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处理问题能力培训教程
21524800000018

第18章 处理问题的谋略技巧(3)

第三节控制局面的处理问题方法

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倘若想使问题向有利于自己的方面发展,就必须学会控制局面。

事物的规律是客观的,但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利用的;规律是不可改变的,但人们可以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时空条件;历史大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是可以认识、利用和改变的。所以,在处理问题当中,局势的发展变化是可以控制的。控制了局势,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一、多谋善断,有效驾驭局势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上,刘伯承、******指挥的冀鲁豫战役是一个有效驾驭局势的精彩战役。

1946年11月底,国民党的伪“国大”刚刚召开,为了给这场刺刀下的民主闹剧“锦上添花”,******决心要在军事上给“共匪”一点颜色看看。为此,他向南线战场同时伸出了两个拳头,一个拳头伸向苏北,以徐州“绥署”主任薛岳指挥12个整编师,进攻华东解放区;另一个拳头伸向豫北冀南,以郑州“绥署”主任顾祝同指挥4个整编师,进攻冀鲁豫解放区。******的得意门生陈诚统一协调两个战区的行动。

顾祝同将自己手下的4个整编师分为两路,分别指向豫北和冀南。豫北一路为主力,目标是夺取平汉线上的重镇、共产党晋冀鲁豫解放区的要地邯郸。

刘伯承、******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为了粉碎敌人的进攻,扭转被动局面,决心以进攻豫北之敌为打击目标。但是,由于王敬久率领的这支蒋军始终保持密集队形,稳步推进,再加上连日下雨,地面泥泞难行,所以刘、邓主力跟敌人周旋了20多天,却没有找到良好的出击时机,有几次战场都选好了,结果却没有打成。

12月中旬,蒋军占领了濮阳、临漳、大名等数个地区,离邯郸已只有半日行程。

在这种考验指挥员应付危机能力的关键时刻,刘伯承、******显示了高超的本领。他们果断地做出决策,放弃豫北之敌不打,而以主力直插敌之腹地鲁西南,造成威逼徐州之势。于是,一个转换攻击目标的周密计划很快就付诸实施了。

当时,蒋军的郑州主力扑向了豫北、冀南,徐州主力杀向华北,因而鲁西南变成了一个空虚的软腹部。刘、邓将尖刀插向这里,蒋军必然援救,这和历史上的围魏救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后来,由于徐州之敌频频告急,******不得不丧气地收回了伸向豫北、冀南的拳头。因此,邯郸之危就此化解。

刘、邓大军奔袭鲁西南,连克聊城、巨野和嘉祥后,下一步目标准备攻占成武。但部队在开进途中发现鲁西南重镇金乡只有敌21旅一个团的守军。于是,刘、邓当机立断,再次转换攻击目标,决心先克金乡,以调动蒋军来援。狡猾的敌人发现了刘、邓的企图,便抢先2小时给金乡增加一个团的力量,使形势骤然改变。金乡的工事相当坚固,城高墙厚,外有护城河环绕,易守难攻。因此,当刘、邓大军的3纵发起进攻后,激战了两天,却未能有所突破。刘伯承、******决心增大力量,再次猛攻,但同样遭到挫折,3纵7旅参谋长阵亡。

连日失利,使官兵的心头蒙上了阴影。而且,由于金乡守敌的连连呼救,鲁西南地区的蒋军已从四面赶来,新的危机又逼近了。刘伯承、******冷静分析形势,做出了绝妙的决定———缓攻金乡,分歼援敌。

刘、邓认为,此时的金乡已是一只不可多得的诱饵,过早攻克,反而会吓跑了大鱼。于是,他们决定第三次转换攻击目标,只以部分兵力大造必克金乡之势,而以主力首歼来援之敌的一路,尔后视情况再寻歼他路之敌。

经过一番周密部署,刘、邓大军只用一昼夜时间,就在鱼台附近聚歼南路援敌9000余人。接着,又先后将西面、西北和北面的援敌分别歼灭在运动之中。

******苦心精营的攻势就此瓦解。16400名蒋军官兵或死或伤,鲁西南地区的9座县城和广大乡村变成了解放区。

应该说,有效地驾驭局势是处理问题上的大手笔,需要运用大谋略,有大胸怀,有大魄力,才能把握得住,而他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极有影响力的,这需要我们精心修炼。

二、抓住时机,推动局势转化

如果某一局势暂时对出现的问题处理不利,同时自己又不能马上改变局势对抗,那么,较理智的做法是,不急于处理而是看准时机,设法推动局势转化。这样,在处理问题时就能变不利为有利,增强制胜的胜算。

1985年,美国的波音公司和西欧的“空中客车”公司在日本争夺“全日空”的一笔大生意。由于双方飞机的先进性和可靠性都差不多,价格也不相上下,“全日空”一时拿不定主意。

就在这关键时刻,波音公司连遭“狂风暴雨”的袭击,短短两个月内,世界上就相继发生了3起波音飞机的空难事件:6月23日,印度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47飞机在爱尔兰西南海域坠毁,机上320人丧生;8月17日,日本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47客机在日本中部山区坠毁,520名旅客丧生,打破了世界空难死亡人数的纪录;5天后,英国空中旅游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47客机在曼彻斯特国际机场起飞时起火爆炸,54人死亡,83人受伤。

这一系列空难事件,使得波音公司蒙受奇耻大辱,它的产品质量受到了人们的普遍怀疑。更紧要的是,这些空难事件———尤其发生在日本的那一起,对于波音公司与“空中客车”争夺那笔大买卖,不啻是当头一击。

从表面看来,波音公司在这场商战中无疑是输定了。但波音公司的董事长威尔逊却不这么认为,他雷厉风行地号召公司上下动员起来,采取紧急的应变措施,力闯险滩。

威尔逊拿出了如下几招:第一,扩大优惠条件,答应为“全日空”提供财务方面的便利、零配件供应、飞机的保养和机组人员培训等服务;第二,针对“空中客车”的对策采取对策。

“空中客车”计划帮助日本人制造A—320型飞机,波音就提出愿和日本人合作,制造较之先进的766型机;第三,打外围战,博取日本企业界的好感。波音原定与日本三菱、川琦和富士三家著名公司合作制造767客机的机身,空难后,波音不但加大了给对方的优惠,而且还主动提供了价值5亿美元的订单。此后,波音公司还付出了许许多多的努力,终于战胜西欧对手,与“全日空”签订合同,成交额高达10亿美元。

商战中的机智应变,对于应付那些猝不及防的沉重打击,控制局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样,在生活中,随着情况的变化,我们采取灵活的应对措施,就极有可能让自己变被动为主动,或是化险为夷。例如:

某剧团到工厂慰问演出,一位工会干事代表全厂职工上台致欢迎辞。因他是头一次当众讲话,心情过分紧张,当念完讲稿时,不慎将讲稿散落在舞台上,又被风扇一吹,讲稿在舞台上飘舞起来。他下意识地去追扑,引得全场大笑不止。出了洋相,如何收场呢?他心一横,将计就计,干脆拿出喜剧大师卓别林的滑稽步态去追稿纸。这一来,大家更是笑得前仰后合,待他拾完稿纸来到话筒前,说道:“我表演的小品‘追稿’演完了,谢谢大家捧场!下面正式演出开始!”台下的笑声立刻转为一阵热烈的掌声。这个由失态转化来的小插曲,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应变法就是将计就计,反正也是当众出了丑,不如就把“戏”接着唱下去,这样做还可以获得意外的效果。

有一次,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福·汤姆逊外出归家,天色已晚,他旧大衣内有两千美元,心里老担心遇到强盗。

越是怕鬼越有鬼,他突然发现身后有个戴鸭舌帽的彪形大汉紧紧尾随着他,而且怎么也甩不掉这个“尾巴”。

汤姆逊走着走着,突然转身朝大汉走去,哀求地对大汉说:

“先生,发发慈悲给我几角钱吧!我快饿得发昏了,路都跑不动了!”

大汉一愣,仔细打量着他的旧大衣,嘟嚷着说:“倒霉,我还以为你口袋里有几百美元呢!”说着,从口袋里摸出点零钱扔给汤姆逊,十分败兴地走了。

汤姆逊怎么也不会想到夜晚会出现这样一个棘手的难题,不过他的反应倒也敏捷,不等强盗动手,自己先向他要钱,这样一来,强盗就认定汤姆逊一定没钱,汤姆逊也因此逃过一劫。但这种反咬一口,需要先发制人,如果让对方先出手的话就不灵验了。

我们都经历过这种情况:平常觉得自己反应还算快,可一遇到突发的状况,脑袋就会出现空转的现象,无法应付外界突然的变化。这就是因为我们不够镇静,无论哪种随机应变的方法都需要以镇静为前提,不够镇静的人,就无法随机应变,根据具体情况做出明确果断的反应。

三、接受已不可改变的事实

在许多时候,需要我们控制住已出现的新形势的局面,首先是要接受新情况这个事实。这样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我们不能改变既成事实,但可以改变面对事实、尤其是坏事的态度。

有些人仅仅因为打翻了一杯牛奶或轮胎漏气就神情沮丧,失去控制。这不值得,甚至有些愚蠢,但这种事不是天天在我们身边发生吗?这里有一个美国旅行者在苏格兰北部与一位老人对话的故事。这个人问一位坐在墙边的老人:“明天天气怎么样?”

老人看也没看天空就回答说:“是我喜欢的天气。”旅行者又问:

“会出太阳吗?”“我不知道。”他回答道。“那么,会下雨吗?”

“我不想知道。”这时旅行者已经完全被搞糊涂了。“好吧,”他说,“如果是你喜欢的那种天气的话,那会是什么天气呢?”老人看着美国人,说:“很久以前我就知道我没法控制天气了,所以不管天气怎样,我都会喜欢。”

由此可见别为你无法控制的事情烦恼,你有能力决定自己对事件的态度。如果你不控制它们,它们就会控制你。

所以别把牛奶洒了当作生死大事来对待,也别为一只瘪了的轮胎苦恼万分;既然已经发生了,就当它们是你的挫折。但它们只是小挫折,每个人都会遇到,你对待它的态度才是重要的。不管此时你想取得什么样的成绩,不管是创建公司还是为好友准备一顿简单的晚餐,事情都有可能会弄砸了。如果面包放错了位置,如果你失去一次升职的机会,预先把它们考虑在内吧。否则的话,它会毁了你取胜的信心。

当你遭遇了挫折,就当是付了一次学费好了。

1985年,17岁的鲍里斯·贝克作为非种子选手赢得了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冠军,震惊了世界。一年以后他卷土重来,成功卫冕。又过了一年,在一场室外比赛中,19岁的他在第二轮输给了名不见经传的对手,被杀出局。在后来的新闻发布会上人们问他有何感受。贝克以在他那个年龄少有的机智答道:“你们看,没人死去———我只不过输了一场网球赛而已。”

贝克的看法是正确的:这只不过是一场比赛。当然,这是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当然,奖金也很丰厚。但这不是生死攸关的事情。

如果你发生了不幸的事,比如爱情受阻,或生意不好,或者是银行突然要你还贷款,那你就可以用类似的回答来应付它们。

你可以把它们记在心里,就好像带着一件没用的行李。但如果你真要保留这些不快的回忆,记住它们带给你的痛苦感情,并让它们影响你的自我意识的话,你就会阻碍自己的发展。选择权在你自己:只把坏事当作经验教训,把它抛在脑后吧。换句话说,丢掉让自己情绪变坏的包袱。

一个人行事的成功与否,除了受思想、意志支配外,还有天命这个不可忽视的力量。

曾经说过“五十而知天命”这句话的孔子,周游列国到“匡”这个地方时,有人误认他是鲁国的权臣阳虎,而把他围困起来,想设计陷害他。那时孔子的学生都非常恐慌,倒是孔子泰然地安慰他们说:“我继承了古代圣贤的大道,传播给世人,这是遵奉上天的旨意。假使上天无意毁灭中国文化,那么匡人对我也就无可奈何了,你们大家不必为此担心。”后来匡人终于弄清楚孔子不是阳虎,而使孔子度过危难。

所以,当自己已经尽力,可因为个人无法控制的所谓“天命”而使事情变糟时,恐慌、着急、悔恨都无济于事,何不像孔子那样坦然面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