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别让儿童伤在敏感期
21527100000036

第36章 敏感期前后,父母一定要懂的儿童心理学(2)

8.帮助孩子交朋友

好的朋友对孩子的价值观与自我形象会产生良好的影响。因此,父母应该积极帮助孩子结交真正对其健康发展有积极作用的朋友。

当孩子有找朋友的意识时,父母可以有意安排一些比较适合的集体活动,为孩子的好朋友们敞开大门。通过这些集体活动,父母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观察孩子的社交能力,总体上了解孩子的个性。当孩子不慎交上不适合的小朋友的时候,父母最好给予适时的干预。

9.直呼其名

名字里蕴藏着人的自我意识。直呼孩子的名字,而不是整天“宝宝、宝贝”的叫,会增强孩子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那些自信心很强的孩子往往都会直呼朋友的姓名,甚至成年人的名字或头衔。这是因为他们本身的自信心在鼓励他们更加直接地与他人交流。

10.不要轻易给孩子定性

儿童的个性是发展着的个性,并没有定型。因此,父母随意给孩子定性是不正确的,会伤害和误导孩子。比如说孩子偶尔一次胆小,有的父母就时常提起,慢慢地给孩子贴上了胆小的“标签”。久之,孩子也觉得自己天生胆小,常常拿它来当作失败和退缩的借口。

父母要多为孩子创造机会,积极鼓励孩子,帮助孩子勇敢地尝试。当孩子有过几次成功体验之后,就会“恍悟”:原来我并不胆小。逐渐地,胆小的标签就会被揭去,而被自信所取代。

四、让孩子克服“学校恐惧症”

学校恐惧症是儿童恐惧症中的一种,主要表现是:害怕上学,害怕参加考试。如果强迫恐惧症儿童去上学,他们会产生焦虑情绪和焦虑性身体不适,如面色苍白、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腹痛呕吐、便急尿频等;如果同意他们暂时在家休息,焦虑情绪和不适症状很快就会得到缓解。孩子怕上学,可又深知不上学不行,于是内心产生了解不开的矛盾,很容易表现出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腹痛呕吐、便急尿频等身体不适症状。如果此时父母把孩子当成病人,会使孩子形成习惯反应,同时会给孩子“有病”的消极心理暗示,逐渐形成虚弱自我意识,易使孩子失去自信,不利于他们心理的健康成长。

活泼好动的强强样样讨人喜欢,就是经常逃学。父母为此伤透了脑筋。

训斥、哄骗甚至打骂,都不起作用。一到上学时间,强强要么头晕,要么肚子疼,只要答应不送他去上学,他的病就一下子就好了。即使被迫去上学,他也经常逃学去玩耍。

童童刚入小学时天真活泼,认真好学,父母没有过多操心。后来,为了让她有个更好的学习环境,父母把她送到了一所重点小学,以为孩子会更加好学,成绩会更好。可结果恰恰相反,过去童童回到家里总是自觉地先做完作业,然后才去玩,可现在常常望着作业发呆;过去回到家里总是滔滔不绝地与父母讲同学、老师和学校的各种趣事,而现在变得沉默寡言。学习成绩逐渐下降,童童对上学的恐惧也逐渐增强,于是经常逃学、生病,让父母十分苦恼。

引起学校恐惧症的原因很多,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主要在于孩子的性格缺陷,如胆小多疑、过于谨慎敏感等。外因有二:一、父母的溺爱,致使孩子独立性差,难以适应学校生活;二、父母、老师对孩子期望过高,超出孩子心理承受能力而逐渐使其形成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因而害怕学校、不想上学。

父母在确定孩子患上学校恐惧症后,就应帮助孩子重塑自信,让孩子确信自己没病,是个十分健康的孩子。要积极帮助孩子克服学校恐惧症,但不可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可按孩子的恐惧程度由轻到重实施以下步骤:

首先,请同学或请老师来家里辅导孩子。

其次,父母先陪孩子在教室学习,然后让孩子自己在教室学习,逐渐让他在教室和几个同伴一起学习。

再次,让孩子在教室由老师单独辅导,或在教室和几个同伴一起听老师辅导。

最后,让孩子在教室正常上课。

具体纠正步骤可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调整。

五、当儿童有了从众心理,父母怎么办

从众心理,是个人在真实或臆想的群体舆论压力下,在认识和行动上不由自主地和大多数人趋于一致的心理现象。人们常说的“入乡随俗”、“随大流”、“人云亦云”等便是从众心理的写照。

大多数人都具有从众心理。不同的从众心理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据此可把从众心理分为积极型和消极型两类:积极型从众心理能够推动人们对事物的积极认识,消极型从众心理则起到阻碍作用。

根据心理学研究,儿童从7岁至青春期最容易从众。因为,这个时期儿童的受暗示性和模仿性最强烈。因此,在某一群体中的儿童很容易受到多数人的意见或行为的影响而盲目跟从。然而,由于儿童年龄小,知识和社会经验都比较缺乏,尚不具备正确的认知能力,因而分辨不出外界影响是否健康,往往会养成不良的思想和行为习惯。比如,不少高年级学生在学习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作风时,把“哥儿们”的恶劣作风也带进校园。他们今天你请我一个面包,明天我请你一瓶可乐,甚至聚在一起喝酒行令,类似这种事情时有发生。

所以,把握好儿童的从众心理,扬长避短加以运用,发挥其积极作用、消除其消极影响,意义重大。

1.培养团结向上的健康集体,促进儿童产生积极从众心理在一个儿童班集体或群体中,大家意见多数一致时,个人就很容易从众。可以利用儿童的这种从众心理特点,加强对集体的教育与培养,促进儿童产生积极的从众心理。

(1)建立健康向上的集体

健康向上的集体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最容易使个人克服坏思想和坏习惯。建立了健康向上的集体后,教师就可以通过集体去影响学生,使他们产生积极的从众心理,从而去模仿、接受、采纳正确的思想行为,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称这种教育方法为“平行教育作用”。

(2)帮助少数后进儿童进步

利用儿童的从众心理,可以引导小部分后进生与集体先进成员进行比较,帮助他们发现自己与先进成员的差距,激起他们的积极从众心理,达到促使其进步的目的。比如,少数小学生书写很不工整、规范,自己通常觉察不到,如果老师请他们观摩全班学生的作业,他就会了解其中的差距,从而积极从众,改进书写。

2.消除不良因素,矫正儿童的消极从众心理

不良的环境因素容易催生儿童的消极从众心理,因此应及早消除不良环境因素,使学生无众可从。另外,如果儿童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性,也不容易产生消极从众心理。应主要采取下面两种措施:

(1)“枪打出头鸟”

在一个小班集体中,总会有几个捣蛋生,成为捣乱的“出头鸟”,很容易号召一帮学生一同违反班规校律。此时应该把力量放在教育几个“出头鸟”上,给他们小官衔,鼓励他们带好头,其他学生也会跟着学乖。

(2)培养儿童的独立自主性

没有独立自主性,儿童就容易盲目从众。比如上课提问的时候,如果前面几位学生给出了同样的答案,其他被提问的同学即使不这样认为,也会做同样的回答。其实呢,这样的答案是错误的。父母和老师都应该积极培养儿童的独立自主性。

六、纠正儿童逆反心理,怎么做才有效

儿童的逆反心理是一种正常现象,是两代人之间某些不同观念碰撞的正常的心理过程。一般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有两个逆反期:第一个逆反期是在孩子三四岁的时候,此时由于儿童自我意识和说话、运动及认知能力的发展,非常想自己尝试做一些小工作,可父母却不放心,限制孩子的这种愿望,故而孩子产生逆反;第二个逆反期是在青春期前后,此时孩子的逆反心理比第一逆反期更为强烈。有逆反情绪的孩子,通常表现为:频繁地大发脾气;与父母过度争吵;明显地对抗和拒绝大人的要求和原则;自己犯错或行为不当,却责怪他人;频繁发怒和怨恨他人等不合作、对抗与敌视的行为。

孩子的逆反行为在家里和学校表现得尤其明显。

1.父母的哪些行为会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

父母的下述教育方法往往会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

(1)对孩子过于严厉

有些父母仍推崇“棍棒出孝子,不打不成材”的教育思想,时不时地讽刺、挖苦孩子,甚至动手打孩子,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导致的结果是要么使孩子变得怯懦,要么变得十分叛逆。

父母应该多理解、尊重孩子,把他们当成一个开始有独立意识的小伙伴,有事商量着来办,平等相待、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2)过高的期望

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可以理解,但是不可盲目。许多父母为了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出人头地,往往不考虑孩子的喜好与能力,强迫孩子学这学那,硬让他们去做他们一时还难以做到的事情,结果给孩子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负担,而且很容易引起孩子强烈的逆反心理,使其正常的才能也得不到发挥。

父母的要求与期望不可过高,应该比孩子的实际能力略高一点,让他们经过努力能够达成。这样,孩子不仅不会感到有心理重担,而且能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3)教训孩子喋喋不休

有些父母教训孩子的时候喜欢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唯恐孩子听不见他们的话。结果,父母唠叨促成了孩子的逆反,即使孩子知道父母说得有理,也极不愿意听,而且偏会反着做。

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应该简单明了、要言不烦,留给他们理解和调整情绪的时间,这样他们就相对容易接受大人的意见。

(4)压抑孩子的好奇心

对于正在成长的孩子来说,世界充满了神奇。但有的父母不理解孩子的好奇心理,认为孩子在胡闹,甚至通过打骂来压制孩子。孩子的逆反情绪就会逐渐高涨起来。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去探索,认真对待孩子的问题。这样不仅不会使孩子逆反,还会使孩子变得越来越聪明。

不管是第一期还是第二期的逆反,父母首先应该理解孩子,真正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和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一味地打压、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孩子是不行的,可能产生两种不良后果:遇事唯唯诺诺,或是执拗任性、胡作非为。

2.如何纠正孩子的逆反心理?

除了注意避免以上四点教育误区外,父母还应该做出以下努力,来纠正孩子的过度逆反心理:

(1)确定合理的、与孩子年龄相适应的限制,并坚持下去;(2)与孩子冲突时要冷静,不要使冲突加剧,可以暂停或出去;(3)用体育锻炼等来舒缓你的紧张情绪,避免向孩子发脾气;(4)一旦孩子表现出合作与变通时,要给予他正面的表扬和鼓励;(5)寻求与孩子老师的合作;

(6)必要时可以寻求儿科医生和心理学家的帮助。

七、如何应对孩子的“心理断乳期”

当孩子进入了青春期,你就会发现,“变”成了其显著特点。随着孩子的快速发育,不仅生理上在变,心理上也是变化剧烈。父母会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孩子不听话了,而且专门与父母对着干,像变了个人似的。你要他这样,他偏要那样;父母多说他两句,他要么不理睬,要么就喊烦。孩子的这种逆反心理是其进入心理学上所谓“心理断乳期”的正常反应。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尤其是第二性征的出现,以及社会活动增多和知识面扩大,孩子的心理活动也逐渐复杂,自我意识觉醒,独立活动的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但由于缺乏生活经验,不能正确理解自尊,只是强烈要求别人把他们看作成人。如果这时父母还把他们当孩子来看待,他们就觉得父母不尊重他们,就会产生厌烦和反抗心理,做出对立行为。虽然他们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有所发展,但自我控制能力还比较差,因此常会无意识地犯错误。他们喜欢怀疑别人,其实没有依据;喜欢批评别人,但很容易走极端;喜欢发表见解,却又条理不清;喜欢与人争论,却又论据不足。

“心理断乳”的真正意义是摆脱对父母的孩子式依恋,走上精神的成熟与独立,也是一个人的社会化过程。因此,父母在这一时期应该把爱孩子的重点放在帮助他们完成从孩子到成人的转变上。只满足于表面上了解孩子是不够的,父母必须学习一些心理学的知识,了解“心理断乳期”的实质,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心理断乳期”。

(1)对于孩子消极的青春期逆反心理,父母应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从行为和心理上进行引导,教育的方式要多样化。应该采用平等对话的方式,让他把心里话说出来,然后父母把自己的观点、经历讲给他听,让孩子自己进行比较。

(2)要理解信任孩子。父母要与他们建立一种亲密的、平等的朋友关系,要相信孩子有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充分利用孩子的“小大人”想法,针对家里的一些事情征求、听取孩子的意见;要尽可能支持他们,尤其在他们遇到困难、失败的时候,帮助他们分析事物、明辨是非,然后鼓励他们自己去正确处理。

(3)父母要做出表率。在孩子遇到困难和失败时,应多给予鼓励和安慰;孩子有了成绩,要及时给予表扬;父母自己有缺点和错误,应勇于承认,立刻改正,为孩子做出表率,使孩子从中得到启迪。

(4)父母应尽量避免与孩子正面冲突。在孩子发火时,父母应保持冷静。

争论激烈时,父母应转移话题或采取冷处理方式,以免孩子萌发对立情绪,使逆反心理更强烈。但父母不能过于迁就孩子的不合理的要求和不良的行为,以防孩子以后总是用反抗的方式来要挟父母,达到自己的目的。孩子平静下来之后,在适当的时候,父母应心平气和地指出孩子的错误和不当之处,使孩子积极克服爱冲动的毛病。对于比较严重的反抗行为,父母可以采取奖赏训练的方法,强化孩子的顺从行为。

(5)鼓励孩子多参加有益于身心的集体活动。通过集体活动,孩子可以广交朋友,丰富、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发展“自我”意识,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有利于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真诚待人的品德,利于顺利度过断乳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