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妈妈从讲故事开始
21529800000024

第24章 学习:帮孩子把他的潜力发挥出来(4)

妈妈锦囊:教孩子学会自检

有些妈妈嫌孩子马虎,于是自己天天给孩子检查作业,这样做的结果是养成孩子依赖思想,反而会助长了孩子不负责任、马虎的坏习惯。其实,妈妈应该要让孩子自己检查,提高自检能力。如果实在不放心,也要让孩子自己先检查完后再给他检查,发现了错误,不要直接告诉他第几题错了,而要说:“你这作业里有错题,再去检查。”让他自己去找第几题错了,错在哪儿,时间长了,不但提高了孩子的自检能力,还能帮助孩子养成仔细认真的好习惯。

当然,要让孩子自检,妈妈就要教给孩子检查作业的方法:

正向检查法。这种方法是从审题开始,一步一步地检查,看原题是否看准了,有无错误理解;题目中已知条件是否都用上了,运用的概念、公式是否准确,格式是否标准等等。

反向检查法。这种方法是从答案往回,用相反的计算验算。如,加法用减法算,乘法用除法验算,方程用代入法验算等等。

重做法。把题迅速重做一遍,看看两次结果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就对比一下,分析错误在哪一步,是什么原因,然后更正过来。

检查时要根据不同的题目采取不同的方法,孩子经常自我检查,就会熟练地掌握住检查的方法,到考试时也能应用自如。

《爱学习的小牛》——多看书,变聪明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许多妈妈都是遇到如下的问题:孩子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家长;孩子对学习没有什么兴趣,一拿起书本就开始烦躁不安;孩子花了很多时间学习,但总是无法取得进步;孩子必须要大人不断提醒,成绩才会稍微有点起色……

实际上,这些问题的中心思想只有一个,那就是孩子不爱学习!

孩子不爱学习不一定是智力差所致。其实,小孩子天性贪玩,喜欢玩游戏、看电视这类被动思维的接受方式,而对学习这种需要主动思维的方式积极性并不强,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再加上家长对孩子学习态度不正确,例如对孩子的期望过高、没有提供适当的学习环境、只注重考试分数、波浪式关心或甚至放任不管等原因,自然就会导致孩子不爱学习。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孩子学习的源动力。因此,如果妈妈想让孩子爱上学习,首先就要激起孩子对学习的兴趣,这样,才能让孩子沐浴着春风和阳光,带着快乐心情,轻松上阵,并培养出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果你的孩子也对学习没有兴趣——

妈妈讲一讲:《爱学习的小牛》

过春节的时候,小狗家开了一个书店。小狗花了几天的功夫,终于把书店装修完了。小狗在书架上摆了2000多本书。有故事书,有百科知识,有脑筋急转弯……

开业那天,大象伯伯,小兔乖乖,小牛哥哥等很多动物都前来道喜。小狗站在书店门口说:“欢迎,欢迎。”小猴子急忙把鞭炮点着,鞭炮劈劈啪啪响个不停。

仪式结束后,小牛第一个来买书,他挑了一本《幼儿趣味故事》,小鸭子买了本《格林童话》,小兔子买了本《365夜故事》……小动物们每人都买了书。

小牛回家后很快就看完了。第二天早上,小牛又来到小狗的书店买书。小狗听说小牛懂得很多知识,就想考考他。小狗说:“什么蛋能看不能吃?”小牛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小狗说:“答案是脸蛋。”小牛脸红了。小牛说:“你在哪本书看到的。”小狗顺手拿来了《脑筋急转弯》。小牛买下了就走了。小牛想:我一定要多看书,不让小狗考住。

后来,小牛看了很多很多书,变得越来越聪明了,很多小动物听说小牛变得越来越有知识,都想跟它一起学习呢。而小狗呢?想要像以前那样考到小牛可就不容易了!

妈妈点一点:

孩子,你看,只有多看书多学习,才会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有学问。这样,自己以后遇到什么难题都能想出好办法解决。

而且,爱学习、有学问的孩子每个小朋友都喜欢跟他交往,都希望能够得到他的帮助。你难道不喜欢做一个有学问,能帮助别人的好孩子吗?如果希望自己是这样的-个人,那现在就应该养成爱看书爱学习的习惯哦!

妈妈锦囊:孩子爱看什么书?

根据心理学家特曼博士的研究,儿童的阅读兴趣与年龄有很大的关系。

六至七岁:爱看有关花、鸟、动物、风、雨的大自然故事、以及神话故事等。

八岁:喜欢幻想故事,越是奇特,越容易被他们接受。

九岁:对现实生活的故事感到兴趣。

十岁(女生):喜欢世界性的书籍及游记。

十岁(男生):喜欢有关发明、传奇及历史故事。

十一岁到十二岁(女生):喜欢家庭生活及学校生活、言情小说、民间故事以及知识性小说。

十一岁到十二岁(男生):喜欢伟人传奇、冒险故事、科学故事等。

此外,对于一些天才儿童而言,他们所喜欢阅读的书籍则偏向科学、历史、传奇、游记、诗词、戏剧等,而少阅读有关探险、神怪以及爱情小说。

《表扬与批评》——老师严,为成才

在学习过程中,孩子很容易对老师产生偏见,比如“老师对我特严厉”、“老师不喜欢我”、“老师总喜欢批评我”等等。如果听任孩子对老师产生偏见,那么无论是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还是对孩子的自身成长,都会有十分巨大的危害。

孩子之所以对老师存在偏见,可能有老师不能一视同仁的责任,因为在学校里,每个班级大概都有三四十名孩子,老师难免会对孩子有宽严之分、亲疏之别。不过,更可能是孩子的自我感觉出现了偏差。但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妈妈都不要附和孩子,这样做只会加深孩子的偏见,甚至会彻底毁坏师生关系。正确的做法是,妈妈在孩子对老师产生偏见后,应该以一种温和的姿态,劝导孩子,消除孩子的偏见。

如果你的孩子也经常向你表达他对对老师的不满——

妈妈讲一讲:《表扬与批评》

小康和小强贪玩,天黑了才想起来写家庭作业。可是到家后怎么也想不起来老师留了什么作业。他们抓耳挠腮的想了老半天,不写当然是不行的,要是去问同学,天又太晚了。

他们只好把大概记得老师说的页数的题都写了一遍。

第二天,他们各自的班主任检查作业的时候,发现了他们多写了几页,叫他们上前去询问,他们说忘了留什么作业了。

小康的班主任听完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今天咱们班有位同学要提出表扬,他因为忘记了老师留给他的作业,所以多做了好几页的题。这样不但完成了老师留下来的作业,还多做了练习。”

而小强的班主任却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今天咱们班有位同学要提出批评,他上课没有注意听讲,以致没有记住老师留下来的作业。虽然他多做出了好几页,但是我不认为他的行为要得到表扬,而且我还有重重的罚他。”

小康得到了赞扬很高兴,他觉得老师认同了他的做法,以后老师留作业的时候他都不认真听,反正回去多做几道就行了,慢慢的他连上课也不注意听讲了。

小强得到了批评很难过,也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懊悔,从那以后每次老师留作业他都会认真的记在本子上,慢慢的养成了习惯,课堂上也变得专心一志。

妈妈点一点:

你看,相同的事,不同的处理方法,结果就会截然不同。也许,在学习的过程中,你会对老师产生一些误解,或是以为老师太严格、太凶了,太没人情味。但没有一个老师不是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出人头地的。他们惩罚你或是对你凶,都是因为他们太希望把你教育成材了!

现在你抱怨老师对你太严厉,可是如果你上课玩游戏,老师装作没看见;让你背课文,你没背过,老师也不检查;作业没做完或做错了,老师也不检查纠正。这样长期下去,你的学习会好吗?等到你长大走上工作岗位,回忆起现在时,你肯定会说,当时老师是多么不负责任。

所以,别再抱怨了,你应该理解老师的苦心才对呀!尊重你的老师,不辜负你的老师,等你长大成人后再回首那些被老师“教训”的日子,一定会是你最难忘的日子,最宝贵的财富。

妈妈锦囊:教孩子正确化解老师的误解

老师需要对孩子负责,需要管教孩子,当然有时也就会误解孩子。这时妈妈一定要多“劝和”,并积极化解彼此间的误会,不要让误会愈演愈烈。

首先,妈妈要教导孩子依据客观事实进行冷静分析,看老师到底有什么看法,不能只凭主观就得出老师故意和自己过不去等结论。要知道,老师也是普通人,也难免会出现些失误或言词欠妥,在事实上有些出入的时候,这是很正常的。而且,老师是教知识的,学生是学知识的,老师无论提出什么批评都是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展开的,师生之间又没有个人的恩怨,怎么能会产生成见呢?如果妈妈能帮孩子客观分析,就会使孩子消除偏见,增进师生间的沟通。

其次,妈妈还要主动地、心平气和地与老师沟通。有一些孩子,在学校里与在家中的表现完全不同。在家里又懂事又听话,是一个很乖的孩子,可一到学校,就情绪低落,不爱学习,表现糟糕,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也经常顶撞老师。在这时候,妈妈要主动地、心平气和地与老师沟通,向老师提供孩子在家的一些日常表现状况,让老师也了解孩子的另一侧面,消除对孩子的误解,从而对孩子的行为有一个全面的评价,在此基础上,双方积极配合,教育好孩子。

总之,老师与孩子之间产生误会、矛盾的时候,妈妈就应该起到一个“灭火器”的作用,让孩子学会理解老师,避免感情用事,并与老师加强沟通,及时消除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