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妈妈从讲故事开始
21529800000009

第9章 品德:在美德中成长的孩子最幸福(1)

《孝顺的小乌鸦》——对父母,常感恩

今天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一出生,就接受看来自两代人乃至三代人的爱。过多的关爱让他们充分地领略了物质和情感的关怀,但是过多的关爱也让他们失去了正常的道德标准和情感。他们因为接受的爱太多、太频繁,就习以为常了,并认为这是应该的。对父母、长辈的付出,他们认为理所应当,从来就没有考虑过他们的艰辛和不易;对于父母、长辈的照顾,他们从来设有想过回报和感谢,想到更多的却是索取和要求。抱着这样心态的孩子,对亲人缺少责任和爱心,对社会也缺乏起码的道德和良知,他们麻木、自私、冷漠,对周围的人和事物漠不关心,只知道满足自己的需要。这样发展下去后果是可怕的,孩子不懂得感恩,没有良知,失去了对人对事起码的责任感,他们会丧失道德,失去目标,会变得不思进取、颓丧委靡。

因此,妈妈有责任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加入感恩教育。感恩教育,就是让孩子在得到别人的恩惠和帮助之后,懂得别人为他所付出的劳动和代价,对别人的辛苦铭记于心,并目能够找机会回报。这样的孩子,对待什么都会充满爱心,做事情也就充满了使命感和责任感,懂得负责任。这样孩子长大后,才会用自己更多的爱去回报父母,回报社会。

如果你的孩子缺少-颗感恩的心——

妈妈讲一讲:《孝顺的小乌鸦》

在一个宁静地早晨,乌鸦妈妈身子下的蛋一个接一个地破了,小乌鸦出生了!为了让小乌鸦健康长大,乌鸦爸爸和妈妈到处捉虫给小乌鸦吃。在爸爸妈妈的精心呵护下,小乌鸦一天天长大了。

而乌鸦爸爸和妈妈渐渐衰老,终于飞不动,整天只能坐在窝里。一天,小乌鸦回到家,看见爸爸妈妈正疲惫地躺在巢里,小乌鸦奇怪地问:“爸爸妈妈,你们怎么了?”乌鸦妈妈含泪说道:“孩子们,爸爸妈妈老了,再也飞不动了,不能给你们捉小虫子吃了。你们长大了,可以自己照顾自己。飞吧,你们一定能飞得更高更远。”

小乌鸦懂事地说:“爸爸妈妈,你们把我们养大不容易,我不会扔下你们不管的,你们在家等着吧,我去找虫子给你们吃!”

小乌鸦一说完,就展翅飞走了。不一会儿,它找到了两条又大又肥的虫子,自己却没舍得吃,急忙往家赶。

小乌鸦飞过一片开放着大片大片的野菊花的原野,许多鸟儿正在嬉戏、玩耍,它们纷纷召唤它:“小乌鸦,来和我们一起玩吧,看多美的野菊花啊!”小乌鸦嘴里叼着一条虫子,没法说话,它摇摇头,心里想:我不能和你们玩,我要回家喂爸爸妈妈吃虫子。于是它使劲扇动两下翅膀,继续向前飞去。

小乌鸦飞过小兔家,从窗口看见兔妈妈正端着胡萝卜,喂小兔吃午餐,它想:我得快点飞,爸爸妈妈年纪大了,飞不动了,不能自己捉虫吃,这时候一定饿了,等着急了。

小乌鸦飞过喜鹊窝,看见喜鹊妈妈正叼着虫子往小喜鹊嘴里喂,小喜鹊们个个张着小嘴,等着妈妈喂,小乌鸦心里想:我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是这样一口一口把我喂大,现在它们老了,飞不动了,我一定好好喂养它。于是又加快了速度向家飞去。

小乌鸦终于飞到了家,把虫子喂到爸爸妈妈嘴里。看着聪明懂事的小乌鸦,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以后小乌鸦每次出去找食,总会想到爸爸妈妈还在鸟窝里,肚子一定很饿。小乌鸦一捉到虫子一定让爸爸妈妈吃饱后,自己再吃剩下的。附近的小动物们都称赞小乌鸦非常孝顺。

不久之后,森林里发生了火灾,小动物们纷纷逃离。小乌鸦想带着爸爸妈妈飞离火灾区。可他们飞不起来,小乌鸦非常着急,绕着大树飞来飞去。“孩子!你赶快逃走吧!不要管我们了。”乌鸦妈妈说。“不!我不能丢下爸爸妈妈!我要想办法救你们。”小乌鸦说。其他鸟类也都劝它不要管父母了,自己逃命要紧。“不!我要留下来救他们。我爱我的爸爸妈妈。”小乌鸦不肯飞走,它用力鼓动翅膀,企图将大火扇灭。

火势还是很猛烈,小乌鸦凭着一股孝心、勇气,决心要与森林大火搏斗。其他鸟类看见小乌鸦并没放弃,深受感动,纷纷飞到它的身边,一起鼓动翅膀,希望能将大火熄灭。忽然间,刮起一阵大风,吹来浓浓的乌云,一场大雨将森林大火浇灭了。小乌鸦得到风、雨和百鸟的帮忙,阻止了这场森林大火。它救了爸爸妈妈,也救了整座森林。

又湿又累的小乌鸦飞回鸟窝,爸爸妈妈张开双翅,紧紧抱着它:“你真是我们的好孩子!”

妈妈点一点:

多么孝顺、体贴的小乌鸦呀!感恩父母的道理连小乌鸦都懂得,何况我们人呢?

爱爸爸妈妈可不是嘴上说说就行了,更要体现在行动上。作为一个懂事的孩子,从小就应该懂得理解和体贴爸爸妈妈,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听从爸爸妈妈的教导,这样的孩子才是有孝心、懂事的。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多想想,我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吗?有没有体贴、关心过大人呢?爸爸妈妈累的时候,是不是还在哭闹,叫爸爸妈妈带自己去玩呢?当看到别的小朋友有一个玩具的时候,是不是就非要爸爸妈妈也得去买呢?如果有这样不好的行为,一定要改正了,因为,爱爸爸妈妈的好孩子可不会这样。

而且,不光是对爸爸妈妈,对所有帮助过你的人,不论恩惠大小,都应该不忘感谢。一个不忘本、懂得感恩的人,必将得到美好的回报。而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以后再也没有人愿意帮助他了!

妈妈锦囊:妈妈在感恩教育中,要避讳的话语

1.“妈妈给你买了这么贵的衣物、玩具,你看看别的小朋友有吗?”

妈妈在为孩子付出的过程中是否征求了孩子的意见?“我要给他什么,怎么给?”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孩子才会体会到妈妈是在用心为他考虑。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妈妈不仅要知道孩子的需要,还要尊重他的需要。

2.“妈妈这么辛苦,那可都是为了你啊!”

表面上是希望通过这种方法强化你付出得多,其实恰恰相反,这给孩子造成了心理负担,它暗示了“我付出给你,你要偿还”,这样,孩子就算回报也不是出于自愿,而是一种偿还负债的心态。

3.“宝贝你累了吗?渴了吗?饿了吗?困了吗?”

有时候,孩子还没有提出要求前,妈妈就为他考虑得十分周全,孩子从没缺过什么,也就不知道“有”与“没有”的区别,得到太容易,往往不会珍惜。妈妈可以做的是,在必要时让孩子受一些“苦”,孩子知道需求的满足来之不宜,就会懂得感恩了。

《负荆请罪》——能宽容,是美德

俗话说:“将军额头能走马,宰相肚里能撑船”,讲的就是做人要学会胸怀宽广,要有容忍别人的肚量。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会有过失,都有犯错误的时候,如果孩子不能容忍别人的一点点错误,凡事都求全责备,心胸狭窄的话,不仅得不到真诚的友谊,还不利于其身心健康。

一般来说,孩子往往没有成年人那样的复杂心理障碍,所以,当孩子之间有了矛盾时,也就比成年人更容易自行解脱或缓和。但遗憾的是,当今的许多孩子大多娇生惯养,很容易出现自我中心倾向,表现在人际关系中就是过多地考虑自己的感受而忽略对方的感受,心胸开始变得狭窄。而且,许多妈妈出于某种疏忽,也常常有意无意地把自己遇事耿耿于怀,斤斤计较的不良心理行为强加于孩子,给他们纯洁的心灵投上暗影,以致使他们逐渐变得处处唯我独尊,事事小肚鸡肠。

因此,要想培养善良宽容的孩子,妈妈必须先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好的表率,同时抓住教育契机善加引导,使孩子具有良好的心态和应对各种环境的能力,使他们拥有快乐的人生。

如果你的孩子也喜欢斤斤计较——

妈妈讲一讲:《负荆请罪》

战国时候,有七个大国——秦、齐、楚、燕、韩、赵、魏。这七国当中,秦国最强大。秦国常常欺侮赵国。有一次,赵王派一个大臣的手下人蔺相如到秦国去交涉。蔺相如见了秦王,凭着机智和勇敢,给赵国争得了不少面子。秦王见赵国有这样的人才,就不敢再小看赵国了。赵王看蔺相如这么能干,就封他为“上卿”。

赵王这么看重蔺相如,可气坏了赵国的大将军廉颇。他想:我为赵国拚命打仗,功劳难道不如蔺相如吗?蔺相如光凭一张嘴,有什么了不起的本领,地位倒比我还高!他越想越不服气,怒气冲冲地说:“我要是碰着蔺相如,要当面给他点儿难堪,看他能把我怎么样!”

廉颇的这些话传到了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立刻吩咐他手下的人,叫他们以后碰着廉颇手下的人,千万要让着点儿,不要和他们争吵。他自己坐车出门,只要听说廉颇打前面来了,就叫马车夫把车子赶到小巷子里,等廉颇过去了再走。

廉颇手下的人,看见上卿这么让着自己的主人,更加得意忘形了,见了蔺相如手下的人,就嘲笑他们。蔺相如手下的人受不了这个气,就跟蔺相如说:“您的地位比廉将军高,他骂您,您反而躲着他,让着他,他越发不把您放在眼里啦!这么下去,我们可受不了。”

蔺相如心平气和地问他们:“廉将军跟秦王相比,哪一个厉害呢?”大伙儿说:“那当然是秦王厉害。”蔺相如说:“对呀!我见了秦王都不怕,难道还怕廉将军吗?要知道,秦国现在不敢来打赵国,就是因为国内文官武将一条心。我们两人好比是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要是打起架来,不免有一只要受伤,甚至死掉,这就给秦国造成了进攻赵国的好机会。你们想想,国家的事儿要紧,还是私人的面子要紧?”

蔺相如手下的人听了这一番话,非常感动,以后看见廉颇手下的人,都小心谨慎,总是让着他们。

蔺相如的这番话,后来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惭愧极了。他脱掉一只袖子,露着肩膀,背了一根荆条,直奔蔺相如家。蔺相如连忙出来迎接廉颇。廉颇对着蔺相如跪了下来,双手捧着荆条,请蔺相如鞭打自己。蔺相如把荆条扔在地上,急忙用双手扶起廉颇,给他穿好衣服,拉着他的手请他坐下。

蔺相如和廉颇从此成了很要好的朋友。这两个人一文一武,同心协力为国家办事,秦国因此更不敢欺侮赵国了。

妈妈点一点:

妈妈给你说的故事就是历史上廉颇“负荆请罪”的有名典故。

孩子,你是不是很佩服蔺相如?他有广阔的胸怀,更有伟大的智慧。他一个人的宽容不仅换来了两个人的友谊,更是换来了国家的和平。

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能每件事情都按自己的意愿去发生,一个人也不可能一生都不受到任何伤害。有时候可能你没有做错,是别人误会了你,但也不能得理不饶人,既然误会解除了,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我们需要用宽容的心面对新的开始。一个人如果对什么事情都斤斤计较,受到-点挫折和伤害就要报复别人,那么他肯定是不快乐的。因为他时时刻刻都要想着如何算计别人,为自己报仇,所以他没有时间去享受快乐的生活。

再换个角度想想,我们每个人都会做错事,将心比心,自己犯了错误的时候是不是也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谅解?

所以,孩子,我们不能让仇恨占据自己的心灵,而应该宽容地对待-切。如果人人都能以宽容之心待人,我们的生活便会显得十分美妙,处处变得和睦融洽。

妈妈锦囊:宽容也是有限度的

妈妈在教孩子宽容的同时,也要告诉他,宽容也是有限度的,而且也是分对象的。要分清楚你所宽容的对象值不值得你宽容,如果说是那种对自己犯的错误屡教不改的人,那就不能一直地忍受和宽容他。

这里有两个原则:

一是“事不过三”的原则。所谓“事不过三”,说的是人们对同一对象的宽容,可以是一次、两次,但绝不可一退再让。宽容忍让到一定程度,必须有所表示,给对方一个警示,使对方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退让不是一种害怕和无能,而是出于一种宽容,从而不再继续下去。

二是“忍无可忍”原则。这里的“忍无可忍”说的是,有时尽管在同一事件中,人们起初还比较宽容,谦逊地做出一些必要的忍让,但由于对方在这种宽容中变得越发无礼,而且行为方式和欲望令人发指,实在是难以接受。在这种情况下,便可以算得上是一种“忍无可忍”了。这个度就已经到了极限,此时此刻,便不应再宽容下去,而可以有所表示,否则,就是极端的懦弱了。

《快乐王子与小燕子》——人之初,性本善

人之初,性本善。没有人生下来就是无情的,关键在于后天所接受的是什么样的教育。很多妈妈出于爱孩子、担心孩子“吃亏”的心理,总告诫孩子要保护自己、多想想自己的利益和得失,不要“多管闲事”。这样的教育导致许多孩子缺乏同情心,自私自利,不懂得关心他人,甚至对自己的亲人也非常冷漠。

实际上,善良对孩子的成长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影响。法国大作家雨果说:“人-生最重要的品质是善良。”可以说,缺乏善良品质的人,同时也是个道德上有缺陷的人,最终很难有所作为。善良的孩子可能会暂时吃一点亏,但是因为善良,所以他们更坚强,更相信真理!他们能坚持自己的观点,对世界、对人性的怀疑和恐惧少一点,内心美丽和安宁更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