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哈佛最受欢迎的人生哲学课
21527800000003

第3章 迈克尔·桑德尔教授关于“性格”的讲座——性格决定一个人的命运(3)

有一天,歌德在魏玛公园散步。在一条只能过一个人的过道上,他迎面遇到了一个曾经对他的作品提过尖锐意见的批评家。

这位批评家大声喊道:“我从来不给傻瓜让路!”

“而我则恰恰相反!”歌德边说边微笑着让在一旁。

我们或许不能像歌德那样超凡脱俗,但我们确实可以时时去转动一把钥匙——幽默。用幽默来使自己开心,使自己精神超脱尘世的种种烦恼;用幽默来增加活力,使生活多一点情趣;用幽默来使自己令人难忘,同时给人以友爱与宽容;用幽默来使自身乐观、豁达——不仅仅如此,幽默还可以润滑严酷的现实机器,超越用其他方法所无法超越的限制。

有一天,著名诗人劳尔正在伏案创作,突然,有人敲门,原来是仆人送来一件邮包。寄件人是劳尔的朋友麦克先生。劳尔因紧张地写作而感到有些疲倦,又因被人打断写作思路而显得很不高兴。他不耐烦地打开邮包,里面包着层层纸张。他撕了一层又一层,终于拿出一张小小的纸条。

小纸条上写着短短的几句话:“亲爱的劳尔,我健康而又快活!衷心地致以问候。你的麦克。”

尽管劳尔感到不耐烦,但是这个玩笑却逗得他十分快乐,疲倦感即刻消失。他调整情绪后,决定对他的朋友也开一个玩笑。

几天后,麦克先生收到了劳尔的一个邮包。那邮包重得很,他无法自己把它拿回家去。他雇了一个脚夫帮他扛回家。到家后,麦克打开了这件令人纳闷的邮包。他惊奇地发现里面是一块大石头。石头上有一张便条,上面写着:“亲爱的麦克!看了你的信,知道你又健康又快活,我心上的这块石头落地。我把它寄给你,以永远纪念我对你的爱。”

幽默是一种能抓住可笑或具有诙谐性的想象。幽默是人们为改善自己情绪和面对生活困境时所产生的一种需要。它的形成主要在于人们的情绪。当你对他人的幽默以快乐和肯定来回应时,当你帮助他人感受快乐时,健康的幽默就已经产生了。

友善的幽默能表达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友爱,能沟通心灵,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填平人与人之间的鸿沟,是希望和他人建立良好关系的不可缺少的东西。

特别是当一个人要表达内心的不满时,如果能使用幽默的语言,别人听起来会更顺耳一些。当一个人需要把别人的态度从否定改变到肯定时,幽默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当一个人和他人关系紧张时,即使在一触即发的关键时刻,幽默也可以使彼此从容地摆脱不愉快的窘境或消除矛盾。

有一天,英国著名的文学家萧伯纳在街上行走,被一个骑自行车的冒失鬼撞倒在地上,幸好没有受伤,只虚惊了一场。骑车的人急忙扶起他,连连道歉,可是萧伯纳却惋惜地说:“你的运气不佳,先生,你如果把我撞死了,你就可以名扬四海了!”

萧伯纳的这一句妙语,把他和肇事者双方从不愉快的、紧张的窘境中解放出来,使这场事故得到友好的处理。萧伯纳的幽默不仅使自己给对方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同时又给人以友爱和宽容。

我们可运用幽默来增强活力,从幽默中汲取力量来应付任何困境,摆脱种种烦恼。一个不懂得幽默的人,他就不懂得调节情绪的方法,他所遇到的困难也就越多,他的情绪也最容易消沉。因此,面对困难重重的人生,我们必须学会和训练自己的幽默感。

法拉第是近代电磁学的奠基人,他的发明为电的应用开拓了广阔的前景。但是,在电灯、电话、电动机等发明之前,不少人怀疑电的用处。

一次,法拉第在作完电磁感应理论演讲以后,一个贵妇人有意挖苦他,说:“教授,你讲的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处呢?”法拉第诙谐地回答说:“夫人,你觉得刚生下的婴儿有什么用呢?”

幽默就是在关键时刻避免正面的冲突或揭示问题,以积极向上的态度,以乐观的情绪,以迂回的方式去面对困境。如果法拉第正面回答问题,也不一定能得到承认和理解;如果正面对抗,也许会引起怨恨,使沟通和交流中断;如果他回避问题,那么他的理论也就永远无法使别人信赖。但是,他以一种幽默的思考方式,去启示对方,让对方以发展、宽容的眼光对待眼前的现实,同时,也增添了自己的勇气和信心。

爱迪生致力于发明白炽灯泡时,有一位缺乏想象又毫无幽默感的人取笑他,说:“先生,你已经失败了1200次了。”爱迪生回答说:“我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发现了1200种材料不适于做灯丝!”说完,他自己纵声大笑起来。

这句妙语后来举世皆知。爱迪生以笑容和幽默面对困难重重的科学发明事业,不断激励自己,既不为失败而忧心重重,也不为世人的讽刺挖苦而感到焦虑、困惑,最终发挥出卓绝的创造力。

幽默能使人急中生智,化解困境,或者从危险的境地中脱身,创造性地、完善地解决问题。凡是具有较高情绪智力的人,都善于用幽默来应付紧急情况。

有一次,我和一个叫迈瑞的同事在餐馆里进餐,忽然发现菜汤里有一只苍蝇。迈瑞扬手招来侍者,冷冷地讽刺道:“请问,这东西在我的汤里干吗?”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侍者如何解释、道歉,都只能受到尖锐的批评,甚至会引起顾客的愤怒。但是,幽默帮了他的忙,把他从困境中解救出来,使气氛得以缓和。

侍者弯下腰,仔细看了半天,回答道:“先生,它是在仰泳!”我们被逗得捧腹大笑。

一位顾客走进一家有名的饭店,点了一只油氽龙虾。他发现菜盘中的龙虾少了一只虾螯。他询问侍者,侍者把老板找来。

老板抱歉地说:“对不起,龙虾是一种残忍的动物。您的龙虾可能是和它的同类打架时被咬掉了一只螯。”

这个顾客这样巧妙地回答:“那么请调换一下,把那只打胜的给我。”

老板和顾客双方都用俏皮的表达方式来委婉地指出双方存在的分歧。

这种方式不取笑,不批评他人,没有伤及他人的自尊,既保护了餐馆的声誉,也维护了顾客的利益。

善于幽默者的心态应该是乐观开朗的,即使在艰难的情况下也能“凡事要往好处想”。陈毅司令在抗日战争期间住羊圈,盖稻草,喝大麦粥的情况下,仍不改其幽默本色,戏称为“住洋房,盖金丝被,喝珍珠汤”,极大地鼓舞了士气,让同志们在欢笑声中坚定了革命必将胜利的信念,最终取得了成功。

幽默来源于世事之洞达,含着笑去面对人生之矛盾,仿佛有点大智若愚的味道。当今社会纷繁复杂,人们面对各种各样的生活压力,单纯的快乐已经变成一种奢求,压力之下追求快乐逐渐成为一种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

哈佛人生箴言

轻松幽默的态度更能吸引别人的好感,减轻大家的压力。当你遇到急迫而又棘手的问题时,随机应变,以一句幽默的话,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第7讲你的性格你来决定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句俗语在人们心目中已是根深蒂固的观念了,它主要是指人的性格很难改变,比江山更替还要难。然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性格不但具有可变性,而且它变化的难易程度,远比江山社稷简单得多。

那些诸如“性格一旦定型,人生就决定了”、“18岁前性格还可以变,之后就难以改变了”等思想需要更新了。性格在任何时候都是可以改变的,只是随着年龄而有难易不同罢了。

性格就是态度、意志、情绪、理智四个方面结合起来的混合体,其中尤为重要的是态度特征。态度特征是由一个人的世界观、信念、理想、兴趣等组成的需要系统决定的,这个需要系统是人一切行为的动力。态度特征直接体现着一个人对事物所特有的稳定的倾向,是人的本质属性的反映。而恰恰正是这个最能反映人的本质属性的态度特征是可以改变的,而且并不是很难改变。

我们常说“成见”这个词,就可以看出人的态度特征,“成见”不容易改,但不是绝对的不能改,在多次实践之后,“成见”终归消失在正确的认识之中。比如,一个懒惰、无所事事的人在绝境和逆境之中,还是会认识到勤劳的意义。实践活动是改变一个人的态度特征的根源因素,一旦在实践中被证实的观念就会毫不犹豫代替以前的错误观念。使一个自私自利的人变成大公无私的人,一个心狠手辣的人变成一个慈悲为怀的人,一个孤独偏激的人成为一个乐群热情的人。

而相对于态度特征,性格的其他三个方面的特征,改变则难一点,究其原因,意志、情绪、理智等方面的性格特征有很大的生理、遗传的先天因素的影响。性格特征决定了,比如说勇敢与否,与人的世界观、信念大有关系,有些人主导心境常是悲伤,就是源自他世界观的悲观,有些人情绪很稳定则很有可能是其恬淡、不贪的世界观所致。

所以,性格的其他三个方面的改变相对于态度特征来说,要难一些,而我们平常所说的本性,也有相当部分指的是这三个方面。但是态度特征对于其影响是非常重要的,态度特征的改变也能够在相当程度上改变其他意志、情绪、理智方面的性格特征。而这三个方面受生理因素影响的特征也不是不能改变,在人的实际生活中,可以逐渐的改变,比如一个急躁的人当了医生之后,逐渐地养成耐心的特征,逐渐改变着其神经类型。只是比起态度特征来,要缓慢一些,复杂一些。

态度特征的改变可以标志人的性格的改变,态度特征一般是在两种条件下改变的,环境的外力改变和自我调节的内力改变,而前者也需要作用于自身的态度,改变原有的态度,从而使自身的性格发生变化。性格环境的外力改变,主要发生在重要的人生变故之后,比如家道中落、亲人去世、重大意外打击或者逆境中突遇机缘、天降红福等,这些人生变故可以使一个原本外向活泼的人变成一个内向沉默少言的人,也可以使一个自卑悲观的人成为一个自信乐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