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位撑竿跳的选手,他一直苦练却无法越过某一个高度。他失望地对教练说:“我实在是跳不过去。”教练问:“你心里在想什么?”
他说:“我一冲到起跳线时,看到那个高度,就觉得我跳不过去。”
教练告诉他:“你一定可以跳过去。把你的心从竿上掉过去,你的身子也一定会跟着过去。”
他撑起竿又跳了一次,果然跃过。
其实,只要打破心中的瓶颈,便可以超越困难,可以突破阻挠,粉碎障碍,完成自己的期望。
在人生的舞台上,其实无所谓主角、配角,每一个人在他的岗位上都是主角。
有位员工特别管不好自己的钥匙,不是丢了,就是忘了,要不就是反锁进门里边。他的301办公室就他一人,老是撬门也不是个办法,配钥匙时便多配了一把,放在302办公室。这下无忧无虑了好些时日。有一天他又没带钥匙,恰好302室的人都出去办事了,又吃了闭门羹。于是他在303也放了钥匙,多多益善。最后就变成这样:有时候,他的办公室,所有的人都进得去,只有他进不去。
在现实生活中放弃自己的权利,让别人的意志来决定自己生活的人实在不少。失去了自我,也就失去自我追求和信仰,也就失去了自由,那自卑就会随时来压迫你,迫使你归入生活的阴暗里面去。最后变成一个毫无价值的人。人生最大的损失莫过于失掉自信。
一位画家把自己的一幅佳作送到画廊里展出,他别出心裁地放了支笔,并附言:“观赏者如果认为有欠佳之处,请在画上作记号。”结果画面上标满了记号,几乎没有一处不被指责。过了几日,这位画家又画了一张同样的画拿去展出,不过这次附言与上次不同,他请每位观赏者将他们最为欣赏的妙笔都标上记号。当他再取回画时,看到画面又被涂满了记号,原先被指责的地方,却都换上了赞美的标记。
这位画家不受他人的操纵,充满了自信。正像林润翰先生所言,他“自信而不自满,善听意见却不被其所左右,执著却不偏执”。
如果过高地估计他人而过低地估计自己,遇事认识不到自己拥有的能力和可能性,越是这样越觉得自己不行,觉得自己不行,就必然要依赖他人,受他人的操纵。这样,每失败一次,自信心就会磨灭一次,久而久之,一切就会按照别人的意见行事,一切就会操纵在别人手里,可悲的事就会接踵而来。如果用正确的观点评价别人和看待自己,这样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迷失自己,都会有完全的自信,永不会受他人操纵。
遇事要用正确的思维方式,不要完全相信你听到的,看到的一切,也不要因为他人的批评、鄙视而轻视自己,摒除自卑感产生的压力,找回坚定的自信。
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往往自己就能成功,这是人的意识和潜意识在起作用。人的心灵有两个主要部分,就是意识和潜意识。当意识做所有的决定时,潜意识则做好所有的准备。换句话说,意识决定了“做什么”,而潜意识便将“如何做”整理出来。意识就好像冰山浮出水平线上的一角,而潜意识就是埋藏在水平线下面很大很深的部分。有人还用科学术语比喻:人体的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就相当于电脑的“硬件”,意识就是这部无比精密电脑的“操作者”,潜意识就等于电脑的“软件”。
为什么我们要相信自己?因为在这世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你所做的事,别人不一定做得来;而且,你之所以为你,必定是有一些相当特殊的地方——我们姑且称之为特质吧!而这些特质又是别人无法模仿的。所以你该相信自己。人生自信三百年,自信的潜意识会造就自己人生的成功。
既然别人无法完全模仿你,也不一定做得来你能做得了的事,试想,他们怎么可能给你更好的意见?他们又怎能取代你的位置,来替你做些什么呢?所以,这时你不相信自己,又有谁可以相信?
况且,每个来到这个世上的人,都是上帝赐给人类的恩宠,上帝造人时即已赋予了每个人与众不同的特质,所以每个人都会以独特的方式来与他人互动、进而感动别人。要是你不相信的话,不妨想想:有谁的基因会和你完全相同?有谁的个性会和你一毫不差?
基于这种种重要的理由,我们相信:你有权活在这世上,而你存在于这世上的目的,是别人无法取代的。
不过,有时候别人(或者是整个大环境)会怀疑我们的价值,时间一长,连我们都会对自己的重要性感到怀疑。请你千万千万不要让这类事情发生在你身上,否则你会一辈子都无法抬起头来。
有个钓者在岸边岩石上垂钓,有几名游客在欣赏海景之余,亦围观钓上岸的鱼。
只见钓者竿子一扬,钓上了一条大鱼,约有三尺来长,落在岸上后,那条鱼仍腾跳不已。钓者冷静地用脚踩着大鱼,解下鱼嘴内的钓钩,顺手将鱼丢回海中。
围观的众人响起一阵惊呼,这么大的鱼还不能令他满意,足见钓者的雄心之大。就在众人屏息以待之际,钓者鱼竿又是一扬,这次钓上的是一条两尺长的鱼,钓者仍是不多看一眼,解下鱼钩,便将这条鱼放回海里。
第三次钓者的钩竿又再扬起,只见钓线末端钩着一条不到一尺长的小鱼。
围观众人以为这条鱼也将和前两条大鱼一样,被放回大海。却不料钓者将鱼解下后,小心地放进自己的鱼篓中。游客中有人百思不解,遂问钓者为何舍大鱼而留小鱼。
钓者回答:“喔,那是因为我家里最大的盘子,只不过有一尺长,太大的鱼钓回去,盘子也装不下……”
舍三尺长的大鱼而宁可取不到一尺的小鱼,这是令人难以理解的取舍标准,而钓者的惟一理由,竟是因为家中的盘子太小,盛不下大鱼。
在我们的生活经历中,许多人都经历过类似的事情。例如,因为自己平凡的背景,而不敢去梦想非凡的成就;因为自己学历的不足,而不敢立下宏伟大志;因为自己的无知,而不愿打开心扉,去追求更好的生活。可是如果你不主动打破生命的格局,你就无法改变你的人生。
自信要做到完全的自尊自重。当你逃避人生,你就是啃噬你自己,摧毁你的精神。一个人必须学会每天和自己竞争,才能掀起真正的信心革命!“明天”这个借口,之所以也是沮丧的一面,是因为这种“明天”哲学会引人过着没有目标的日子。
在田径竞争中,竞赛者可因某种原因而被取消资格,好歹全在裁判。但在日常的生存竞争中,只有我们自己才能取消自己的竞赛资格。而当我们这样做时,竞赛仍然照常进行,它是一种马拉松式的长途竞跑——在我们心中,我们沿着跑道奔跑,跑了一圈又一圈,受到挫折,绝不容许思虑踌躇,直到我们精疲力竭。我们要在自己的心中跑一场“怒发冲冠”或“艾丽丝梦游仙境”的竞赛。我们必须走进而非奔进积极的世界,去与他人竞争(以及合作),发现我们做人的效用。我们要挺起胸膛,走向完全的自尊自重。我们要沉着而又镇静地向前走,从容而又自信地向前走,想到我们所能贡献给大家的一切——想到我们所能贡献给自己的一切。
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你在跪着;只要站起来,你会发现伟人也是人做的。有些人一经历磨难和打击,就总好从内心里生出宿命论的观点,以便把自身的责任摆脱得一干二净。这实在是一种没出息的表现。古今中外的大量事实一再证明着一种真理:当一个人全身心地致力于成功时,那他的成功就是早晚的事情;当一个人总想着失败时,那么他的失败就非注定不可。
人生最大的失败是不能战胜自己
不论你喜不喜欢,你都必须每天跟自己竞争;你必须击败你心中的消极意识。你不能骑墙观望,必须加以抉择。你不跳向这边就得跳向那边,不是面对生活就是背离生活;强化你的自觉,肯定你自己,不然就会变得懦弱无能。
一个人必须学会每天和自己竞争,才能掀起真正的信心革命!首先,不能替过错找借口,而是承认并超越它。找借口涉及到避免目标的达成,而超越错误的本身就是一种目标。当我们避免设定有价值的目标时,便会无所事事地过日子。这种思想会怂恿人什么也不做,把一切推到明天。
“明天”这个借口,之所以也是沮丧的一面,是因为这种“明天”哲学会引人过着没有目标的日子。它使人变得消极退缩,逃避人生的责任,而养成不负责的态度。
“明天会社”是一种庞大的国际组织,到处都有人把事情推到“明天”。
这种“明天”哲学之所以令人泄气,是因为它的根基建立在一个妄想上面:美好的明天就要到了,那时,目标就较容易达到;那时,障碍自会消失;那时,就不会再受到挫折了。
也许等到那个美好的明天到来时,数以亿计的“明天会社”会员将去工作,把事情完成。但那一天将不会来临,至少,它不会在你有生之年来临。
这种“明天”哲学只是一种纯粹的向往,一种十足的幻想,它会使你退却、逃避,把你带向沮丧的其他方面。
这种具有毁灭性的“明天”哲学,跟所谓的“新愁旧病”完全不同,后者使人希望在今天和明天改善自己。前者消极、被动;后者积极、主动。我们应该永远希望改善自己。
只要你的能力可以办到,只要你的目标值得一试,那么今天就动手吧。如此可使你不停地工作、前进,这对你是有益的。不论你喜不喜欢,你都必须每天跟自己竞争;你必须击败你心中的消极意识。你不能骑墙观望,必须加以抉择。你不跳向这边就得跳向那边,不是面对生活就是背离生活;强化你的自觉,肯定你自己,不然就会变得懦弱无能。这才是求生之道,才能形成你希望的良好的成功性格。
畏缩生活、深陷于不安、无能感,甚至对自我能力持有怀疑的人,几乎随处可见。只要心中充满自信,没有一件不能做的事。如果想法一旦消极的话,当天的行动与表现自然也会显得消极。
世界上绝大多数人之所以不能成功,都是因为退缩的性格所致。在这里,我们想说明一点:一个人如果认定了自己有能力做的事,就千万不要给自己留退路。否则你的性格中总会有退而求其次的因素,这一点将会对你造成致命的摧毁。
“缺乏自信”一向是困扰人们性格的大问题,有项针对某大学选修心理学的学生所做的调查,其中有一道问题是个人最感困扰的事,调查结果显示,缺乏自信性格的人占75%。
怎样来看待因缺乏自信而形成的退缩性格呢?这种类型性格的人对于自己是否具有担负责任的能力深感疑虑,他们也怀疑自己能否抓住有利机会。他们总认为事情不可能顺利进行,从而保持着忐忑不安的性格。此外,他们也不相信自己可以拥有心中想要的东西,于是他们往往退缩而求其次,只要拥有些许的成就便觉心满意足。事实上,世上有成千上万的人们都是被这样的力量打败,并怀着不安的感觉在人生的路途上匍匐前行。严格说起来,其中绝大多数的人均没有必要遭受这种挫败。
因此,坚强的人可以征服一切,但首先必须征服自己。
自己把自己说服了,是一种理智的胜利;自己被自己感动了,是一种心灵的升华;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种人生的成熟。大凡说服了、感动了、征服了自己的人,就有力量战胜一切挫折、痛苦和不幸。
受挫一次,对生活的理解加深一层;失误一次,对人生的领悟增添一阶;不幸一次,对世间的认识成熟一级。从这个意义上说:要想获得成功和幸福,要想过得快乐和欢欣,首先要把失败、不幸、挫折和痛苦读懂。
有人把自己看作是生活的主角;有人把自己看作是生活的配角;有人把自己看作是生活的观众;而不屈服于命运的强者,却把自己看作是生活的编导。
强者最善于通过生活中的很多能照出自己的真实的一切表象的镜子来剖析自己,调整自己,完善自己。
我国古代就有“头悬梁,锥刺股”的佳话,说的是战国时期最著名的纵横家发奋图强,勤学苦练的故事。苏秦曾出使燕、韩、赵、魏、齐、楚六国,凭借其出色的才能,成功地说服六国国王联合抗秦,并佩带六国相印,亲自担任纵约长。苏秦的成功,与他平素自觉的努力分不开。他年轻时,一直闭门读书,潜心钻研学问,常常苦读至深夜。为了防止夜里读书困乏,他将头发悬到房梁之上,并用锥子刺大腿。正是由于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努力,他最终养成了坚强的性格意志特征,取得了事业上的辉煌。美国著名的发明大王爱迪生也是很好的一例。他出生于美国米兰市的一个贫穷农民家里,没受过正式的学校教育,很小就帮助家里干活。8岁时就能自己种菜,并挑到街上去卖;12岁开始打工,到城市和火车上卖报纸,饱受了艰难生活的磨练。这种早期的艰苦经历,磨炼出他坚强的性格意志特征。而这种坚强的性格意志特征使他受益终生,推动着他在一生中拥有1098项发明专利,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