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说话艺术模板
21525600000012

第12章 少说为佳:话不投机半句多——把握好说话时机的艺术与分寸(1)

差不多人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同某人在一起,说话感到很投机,于是谈兴大增,彼此你言我语滔滔不绝;同另一种人在一起,却感到兴致索然无话可说,彼此寡言少语,默然而别;还有些时候,彼此谈到某一问题,观点殊异,各执己见,或话中带刺,互有伤害……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对以上诸般情景,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为说话投机,尽兴而谈,谈多无妨;一类为话不投机,少说为佳。对老朋友、老同学或阅历相近的人,多说一点便于沟通感情,交流思想,而对一些阅历不同、或缺少共同语言、或跟自己曾经有过矛盾的人,一般应少说为佳。说多或说少,一定要因人而异,因场合而异。

一、如何营造说话投机的氛围

交谈过程中,由于话不投机或不善表达,便常出现冷场的情况,冷场无论对于交谈、聚会,还是议事、谈判,都是令人窘迫的局面。在人际关系中,它无疑是一种“冰块”。如果不融化这块“冰块”,就很难交流、沟通、办事。

冷场一般出现在双方对谈话缺乏内在动力、不感兴趣的情况下。

在交际活动中,如果当事人一时没有什么需求的欲望,那么,会话在这个时候就成了多余的事,冷场便不可避免。

另外一些易引起冷场的原因还有:在交际场上,当人际吸引力不强或存在沟通的心理障碍时,当心境影响人际认知与情感交流时,当情境因素发生作用(如环境使人产生共同的压抑感或沉默情境感染旁人等)时,等等。

有人作了分析,认为聚会者之间存在以下十种情况时,最容易因“话不投机”而出现冷场:①彼此不大相识;②年龄、职业、身份、地位差异大;③心境差异大;④兴趣、爱好差异大;⑤性格、素质差异大;⑥平时意见不合、感情不和;⑦互相之间有利害冲突;⑧异性相处(尤其在单独相处时);⑨因长期不交往而比较疏远;⑩均为性格内向者。

冷场是交谈即将失败的一个征兆,所以,谈话双方对可能出现的冷场,要有一定的预见,并采取措施加以预防。比如,举行座谈会,可精心挑选出席对象,既要考虑与会者的代表性,也要考虑与会者的可能发言率,以免坐而不谈。有时,甚至还可预先排定座次,尽量不要让最可能出现冷场的几种人坐在一起,使说话少一点拘束。同时,还要将健谈者与寡言者适当地相互搭配。这样就可借助组织手段,尽量避免出现冷场。

避免冷场是谈话双方共同追求的,但万一出现冷场时,还是要有些准备。作为主人或会议主持者,作为会话的一方,你可以用下面的做法打破冷场:

立刻向对方介绍一个人、一件事或一样东西,以转移大家的注意力,激发他们重新开口的兴致;提出一个人人(至少是多数人)都感兴趣并有可能参与意见、发表看法的问题,重引话题;开个玩笑,活跃一下气氛,再巧妙地转入正题;用聊天的方式,同一两个人谈谈家常,问问情况,“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引出众人关注的话题;故意挑起一场有益的争论;就地取材,对环境、陈设等发表看法,引起议论。

有人列出以下十条话题,可供冷场时“救急”之用:①对方的孩子;②对方个人爱好;③对方事业上的成就;④对方的健康;⑤体育运动;⑥影视戏剧;⑦新闻趣事;⑧日常生活中的“热点”;⑨某地的风情、特产;⑩旅游、采购。

年龄大的人喜欢回忆往事,同他们聊聊本地市政的沿革、民情的变迁、风俗的演化等。由于掌故颇丰,他们往往会油然而生浓郁的谈兴。

或者,如果没有别的话题,那么不妨向他们询问一下其子孙儿女的近况,一般都能撬开老年人的话匣子。年轻人性格活泼,爱好广泛,音乐、电视、美容、旅游等都可激起他们的谈兴。

同女士谈话,可选择一些家庭趣事,但同男宾讲相同的内容必会被视为婆婆妈妈;企业家不喜欢在休息时多谈生产,作家不讨厌对自己作品兴致勃勃的议论;卓有成就者愿意畅谈奋斗的历程,事业失败者懒于提起不走运的往事……总之,打破冷场的话题,“聚焦点”要准,“参与值”要高,即话题应是共同关心、能引起注意、人人可参与意见的话题。

另外要注意如果话题可能使在场者(哪怕只有一位)窘迫或不快,即使可立即引起众人议论,也不宜作为打破冷场的话题。比如,某人近期丧子,一般就不要当着他的面大谈儿女之事,以免勾起他的伤感。否则,“一人向隅,举座不欢。”

关心、体谅、坦率、热情,是打破冷场的最有力“武器”。只要以这样的态度去努力,“坚冰”可以融化,僵局不难打破。希望你在会话遇到冷场时,能够以这种态度,去运用上面介绍的技巧,作一次成功的“破冰”尝试。

从根本上讲,打破冷场最有力的武器是谈话对方的内在动力,是双方的热情、坦率。

二、如何应对话不投机的场景

也许有人认为,当遭遇到话不投机时,只要把嘴闭上不吱声就可以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试问总是闭着嘴不说话,能达到沟通的目的吗?话不投机不等于不说话,更不等于不表达。善于在话不投机时与对方有效沟通是某些特定时机和特定场合所必须具备的素质,生活中有很多人其实并不具备这种素质,本来面对的是一个不投机的人,应该少说,却偏偏说多了,话多有失,给对方留下了把柄或透露了不该透露的内幕。所以在话不投机时有分寸地表现自己是大有学问的。

多听对方说:让他把心掏出来

在别人说话的时候,同他打招呼,点头示意比贸然插嘴要可爱得多。

与人谈话,包括“听”与“说”两部分,因此,这两方面都不可疏忽。

而我们常犯的毛病是,往往只注意自己所说的话,脑子里只是在考虑着“接下去该说什么话”,而很少注意思考对方所说的话,如果对方所讲的话中另有含意,往往会被疏忽过去。

会说话的人,在别人说话时,都很注意听着,然后适时地提出自己的意见。不会说话的人,总是随时将自己的身体抬高,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一有机会,马上插嘴,而且更糟糕的是他所讲出的话,往往文不对题。因此,应该学会注意去听对方说话。最理想的说话形式是听七分,说三分。

注意听对方的话,并不表示只听他所讲出的话,还要去注意对方的表情、动作所表达的意思,如果你能这样全心全意去聆听对方讲话,对方一定很高兴,他会有一种踏实感,因为他觉得他所说的话已受到你的重视了。

更重要的是,如果你认真地听对方所讲的话,也可以适时地发现问题,提出疑问。例如:“为什么会这样呢?”或者是“嗯!我也有同感。”

如果你没有用心听,那你只能含含糊糊地回答说:“哦!这样啊!”

前者的要领就是将对方所说的话,再一次由你的口中表示出来,简单地说,就是和对方同调,也可以说是借着对方的言词来承认对方的价值,这样会令对方觉得你是个善解人意的人。

不该说不说:把不利的话憋回去

说话者都希望自己成功,因此,都会本能地尽量避免使用带有负面性或者否定性含义的词语,尽可能不使用引起对方戒备的话语。

人们的潜意识里又常常有一种被害者意识,即老是怀疑自己是不是会受到不利的对待,这种意识显然是否定的、负面的。但通常这种意识并不表现为明显的对话,而是作为一种恐惧、担心、紧张不安的心情表现出来。

这种负面的意识传递给对方,往往会使对方产生怀疑,以至于将心理封闭起来,使进一步的沟通变得困难。所以,不要把担心和急切的负面意识暴露给对方。

常见的导致话语不投机的状况大致有下列几种:①急于求成、催促对方的话;②猜疑对方身份、权力的话;③推诿责任的话;④让人情绪低落的话;⑤责备对方的话;⑥惟利是图、充满铜臭的话。

设想一下,如果你面对的登门请托者老是说这些生硬的、令人丧气的话,对他产生怀疑是自然的,甚至还会产生反感,与他继续交谈的兴趣就会消失,更不用说帮他的忙了。所以,意识到了这一点,我们必须在说话中做到不该说时不说,不该说的不说。

避重就轻:不要将话柄授给别人

避重就轻的说话方式是我们在回避敏感性问题时的有效技巧。它不对问题指向的事物作出全面的、正面的评价,而是将对方的提问进行分解或转化,只挑其中无关紧要的部分给予回答,或者只对与之相关的其他事物加以论说,而不触及问题指向的重心,以避开对方的锋芒。

巩俐在扮演电影《红高粱》的女主角一炮打响以后,引起世人的注意。当《红高粱》在香港第一次放映时,有位香港记者在采访她的时候,问:“你对自己的相貌如何评价?”要让巩俐自己评价自己的相貌,巩俐的确有点为难,不管她回答自己的外貌漂亮还是不漂亮,都有可能引起麻烦,把自己推入难堪的泥潭。这时巩俐灵机一动,指着自己的小虎牙笑着说:“我觉得我的牙齿很漂亮,因为它整齐而与众不同嘛。”

作为一个誉满四海的公众人物,巩俐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被媒体大肆炒作,特别是有关相貌的评价,更是容易引起人们的议论。因此,巩俐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有意避重就轻不评价自己整体的外表形象,而只抓住“牙齿”这个部分作答。这个聪明的应对不会给别人留下什么话柄,使她顺利地过了这一关。

解铃系铃:要想解铃就别放过系铃人

如果能反被动为主动,让对方代替自己回答问题,可以说是语言交际中的较高境界了。运用“解铃系铃”法就能做到这一点。“解铃系铃”法的原理是,将对方的问题暂放一边,我方针对对方的提问,举出一个类似的事物,进行反提问,请对方说出其中的道理,然后回到最初的问题上,说明对方的观点正是问题的答案。一个回合下来,对方这个“系铃人”在我方的诱导下不知不觉又成了“解铃人”,使我方得以轻松地摆脱困境。

四川泸州某养殖场向贵州某孵化厂订购一批良种鸭仔,双方议定价格后签订了合同。合同规定:由卖方代办运输,货到后如数付款。不料卖方在运货中管理不善,致使这批鸭仔在中途死去几千只。由于合同上未提及损耗之事,卖方便借机要买方报损,死鸭活鸭一块儿如数付款。买方经办人自然不依,说:“我们是养殖场,不是烤鸭店,死鸭仔怎能要活鸭仔钱?”

卖方说:“合同上不是说货到如数付款吗?难道死鸭仔不是鸭仔?”这么一问,倒把买方说话人问僵了,一时没了词。正在这时,该养殖场场长走了过来,笑着朝着卖方那位说话人说:“哎,同志,请问你家几口人?”

“五口。”对方脱口答道。

“哪五口?”场长又问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