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性的弱点
21531800000008

第8章 如何让自己平安快乐(3)

在几年前,一位心理学博士曾经做过这样一项实验:他把自己的学生分成两组,每人都给10美元。然后,他告诉第一组的人:这10美元可以任意花,只要自己高兴就好。第二组的人则没有这样“幸运”了,他们也可以随意花这10美元,不过他们不能给自己购买东西,而是必须拿这10美元去帮助别人。等所有人把钱花光之后,这位博士开始询问他们的心情,结果发现这些人的心情都非常好。但是等到第二天,当博士再次询问他们的时候,那些花钱给自己买东西的人已经没什么可高兴的了,但是第二组人,心情依然非常好,他们为自己能够帮助别人而感到快乐。

从上面这个实验可以看出,帮助别人不仅可以让自己感到快乐,而且能够让快乐在自己的心里发酵,存在很长时间。其实这是很容易理解的,做了其他让自己高兴的事情,比如实现了一个愿望或者买了一件自己喜欢的衣服,这种新鲜感一过,通常就不会再觉得快乐了。

帮助他人则不一样,你可以永远把它记在心底,时不时地“翻出来”让自己“满足”一番。

从中,你定然能够体会到细水长流的快乐,定然能够让心灵长久地沉浸在幸福中。

正所谓“不图回报”,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千万不要总想着让别人报答你。要是那样想的话,不仅得不到快乐,反而会给自己带来很多怨恨,下面这个例子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泰伦斯是得克萨斯州的一个商人,他正在为某件事而恼火。当我从他身边经过的时候,我的一个同伴告诉我,只要我认识他不到一分钟,他就会把这件事告诉我。我的同伴说的没错,我刚和他说了两句话,他就把那件事告诉了我。

这件事发生在今年11月。当时,这位大商人给他手下的34名职员发了1万美元的年终奖金——这可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但是令他生气的是,这34个人没有一个感激他,甚至连一句谢谢都没有。这让他非常气愤,甚至这件事已经过了三个多月,他仍然耿耿于怀,看到一个人就要提起。

其实泰伦斯这样做是不对的。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人的天性是容易忘记对别人的感激的。

我们如果总想着让别人感激自己,那很容易产生失望。所以,你们如果想获得快乐,就不要总想着让别人感恩,你只要享受施惠于人的快乐就可以了。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我的姨妈奥拉·亚历山大的例子吧。正是因为施惠于人,不求回报,她不仅收获了自己的快乐,而且让自己的子女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我的姨妈奥拉·亚历山大有6个孩子,她非常爱他们,但是她从来没有想过让孩子报恩,因为她的爱是不求回报的。因为这6个孩子,她每天忙早忙晚,非常劳累。不仅如此,她还把自己的妈妈以及婆婆接到了家里。当然,这两位老太太没少给她添麻烦,但是她并不在意,反而尽自己所能去照顾她们。她非常爱这两位老太太,任何事情都顺从她们,让她们过上舒适的日子。尽管付出了很多,但是她并不希望得到任何回报,也没有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因为这些在她看来,都是很自然、也很应该做的事。所以,这些日子她非常快乐。

现在奥拉姨妈过得怎么样呢?早在20年前,她的丈夫就去世,而且她的孩子都慢慢组建了小家庭。但是她过得并不孤单,因为她的孩子都非常敬佩她,都希望和她住在一起。

看了奥拉姨妈的例子,相信你应该全然明白了,只有不求回报的施惠才能给你带来快乐,并且能够感动他人。如果你对别人施以恩惠就希望别人感激,不仅不会受到他人的尊敬,也不会获得施惠于人的快乐。

最后,让我再给大家一句忠告:那些快乐的人都是喜欢付出的,你只有乐于帮助别人,才能够收获快乐。

原则六勇于奉献,不要要求别人感激你的恩德。

为“已得到”感到满足

前些日子,我在《时代》杂志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示。这篇文章是这样的:

在战斗中,一位士兵被流弹击中了喉咙,受了重伤。他前前后后输了七次血,伤势才稍稍有所缓和,在那个时候,他不能说话,不能吃东西,根本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下去。于是,他给医生写了一张纸条,问医生:“我还能活下去吗?”医生说:“可以的。”他又给医生写了一张纸条,问道:“我以后还能说话吗?”医生也回答可以。这时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在另外一张纸条上写道:“实在太好了,我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你知道我看完这个故事的最大感触是什么吗?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一个人,要为自己所拥有的而知足,不要太贪心,什么都想得到。如果那样的话,只会让自己的心灵受到煎熬,从而活得不快乐。

这个道理,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懂,但是很多人却做不到,面对欲望,面对大千世界的美好,人们容易迷失自我。在很多人的眼里,看到的只是自己没有得到东西,而那些已经得到的,却始终看不到。正是因为这样,人的欲望愈发变得强烈起来,每天都要忍受它的折磨。

而那些已经得到的东西,我们却忘记了用心去享用。就像著名哲学家叔本华曾经说过的那样:

“我们很少去想那些我们拥有的东西,而总是去想那些没有的,这真是世界上最大的悲剧,它给人们造成的痛苦,简直要比历史上的任何战争和疾病还要多。”

叔本华所说的话是非常有道理的。我们应该为自己已经得到的恩惠而满足,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加幸福和快乐。我的好朋友哈罗·艾伯特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艾伯特是我以前的教务主任,和我已经相交多年。有一段时间,他在韦伯开了一件杂货店,生意非常冷清。后来,他不仅赔光了自己所有的积蓄,而且变得债台高筑。这让他丧失了斗志和信心,每天都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当时他准备到工矿银行借些钱,然后再去堪萨斯城找一份工作。但是因为失去了斗志和信心,在去借钱的路上,他垂头丧气地走着,不住地抱怨生活对自己不公平。

他走着走着,在路上遇到了一个没腿的人。那个人坐在一块小平板上,平板的下面装着两个小滑轮。他两只手抓着一块木头,就这样撑着地往前走。那个没腿的人也看到了艾伯特,他咧嘴一笑,和艾伯特打招呼说:“先生你好,今天的天气很不错,是不是?”他看起来非常开心,这让艾伯特非常震动。这时候,他发现自己是如此的富有——我有两条腿,可以四处走一走、转一转。他为自己感到羞耻,同时他也鼓励自己说:“如果这个没有腿的人都能够做到的事情,我也一定能够做到。”于是,他也变得愉快起来,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垂头丧气了。他本来只打算向工矿银行借100美元,因为怕自己偿还不起。而现在,他不再害怕了,他和工矿银行多借了100美元。用这些钱,他到堪萨斯城找到了一份工作,并且在日后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富有的,只是我们没有把注意力放在我们已经获得的财富上面——其实我们这些财富已经远远超过了阿里巴巴的珍宝。试想一下,你愿意以1亿美元的价钱卖掉你的双眼吗?你愿意把你的双腿卖掉吗?还有你的双手、你的听觉、你的家庭、你的子女……答案可想而知,任何人都不会卖掉它们,因为这些都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即使把福特、摩根以及洛克菲勒所有的财产都加起来你也不会卖。那么,你既然拥有这么宝贵的财富,你为什么对他们视而不见,毫不知足呢?如果你懂得欣赏并且享受这些,你的生活会变得多么美好啊!里根·皮尔萨斯·史密斯就曾经说过:“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应该有两个目标,首先,得到你所希望得到的;其次,充分地享受它们。第一个目标很多人基本上都能达到,然而,能够达到第二个目标的人却屈指可数。”

我不知道大家是否听说过波姬儿·戴尔这位女作家,她就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她只有一只眼睛可以看东西,并且视力非常不好,只能透过眼睛左边的一个小洞来看世界。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看似软弱的人,她却能够毅然决然地拒绝别人的怜悯,她也不觉得自己和别人有什么不同。对于这仅有的一点视力,她仍然觉得非常满足,并且充分享受自己的生活。在她52岁的时候,她去著名的梅育医院做了一次手术,从而使自己的视力比以前提高了40倍。

这对她来说,简直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从此以后,她开始用心观察这个世界,即使是在洗盘子的时候,她也要将一大把肥皂泡泡抓起来,让它们迎着阳光,绽放属于自己的色彩。

看到这里,我想我们是应该惭愧的。我们比波姬儿·戴尔得到的更多,然而却不知道满足。这是不对的,我们应该懂得享受现在的生活,懂得向上天感恩。这样,我们才能体会到生活的乐趣,并且活得非常快乐。

原则七懂得知足,珍惜当下拥有的一切。

每天都要带给别人快乐

我在写《人性的弱点》的时候,曾经悬赏200美元的奖金,以“我如何快乐起来”起来为题,征集一则最能感动人,也能给人带来帮助的真实故事。

自从这次征文活动开始之后,我收到了数以千计的来信。经过我和另外三位评委的商量,我们把第一名给了住在密苏里州的波顿先生。

下面,就是波顿先生写给我们的故事,我相信我们每个人读过之后都会感动:

在我9岁那年,我的母亲离家出走,从此再也没有回来。3年之后,我的父亲死于一场车祸。那时候父亲正在和一个朋友经营咖啡店,谁知道那个朋友趁他出差的时候把咖啡店卖掉了,并且携款潜逃。有人把这件事告诉了我的父亲,让他赶快回来。于是,我父亲连夜往回赶,然而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他在堪萨斯州发生了车祸,车毁人亡。从此以后,我和另外4个兄弟成为了孤儿。

我父亲有两个姐姐,她们很穷,而且长年疾病缠身。在父亲发生车祸之后,她们把我们5个孩子中的3个带到自己家里。我和最小的弟弟没有人要,只能在镇上乞讨度日。后来,一位好心的农妇收养了我们,为我俩提供一日三餐。在那段时间里,我们最担心的就是被别人当做孤儿来看待,或者再失去家庭生活。却不想,我们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那位农妇的丈夫失业了,她没有能力再供养我们了。于是,我们又开始了流浪的生活。

后来,罗福亭夫妇收养了我们。当时罗福亭先生已经七十多岁,而且患有带状疱疹,每天只能躺在床上。但是他非常和蔼,他告诉我俩,只要我们不说谎、不偷盗,并且能够听话、做事,我们就可以一直留在这。于是,这三项要求成为了我们遵守的“圣令”,我们完全遵守它们。过了一段时间,我上了小学,并且经历了一段不愉快的日子。在我上学的第一星期,就有人取笑我的大鼻子,并且说我是一个“臭孤儿”。当时我非常气愤,真想和他们打一架,但是罗福亭老先生对我说:“波顿,你要记住,能够走开而不打架的人,才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我记住了罗福亭老先生所说的话,一直没有和同学打过架。

在我刚刚上学的时候,罗福亭太太给我买了一顶新帽子。我非常喜欢这顶新帽子,把它当成了宝贝。但是有一天,同班一个男孩把我的帽子扯了下来,在里面灌满了水。等我拿这顶帽子抢回来时,它已经损坏了。

在学校,我从来没有哭过,但是这次,我在回到家之后号啕大哭。罗福亭太太抱着我,拍了拍我的肩膀说:“波顿,只要你对别人感兴趣,并且能够帮他们做一些什么,就没有人会捉弄你了。你可以尝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