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哈佛最受欢迎的人生哲学课
21527800000027

第27章 德里克·博克教授关于“人生挫折”的讲座——失败是成功的垫脚石(3)

这个神话故事成了执著的精神象征。无论您身居达官显位,还是身处平常街巷;无论您奔波于闹市通衢,还是栖身于田园山水,只有有所执著才能置常人眼中的得失、荣辱、毁誉于不顾,才能拥有笑傲人生的豁达与潇洒。

执著是一场漫长的分期分批的投资,而成功则是对这场投资的一次性回报。

执著于自己所爱的事业,追求一份成功与收获,这才是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哈佛人生箴言

为了我们的事业与生活,我们永远应该坚守执著,也许收获有迟有早,有小有大,但我们坚守执著的本身,就是人生命的意义所在。

第7讲学会从损失中获益

快乐来自于一种成就感,一次战胜困难的经历,一次超越自我的胜利,一次把柠檬变成柠檬汁的经历。我曾经拜访过芝加哥大学访问的校长,请教他快乐的秘诀是什么。他说:“你手上如果只有一个酸柠檬,就做杯可口的柠檬汁吧!这是我一直遵循的法则,也是西尔斯百货公司总裁罗森华的建议。”

这正是那位芝加哥大学校长所采取的办法,但一般人却刚好反其道而行之。

如果人们发现命运送给他的是一个柠檬,他会立刻放弃,并说:“我完了!我的运气这么坏!一点机会都没有。”于是他与世界作对,并把自己放入自我可怜的境地。

如果得到柠檬的是个聪明人,他会说:“我可以从这次不幸中学到什么?怎么样才能改善我目前的处境?怎样把这个柠檬做成柠檬汁呢?”

伟大的心理学家艾德勒穷其一生都在研究人类及其潜能。他宣称:人类最不可思议的东西就是有一种化逆为顺的特性。我现在要叙述的故事正符合了德瑞尔的这句话:

有一男孩出生在一个非常贫穷的家里。父亲去世的时候,家里连丧葬费都拿不出来,还是父亲生前的朋友们帮忙,才得以把父亲下葬。男孩的母亲在一家工厂里做工,每天要工作十个小时。有时候还要带一些工作到家里做,每天非常的辛劳。

这个男孩就是在这种贫困的环境下开始成长的。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参加了当地一家教堂举行的业余戏剧表演活动,他觉得十分过瘾。演出完后,他决定去学习演讲。后来,他凭着卓越的演说才能进入了政界。在他三十岁那年,他被选为纽约州议会的议员。然而,他对承担这项责任毫无准备。事实上,他根本不知道一位州议员每天都应该干些什么。为了对一项法案的表决投票,他得事先研究那些冗长复杂的法案,这对于他来说,就好像读天书一样。

他被选为州森林委员会的委员,这又让他担心不已,因为他从来不了解森林。他又被选为州经济委员会成员,这更让他不知所措,他在银行连账户都没有。这一项又一项加在他身上的责任让他坐卧不安,如果不是他不敢向他母亲承认自己的失败的话,他早就辞职不干了。无可奈何之下,他下定决心每天要学习十六小时,把柠檬做成柠檬水。在他不断的努力下,他成为了全国有名的政治家,《纽约时报》称他为“纽约最受欢迎的人”。

相信大家都知道这个人是谁了吧,他就是爱尔·史密斯。在史密斯开始自学后的十年中,他四次连任纽约州长,这在当时应该说是独一无二的。后来,他还被提名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他还获得了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六所著名大学授予的名誉学位,而他曾经是一个连小学都没有毕业的人。

在二十世纪,哈米·爱默生·弗斯狄克指出真正的快乐大部分来自斗争,而且多半是斗争的胜利。的确,快乐来自于一种成就感,一次超越自我的胜利,一次把柠檬变成柠檬汁的经历。有一位每天充满快乐的农夫,他住在佛罗里达州。他居然把一个毒柠檬变成了柠檬汁。当初,农夫买下那块地后才发现那儿既不能种农作物,也不能种水果,那儿惟一能产的就是响尾蛇。但是他没有报怨,他把响尾蛇的肉做成了罐头;他从蛇身上提取蛇毒,卖给药厂;把蛇皮卖给那些皮革加工厂,做成各种皮包和鞋子。

几年后,越来越多的人到这里来参观他的农场。他所在的那个村子现在已改名为响尾蛇村——为了纪念他把毒柠檬变成了柠檬水。

伯利特在他的《十二种能战胜自然的人》一书中说道:“聪明人和傻子的区别在于:聪明的人能从损失中收获一些东西,而傻子不会。”伯利特是在他刚失去一条腿后说这句话的。

还有一个没有双腿,而在逆境中奋起的人。他的名字叫本·班诺。他的悲剧发生在一九二五年。有一次,他去山上砍了一车胡桃木。在开车回家的路上,一个急转弯的路口,一根胡桃木掉了下来卡住了车轴。他被摔了出去,撞到了路边的一棵树上,脊椎受了伤,班诺从此瘫痪了,那年他二十四岁。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像正常人那样走一步路。

一个正值青春年华的年轻人,是怎样从命运的无情安排中,勇敢地生活下来的呢?那时,班诺心中充满了怨恨,怨恨所有的一切,怨恨老天的无情。他每天都活在怨恨当中。但是时间改变了他,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发现怨恨只会毁了自己,让自己的亲人朋友都躲着自己。他告诉自己,别人都和善礼貌地对自己,他也应礼貌和善地对待他。

这么长时间过去了,他对那次事件的看法有什么改变吗?他还认为那次意外很不幸吗?事情发生了变化,当班诺克服了事件带给他的痛苦和悔恨之后,他试着开始了一种全新的生活。他开始静下心来阅读那些人类历史上最著名的文学作品。到现在为止,他看了差不多一千五百本。书籍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它拓展了班诺的眼界,让他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他渐渐喜欢上了交响乐,以前他一听到它就哈欠连天。这件事带给班诺最大的转变就是让他开始静下心来思考一些问题,让他能够比较透彻地看问题,知道了什么事情是有价值的东西。看书和思考的结果,让他对政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他坐在轮椅上去发表演讲,发表他对公共问题的观点,人们逐渐认识了他。因为这时他已经是佐治亚州的州务卿了。

威廉·詹姆斯曾说:“我们最大的弱点,给了我们不可预期的动力。”

是的,弥尔顿如果不是盲人,可能就写不出如此精彩的诗篇。贝多芬则可能因为耳聋才得以完成这么动人的音乐作品。海伦·凯勒的创作事业完全是受到耳聋目盲的激发。如果柴可夫斯基的婚姻不是这么悲惨,逼得他几乎要自杀,他大概也作不出不朽的《第四交响曲》。托尔斯泰和杜斯妥也夫斯基都是因为自身命运悲惨,才能写出流传千古的动人小说。一位改变人类科学观点的科学家说:“如果我不是这么无能,我就不可能完成所有这些我辛勤努力完成的工作。”这是达尔文的自白,他坦承自己受到弱点的激励。达尔文在英国诞生的同一天,美国肯塔基州的小木屋里也诞生了一位婴儿,他也是受自己缺陷的激发,他就是亚伯拉罕·林肯。如果他生长在富有的家庭,得到哈佛大学的法学学位,又有圆满的婚姻,他可能永远不能在盖茨堡讲出那么深刻动人、不朽的名篇,更别提连任就职时的演说——他可算得上是一位具有统治者最高尚情操的人,他说:“对人无恶意,常怀慈悲于世人。”

佛斯狄克在其著作中提到:“有一则北欧寓言中说——冰冷的北极风造就了维京人。我们什么时候相信人们会因为舒适生活和没有任何困难而觉得快乐?正相反,自怜的人即使舒舒服服地靠在沙发上,也不会停止自怜:反倒是不计环境优劣的人常常能快乐,他们对个人应当承担的责任极有担待,从不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