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你的高薪是设计出来的
21527200000017

第17章 赢得器重,让上司抬高你的价值(1)

高薪是上司认同你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说,上司决定你的薪水。作为下属应牢固树立起尊重上司,服从指挥的意识。只有赢得上司的认可,你的能力才会得到肯定,才会在薪水上充分体现出来。所以,赢得高薪就先赢得上司的器重。

上司比你年轻,“做小”你愿意吗

如果你是一位老员工,如果和年轻的上司相处好了,你是有很大作用的,因为年轻的上级会倚重你的老成,你丰富的工作经验,他们会器重你。

在现代职场中,我们会看到上司越来越年轻化:90后的部门主管、80后的处长经理比比皆是。于是,在机关单位或公司中,我们就无可避免地出现“年轻的指挥年老的”,那么,在这个时候,你作为一名老员工,你会顺服这样的上司吗?还有,你在公司是一名老员工,某某来公司才半年就成为了你的上司,你会服从他的管理吗?

所以,这里我们要问的是,上司比你年轻,资格没有你老,你是不是甘心做他的下属呢?

面对这些年轻上司,作为一名下属,尤其是一名久经职场的“老江湖”,一名在公司里工作多年的“元老”,有时候不服年轻人的领导也是一种正常的反应,因为他们会这样想:论年龄,我可以做你的父辈;论资历,我工作的年龄比你年纪还长,凭什么我要听从你的差遣?凭什么要被一个乳臭未干的初生牛犊指挥?凭什么你在我的面前耀武扬威?

如果你这样想,那么你就错了。上司就是上司,不管年轻还是年老,作为下属只能服从。这些年轻人之所以成为上司,是因为他们在某一些方面有着过人之处,年轻干练,学习能力强,做事雷厉风行。因此,上司越年轻,你就越要放下自己的老脸,否则你就会被这些年轻人所淘汰出局。

老约翰·斯雷顿退休了,二十四岁的小约翰成了酒店的总裁。

面对新老总雷厉风行的做事风格,酒店里一些老资格的员工却非常不喜欢,他们并不把这个年轻老总放在眼里,尤其是后勤部的马维尔经理。

马维尔是酒店的元老,他在酒店里已经工作十几年了,所以,面对着这个年轻的新老总,马维尔根本不把他当一回事。

一天在工作会议上,作为酒店的老总,小约翰给后勤部提出了很多“指导性”的意见。马维尔在小约翰提出意见之后,作为部门上司要做个表态发言。在这样的正式场合,按道理马维尔要称小约翰为“总裁先生”,可是马维尔却在发言中称小约翰为“约翰”。

还有一次,小约翰看到后勤部的一名员工在客流高峰时拖地,影响了入住的客人。小约翰就问这名员工:“我不是让你们提前做好保洁工作吗?为什么还在客流高峰时拖地?”

员工回答说:“我们很早就开始忙了,但保洁就十个人,忙不过来。”

于是,小约翰就让马维尔再增加几个保洁员。

马维尔说:“以前就是十个人,人够了。”坚持只用十个保洁员。

在马维尔看来,自己这样做几十年了,没有必要改变。

事实上,马维尔不仅在增加几个保洁员的事上不听这个新上司的,后勤部的很多事也不听小约翰的。

看到马维尔不执行自己的安排,小约翰很快就给后勤部增加了一名副经理,把一些管理权交给这位副经理。很快,这位副经理接手了马维尔的工作,其不仅丢掉了经理的职位,还丢掉了优厚的薪资。

在职场中,和年轻于自己的上级相处需要技巧,不仅要小心翼翼,更不能倚老卖老。一般来说,如果你是一位老员工,如果和年轻的上司相处好了,你是有很大作用的,因为年轻的上级会倚重你的老成,你丰富的工作经验,他们会器重你。但是如果你在年轻的上级面前总是心高气傲,认为他还“太嫩”,不配做你的上级,没有能力来指挥你,那么你就危险了。

在职场中,上司的职责是用协调、管理、控制等方法来使每个人都能做好本职工作,从而让整个公司的团队发挥最大的作用。

安利公司在创建之初,就十分重视培养年轻的领导队伍,使得安利有着一支出色的、年轻化的推销团队。

刚开始时安利只卖一种产品,名字叫“乐新多用途浓缩清洁剂”,它们常常摆放在小商店和小超市货柜上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人们很少去关注这种商品,更不会有人想到它会成为日后直销帝国的领军公司。

对于刚步入市场的安利来说,销售是最大的困难。那么如何才能打开市场的大门,让安利走进千家万户?毫无疑问,就是要把自己的产品推销出去,安利的公司总裁理查·狄维士坐不住了。

他看到公司的销售团队太过老化,缺乏青春的气息,而销售需要干练、蓬勃朝气的年轻人,来投入这项行业中。想到这一点,理查·狄维士果断地将公司的销售部门经理、主管、领班和销售组长全部都换成了一批年轻人。

可是,公司有些老员工不服从年轻的上司,理查·狄维士就果断地辞退了这些倚老卖老的员工。

很快,这些年轻的上司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们果敢干练,精力充沛,火气十足,那些公司中年老的、不愿出去跑的老职员,都不得不在这些年轻人手下做事。

这些年轻人不讲情面,不留面子,让那些疏懒的,在工作中害怕吃闭门羹的老员工统统推到了推销的最前线。

于是,安利开始逐渐打开了市场,而且在取得了巨大的销路和利润后,越做越好。对于上世纪50年代的美国来说,使用年轻人来作为公司的管理层是新鲜与罕见的,甚至可以这样说,查理·狄维士这种管理方式在当时是惟一的,也是第一的,年轻人新官上任三把火,使得那些资历老的员工不得不低头服从他们的管理,把商品原本的售卖由被动变为了主动,方便了客户也提升了品牌知名度。

后来,查理·狄维士从推销成功模式上不断地摸索与完善,把安利的管理模式逐步演变为年轻化,经过不断地细分、积淀,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安利管理体系。

今天,“服从年轻化管理”已经成了安利的一种公司文化,安利不仅是要培养一个个年轻管理团队,而且一个个意气风发、热情饱满的年轻人把那些资历老的、不愿动的老员工管理的服服帖帖,所以现在如果有人想进入安利工作,首先必接受年轻者的管理。

年轻人有干劲,工作热情高。安利的总裁理查·狄维士正是抓住了这一点,让老员工必须服从年轻人的管理,从而成功地推销出了安利产品。

可见,年轻人有年轻人的优势,假如你的上司比你年轻,你必须服从他。年轻的上司往往有激情,敢想敢干,往往是元老们不可比的。所以,很多时候,你要服从年轻的上司,甘心做“小”,才能获得高薪。

“跟”鸡随鸡,“跟”狗随狗

要知道上司才是决策者,你替他做决定,就等于无视他的存在,就等于你是在指挥他,就等于是他在服从你——这是很多老板所不能接受的。

谁是公司的“最高领导人”?毫无疑问当然是老板。在公司中,往往一件需要决策的事情必须由公司的老板给予最后的拍板,如果你对这件事情的最终决定有什么不同的看法,那你只能向你的上司提出建议。如果老板没有采纳你的意见,你切不可自作主张,来决定这件事情的执行和最终的定案。

老板就是老板,他是公司中最有权力的人,你是下属,即便你是公司中最牛的员工,都必须要牢记这条法则。一旦你越权了,替老板作了主,你无疑就变成了公司的最高决策者,老板是在“服从”你的决定,这样的做法无疑是在为自己自掘坟墓。

瑞娜·姆性格活泼开朗,做事也十分干练,进入公司还不到两年,就成为公司团队的一位主力干将,薪水不菲。在同事们的眼里,她晋升为部门经理是迟早的事情,可谓前途无量。

这天,公司老板突然把瑞娜·姆叫进了办公室,对她说道:“瑞娜·姆,你进入公司已经有两年了,时间虽然不算长,但是你学习能力强,处理问题果断,看起来经验丰富。公司现在接到了一个新的项目,由于公司的人手不够,这个项目就由你来负责吧。”于是,瑞娜·姆就成了这个项目的负责人。瑞娜·姆觉得,老板能把这样的项目交给自己负责,自己坐上经理的位子已经不远了。按照惯例,这个项目完工后,自己就会升职加薪的。

项目刚开始的时候,这天,工程部打电话来,提醒老板第二天去参加项目的奠基仪式。可是,老板恰巧不在,打电话也关机。瑞娜·姆接到这个电话,觉得奠基仪式事关重大,老板去欧洲了,也没说什么时候回来。

于是,瑞娜·姆对工程部说:“老板不在,奠基仪式要不就改天吧。”

“这是老板亲自定的日子,哪能说改就改呢?”工程部经理说。

“可是,老板不在有什么办法呢?这个项目是我负责的,就这么定了。”瑞娜·姆说。

“那我们照常准备明天的奠基仪式,万一老板明天及时赶回来了呢?”工程部经理说。

瑞娜·姆想了想说:“可以。”

第二天早晨,当瑞娜·姆走进公司后发现,老板已经坐在办公室了。瑞娜·姆惊出了一身冷汗:“多亏没有取消奠基仪式。”

“老板,您看,我们今天要参加奠基仪式,这是您的发言稿。”瑞娜·姆将文件交给了老板。

老板对她说:“我听说你看我没回来,要取消奠基仪式,以后不能做这样的事情了。奠基仪式早就定好的,还邀请了政府官员参加,怎么能说取消就取消呢?以后,这样的大事不能乱指挥呀。看来,你还要多历练自己。”

“我的错,我的错。多练多练。”瑞娜·姆连连认错。

吃一堑,长一智,瑞娜·姆感到在职场中实在如履薄冰,处处都要小心翼翼,从此她说话更加谨慎,绝不做任何替上司做决定的事情,直到把项目顺利地完成。

当然,直到第二年,老板才让瑞娜·姆升为部门经理,薪水也涨了不少。

从故事中可以看到,瑞娜·姆差点犯了一个大错误。如果她更改了奠基仪式的日期,那么后果就会更严重。所以,身为下属,绝不要擅自替老板做决定,更不能随意更改老板的决定。因为在公司里,只有老板是发号施令的人,你只是一个执行者,如果你擅自改变老板的决定,那你岂不成了老板的老板?

在职场中,如果你是下属,那么即便你有天大的能力,即便你的上司是个愚蠢的白痴,你也不能替他做任何的决定。

罗马当权者马努希斯决定进攻希腊重镇帕伽米斯,然而,要攻打城门就必须要用到撞墙槌。可是,军中当时没有这种器械,马努希斯忽然想起在雅典船坞里看到过两支沉甸甸的船桅,可以用它们来制造撞墙槌,于是立即命令士兵去取其中那根长的船桅。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桅杆都没有被送到。原来,是军械师与士兵发生了争执,军械师认为应该运那根短的桅杆,因为短的攻城效果比长的那根要好。但是士兵却坚持执行命令运送长的桅杆。

军械师越想越觉得服从上司的决定是错误的,因为长的桅杆起不到进攻的效果,只会浪费更多的人力,于是,他违抗命令送去了较短的船桅。

见送来的是那根短的桅杆,马努希斯很生气,但是军情紧急,于是就用短的桅杆制造成了撞门的器械,果然短的效果更好,很快就攻破了城门。

帕伽米斯被攻占后,马努希斯并没有忘记桅杆的事情,于是问军械师为什么要送来一个短的桅杆。

面对马努希斯,军械师滔滔不绝地说了许多专业术语,并且说他是军械师,自己的想法才是最明智的,并且胜利的事实就是最好的证明。

可是,马努希斯见军械师一味地说自己是正确,却不说自己违抗了命令,于是按照军规,叫士兵剥光他的衣服,用棍子活活将他打死了。

军械师之所以被活活打死,就是因为他指出了上司的错误,并且毫不遮掩。这样的人虽然能力过人,但是触犯了“不服从”的大忌,也是死有余辜。

与上级共事,并不意味着你已被上级接纳,还需要完全地服从和听话。不管你的老板或上司是多么的无能,作为下属,一定要“‘跟’鸡随鸡,‘跟’狗随狗”,你就要记住一句话:“老板永远都是对的。”这样才能赢取上司的赏识,才能获得高薪。

“顶撞”是一把刺向上司的刀

只有服从了老板,老板才会同意你去施行,这样你才有机会去实现你的梦想。

如果你连施行的机会都没有了,那么一切伟大的梦想都将成为一纸空文。

在工作中,和老板存在不同意见是在所难免的,甚至和上司发生一些激烈的辩论也是很正常的,但是你切不可“顶撞”你的老板,即使老板的决策是错的,即使和你的意见百分百的正确,你也不能顶撞你的上司。在职场中,老板就是老板,老板的威严不可侵犯。顶撞老板,就是不给老板面子,侵犯老板的威严,这样做,就像拿一把刀刺向上司。

艾利克斯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虽然他进入公司的时间不长,但是积极学习,很快就掌握了丰富的业务知识。因为经常提出具有独创意识的广告理念,多次受到老板的表扬。

一天早上,艾利克斯刚刚到公司,老板急匆匆地走过来问:“昨天让你写的策划方案写好了吗?我呆会儿就要用。”艾利克斯十分惊讶:

“什么策划方案?你昨天什么时候要我做的?”

老板想了想,可能是自己记错了,于是就说:“汤姆公司的那个策划方案,你知道的。现在你做一下,行吗?”

“天呀,我今天忙死了,哪有时间呀?”艾利克斯叫道。

当着全公司同事的面,艾利克斯这样拒绝老板,这一时让老板非常难堪,老板于是生气道:“那就放下手头的工作,现在、立即、马上把这个方案做好,如果在下班之前看不到完整的方案,你明天就不要来上班了。”说完正转身回办公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