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预见未来的自己
21532500000003

第3章 现在不去争气,一辈子都会不景气(2)

多年前,亨利·福特决定改造著名的T型车的发动机汽缸。他想将原来的发动机的汽缸铸成一体的八个汽缸的引擎,于是便要求工程人员去设计。在当时几乎所有的技术人员都认为想要制造出这样的引擎是不可能的事情。虽然这是老板提出来的想法,但是这些技术人员还是一口回绝了这样的“无理要求”。听过技术人员的一番介绍之后,福特并没有放弃,依旧坚持着原来的想法生产这种引擎。

技术人员回答道:“要做到是不可能的。”

“只要用点心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你们继续去工作吧!”福特接着很严肃地说道:“这项工作无论你们将用多么长的时间,做到你们最终完成为止。”

这时,所有的技术人员都被福特严谨的作风给震住了,只好全部都出去工作了。如果这些人想继续留在福特汽车公司,那么就必须全心全意地工作。六个月过去了,他们的工作仍然没有丝毫进展。又过去了几个月,他们还是没有成功,好像这些技术人员越是努力,这项工作就越是不可能完成。

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当福特问起工作开展的情况时,这些技术人员说他的命令很难实现。“那就继续工作”,福特义无反顾地说,“只要坚持不懈我想总有一天会成功的,就算它是一只老虎,我也一定会逮住它!”

在这样的勇气面前,任何困难和挫折都是浮云,都成了他的手下败将。当然,想要铸造出这样的发动机也不是一点可能性都没有,事实证明福特真的做到了,如此超前的想法使得福特和他的公司把他们最强劲的对手,远远地抛到了后面,后来福特公司生产出的发动机引擎装到了最好的汽车上面。

福特的勇气给了技术人员必然成功的信念。他的勇气也让参与研制开发的人员没有任何退路可走。面临这样的境地他们只能孤注一掷,只能成功。

勇往直前者,未来才会无往而不胜。争气的人敢于应对挑战,能把一个个奇迹在未来变成现实;把一个个不可能变为可能。争气的人,就是要有福特那样的气概,以非凡的勇气和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气势,稳定彷徨不定的军心;唯有争气,才能在成功的路上劈波斩浪。

贪图安逸,你的人生会失去斗志

贪图安逸是美好未来最大的敌人,没有危机就会迎来杀机。一个人要想保持斗志,就要不断给自己压力,让自己从安逸的状态中解脱出来。腾讯老总马化腾有这样一句话:“坐票太安逸了,这会让人失去斗志、失去激情,我愿意全程站着,保持站着的姿势!”

生活中,有很多人生活散淡,陶醉于安逸之中,逐渐变得懒惰。他们觉得努力工作并非当前的主要任务,因为生活已经足够好了,没有必要确立更大的志向。这种心态是他们取得巨大成就的最大障碍,归根结底,是安逸的生活毁了他们的未来。

杨小易进入公司后,觉得工作已经有了保障,便选择了安逸的生活,工作上不思进取。无疑,他成为了公司里业绩最差的销售员。当公司里传出裁员的消息时,几乎所有人都认定了杨小易肯定会成为第一个被裁掉的员工。

杨小易步履蹒跚地走到家里,默默地想:我真的会被裁掉吗?如果真的没有了这份工作,那么我的妻子与孩子吃什么呢?那样的生活太恐怖了,我绝对不能被裁掉,杨小易仔细分析了自己业绩最差的原因,终于揪出了“安逸”这个最大的敌人。他坚定地告诉自己:“我要相信自己,我一定不会失去这份工作。过去的安逸让我失去了斗志,而现在我要重新将斗志点燃。”

杨小易重新剪了利落的发型,信心百倍地投入到了工作中。他的销售业绩逐渐提高,打破了裁员名单的预言。一年后,他在公司的业绩竟然从排名最后跻身到前几名。两年后,他成为了销售部门业绩最佳的推销员。

年度大会上,董事长让杨小易讲讲成功的秘密。杨小易说:“我的改变要归功于那个裁员预言。当时,我意识到自己已经陷入了困境,我特别害怕,于是下决心改变。就是那个危机,让我成就了今天的自己。”

古人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在工作上享受安乐的人们,有一句流传非常广的话:“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所以,今天的安逸只会换来失败的未来;今天的进取,换来明天的辉煌。

心理学家指出,是“安逸”阻碍了人们潜能的发挥。人本身有很多缺点,安逸的生活让这些缺点肆无忌惮地表现出来。当我们不愁衣食,就不会去奋斗,进而懒惰滋生;当我们没有生活的压力,就不会去思考,脑力就会变得迟钝……纵观胡润富豪榜中的富豪名单,几乎没有富二代,他们全都是从贫苦阶段一点一滴奋斗起来的。

彼得·巴菲特并没有因为被笼罩在父亲的光环之下而感到困扰。在很多人眼中,作为“股神之子”,彼得的人生起点确实跟别人不同,他没有谋生的压力,更容易投身于自己的梦想中。然而,彼得却并不这么认为,因此他放弃了安逸的生活,选择了一条自己重头奋斗的道路。

彼得说:“离开大学校园后,我必须去谋生,比如我要为电台的商业广告谱曲。刚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时,我只有很小一笔钱。那时,我必须想尽办法过一种完全独立的生活,不仅要还房贷,还有音乐设备等货款要付,不过我认为这是人生必经的历练。”彼得的“股神”老爸也说:“彼得的人生全凭他自己打造。”

彼得·巴菲特无疑是世界上“最有名的富二代”,他的父亲不打算把巨额财产留给他,而他也保持住了自己的斗志。他说:“如果‘富二代’不理解自己的幸运所在,也不想因此而回报这个世界,这对他个人和世界而言,都是一种悲哀。同样,如果‘富二代’只关注外在的幸福,如高档车、豪宅、巨额财富等,他们将无法理解自我价值所在,也无法以有意义的方式给世界留下光辉的一笔。”

在彼得·巴菲特的脸上,人们根本看不出他那种出身富贵的自豪。他和普通的追梦人并没有什么不同:表情中充满自信,凭借着自己的热情和不懈的努力,一步一步地实现自己的人生规划!

像彼得·巴菲特这样把自己从安逸中解脱出来的富二代并不多见,但恰恰因为这样,他才取得了自己的成就。通过自己的努力,他成为了一名作曲家和音乐人。他曾为奥斯卡获奖影片配插曲,后来又争取到为电视连续短剧配乐的机会,并因此获得了艾美奖。

安逸让人丧失斗志,没有危机意识是最大的危机。很多人都拥有梦想,然而,在实现梦想的时候,他们总是先为自己想好了退路,好像这个梦想实现不实现都无所谓,反正自己还有退路。拥有这种心态,注定无法取得成功。走出安逸,切断自己的退路,才能逼自己的潜能发挥出来。一鼓作气,最后,便能成功。

只有行动的人才更容易抓住成功

有句话说: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的确,理想固然美好,可是它不是现实,想要把自己的想法变成实实在在的现实,我们只能踏上行动的桥梁,否则隔岸而看,理想永远看不着、摸不到。“行动”看起来只有两个字,可是要做起来却很难,因为在人们的思想里普遍存在着惰性,每个人都心存侥幸,幻想即使自己不行动,事情也是往好的方向发展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之前,一个孤独的人看到一则电话广告:“有了电话,朋友就来!”于是,他装了电话,希望朋友跟着来。白天他卖力地工作,回到家之后就整晚歇斯底里地盯着电话机,心想自己错过了不少电话。他仍然寂寞,开始为可能漏接的电话而疯狂!

一天,他从信箱里又拿到录音机的广告:有了录音机,电话不“漏接”!录音机装了一个星期后,他就把它退了,因为录音机里没有任何留言,他觉得更加寂寞了。

一个从不到外面结交朋友的人即使装再多的电话,朋友还是不会来的,因为他没有行动,他只不过是在等待,等待能够等来什么?答案很明确:什么都等不来,除了衰老。

所以每一个怀揣梦想的人,每一个想要成功,想要改变自己命运的人,都不能只把自己的理想停留在“想”的层面,而应该付出真正的行动。

的确只有行动才能改变现实,只有行动才能实现梦想,即使你只是一个行动很慢的人,只要你做了、行动了,日积月累,你的成绩也会是卓越的。

钟表店里,一只新组装好的小钟被放在了两只旧钟当中。看着两只旧钟安静地“滴答滴答”一分一秒地走着,小钟不知如何是好。

其中一只旧钟对新来的小钟说:“来吧,你也该工作了。可是我有点担心,你走完3200万次以后,恐怕会吃不消了。”

“天哪!3200万次。”小钟一听这个数字,吃惊不已。“要我做这么大的事?办不到,办不到啊。”

另一只旧钟说:“别听他胡说八道。不用害怕,你只管每秒滴答摆一下就行了,什么都会做到的。”

“天下哪有这样简单的事情。”小钟将信将疑,“如果这样,我就试试吧。”

于是,小钟很轻松地每秒钟“滴答”摆一下,不知不觉中,一年过去了,它已经摆了3200万次。

从这个小故事中或许很多人都已经明白了,成功其实并不难,有了理想,有了想法,只要去做就行了,不用觉得成功远在天边遥不可及,更不用怀疑自己的能力,放弃努力。只要做了,我们总能改变一些现实,实现一些想法,离成功更近些。

大学毕业后,马云当了6年半的英语老师。期间他产生过办个翻译社的想法,于是他就办了,不过他只是用业余时间接了一些外贸单位的翻译活,几年忙下来没挣到什么钱,可是却闯出了一点名气。1995年,马云受浙江省交通厅委托到美国催讨一笔债务。

这趟美国之旅,马云虽然没能完成任务,却发现了一个“宝库”。在美国,马云第一次上了互联网,之后他在网上为自己的翻译社做广告,上午10点他把广告发送上网,中午12点前他就收到了6个e-mail,这让马云看到了契机,他当时就意识到互联网是一座金矿。

讨债失败后,马云回到了杭州。他想把中国企业的资料集中起来,快递到美国,找专业的设计者做个好一点的网页向全世界发布,然后向企业收取费用来获得利润。有了这个想法,马云找了一个同伴,又加上他的妻子,一共三人,他们用2万元启动资金租了间房,就开始了创业。这就是马云创办的第一家互联网公司——海博网络,该公司的产品是“中国黄页”。在当时的中国,知道“中国黄页”的人不多,但是在早期的海外留学生当中,很多人都知道“中国黄页”,只不过他们没有做出任何行动,只有马云采取了行动。

凭着自己不错的口才,在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马云经常在杭州街头的大排档里向人们推销自己的“伟大”计划。