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轻松做人学会无所谓
21524200000019

第19章 学会无所谓一点,你会活得更踏实(2)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失孰病?是故其受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是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这句话是老子说的。讲的是人的一生之中,名誉、名声和生命究竟是哪个更重要一些呢?自身与财物相比而言,哪个可属于第一位呢?得到名利地位与丧失生命相比衡量,哪一个是真正的得到,哪一个又是真正的丧失呢?因此说过分追求名利地位就会付出很大的代价,耗费掉你庞大的储藏,一旦有变则必然就会损失巨大。对于追求名利、地位这些东西,要做到适可而止,否则会使你受到屈辱,从而丧失了你一生中最为宝贵的东西。

老子的话很具有辩证法的思想,它告诉我们应该站在一个什么样的立场去对待得失这样的问题。可能一个人能够做到虚怀若谷,大智若愚,但是事事吃亏,总觉得自己遭受损失,于是再也不肯忍气吞声地继续吃亏,一定要分辩个明明白白,其最终朋友之间、同事之间是非难以定断,自己惹了一身闲气,而对于自己所想得到的照样没有得到,这又是失的多还是得的多呢?

春秋战国之时,大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宓子贱“舍麦子”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在齐国即将进攻鲁国的时候,宓子贱正在做单父宰,正值麦收季节,大片的麦子已经成熟了,不久就能收割入库了,可是战争一来,麦子就会让齐国抢走。许多人建议他赶在齐国军队到来之前,让老百姓去抢收,不管是谁种的,谁抢收了就归谁所有,是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尽管乡亲父老再三请求,然而宓子贱坚决不同意这种做法。过了没多久,齐军到来之后就把单父地区的小麦全部抢空。

后来,为了这件事情,许多父老埋怨宓子贱,当时鲁国的贵族季孙氏也非常愤怒,派人向宓子贱兴师问罪。宓子贱则说道:今年没有麦子,明年我们可以再种,如果让老百姓去抢麦子,那些不种麦子的人则成了不劳而获,从中得到好处,如此一来,那些趁火打劫的人们在以后便会每年都期盼着敌国入侵,这样民风就会变得越来越坏,难道不是吗?在这点上恰恰表现出了宓子贱的长远目光。

宓子贱“舍麦子”自有其得失观,他之所以拒绝了老百姓们的劝谏,让入侵的齐军抢走麦子,是认为失掉的是有其形的,对于那点极其有限的一丁点粮食,而让老百姓存有侥幸得财得利的心理才是无形的,无限深远的,可以说就是很大的且很长远的损失。

得与失如何舍取,宓子贱就已经为我们做出了典范,要做到忍一时的失,才能长久的得,要能忍小失,才能获大利。中国历史上很多先哲都十分明白得失其中的关系。他们看重的是自身的修养,而非一时一事的得与失,他们的得失观直至如今还值得我们借鉴。

对于那些患得患失的人常常把个人的得失看得非常的重,而实际上人生百年,贪欲就是再多,官位权势就是再大,钱财再多,也一样是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处心积虑,挖空心思地巧取豪夺,难道是人生的目的?如果过于注重个人的得失,就会使其人变得心胸狭窄,斤斤计较,目光短浅,最终将会什么事情也办不成。

要想采集到一束清新而美丽的鲜花,就必须要放弃令人喧嚣的都市;要想争做优秀的登山运动员,就要失去娇嫩的皮肤;要想倾听永远的喝彩,就要放弃眼前的虚荣;我们要想品味自己的人生,就要做到善于品味自己人生当中的得与失,理性地去对待眼前的得与失。

漫漫人生路,世间的万事万物全都徘徊在得与失之间。在孕育无限生机的春天悄然离开的时候,接踵而至的便是繁花似锦而且绿叶相衬的盛夏;引人无限遐想的满天繁星隐退时,迎来的是黎明前的曙光。看透得失,善于对待得失,让人更能把握生活,把握未来。

该做的事不被理解也无所谓

由于受世俗偏见的影响,有些正确的事情往往不被公众所理解,所接受,因而也就经常遭受到非议或不公正的待遇。对此,我们说,别人不理解不接受无所谓,只要是正确的,就要有所坚持,时间终究会给出公正的裁决。

2008年北京奥运会,国内很多人的焦点聚集在议论作为美国女排教练的中国人——郎平,多数人不理解这位曾经给中国人带来辉煌,又带给我们伤痛的中国人。有人批评她也有人支持她,我们暂且不说这件事本身的对与错,作为曾激励几代人的女排输给了太了解中国女排底细的郎平所带出的美国队,国民心里有点堵那是可以理解的,郎平对此也理解她熟悉的国民,但国民还不是很理解这位华裔教练。

郎平为了体育事业、为了实现个人价值而不被国人理解,我想理解最好,不理解也对,毕竟不理解的人也体现了爱国之心嘛。在这里我要为郎平鼓掌,因为从她身上我们应该看到了什么是职业精神。

实际上我们的工作何尝不是如此,很多人经常在工作的困惑中挣扎。常常有人做事干脆,却说你不尊重领导;有人做事稳妥慎重,却说你消极拖延;有人未附和上级观点,却说你成见深,心眼小;有人严格按章办事,却说你呆板,不灵活;有人本着良心说话做事,却说你不通人情,不达事理;有人勤恳做事,却遭背后流言抹杀……往往很难有人从林林总总的不理解中解脱出来,导致其整天背着沉重的包袱在艰难地工作着。

纵观历史风云,一些杰出人物都曾不被世人理解,经历了孤独的煎熬,最终成就不平凡。居里夫人,视金钱为粪土,专心研究科学,却成为世人不被理解的对象;坚持真理的布鲁诺,即使化为灰烬也不为自己辩解……最后这些伟人还是得到了后人的理解。虽然我们没有他们的伟大,但我想一般的不理解总会有重见天日的一天,何必在乎这一天到来的迟早。

余秋雨先生说过,不必指望理解,没有争议的行为,肯定不是创造,没有争议的人物,肯定不是创造者,任何真正的创造都是对原有模式的背离,对社会适应的突破,对民众习惯的挑战。

常言道: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人生之路本就曲曲折折,不被理解也是工作之路上的一道坎坷,不必太在乎他人的说法和看法,也不必去消除他人对你的不理解。我们与其闷闷不乐地工作,倒不如敞开衣襟,开阔心胸地去面对他人的不理解。要知道工作中有些事我们不需要都让人理解,也没有必要都理解。为什么一定要得到他人的理解与支持?倘若一味地追求别人理解的人,给别人的感觉好像在为自己开脱,为自己辩解,为自己找台阶下,别人对你的厌恶便陡然而升。宋朝哲学家朱熹说“肯为别人想,是第一等学问”,只要理解别人就是理解自己,只要理解自己,那不理解就过去了。有时不妨淡淡一笑,忘记别人的不理解,等你回过头时,你会发现自己无意间已走过那泥潭,这道“不被理解”的坎早已在你身后了。

工作中、人之间要达到真正、完全的理解谈何容易?试图通过别人的理解来达到心理的平衡,莫如让我们理解不理解,轻视谗言、藐视误传、淡泊名利来得积极。“不求闻达于世,只求独善其身”,说的是无论最后结果如何,只求做到问心无愧。

自然理解他人的不理解,就是理解自己;宽容他人的不理解,就是宽容自己。只有理解和宽容不理解,才能了却许多人际关系的烦恼而自得其乐,才能更好地工作,才能在理解的延伸中去快乐工作。

如何判断正确还是错误呢?遵循下列标准应该没错:

(1)尊重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所有决定出于自由和理性,不屈从于任何外在压力。

(2)不破坏他人的幸福,不触动人类道德底线。

(3)为了自由,责任,爱而做出的一切努力都是正确的。

(4)符合事物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时代要求和社会需求。

既然为官为民担点风险也无所谓

如果自己是一位领导者,负责一方的管理事务,你就要清楚你之所以为官,正是民众给你的权力和荣誉,那么,在危机关头,你为民担当风险,也是理所当然的。

东晋初年,江南官宦子弟陶回,其先祖陶基曾在东吴政权做过交州刺史。陶回做过东晋权臣王敦的参军,王敦死后,又为其兄东晋名臣王导所用。咸和三年,苏峻、祖约反对东晋权臣庾亮,举兵叛乱,陶回站在朝廷一边,参加平叛战事。他料事如神,很受王导的赞赏。苏、祖叛乱平定之后,由于他在平叛战事中立有战功,王导极力举荐他做了吴兴太守。

吴兴是东晋政府的重要产粮区之一,有“江南米仓”的美称。

不料陶回上任之际。正好遇上三吴地区大灾之年,人民饥饿,谷价腾贵。朝廷面对集市上谷物飞涨的价格,无力制止。

陶回对郡内谷贵民饥的状况,深感忧虑。他考虑到民以食为天,食不果腹、粮米不继的民生状况是随时可能会引出乱子来的:

轻则会发生饥民哄食、抢米的现象;重则难保不出现饥民持械啸聚而作乱社会的严重事件。鉴于事态的严重,陶回立刻给朝廷上书,指出目前的灾情并非普遍存在,仅仅东部地区的谷价偏高,如果解决得及时,并不难控制;不然,将反过来影响其他地区。他建议东晋朝廷允许他开仓赈济灾民。

陶回派出快使将奏书急报朝廷,这时饥不可待的吴兴郡灾民的哀号之声越来越急迫。陶回反复审度时机,感到开仓赈济事不宜迟,迟一日则多一批饥殍,决计以民生为重,以社稷大局为重,开仓赈济。陶回打开粮仓,赈济嗷嗷待哺的四乡饥民,饥民急涌而来,如潮如浪。仓储粮食不足,陶回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下令动用郡属军队的储粮,彻底解救了饥民的倒悬之苦。经过赈济之后,谷价腾贵的现象始逐步消除,百姓大快人心,郡中的社会秩序趋于稳定。

陶回办完这一切之后,对吴兴郡的百姓觉得可以宽心了,可是对君主则难以放心。于是他摘下头上的官帽,置放于几案之上,整天坐在郡厅上等待圣意的裁夺。不久,东晋朝廷的诏书下到吴兴。

幸好,皇帝肯定了陶回的意见,敕准陶回开仓赈饥,并命会稽、吴中二郡急速照仿陶回的办法解决郡内的饥民问题。陶回这才重新戴起了官帽,安心去办其他的事情。

无独有偶,唐朝时期,河南人员半千本名馀庆,从小跟老师上学,老师见他聪明机智,气度不凡,非常器重他。有一天,老师笑着对吴馀庆说:“500年才出一位贤人,足下可以说是当之无愧,”于是,给他改名叫员半千。唐高宗上元二年他考中进士,被任命为武陟校尉,负责一县的治安工作。

这一年,河南头年冬天没有下雪,春季天气寒冷,又没下雨,造成小麦枯死,庄稼也无法播种。人们不但吃不着稻粱,就连蔬菜也没得吃。黄河以南,哀鸿遍野,民不聊生。百姓们将树皮吃尽,有的居然易子而食。饿死在道路上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没被饿死的人,也面无人色,相互扶老携幼,离乡背井。员半千目睹这一幕幕惨状,心像刀割一样疼痛。他身为一个刚刚步入仕途的小官,多么想为国家和人民做点有益的事情啊!

面对目前百姓的疾苦,他既没有做官的私蓄,又没有家产,拿什么去拯救这些黎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呢!

他接连几天睡不好觉,吃不好饭。他想,身为一县的校尉,大小也是个百姓父母官,在这关键时候应该为民请命,解救他们的倒悬之苦。这天,他大着胆子,来到县令的公堂,满怀悲悯的心情,恳请县令说:“如今旱情这么严重,百姓没有东西吃,大都流徙他乡,饥渴顿踣,死者相望。为什么不开仓放粮,救百姓于水火之中?这样做,一、体现上天的好生之德;二、表达皇上的爱民之心;三、人民也感戴县太爷的恩惠。何乐而不为呢?”

县令说:“没有上面的命令,谁敢开仓救济。如果上司怪罪下来,我这顶乌纱还能保得住吗?”便未采纳他的建议。员半千心情沉重,决定再次进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于是,他又恳求县令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而今百姓无日不挣扎在死亡线上,我们怎能忍心眼看他们一个个倒下去!无论怎样,请知县大人发发慈悲,开仓放粮,救活全县灾民。这也是大人的无量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