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说话艺术模板
21525600000017

第17章 言简意赅:削繁去冗留清瘦——把握好说话简洁的艺术与分寸(1)

话多无益,任何情况下的唠叨、啰嗦的语言都是令人讨厌的。英国人波普说:“话犹如树叶,在树叶太茂盛的地方,很难见到智慧的果实。”当今语言大师们也认为:言不在多,达意则灵。可见,用最少的字句,包含尽量多的内容,是说话水平的最基本要求。滔滔不绝,出口成章,是一种“水平”,而善于概括,词约旨丰,一语中的,同样是一种“水平”,而且更为难得。如果说写文章可以“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那么,在生活节奏日趋加快的今天,说话则更应提倡“有话则短,无话则免”。

一、简洁语言的特点

语言简洁,指的是语言表达要简明扼要,言简意赅。古人云:立片言以居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言简而意丰,言简而意准,言简而意新”,即要能用最少的文字表现最丰富的内容。言不在多,达意则灵。

“惜字如金”,有时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最会说话的人,是语言简洁明了的人。语言的精髓,在精而不在多。口才最差的人,往往可能就是那些喋喋不休的人,说了一大堆,也没有说出主旨,反而还认为自己很棒。事实上,要真正地将自己的话说得高效,就必须让自己的语言简练,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对方明白你所说的意思。

在剑桥大学的一次毕业典礼上,整个大礼堂里坐着上万名学生。

他们在等待伟人丘吉尔的到来。在随从的陪同下,丘吉尔准时到达,并慢慢地走入会场,走向讲台。

站在讲台上,丘吉尔脱下他的大衣递给随从,接着摘下帽子,默默地注视着台下的观众。一分钟后,丘吉尔才缓缓地说出了一句话:

“Never?Give?Up!”(“永不放弃!”)说完这句话,丘吉尔穿上了大衣,戴上帽子,离开了会场。整个会场鸦雀无声,顷刻间掌声雷动。

这是丘吉尔一生中最后一次演讲,也是最精彩的一次演讲。他仅仅用了几个字,就将自己要演讲的内容说了出来,语言贵精不贵多。丘吉尔就是用简洁的语言达到了这个目的。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哲学系教授格赖斯提出了说话的四条原则:量的原则,说话提供充分而不多余的信息;质的原则,说话的内容是真实的;关系原则,话语与话题有关;方式原则,说话要清楚明白,简洁而有条理。说话简洁要遵循这些原则。

说话简洁大致有三个特点。

概括性

美国第十六任总统林肯,在一次溯******途中与同船的船员们握手时,有一位工人却缩着手,面对总统腼腆地说:“总统,我的手太脏了,不便与你握。”林肯听后笑道:“把手伸过来吧,你的手是为联邦加煤弄黑的。”短短一句话,听似极为平常,却高度概括,得其要领,充满感情。

事实上,不管世事多么复杂,不管产生多么深奥的思想,说到底,就是那么一点或几点经过概括和抽象了的认识。而这些要求,是精华,是核心,是本质,只要抓住它,就能提纲挈领,一通百通,产生“片言以居要,一目能传神”的效果。恩格斯曾说:“言简意赅的句子,一经了解,就能牢牢记住,变成口号。”难怪******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等等名言警句至今仍闪耀着真理的光辉。

准确性

说话场合确定以后,就需要正确地使用语言。在这里,正确地使用语言,就是语言运用的最大技巧,就是每个人驾驭语言的基本方式方法。在语言的驾驭上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点,如果按标准性的要求来说,一般要具备这样几个条件:第一,要认识明确。对一种事物自己尚且不知其所以然,其语言的运用也必然暧昧不清。第二,要建立宏大的“词汇库”。一个领导者词汇贫乏,语言单调,是不会受欢迎的。第三,语言运用要有感情色彩。感情色彩主要是指褒贬语词的正确使用,这种语词的使用是对内心世界的真实表达。第四,对古语及国外的一些优秀语言的使用。在语言的运用过程中,如果恰到好处地使用一些有生命力的古代语言文字和国外的一些优秀语言,就可以更加丰富自己的语言。

语言运用的准确性,还表现在语言的精炼上。即需要尽量使用最少的词句,而准确地陈述出所要叙述的内容。恩格斯曾说过:“言简意赅的句子,一经了解,就能牢牢记住,变成口号;而这是冗长的论述绝对做不到的。”

应急性

由于客观环境的限制,有时由不得你长篇大论,侃侃而谈,只能逼你三言两语,述其概要。例如在战场上、在抢险工地、在各种危急关头,甚至是一对情侣在汽笛已经拉响的月台上话别,谁也来不及去高谈阔论。在这种情况下,惟其简明扼要的话语,才能显示其特有的锋芒。公元前209年,陈胜在大泽乡揭竿而起,仅用了四十几个字的话语,就向九百余名戍卒发出了起义动员:“公等遇雨,度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寥寥数语,精炼,概括,极富号召力。与此相反,在紧急关头作长篇大论,则事与愿违。

1812年英美战争全面爆发前夕,美国政府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对英宣战问题。会上,一位议员的发言竟从下午持续到午夜,而这时会场上大多数议员早已进入梦乡。结果,当另一位议员又急又怒地用痰盂向发言者头上掷去而结束发言、通过决议时,英国人已经打到了美国人的家门口。不难想像,这种“马拉松式”的发言,超出听众心理承受能力,让人无法接受是一方面,贻误战机所造成的损失更难以计算。

二、简洁语言的作用

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说过:“人的智慧越是深奥,其表达想法的语言就越简单。”有些人说话非常冗长难懂。为什么?那是因为他自己也不知道要说什么。如果对自己要讲的内容理解得很透彻,就不会把话说得那么长。

说话语言简洁,主要有两种作用。

言简意赅

所谓长话短说,即是以简驭繁。老舍说:“简练就是话说得少,而意思包含得多。”话少而意思也少就算不得简洁。

1981年世界杯排球赛最后一场中日之战,中国女排轻松地赢得了第一、二局,实际上已经取得世界冠军。第一次荣获排球世界冠军的中国女排被高度兴奋激动得不能自己,因失控而打得毫无章法,导致第三、四局稀里糊涂地输给了日本。袁伟民一再暂停,面授机宜,却不见成效。怎样才能使女排姑娘镇定下来,获得全胜的真正冠军,不失中华民族之志呢?在第五局开始前的短暂时间里,主教练袁伟民说了几句话:“要知道,我们是中国人,你们代表的是中华民族,祖国人民在电视机前看着你们,要你们拼,要你们搏,要你们全胜。这场球不拿下来,你们要后悔一辈子!”姑娘们在这沉重的话语下,胜了第五局,赢得了全场比赛。在简短的几句话、几十个字中,袁伟民似喷泉,流淌出含义广阔、内容丰富的带血之言:中国人的风貌、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尊严,祖国人民的期待,以及这场球的关键意义,姑娘们自身利害得失等等,都在这几句话中或明或暗地展示。袁伟民的这段话言简意赅,既节省时间又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