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社交艺术模板
21525900000010

第10章 百年修得同船渡——把握好与同事交往的艺术与分寸(1)

俗话说,“百年修得同船渡”。茫茫人海中彼此能成为同事,共事同谋,朝夕相处,实在也是一生的缘分。这种缘分有时甚于夫妻:夫妻关系破裂了可以离婚,可一旦同事关系陷入僵局,想要辞职分离也不是自己完全说了算的。而同事关系往往又是最难把握的,因为彼此之间既要合作,又要竞争。为了工作,必须精诚团结,和谐与共,为了利益,又难免出现矛盾与争端;合作好了,可以成为朋友,竞争过度又可能成为对手,甚至敌人。因此,与同事交往更要谨慎行事,要努力把握好相处的艺术与分寸,共创双赢局面。这样,不论对工作还是对自己,都会带来好处。

一、与同事交往的游戏规则

交朋友之道,应该是“韩信将兵,多多益善”。与同事交往,应该是广结善缘,少结仇怨。这一点,是把握好与同事交往分寸的前提。

与同事交往,彼此间关系太远了不好,人家会认为你不合群、孤僻、不易交往;关系太近了也不好,容易让别人说闲话,有时还容易让上司误解为搞小圈子。所以若即若离、不远不近的同事关系,应该是最难得的,也是最理想的。

以下五条同事相处的规则不容忽视。

人无完人:交往不必求全

多交朋友,广结善缘,并不意味着你必须把身边的每一个人都结交成朋友。朋友必须是理解你的人,必须是关爱你的人,而要想让身边所有人都理解你和关爱你显然是不可能的。

另一方面,人们交往的目的是为了相知相助,相娱相得,而不是一味地讨好人、顺从人。有很多人,即便你讨好了他、顺从了他,也不会成为你的朋友。

与同事交往,要想成为朋友很难。因为同事间存在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使得彼此很容易产生求全责备的心理。而你想让每个人满意,也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齐国相国田婴门下,有个叫齐貌辨的食客。他生活不拘小节,我行我素,常常犯些小毛病,搞得人家很不愉快,人见人厌。门客中有个士尉劝田婴不要与这样的人打交道,田婴不听,那士尉便告别田婴另投他处了。为这事门客们都愤愤不平,田婴却不以为然。田婴的儿子孟尝君便暗里劝父亲说:“齐貌辨实在讨厌,你不赶他走,倒让士尉走了,大家对此都议论纷纷。”

田婴一听,勃然大怒,吼道:“我真想宰了你们。我看我们家里没有谁比得上齐貌辨。”这一吼,吓得孟尝君和门客们大气都不敢出。齐貌辨到底有什么能耐呢?大家不知道。而田婴对他却更客气了,住处吃用都是上等的,并派长子伺奉他,给他以特别的款待。

过了几天,齐威王逝世了,齐宣王继位。宣王喜欢事必躬亲,觉得田婴管得太多,权势过大,怕他对自己的王位有威胁,因此不喜欢他。

田婴被迫离开国都,回到了自己的封地薛(今山东省藤县南)。其他的门客见田婴丧失权势,都离开他,各自寻找自己的新主人去了,只有齐貌辨跟他一起回到了薛地。回来后没过多久,齐貌辨便要到国都去拜见宣王。田婴阻止他说:“现在宣王很不喜欢我,你这一去,不是去找死吗?”

齐貌辨说:“我本来就没想要活着回来,您就让我去吧!”

田婴没办法,只好由他去了。

宣王听说齐貌辨要见他,非常生气地等着他。一见齐貌辨就说:

“你不就是田婴很信从、很喜欢的齐貌辨吗?”

“我是齐貌辨。”齐貌辨回答说,“靖郭君(田婴)喜欢我倒是真的,说他信从我的话,就未必有这回事。当大王您还是太子的时候,我曾劝过靖郭君,说:‘太子的长相不好,脸庞那么长,眼睛又没有神采,不是什么尊贵高雅的面目。像这种脸相的人是不讲情义和道理的,不如废掉太子,另外立卫姬的儿子郊师为太子。’可靖郭君听了,哭着说:‘这不行。我不忍心这么做。’如果他当时听了我的话,就不会像今天这样被赶出国都了。”

“还有,靖郭君回到薛地以后,楚国的相国昭阳要用大几倍的地盘来换取薛这块地方。我劝靖郭君答应,而他却说:‘我接受了先王的封地,虽然现在大王对我不好,可我这样做对不起先王呀!再说,先王的宗庙就在薛地,我怎能为了多得些地方而把先王的宗庙给楚国呢?’他始终不肯听从我的劝告而拒绝了昭阳,至今守着那一小块地方。就凭这些,大王您看靖郭君是不是信从我呢?”

宣王听了这番话,大受感动,叹了口气说:“靖郭君待我如此忠诚,我年少无知,丝毫不了解这些情况。你愿意替我去把他请来吗?”

齐貌辨当然答应了。他回到薛地,要田婴穿上齐威王赐给他的衣服,佩戴威王赐予的帽子和宝剑,来到国都。宣王得信,亲自到都城外迎接田婴,见田婴这身装束,竟忍不住哭起来了,马上任命田婴为相国。

田婴由于交往不求全,慧眼识英才,因而得到了好报。

与同事交往也是,不能以自己的好恶来辨亲疏,应看到别人的长处。同事不比门客,对不喜欢的门客你可以赶他走,对不喜欢的同事你是没法赶他走的,喜欢不喜欢,你每天都得面对,抬头不见低头见,如果整天别别扭扭,难以共事不说,也影响自己的心情,何苦而为呢?看人的长处和好处与之交往,这才是同事相处的和谐之道。

人为财死:不要挡人财路

《水浒传》中有句话:“夺人道路人还夺”。与同事交往,最好不要挡人财路。挡人财路,人就要挡你财路,夺你财路。俗话说:穷帮穷,财气雄,富斗富,没房住。这种两败俱伤的事,不是智者所为的。

每个人都是为了钱而工作,这无可厚非,因为生活需要钱,没有钱便无法生活了!就算生活已经无虞,钱还是人人喜爱的东西,这是人类最基本的欲望之一,所以挡人财路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也是很得罪人的事情。

所谓“挡人财路”就是阻挡别人赚钱、获取利益的机会。一般来说,“挡人财路”行为的发生有以下数种情形:

——争夺。当资源有限时,因为你拿多了,我就拿少了,你全部拿了,我便没有了。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便用各种方法去争夺对方的利益。

——嫉妒。看你拿得多,或是我虽然也拿得不少,但你拿得比我更多,于是我就起了嫉妒心,让你什么也拿不到。

——贪欲。没有什么原因,只因认为自己拿得不够多,便挡对方财路,看能不能将之据为己有。

——报复。某人和我有怨,逮到机会便挡他财路,虽然自己也得不到,但却满足了报复的快感。

挡人财路的原因和手段有很多,但后果都只有一个——引起对方的怀恨。有的立即做出反扑的动作,有的则“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至少你和对方已有了嫌隙。所以,在社会上行走,最好不要挡人财路。别人有机会升官加薪,不管你心里感受如何,最好不要去从中作梗。你若因为报复、嫉妒而去挡人财路,这事迟早会外露的;别人的津贴拿得多,又不合理,如果不影响你的利益,你又何必去抗议?抗议成功,你也未必会得到什么好处,却会因此而得罪一个人。

那么,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挡对方财路总可以吧?我的建议是:与其挡对方财路,不如自己另辟财路,因为一引起争夺,可能你什么也得不到。如果有其他的财路,那不如共享利益,这是可以用谈判协商办到的。

那么,基于正义,能不能挡人财路?比如对你基于正义来揭发同事不法获利的行为,但你要考虑:

——你有没有能力在揭发对方之后不被对方打倒?

——有没有把握将对方制服?

——有没有把握不泄露自己的作为?

如果你的答案都是否定的,那么还是明哲保身的好,否则你的正义感会成为别人的笑柄,而你自己也将失去立足之地——甚至遭受到更大的伤害。

靠不法手段获利的人,就让有力量的人去处理吧,你和这样的同事保持距离就够了。

赐人以美:荣耀不可独享

有难同当,有功独享,是做事业的大忌。

曾国藩提出“有难先由己当,有功先让人享”的观点,认为“此乃事业之基”。他还认为与别人分享功劳是减祸之道,是加福添寿之药方。

他的弟弟曾国荃围攻金陵久攻不下,曾国藩就以此开导曾老九:近日来非常担心老弟的病,十一日收到初七日弟交袁差官带来的信以及给纪泽、纪鸿两儿的信,字迹有精神、有光泽,又有安静之气,言语之间也不显得急迫匆促,由此预测老弟病体一定会痊愈,因此感到很宽慰。只是金陵城相持时间很久却还没有攻下,按我兄弟平日里的性情,恐怕肝病会越来越重。我和昌歧长谈,得知李少荃实际上有和我兄弟互相亲近、互相卫护的意思。我的意思是奏上朝廷请求准许少荃亲自带领开花炮队、洋枪队前来金陵城会同剿灭敌军。等到老弟对我这封信的回信(不过十八九日回信就能到),我就一面上奏朝廷,一面给少荃去咨文一道,请他立即西进。如果苏州李军齐到而大功告成,则老弟承受其辛劳,而少荃坐享其名。既可以一同接受大奖赏,又可以暗中为自己培养大福。单独享受大功名乃是折损福气的办法,和别人分享功名则是接受福分的途径。如果苏州李军虽然到达,而金陵守城敌军仍然像过去那样坚守,金陵还是攻不下来,则对我们的责难也可以分散一些,我们的责任也可以稍微轻一些。昨天我已经给少荃发咨文,让他派炸炮到金陵会同剿敌。细想起来,老弟的肝病在身,不宜再忧伤两个月,而饷项也断然难以支撑到三四个月之久,所以决定奏报朝廷,请求派少荃前来金陵。苏州李军近来也仅能够开五成的军饷,并不是供给十分充足,来金陵也不担心会有夸耀富裕的问题,想来老弟能体察我的苦衷。

为了劝曾国荃,他还将父母从“地下”请出,在一封信中说:请少荃助攻这件事我犹豫了好久,仔细思量我们的父母今天如果还健在,我拿这件疑虑的事请示双亲意见,他们一定会说:立即请李中丞来会同剿敌,不要让你沅弟长时间忧闷呀。因此我就决定了。

但李鸿章也深知曾国藩的脾气,他不愿做摘桃子的人,他要保全老师的脸面。这时朝廷又下令李鸿章速率军助攻金陵。李的麾下也跃跃欲试,认为有一个立大功加官晋爵、封子荫孙的机会。有的说:“湘军百战之绩,垂成之功,岂甘为人夺?若往,鲍军遇于东坝必战。”也有的说:“湘军之中疾疫大作,鲍军十病六七,岂能当我巨炮?”李鸿章终不为所动。但李鸿章如果抗旨不出兵也不行,他想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一是上奏朝廷,说曾国藩完全能够平此大乱,金陵即日可克。二是请派他的弟弟携大炮到曾国藩处听其指挥、助攻。正当曾、李为此大费脑筋时,金陵城终于攻下。据说,大功告成之日,李鸿章亲往祝贺,曾国藩带曾国荃迎于下关,亲执李鸿章之手,说:“曾家兄弟的脸面薄,全赖你了!”李鸿章自然谦逊一番。红旗报捷时,曾国藩将自己的名字列于湖广总督官文之下,并一再声称,大功之成,实赖朝廷的指挥和诸官将的同心协力,至于他们曾家兄弟是仰赖天恩,得享其名,实是侥幸而来。

只字不提一个“功”字。对李鸿章当然要多多美言。

曾国藩谈到收复安庆的事,他总是归功于胡林翼的筹谋划策,多隆阿的艰苦战斗。谈到后来攻下金陵,则又归功于各位将领,而没一句话提及他弟弟曾国荃。谈到僧格林沁进攻捻军的时候,赞扬他能吃苦耐劳,说自己比不上他的十分之一二;谈到李鸿章、左宗棠,称他们是一代名流,不是说自愧不如,就是说谋略莫及。

曾国藩镇压捻军没有达到速效。捻军进入湖北时,曾国荃为湖北督抚,派遣将领追剿他们,捻军骑兵飘忽不定,不可以和广东的太平军凭城据守相比,湘军初逢劲敌,屡战失利。李鸿章闻之不免讥笑讽刺。

当时曾国藩上疏中有这样的话:“臣不敢以一战之功,遂自忘其丑陋。”

疑有所指。他日文庄见李鸿章而告之,李鸿章惊恐地说:“有是哉?”文庄曰:“是则然矣。”命取邸钞视之,果也。是后,李鸿章谈湖北的事情,亦稍稍谨慎了。此事等于曾国藩又足足的给李鸿章上了一课,其疏既有不要以一时一事看人,不要以己之长攻人之短之意,又寓有功过不应由己任之深意。

提高身价:让人感到有用

我们喜欢结交勤劳诚实、为人大方的同事,即不斤斤计较、不怕吃亏的同事。于是,凭勤劳诚实、为人大方取悦他人,便不失为一种社交的艺术。

不过,比勤劳诚实、为人大方更重要,更受人欢迎的,是“对别人有用”的人。

古人说“天生我材必有用”,交朋友也要讲究点实用主义。一般说来,如果对方是个毫无本事的窝囊废,你可能不屑于与之为伍,同样,如果你是一个没有本事、对别人毫无用处的人,对方也可能不屑于结交你。

这里所说的“用处”是什么?是因人和情况而异的。而极具讽刺意味的地方就在这里:你“自以为是”的长处,对某人来说可能因为它对自己没有用处就视而不见。相反,有些你认为不足挂齿的小事、小本领或小关系,也许对某人刚好“有用”,因此,你在他心目的地位也会骤然升高。

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无处不在,人际关系大部分都建筑在“我认识这个人有什么用”之上。虽不明言(也许你甚至不自知),但想深一层,你会发现阁下的许多“朋友”,都是必要时“对你有用”的人。

人的一生如果结交了志同道合的同事并成为朋友,就可以患难与共,相互砥砺,这不仅可以成为情感的慰藉,也可以成为事业成功的基石。1864年7月20日,曾国藩在写给他的次子曾纪鸿的信中说:选择朋友是人生第一要事,必须选择志趣远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