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处世艺术模板
21525800000029

第29章 常怀父母心,下属愿称臣——把握好与下属相处的艺术与分寸(2)

二、做领导要善于激勇励志

所谓激勇励志,即是一种激发鼓励勇士的斗志的方法。

在三国历史上,一代名相诸葛亮便非常善于运用这种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做事效果。受到他激励的将领与士兵们也无不勇猛向前,作起战来以一当十,甚至以一当百。

在争夺汉中的战役中,刘备需任命一位将军为先锋。当时随大军出行的将领中,最有资格胜任此职位的只有张飞和黄忠二人。按本领来讲,二人基本上差不多。当时孔明心中考虑,老将黄忠武艺高强,为人稳重,派他前去定能不负重望。而且黄忠为人最大的特点是不服输,直接任命不如激他。于是孔明有意安排了智激黄忠的一幕。

事实证明,孔明抓住了黄忠的心理特点。利用这一特点,使其增强斗志,最终顺利完成了任务。从心理学上讲,一个人做事能否成功,与他的主观愿望和做事激情有着直接关系。世界上事物的可为与不可为,最大的差别不在于事物本身,而是在于人们对事物的情感体验。

换句话说,面对一件事情,如果具备了把它做好的信心和激情,那么,你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中国有句俗话:“请将不如激将”。“激将法”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还有其现实意义。身为企业领导,应该根据不同员工的性格特点和遭遇问题的难易程度而有目的、有选择地激将,不要盲目地激勇励志,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

一个优秀的领导人所运用的激将法往往是灵活多变的、恰如其分的,他可以运用以下几种策略:

分类激将法

运用激将法首先要分清对象,通常情况下,对于自尊心强,喜欢争强好胜的年轻人,你越说他们能力不足,他们就越要证明给你看;性格刚强的老年人也是一样,他们的通病就是自尊心过强,此点一“激”就灵,你越说他不中用,他就越不服老,越逞强。所以当别人指责他们年老体弱、不堪重用时,他们的能量往往就会被激发出来了。

但对于性格孱弱、自卑消极的人来说,显然这种方法就不合适了。对于这种人,你再说他们能力有所欠缺,只会使他们更加畏首畏尾,不敢放手做事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应改变策略,将所谓的“贬激”变为“激励”,鼓励、引导他们鼓足勇气、唤起自信,这样才有可能使他们摆正心态,发挥出更大的能量。

对比激将法

对比激将法一般是要借用与第三者(一般来说是强者)对比的反差来激发人的自尊心、好胜心、进取心。

运用对比法激人,选择对比的对象很重要。一般来说,最好选择大家比较熟悉的人,过去各方面条件与其差不多的人。而且对比的反差越大,效果往往会越好。

煽情激将法

煽情激将法需要运用具体的有感染力的描述,富有煽动性的语言来激起人们心中的激情、热忱。所论述的对象可以是严酷的现实,也可以是轻松的远景,具体方式不拘一格。

绝路激将法

但凡军事家都懂得一个道理,人到了没有退路的时候,内心深处往往会迸发出超乎寻常的勇气。中国历史上“破釜沉舟”、“背水一战”而获大胜的战例不胜枚举。

如果企业领导人懂得这个道理,在濒临绝境的时候,激励员工们背水一战,说不定也可以使企业起死回生。俗话说“置之死地而后生”,也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若想让一个濒临破产倒闭的企业“活”起来,就要想办法让员工们知道企业已经处于“绝地”的处境。

身先士卒激将法

这种方法军事家、政治家可以用,企业领导人同样可以用。一个企业的厂长发现必须加班制造一项产品,于是请领班找工人回来加班。领班面有难色,表示有很多困难,厂长没有再说什么,晚上亲自跑到工厂加班,领班听到后,立即找了几个工人将厂长换下来。从此之后,碰到加班的时候,这位领班再也没有讲价钱。

通常情况下,战场上主帅是不宜亲自出战的。主帅出战则意味着部将的无能,这个行动本身也就带有“激将”的意味。激将法有智愚高下之分,领导者掌握好其分寸尺度,灵活发挥,机智应用,可以让你在需要员工拿出他们最大的力量,拼死效力时,派上绝妙的用场。

三、做领导要宽厚公正

管理者最在意的是自己的名声,有好名声才有高威信,才能做到众望所归。因此,作为一个管理者,不能不领会“厚德得人心”的内涵,只有顾及员工对自己的品质评价,只有在员工面前树立一个仁义宽厚的形象,才能更好地立权树威,做到取信于“民”。

中国人历来讲究以法服人,员工也希望他们的上司会是一个宽厚长者,树立一个仁义宽厚的形象,将大大有利于管理工作的开展,这也是“厚德得人心”的真谛所在。要做到宽厚公正,管理者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培养自己的宽厚品质。

(1)要努力收敛自己的暴脾气

有些领导脾气暴躁,情绪容易失去控制,事无大小都喜欢以脾气压人。他们总以为大发脾气可以造成一种震慑力,其实不然,脾气发得过多,会让员工见惯不怪,其效用也就逐渐失去,而且聪明的员工还会从中悟出一套自我保护的办法。这就叫“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2)专权独裁不可取

有的上司特别喜欢对员工管得严严实实,喜欢看到员工对自己唯唯诺诺,服服帖帖的样子。在具体事情上,干预过多,甚至干涉员工的私生活。这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久而久之,员工会很可能会对领导采取抵制,甚至敌视的态度。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给员工一定的自由空间,不要试图把他们套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分派任务时,多强调目的、结果,而具体完成工作的方法、手段,则可以放由员工自己负责。

(3)勇于认错、改错

上司犯了错,绝没有掩盖的必要,须知很多事情都是欲盖弥彰,弄巧成拙,这反而会影响自己的形象和威信。勇敢地把错误承担下来,或者公开道个歉,也未必是一件坏事,说不定还会因此为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勇于认错、改错并不是把污点扩大化,有时适当的认错,甚至可以把污点变为亮点,这就是小过不掩大德的道理。有了错,当即认错改正,这实际上是在显示上司本人的“大德”。

以身作则:让员工自然服从你

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会唤起员工对领导的崇敬之心。

第二次大战前,有的政治家或军人为了要打胜仗,不断地要求人民万众一心、吃苦耐劳,但他们自己却过着夜夜笙歌的奢靡日子。很多人看到这种现象后,对这些政治家或军人产生了不信任感,他们便因此失去了民众的支持。

现代企业中也常见到相同的情况。上司为了突破困境,要求员工同心协力渡过难关,但身居要职的上司却依然浪费无度,公物私用。有些上司虽然会对这种过于浪费的行为,感到不好意思而有所节制,然而却没有太大的改变,依然滥用私权来满足个人私欲,隐瞒实情和不公平的事甚多,人事升迁受到贿赂或赠品所左右,这种公私混淆、用人腐败的现象尤其严重。事实上,像这样贪赃枉法的事,很多员工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上面只要稍有欺瞒虚伪而被下面看穿,下面的人就会对上级产生不信任,所以,居上位者不可不谨慎地预防。

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大多不喜欢被人限制和管理,而且把上司视为体制一方的代表。如果上司行为引起下面人的疑虑,迟早会因为招致他们的反感而遭到背叛。因此,身为上司必须真正地革新意识才能让员工信服。光做到不贪赃枉法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还要在企业面临困境之时身先士卒。

人的本性往往只有在危急时刻才会表露无遗。平常说话大声、表现豪爽的人,一旦面临危急存亡的情况,说不定会变得狼狈不堪,平常刻意掩饰的缺点也在这个时候完全表露出来。部下若是看见自己的上司在紧要关头却不知所措,一定会非常失望,对他失去信心,甚至不再重视他所说的话。

群众期待的上司,是在非常时期能够表现得与众不同,且能够断然地做出决定,迅速敏捷地采取正确行动的人。只有这样的上司,才能强有力地领导部下。

动物学家曾经在动物园进行过一项测验,让该园饲育动物的人利用狮子皮装成狮子进攻黑猩猩群。

黑猩猩群刚开始觉得害怕而哀号,不久猩猩的首领就拾起身边的树枝,做出勇敢地向狮子挑战的样子。其实它也很怕狮子,但却没有逃跑,勇敢地率先向狮子挑战。

如果猩猩老大在这个时候临阵脱逃,就一定会被同伴鄙视,再也不能做首领了。

企业中的领导者也是如此。在竞争愈来愈激烈的今天,企业随时随地都会面临各种困难。如果企业领导人表露出束手无策和无能为力时,就很难在这困厄的环境中取得一席之地。当面临困境时,上司能够身先士卒面对难关,坚定沉着的精神就会传达给部下,让大家都能够勇敢地面对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