立前就移居这个小镇。他有四个儿子、一个女儿。老二和老四从事经商活动,在那个小镇里是非常出名的。改革开放之前,政策对私有经济限制,所以一般不允许私人搞买卖活动。具体不清楚什么原因,政府就特批这位老人的两个儿子搞买卖,也就是老二和老四。

当时,全镇可能只有王家的老二和老四可以搞买卖活动,也有可能只有几家而已。他们面临的竞争对手是公家,生意自然就好做。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有人做生意。毕竟改革开放之初,也没有那么多人做生意,所以老二和老四生意还是非常好。由于他们两个人起步比较早,拥有了一笔客户资源,这是别人没有的优势。

20世纪80年代,这两兄弟的生意越做越好,财富也有一定积累。老四在1986年建了三层楼,并且购买彩电。老二也在相同时期建了房子,买电视机、买摩托车等。从此,他们名气在小镇大增,人们把他们称之“首富”。事实上,他们并不是这个小镇最有钱的人,但是那些有钱人,人们可能不知道,就将错就错把这个头衔送给这两兄弟。

老二和老四,他们的子女也继承着家业,继续发扬光大。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他们兄弟俩生意做得相当好。90年代初,老二家族做袜子批发生意,一个月可以赚到10多万元(注:老二本人亲自告诉作者)。同时,渔网生意也是做得非常好。当时,这个小镇很多人都认为老二家族财产可能有几百万元,保守估计也有上百万元。因此,老二先后成为这个小镇比较早的万元户、10万元户、百万元户。

1994年4月4日,这位姓王的老人去世了。本来,这位老人去世,对老二和老四家业应该没什么影响。但是历史总是那么巧合,他两个儿子生意也出现了转折点,出现从未有的困难。可怕就是,这位老人去世3个多月之后,他的一个孙女也病逝了。次年,老二袜子批发生意陷入困境,曾经出现多天营业额不到1000元。尽管在1996年情况有所好转,但是昔日辉煌不再。21世纪以来,老二家族生意出现巨大困难,亏本现象也经常出现。老二的长子因生意不好,也经常赌博,出现一代的没落。老二的长子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老二的长孙智商有点低,小学一年级都读了几年,所以小学都毕业不了。现在,生意慢慢交给这个长孙打理,但是很多人说,这个长孙迟早把他们家业搞垮的。

老四生意也曾经陷入困境,但是最近几年,情况稍微好一些。老四的长子负责家族生意的打理,通过个人努力扭转危机。2009年,老四的长子终于买了排量1.4升的吉利轿车。在普通人看来,能够拥有一辆小车,确实是很不错的。但是当年的“首富”家族,在2009年才买了一辆排量1.4升的轿车,这有很多讽刺味道。

市场经济让一代“首富”走向没落,这给我们什么思考?其实,这是游戏规则问题而已。当年,老二和老四能够胜出,最大因素就是资源的垄断。经营牌照就是财富,所以他们生意做得非常好。这个牌照取消之后,就有更多人加入,慢慢地就在竞争之中处于不利地位。不可否认老二和老四这两个家族的成员都有一定做生意的天赋,但是他们不思进取,没有认真学习知识。比如,老四的妻子就不让长女继续读书,让她帮家里做生意。他们没有那种学习的精神,没有远见,只是看到目前的利益。

当年的“首富”,也开始移开人们视线。如今,那个小镇里,有不少人身价过亿元了。就这样,这个“首富”就成为一个传说。也有人开玩笑说,不要迷恋“首富”,那只是一个传说。对于市场经济,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这让一些人失去了依赖。老四曾经说过,现在太多人做生意,赚钱很辛苦。他非常怀念20世纪80年代的日子,毕竟那时赚钱很容易。

其实,这个小镇“首富”的没落,就是改革开放一个缩影。说实在话,老四的长子能够在市场经济浪潮之中把生意做下去,确实是不容易的。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应该得到很多启发。

从三代企业家看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经济取得的成绩值得肯定。影响着中国改革,推动中国经济进程,企业家功不可没。中国企业家经历了三代,第一代是农民企业家;第二代是知识分子下海经商,第三代是一批以海归人员为主的专家型企业家。这个时间段分别是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和2000年前后。

第一代企业家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创业过程面临体制风险。第二代企业家很多是大学生,甚至研究生,有政府的背景,要面临的就是市场风险。第三代企业家中有很多在国外接受教育,熟悉新技术的发展,懂得国际资本运作,有一定的国际视野。三代企业家变迁,成为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一个缩影。

第一代企业家的成功,关键因素就是能够在体制下进行创业。政治因素的不确定,成为这些企业家创业的最大风险。可以说,这些企业家的成功都是被逼出来的。毕竟,那个时代做企业并非是人们乐意的选择。很多人都是迫不得已,所以选择经商,做个体户,然后把它做大,最终成为一名企业家。那时,凡是接受到一定教育的人,都有机会被政府安排工作。可以说,20世纪80年代,整个就业都在政府计划之中。没有得到政府安排工作的人,往往是学历非常低,或者生活在农村里,或者政治身份有问题。这些人算是当时社会的特殊群体,于是极少数人被迫选择创业。可以说,第一代企业家是来自特殊群体,也是以农民为主。

第一代企业家的成功,确实让人佩服,但是同时也产生了一股读书无用论的声音。毕竟,这些企业家知识并不多,学历也很低,但是收入却比高级知识分子还要高。于是,这个社会就出现一种怪调,对知识嘲笑。其实,这是他们对知识价值的一种误读而已。按照费雪理论,凡是能够带来收入的都是资本。劳动力、知识、机器等都是资本,但是忽略了冒险精神也是一种资本。要知道,那个时代缺少的就是一种冒险精神。尤其是体制风险,没有人愿意冒此风险,所以冒险精神就成为非常稀缺的资本。这些人选择了冒险,所以他们就得到非常高的收入。当然,并不是所有创业者都是成功了,只是这些失败者没有人去记住他们。

要是回头看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这些企业家创业史确实触动了中国的改革。当然,企业家永远都需要冒险的,只是这个政治风险的代价是昂贵的。由此,可以看出这一代企业家生存的艰难。同时,也从一个侧面看到20世纪80年代改革的政治风险。

第二代企业家,以知识背景为主。改革深入,他们要承担的政治风险降低,但是要面临市场的风险。1992年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这是一场机遇,同时也是一场风险。当时,整个经济体制处于转型阶段,机会是非常多。20世纪90年代,经济大起大落,让很多企业家处于一种迷惘之中。那时,赚钱很容易,但是也有很多人粗心而破产了。从经济过热到经济宏观调控,多少企业从而死掉。1997年金融危机,人民币坚持不贬值,这对当时很多企业造成冲击。

第三代企业家中有很多在国外接受教育,创业方向也有所不同。IT产业是第三代企业家创业的方向,或者是相关的高科技。这些企业家需要国际视野,思维也需要国际化。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这意味全球化越来越近,经济将融入一体化之中。互联网将提供这些平台,让大家融入地球村里。

改革30多年,企业家对中国经济作了巨大贡献。这三代企业家,他们具备创新精神,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进行各种积极探索。他们打破常规,坚持独立的思考方式,开拓进取,成为市场经济主体力量。企业家一步步走过来,创造中国改革的成果。同时,企业家成长也让我们看到中国的改革并不容易。

21世纪第一个10年里,我们看到企业家命运跌宕起伏,这也是中国改革一个真实写照。市场化改革仍然和企业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其实,企业家的路子并不好走,这也意味中国改革还是困难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