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潜意识:突破思维的墙,做最优秀的自己
21528700000010

第10章 赶走不良潜意识,清除内心中的负能量(2)

“潜意识失败”反映了“对自身伟大之处的恐惧”的情绪状态,导致人们不敢去做自己能做得很好的事,甚至逃避发掘自己的潜力,说白了就是不敢向自己的最高峰挑战。正是这种自我潜意识的失败定位,往往会将一个人从根本上打倒。对于那些“潜意识失败者”来说,他们经常在内心对自己说“我不行”,也正是这样的原因,他们才不敢去迈出第一步,也就永远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比起那些尝试过很多次仍无法避免失败命运的人来说,“潜意识失败者”是更为可怜的,虽然看起来他们什么也没有做,也并没有付出任何东西。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隐藏自己的真实个性和想法,有时候不得不迎合社会中普遍流行的观点和行为方式。比如:视天真纯情为幼稚可笑,视诚实为轻信,视坦率为无知,视慷慨为缺乏判断力,视工作中的热情为懦弱,视同情心为廉价和盲目等。但是,这些人在保证自我安全的同时,也就放弃了对自我快速成长的追求。面对无处不在的社会力量,只有少数敢于打破平衡的人,认识并克服了自己的“潜意识失败”,承担了该承担的责任和压力,最终抓住机会并获得成功。

对于“潜意识失败者”来说,培养自信心是最重要的。因为自信心作为人的一种精神状态,它可以调整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并且自信心是自身通过接受无穷无尽的智慧方法发展而来的,也就是说它是一种使无穷智慧的力量配合我们明确目标的适应性表现。换句话来说,自信心就是一个人发挥其气场的“电源”,是让一个人将想法付诸行动的不竭动力。在对待自信心方面,一个总是取得成功的人总能够有效地控制自我思想并将其自信表达出来。而对于“潜意识失败者”来说,即便他们具有横溢的才华,往往也会在这个关口上出现某种或大或小的差错,而这一切与他们的学识是没有关系的。

失败的关键在于潜意识中的“不敢要”和“做不到”,那么成功的关键则在于一定要在潜意识之中相信自己是能够成功的。

其实每一个人身上都有别人所无法具备的优点,只要能将这些优点充分利用,这便是实现自身梦想的正能量,这一点就可以成就一个精彩的自我。而要实现这一点的关键就在于我们及时转变自己的观念,经常在潜意识里跟自己说“我一定行”。如果我们能尽力战胜自己的“潜意识失败”逼迫自己不断挑战自身的高峰,总有一天你会发现,所有你曾经畏惧的东西,都已经被你踩在脚下了。

抱怨会将你的人生推入泥潭

每个人都可能有过抱怨的经历,比如:上班迟到了,你抱怨家人叫醒太晚了,公交车开得有点慢了;别人不理解你时,你会抱怨对方太不善解人意了,心胸不够开阔了。我们遇到这类问题时,总是会成为抱怨者,好像对方应该被抱怨似的。

事实上,在抱怨别人时,你在潜意识里已经默认了自己对这件事情的无能为力,你已经把事情的成功寄托在环境和别人的身上了。在这种意识的指导下,你的心情就会变得很坏,你会认为上天对你不公平,你越是抱怨,心情越坏;心情越坏,工作就会越不顺利,生活也会得不到改善。直到生命结束时,你总结了一句话,“我的命运太不好了。”很多时候,失败不一定是命运使然,而是你的潜意识将你拖入失败的泥潭。

卡尔和詹姆斯同时被公司解雇了。

卡尔在找不到其他工作时,干脆自己做起了小生意。这是他第一次当老板,做自己以前并不想做、也不熟悉的事。虽然面临很多的困难,但卡尔却突然觉得生活更有意义,更具有挑战性。

面对失业,詹姆斯却以酒浇愁,抱怨上天不公。他不愿重新去找工作,也不愿像卡尔那样自谋生路,而是一味地怨天尤人,终日咒骂上苍的不公。

若干年后,卡尔和詹姆斯在大街上相遇了。这时的卡尔作为一个施舍者,向街边一个年老的、衣衫褴褛的乞丐递过去10美元,而那个伸着双手、跪在地上的乞丐正是詹姆斯。

同样的遭遇,但是因为二人面对“晴天霹雳”时不同的心态,造成了他们人生的天壤之别。

不论我们遭遇到的是什么境况,光是喋喋不休地抱怨不已,注定于事无补,而且还会把事情弄得更糟,而这绝不是我们想要的局面。反之,如果能够积极地调整自己的心态,由消极变为积极,由推诿变为主动,由事不关己变为责任在我,那么,你的拼搏便会在逆境中产生巨大的力量,帮助你不断地取得成功。

现实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时常抱怨的人,如有一些人总是抱怨自己的专业不好、工作差、工资少,抱怨空怀一身才干无人赏识,抱怨自己没有一个好爸爸,等等……生活中,很多人在遇到挫折时,第一反应就是埋怨。人们的大脑可以一边思想,一边指挥肢体行为,这是一个人的本意识,然而又有谁试过?假如你尝试同时思考两个问题,你就会发现,不管你付出了多大的努力,最后只能择其一。一个人绝对不可能同时思考两个问题,这就是说,我们的精力是有限制的。当你的潜意识被埋怨盘居时,你是不可能有任何积极思考的。也就是说,如果你满脑子想着怎样去见你的客户,你这一刻是不可能有一丝怨意的。你若已经确立了工作是为了未来的观念,你就会发觉,任何埋怨、牢骚只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而已,我们的环境也会因为牢骚而变得越来越差。

所以,当你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不要再埋怨了。其实,你可以这样想:下岗了,你可以另谋出路,说不定在另一个单位会更成功呢!

病了,你得锻炼来改善身体状况,或者你平时就应当注意身体健康了!

埋怨,只能让你精神更加痛苦,生活更加窘迫。也会因此错失身边更多机会。

抱怨就像用烟头烫破一个气球一样,让别人和自己泄气,谁都不愿意靠近牢骚满腹的人,怕自己也受到传染。实际上,抱怨除了让你丧失勇气和亲人、朋友外,于事无补,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抱怨只会让一个人的情绪恶化,看什么都不顺眼,使自己陷入一种自己制造出来的消极情境之中;抱怨也会影响其他人的情绪,让不明真相的人心理产生波动,这会破坏工作的氛围,而你的这种行为也必将受到指责。

抱怨这种消极的潜意识如果经常做也会变成一种习惯,遇到压力或不如意之事便先抱怨一番,久而久之,宝贵的时间就这么浪费掉了,青春岁月也因此而蹉跎,这是非常可怕的事。

骄傲意识让你停滞不前

一个人什么时候有了骄傲,有了自满自足,那么他就必然会停止前进的脚步。骄傲意识是一种不良的潜意识,就像一个魔鬼一样控制着我们前进的脚步,我们只有摆脱它的控制,才能一步步登上成功的巅峰。

欹器最早出现在周朝,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杰作,在农业生产中,用来灌溉汲水。欹器在没有水的时候,微微倾斜;装一半水的时候,就会树立起来;但是,当欹器中的水装满时,就会完全倾覆,水全部倒出。

后来人们把它作为伴座器,以此来告诫自己“满招损,谦受益”。

有一次,孔子带着学生到鲁桓公的祠庙里参观的时候,看到了欹器。

孔子说:“我听说这种用来装水的伴坐的器皿,在没有装水或装水少时就会歪倒;水装得适中,不多不少的时候就会是端正的;里面的水装得过多或装满了,它也会翻倒。”说着,孔子回过头来对他的学生们说:

“你们往里面倒水试试看吧!”学生们听后舀来了水,一个个慢慢地向这个可用来装水的器皿里灌水。果然,当水装到适中的时候,这个器皿就端端正正地在那里。不一会,水灌满了,它就翻倒了,里面的水流了出来。再过了一会儿,器皿里的水流尽了,就倾斜了,又像原来一样歪斜在那里。

这时候,孔子便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道:“唉!世上哪里会有太满而不倾覆翻倒的事物啊!”

因此,一个人要想应对时代和环境的变化,就不能骄傲自满、固步自封,而要及时的更新自己,甚至否定自己。将自己大脑中的旧思维、旧知识全部倒掉,一切从新开始,不断地从新开始。

只有心中虚怀若谷,才能接受新的学问。就如同一个杯子,如果杯子里装满了浑水,不管加多少清水,杯里仍然浑浊;但若是一个空杯,只要倒入清水,它始终会清澈如一。

一个人有一点能力,做出一点成绩,产生一点骄傲情绪——这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意识形态。所以,有了成绩和进步,人们在潜意识中会产生一种满意和喜悦,这是无可非议的。

凯伦一出世就聪明非凡,尤其在音乐领域,更是表现出惊人的天分。

在他两岁时,无论是什么曲子,他只要听一次,就能学会。在他五岁时,能弹钢琴和拉小提琴,还会自己写曲子。在他七岁时,举办了个人音乐会。人们都夸他是“莫扎特第二”。还说他“一定会有辉煌的、不可限量的前程,他是一个神童。”他的父母也和别人一样过分地夸赞他。

把他当成了掌心的宝贝。这些过分的夸奖给凯伦心理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于是,凯伦开始以“天才”自居,并展现出“天才风范”。他,不仅对人没礼貌,还狂妄地说:“200年出一个贝多芬,而500年才出一个凯伦。”他的老师看到这种情况,甚为担心,因为老师知道,凯伦在音乐上还需要做更大的努力,他和那些大师的差距还很大。老师多次劝凯伦不要骄傲,而凯伦非但不听,反而以为,老师怎么这样对待一个天才呢?有一天,凯伦对老师说:“你真罗嗦,那么多人让我开音乐会,这就说明了我的表现很好吗!况且,我早就明白你所说的这些音乐的内涵了。”

老师诚心地指出凯伦存在的问题及学习的重要性,但他根本不听。

并说,那些问题是自己故意做的,是对音乐的突破。并说:“像你这样墨守成规的平凡人当然不会理解到这一点。”

凯伦还告诉父亲,他不再需要老师,因为世上已没有人配做他这个百年不遇的天才的老师。

没过多久,凯伦变成了一个酒鬼,他丧失了敏锐的听力和灵巧的手指,连最基本的音符都不能弹好,更不要说乐曲了。

骄傲就是潜意识对自我认识的一种偏差,认为成功已在眼前,自己已经不需要再奋斗了。

人不可能一辈子春风得意,如果你在得意时飞扬跋扈,那么你必定会失败。一定要有“谦受益,满招损”的意识,因为只有谦虚的人才会经常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得到各方面的指导和帮助,使自己不断进步。科学家牛顿在听到有人称赞时说:“在我自己看来,我只不过是在海边玩耍的小孩,为不时发现比寻常更美丽的贝壳而沾沾自喜,而对于我面前浩瀚的大海,却全然没有发现。”既而牛顿定律的确立,万有引力的发现,微积分的创建,他毕生不懈,却毫不满足。巴西球员贝利在每次进球后,别人问他哪个球踢得最漂亮时,他总是说:“下一个!”最终获得“球王”的称号。正如别林斯基所说:“一切真正伟大的东西,都是最纯朴而谦逊的。”有真才实学的人往往虚怀若谷,谦虚谨慎;而不学无术,一知半解的人却常常骄傲自大,好为人师。谦虚是一种品德,是进取和成功的必要前提。

骄傲是人生不断前进的绊脚石,骄傲的人必定会失败。你可以自信,但不可以自负。自信与自负仅有一步之遥,但许多人在自信之上又向前走了一步。我们千万不能被骄傲的意识所控制,只有打破自负、自满的意识,才会吹响人生航船的号角。

潜意识中的嫉妒是一味毒药

“别人为什么奖金比我多?为什么升职比我快?我不明白,简直受不了!”在很多人的潜意识中,会有这样的“红眼病”。

当他们看到别人比自己出色、比自己能力强、比自己受赏识、比自己晋升快时,他们的嫉妒之心往往就会在瞬间膨胀到极点,就会做出一些缺乏道德、甚至失去理智的事情来。他们或对他人冷嘲热讽,极尽挖苦之能事;或是到处散播他人的种种不是;甚至是在日常工作上处处为他人设置障碍,以看到其难堪、羞辱和惨败为乐……有这种红眼病习惯的人无疑已经渐入病态,得了一种很难清除的潜意识。这种意识占主导的人是无法与他人形成良好地配合,甚至于经常矛盾丛生,而他们做出的那些制造摩擦的事情,自然也就难以得到老板的赏识,进而会受到冷落、厌烦,直至被淘汰。

自从新人小王进入银行以后,老吴一直是满腹牢骚,他自认为资历很深,而且业绩也不错,但多年来却一直没有再次得到晋升。而那个新来的小王刚参加工作不久,能力比自己逊色很多,却很快就被列为后备干部重点培养。

老王忍受不了这样的“不公平”,于是,他眼红了,刻意制造了一起“意外”:在小王盖章封包的一叠2元人民币中,他偷偷地夹杂了十几张1元人民币!

这种事,明眼人一看便知道是陷害,事情结果查清以后,小王是照升不误,而老吴的工作却因此泡了汤!

其实,嫉妒就藏在你的潜意识里,谁也无法坦然宣称自己从不嫉妒别人!从古至今,在历史上、在文学作品中,嫉妒一直是与人类如影随形的,《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在嫉妒,《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也在嫉妒。你在嫉妒别人,别人也在嫉妒你。

但是,你绝不能让这种嫉妒成为显意识,以致出现高烧、眼红、痉挛等诸多症状。因为此时的嫉妒就会成为一种让人失去理智的“红眼病”,一把双刃剑,除了伤害你自己之外,也会驱使你去伤害别人。

小张和小王同在一个公司中的同一个部门工作,平常关系很要好,可是在不久之前,两个好朋友却闹翻了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