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处世艺术模板
21525800000034

第34章 距离产生友谊,分寸创造和谐——把握好与朋友相处的艺术与分寸(2)

王是个讲交情的人,他利用职务之便,令军需官到胡的店中购物,胡的生意越来越好、越做越大。他与王的关系亦更加密切。

后来,太平军占领杭州,王有龄自缢。失去王的支持,胡雪岩并没苦闷多久,他要找新的支持者,他看中了新任的浙江巡府左宗棠。

他拿出一部分银子,为左的湘军办粮饷和军火,赢得了左的好感和信任。后来,随着左宗棠权力的升高,胡雪岩也是吉星高照,被左宗棠举荐为二品官,成为大清朝唯一的“红顶商人”。

除了本身的经商才智,胡的成功还靠他的练达的社交能力,他善于制造机会和利用机会,更知道利用人情世故,懂得吃亏,令朋友信赖他的宽厚和真诚。他也深知,今天,他给朋友的是一滴水,他日,朋友将以涌泉来相报,古人早就说过“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胡就是以吃亏来交友,以吃亏来得利的。

智者说:吃亏是福。因为吃亏你就成了施者,朋友则成了受者,看上去,是你吃了亏,他得了益,然而,朋友却欠了你一个人情,在友谊、情感的天平上,你已加了一个筹码,这是比金钱,比财富更值得你珍视的东西。所以,古人都说:“吝于财者失所亲。”吃亏,会让你在朋友眼里变得豁达,宽厚,让你获得更深的友情。这当然会使朋友更心甘情愿帮助你,为你办事。

三、与朋友相处,别跟朋友较真

与朋友相处,无论大事小事,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考虑到友情的存在,这既是在交往,又是在进行情感的交流。

作为朋友,每一个人都应该明白这点,自己永远生活在社会之中,同事之中,朋友之中,只有“同舟共济”才能共同生存,也只有尊重和帮助别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帮助。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在与朋友交往过程中,在办事过程中,就别跟朋友争强斗胜,较劲逞雄,必须以求大同存小异为原则。

别让差距成为友谊的障碍

在现实生活中,朋友之间所处的环境不同,在经历、教育程度、道德修养、性格等方面虽然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但也不尽相同,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不应该成为友谊的障碍。友谊的长久维持应该是正确对待这类差距的结果。应该承认自己和朋友在对待事物方面的差距,适应这种差距,双方可以有争论,有辩解,但不可偏激,应在争论中寻找两个契合点,求大同,存小异。

而事实上,有许多友情之所以中断,就缘起于对一些小异的偏激争执上。

不要跟朋友争口边的胜利

留心我们的周围,争辩几乎无处不在。一场电影,一部小说能引起争辩,一个特殊事件、某个社会问题能引起争辩,甚至,某人的发式与装饰也能引起争辩。而且往往争辩留给我们的印象是不愉快的,因为他的目标指向很明白:每一方都以对方为“敌”,试图以一己的观念强加于别人。

所以,这种辩论不适合个人与个人之间,而如果是用于团体,像辩论会似的,又应另当别论。比方说:由于最近发生的某个社会问题而引起两者间争论,最后,虽然是因为你用某某事件或理论来证明你的意见是正确的,你也通过争论的手段达到了胜利的目的,而他也已哑口无言了,但你却万万不可忽略了这一点:他不一定就放弃他的思想来信奉你的主张。

因为,他在心里所感觉到的,已经不是谁对与谁错的问题,而是他对于你驳倒他怀恨在心,因为他的自尊心扫地了。

这样看来,你虽然得到了口边的胜利,但和那位朋友的友情,却从此疏远了,甚至一刀两断。比较之下,你会不会觉得,当初真是有欠考虑,仅仅为了口边的胜利,而得罪了一个朋友——如果那位朋友较小气,说不定他正在伺机报复呢!

有些人在和朋友翻脸之后,明知大错已铸成,也故作不后悔状,还经常这样认为:“这样的朋友不要也罢。”其实这样对你又有什么好处?而坏处却很快可以看到,因为和别人结上怨仇,你就少了一位倾吐心事的人。

这种现象我们应该尽一切可能去避免。

心理学家高伯特普曾经说过:“人们只在不关痛痒的旧事情上才‘无伤大雅’地认错。”这句话虽然不胜幽默,但却是事实。由此,也可以证明:愿意承认错误的人是少的——这就是人的本性。

所以,当双方都各执己见、观点无法统一的时候,自己应该会把握自己,把不同的看法先搁下来,等到双方较冷静的状态时再辨明真伪。也许,等到你们平静的时候,说不定会相顾大笑双方各自的失态呢。

而在当你胜利的时候,你也应该表现出自己的大将风度,不应该计较刚才对方对你的态度。应该顾及到对方的面子,可以给对方一支烟或是一杯茶,抑或是向他求索一点小帮忙,这样往往可以令他重返愉快的心理。这样才可使朋友之间长期相知相交。

朋友相处要亲密有间

人们常用亲密无间来比喻伟大的爱情、神圣的亲情、宝贵的友情,如果生活果真这样,恐怕会适得其反。其实,人与人之间最理想的关系是亲密有度、亲密有间,彼此都留一点缝隙、留一丝空间给对方。

先贤认为“勿太密,亲则疏”。《论语》说:“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无友不如己者”;“过犹不及”。孔子告诫人们,无论对领导还是对朋友,都要保持一定距离,掌握好亲疏分寸,事情做过了头和没做到位效果一样。

禅宗主张“花未全开月未圆”,凡事盛极必衰,物极必反,亲极生疏,完美是一种短暂现象,极盛中有保留,才有继续美好的基础与希望。花已开却未全开,月近圆却未真圆,才是人生至善至美的境界。

契诃夫把妻子比作月亮,但不愿意妻子夜夜出现在他的夜空。

母爱光焰四溢,若呵护有余,关爱有加,也会灼伤和贻误孩子。三毛说:“朋友再亲密,分寸不可差失,自以为熟,结果反生隔离。”她的处世之道是“我绝不过分对人热络,这使我掌握分寸。”

人们常用无话不谈来显示两人感情深厚,似乎把对方底细探个究竟才够哥们,否则感情里就掺了水。疏得使人怨,失去了应有的亲近;亲得使人厌,就进入了对方禁区,不分彼此,好得像一个人,日久天长恐生龌龊之心。

亲近是永远有尊重、有顾及的,没有分寸和尺度就会过犹不及,世间许多烦恼与怨愤不是由于离得太远,而是因为靠得太近。亲情、爱情、友情像手中的沙,握得太紧反会失去。把握交往频率与尺度,亲切而有分寸,真挚而不失尊重,留些空间,若即若离,给自己一个思想驰骋的天地,还对方一个完善自我的橱窗。

亲密有间,是彼此在心中留一块净土,容纳对方,在宽松的时空里摆脱精神束缚与压抑;是与人相处要有距离感,没有心灵距离的爱,难有激情、美丽和魅力;是把人际关系调整到合理境界,走得越近,积聚的矛盾越多,即使至爱至亲也切忌放纵自己,随便得像对待自己,说话做事不讲方式方法,再合得来也有限度。对方不可能像影子一样与你万事一致,与其因“无间”而破裂,不如留些空白,有了未知才有遐想,让距离产生美妙的想象和朦胧的美感。

放时保留自我,收时珍惜他人,启开心灵之窗,会发现人际交往间的距离是一种心酸的浪漫美,忽远忽近的希望总是最渴望的,失去的永远是最珍贵的,得不到永远是最想要的。维纳斯残缺的双臂是完美与欣赏的距离,凄美的梁祝化蝶是梦想与现实的距离,春花与秋月之间是季节的距离。

现代生活一大变数是人们个性化、多样化的人生追求所形成的理念,要求个人相对独立和保持一定距离。距离有益,益在保有独自行走的脚步自由,益在分分合合中调整节奏,把情感和美丽隔开一段,让希望永恒。

亲密有间不是待人处世缺乏诚恳,戒心重重,而是时时留意自己的言行,不可有意无意践踏别人心灵空间,过多介入对方生活,避免伤害对方自尊和感情。

铁轨之间有距离,火车才能前进。汽车之间有距离,才能安全。

冬天里的两只刺猬,距离太远不能相互取暖,挤得太近又会扎着对方。生活很难找到统一尺度来格式化,亲密有间就像冬天里两只刺猬的恰当距离,既能互相温暖,又不彼此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