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处理问题能力培训教程
21524800000028

第28章 处理职场问题的实战技巧(4)

2.审时度势,冷庙烧香

职场上,那些有胆略、善于成事的人,不但善于结交权势,而且还注重挂靠那些尚未得势的上司。同这样的上司打交道更容易得手,更容易受到重视。

武则天的晚年,帝位继承人的人选还很不明确。本来,武则天早已立了她的第四个儿子李旦为皇嗣,可按兄弟排行,三儿子李显更具有合法身份,更何况他原来已经当上了皇帝,硬是被母后找茬废掉,封了个庐陵王,赶出京城幽禁起来,朝廷有许多大臣还是拥护他的。

而武则天的两个侄子武承嗣、武三思也加紧活动,谋求继承人的地位,他们振振有词地说:“自古以来,没听说以异姓之人(指李氏)为继承人的”,而忠于李唐王朝的大臣则坚决反对二武接班。武则天举棋不定。

于是朝中大臣各自在窥伺着方向,估计着最为可能的人选,以便早日献媚,成为下一个王朝中有拥立大功的功臣。

张易之、张昌宗是武则天晚年新得的两个男宠,他们除了以美色服侍这位风蚀残年的老妇外,别无所长,甚至连下一步的选择也未想过。他们的一个亲密同僚吉顼对他们说道:“眼下二位是如此的尊贵宠幸,可并不是凭借道德学问和建功立业而取得的,天下的人早就切齿痛恨了,如果不再建立大功,怎么能够保全自己?我实在为你们担忧!”

这一对活宝一听这话,吓得只会哭泣流泪,连忙向吉顼求救。吉顼说:“天下士民百姓一直也未能忘记唐朝,都思念庐陵王李显,现在陛下年岁已大,江山大业得有所托付,武氏兄弟未必是陛下所中意的,你们何不赶快劝陛下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以安天下人心。这样,你们二位不仅可以免祸,还可以保富贵。”

二人一听,十分有理,便不断向武则天进谏,武则天终于下定决心立李显。

后来李显当了皇帝,张氏兄弟果然继续得势。

3.低调做人,高质量做事

职场上,没有哪个领导者喜欢趾高气扬的下属,也没有哪个领导喜欢恃才傲物的员工。要想获取领导的青睐,谦虚是非常重要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要“低调做人,高质量做工作”。

曾经有一个在美国毕业的计算机博士生,到处找职业,可是在几家公司里,只要他把博士证书一拿出人家就不敢聘用他了。

于是,找职业便成了他的一大难题。

如何处理这一问题呢?这位博士生在总结了以往的教训之后,便决定以“低调做人”。于是他把证书收藏起来,决心以“最低的身分”去谋求职业。果然,他被录用了。后来,老板发现他能指出程序中的错误,不同于一般的程序人员,这时他把学士证亮出来,于是老板给他安排了一个与大学毕业相适应的工作;过了一阵,老板发现他能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这远非一般大学生所能。这时他又把硕士证亮了出来,老板又重新安排了他的工作;又过了一段时间,老板觉得他和别的硕士生还不同,再次询问时,他终于亮了博士证,老板毫不犹豫地重用了他。

博士生成功的秘诀就是“低调做人,高质量做工作”。

虽然公司是私人的,老板不会惧其“震主”,但属下的人未必和老板同一心情。所以,当他过早地亮出博士证明,连工作都找不到。

那么,找到工作又为何不马上亮出来呢?因为这时他已经学乖了,一是难保同事对他不会嫉妒,二是老板没有发现他的才干,如何用他仍在两说,直到老板对他完全信任,他才亮出证来,这时无论别人对他怎样都已不能动摇老板对他的信任了。

4.把荣誉归于上司

处理职场上的问题,特别是关系到荣誉和面子、人情时,要想着领导,不要把功劳全归自己;在涉及到错误、责任的时候,不要推给领导,要自己勇于承担责任。这样做自己确实受了委屈。吃了亏,但领导会心知肚明,只要你是心甘情愿地为领导承担了责任,成全了面子,领导一定会在适当时机给予回报的。

有一则故事,讲的虽然不是职场上的问题,但对职场上的人来说却颇有教益。

有一位植物学家自称“笨爸爸”,有一天念小学的儿子持一株小草去问老师,老师也不认识这种草,但是老师很诚实,很谦虚,亲切地告诉小学生:“你爸爸是个很有学问的植物学家,你去问问他,我也很想知道这株小草的秘密呢!”第二天,小学生找到老师说:“爸爸说他也不知道小草的名字。他说老师一定知道,可能是一时忘记了。让我再问问您。”并送上一封他爸爸写给老师的信,里面对小草做了详细的介绍。最后还附一句:“这个问题由老师来直接回答,想必更为恰当。”

这位植物学家在儿子面前装傻,要当一个“笨爸爸”,为的是维护老师的尊严,实在是比当个“聪明爸爸”高明多了。他的这种处理问题方式,如果用到职场上,职员对领导若能做到这样的话,这样的职员能不被领导重视吗?

三、处理同事间问题的智慧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人生百态,各有千秋。

职场中人,大多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生活而走到了一起。

名利的欲望、性格的不同、能力的差距、修养的差异等各个方面会产生许许多多的矛盾,形成许许多多问题。因同事间的特殊关系,处理起来更需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否则,一旦遇到难处的同事,就可能陷身于问题之中,不但会影响工作,还要影响前程。

1.处理打小报告的问题可以捷足先登

有句俗话,叫“先入为主”。这种思维定势对人们的影响很大。职场上,“打小报告”的人就是利用这种思维定势攻击其他同事的。这种人利用人们思维和心理上的这一特点,想方设法地做到捷足先登、先发制人。而被“小报告”伤害的人往往由于疏于防范,棋输后手,大多处于不利地位,有些人甚至连解释的机会都不可得,白白地被人坑了一次。

处理这种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我们知道打“小报告”者的厉害,在于抢了先机。但是,有可能被打“小报告”者诬陷的人事先采取措施,积极进行自我保护,或者是一闻风吹草动,就积极行动起来,自己抢了先机,局势岂不完全改观了吗?所以,对于防范和反击“小报告”的每个人来说,要做到克敌制胜,就不能总是“棋输后手”,也应该积极地行动起来,在那些打“小报告”的小人告“黑状”之前,抢夺先机,从而击败打“小报告”者对自己的造谣和诬蔑。

2.处理不合作问题可以用诱导法

在职场遇到不愿意合作的同事,用惯常的方式无效的时候不妨改变一下新的方式,比如用引诱的办法,使其自觉主动合作。

有一次,美国著名工程师莱芬惠想换装一个新式的产量指数表,但他想到有一个工头肯定要反对。怎么办呢?莱芬惠想了许久,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莱芬惠说道:“有一天下午,我去找他,腋下夹着一个新式的指数表,手里拿着一些要征求他意见的文件。当我们讨论文件的有关问题时,我把那个指数表从左腋换到右腋,又从右腋换到左腋,移换了好几次,他终于开口了,‘你拿的是什么?’他问我。‘哦,这个吗?这不过是一个新的指数表。’我不经心答道。‘让我看一看’他说,‘哦,你不要看的。’我假装要走的样子,并这样说,‘我是给别的部门用的,你们部门用不着这种东西。’‘但我很想看一看。’他又说。于是我又故意装着一副勉强答应的样子,将那指数表递给他。当他审视的时候,我就随便又非常详尽地把这东西的效用讲给他听。他终于叫喊起来说,‘我们部门用不着这东西吗?哎呀!这正是我早就想要的东西!’”

就这样,莱芬惠没有用一句话劝那位不合作的工头,就轻而易举地实现了自己的目的,毫无阻力地获得了对方的合作。

诱导的奥妙,在于让对方放松戒备,自觉进入为其设好的圈套。工程师在处理不合作工头的问题上,就是诱导得巧妙,把一个不合作者轻易地变成了积极的合作者。

3.不能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职场上,同事间因接触多也就会出现诸多问题,这是情理之中的事。虽然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在处理这些问题中也有个总的原则,即:不能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在职场上,各种偶然的因素实在太多了。无情的大千世界绝不会因为你正处于一个十分不利或不便的情况下,而不给你找麻烦。而这种情境中,你能否理智和冷静地对突如其来的问题做出准确的判断,并进行有分寸的反应,对于自身今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处理得好,可以转危为安,化险为夷。为此,要充分利用特定时间和时期的具体环境、具体事物来避免某些正面的冲突与交锋,从而达到缓解矛盾的作用。

曾有一位不速之客突然闯入了洛克菲勒的办公室,直奔他的写字台,并以拳头猛击台面,大发雷霆:“洛克菲勒,我恨你!我有绝对的理由恨你!”接着那位不速之客恣意谩骂他达10分钟之久。办公室所有的职员都感到无比气愤,以为洛克菲勒一定会拾起墨水瓶向他掷去或是吩咐保安员将他赶出去。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洛克菲勒并没有这么做。他停下手中的活,用和善的神情注视这一位攻击者。那人越暴躁,他便显得越和善!

那无理之徒被弄得莫明其妙,他渐渐地平息下来。因为一个人发怒时,遭不到反击,他是坚持不了多久的。于是,他咽了一口气。他是做好了来此与洛克菲勒做斗争的准备的,并想好了洛克菲勒将要怎样回击他,他再用想好的话去反驳。但是,洛克菲勒就是不开口,所以,他不知如何是好了。

末了,他又在洛克菲勒的桌子上敲了几下,仍然得不到回响,只得索然无味地离去。洛克菲勒呢?就像根本没发生任何事一样,重新拿起笔,继续他的工作。洛克菲勒的确是用不着与无理之徒计较的。很多人都在无意中用别人的错误折磨自己,再次陷入误区。当对方做出一些不可理喻的举动时,只能说对方有问题,你大可不必去动怒或较劲。

在这件事中,洛克菲勒巧妙利用自己的忍让化解了一场本来必然发生的冲突。这是一个很好的不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