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改改你的坏脾气
21525500000021

第21章 坏脾气是导致人生价值迷失的浊雾(4)

由此看来,悲观消极的心态确实是阻碍我们事业成功的大敌。自卑、借口、恐惧、忧虑、偏见、固执、僵化、急躁、内疚悔恨、沮丧泄气等等,都是悲观消极心态的具体表现。在困难出现时,这些消极的情绪常常不请自来,光顾我们的头脑。它们会像病毒、细菌一样逐渐侵害我们的心灵,如果不加以抵制,它们便会迅速繁殖扩散,使我们整个人生都被笼罩在悲观消极心态的阴影之下而无法自拔。

而积极乐观的心态则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催化剂。它能使一个人充满自信,勇往直前,更重要的是,有时它甚至可以激发我们的潜能、促使我们迸发出意想不到的强大力量。这并不是夸大其词,也不是异想天开,因为在人的本性中,始终有这样一种心理倾向,那就是我们把自己想像成什么样子,就会在潜意识的作用下不知不觉地往那个方向去努力,最后便很有可能真的变成那个样子。所以人们常说:心有多大,你的舞台就有多大。任何一种励志的学说都笃信并且宣扬一点,那就是人的意念力量是无比强大的。只要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信念,再加上以积极的心态去追求、去创造,那么你总是能够如愿以偿、实现梦想的。

而这也正是一切成功的起点和根源所在。

当然,积极的心态并不否认消极因素的存在。相反,它教人们在看待事物时,要充分考虑到其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更重要的是,它让人懂得不应沉溺于消极情绪之中,面对失败、挫折、误解、意外都不能轻言放弃、自甘堕落,而应该及时地调整情绪,变消极为积极,以乐观、向上和创新的态度走出困境,面向未来。

每个人都应改掉自己身上悲观消极的坏秉性,要清楚积极的态度能带给人们的力量是无比强大的,相信乐观和希望能引导你走向胜利。

任何时候都不要轻言放弃,事实上,在困难面前,你越是乐观自信,克服困难的机会就变得越大。在处境艰难时,不要被消极情绪所困扰,也不要幻想出现奇迹。努力地寻找积极因素,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去争取胜利才是真正的强者所为。

贪欲可以说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不良性情,是人性堕落的表现之一。贪得无厌,是一种内心极度自私,在物质层面乃至某些精神层面的追求上永不知满足的过于强烈的个人占有欲。贪得无厌的人多半利欲熏心,对他们来说,只要事情有利可图,便会用尽一切手段去将其实现,他们甚至可以不顾名节、道义、个人尊严,只要能够将利益据为己有,就可以无所不用其极。因此,贪得无厌者也常常会因其卑劣行径暴露而变得声名狼藉,甚至遗臭万年。清朝的大贪官和糰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为人贪婪、穷奢极欲,每年搜刮入库的民脂民膏数目骇人听闻,多达整个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五分之一,终使得百姓积怨、民声载道,落得个千古骂名。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说蜈蚣从前只有四只脚,能跑善跳,每天抓虫子吃,虽辛苦一些,终归还可以填饱肚子。但当它看到其他昆虫都有六只脚,心里就不平衡了。它千方百计地祈求:上帝啊,请多给我几只脚吧!这样我就能捉到更多的虫子了。上帝无奈之下,满足了它的要求。从此,蜈蚣的确跑得更快了。它想,看来脚越多就会跑得越快,于是便昼夜不停地向上帝祈求。于是自己从四只脚变成八只脚,从八只脚变成十六只脚,最后,蜈蚣的脚多得不计其数。但是结果却由于脚太多,彼此互相牵制,没有了使用空间,再也跑不起来了。

从这个寓言中我们可以看到,贪得无厌的后果往往是作茧自缚、自食其果。

在自然界中,人们发现有的鸟类会为了一颗果实而争斗不已。对拼尽全力争取到的胜利果实,不立即享用,而是放在巢穴里存储起来,然后继续不知满足地与其他同类争夺食物,斗得你死我活,甚至演出自相残杀的惨剧。这似乎与现实中某些人因贪心不足而导致自己身败名裂、家破人亡的做法如出一辙,于是便有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深切感慨。

随着世界的日益变迁,人类社会的急速发展,人们的欲望不断增加,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也因此日趋激烈。很多人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为利欲蒙蔽了心智,失去了自己的本性。他们可以为了金银财宝去残害自己的父母子女,可以为了高官厚禄而出卖自己的兄弟朋友。人类的欲望是没有尽头的,如果不对其加以克制,一味地放纵自己,那么贪婪之心便会膨胀无度,最终使自己变得冷酷、残忍、失去人性。

激烈的社会竞争,在某种意义上增加了人们生存的难度系数,想要追求物质享受、成为“人上人”就变得更加艰难。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单靠个人的力量赚钱,在当今时代似乎变得越来越不现实了,要靠大家彼此协助、相互照应,才能赚大钱,发大财。

然而,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明晓这个道理。

有的贪欲极强的人总是认为利益面前,狼多肉少,如果大家均分利益,自己能得到的就不够多了。在还没有成功之前,也许他们还会想到:“等赚了钱,我一定要好好回报大家。”或者“要是赚了钱,我一定把其中几分之几拿出来,分配给大家。”可是一旦真的取得成功,赚了大钱,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在贪得无厌性情的驱使下,他们的想法就完全变了。稍有良心的,还会拿出少之又少的一小部分来“犒劳”大家,更有甚者会想方设法把所有的合作伙伴都赶下台,自己独享胜利果实。所以说,贪得无厌的人都缺乏协作精神,即便与他人合作,也是见利就抢、能捞的越多越好。从一时的得失来看,这种人似乎赚了便宜,但是长此以往,大家都领教了他的贪心无度,见利忘义,还有谁会愿意与之交往,还有谁会愿意为他提供事业上的帮助呢?摒弃了信义,沦丧了道德,他何以在社会上立足?失去了朋友,赶走了助手,仅凭一个人的力量,他又如何继续自己的事业,创造巨额财富?

小李是一家营销公司的部门主管。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公司的经营状况越来越差,于是他向公司董事长推荐一位具有相当水准的朋友。小李说这位朋友是个理财、策划的高手,能力非常强,如果董事长能够重用他,一定对公司有很大帮助。

马上,这位朋友进了公司,受到了董事长的信任。公司按着他所策划方案推出了新的经营方式,没过多久,公司的面貌就焕然一新,营业额不断攀升。

可是,赚了钱的董事长却没有分给这位朋友半分红利,他得到的仍是固定的月薪而已。

不久以后,这位朋友就被另一家公司“挖”走了。没有了他在身边出谋划策,董事长也失去了很多赚钱的机会,公司的运营又变得步履维艰了。

这位董事长就是一个典型的贪心过度,具有独占利益观念的人。

也许他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可是强烈的贪婪之心使他放纵了自己,而这也让他最终得不偿失,自食其果。为人处事,懂得满足,才容易变得快乐,戒除贪念,往往才会得到更多。我们应该引以为戒,在人生、事业的道路上把握好自己的方向与尺度,学会知足,切莫做贪得无厌、目光短浅的鄙陋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